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顺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报告中,李孟看见了颇有意思的消息,官道的端点和节点虽然都是州府县城,但胶州营除却在那种要塞城市之外,绝不进城,都是在城外选择地形自行扎营,这一来保持了警觉,二来在地方上获得了仁义之师的高度赞誉。
所以李孟的军帐附近的一处平地上,王海、汤二还有跟着李孟返回胶州的几个营千总,每日都要来这个军帐中点卯议事,正好是赶到这文告送来,看着李孟在上首带着笑容一页页的翻阅文告,下面这些人都感觉到有些好奇。
李孟把手中的这些纸片放在身边,开口悠然说道:
“张献忠、罗汝才又反了,熊文灿这次也少不得获罪掉脑袋,倒不知道这次杨阁部如何去和皇上解释?”
李孟的言语中颇多的讽刺之意,下面的几名军将也都是幸灾乐祸的在那里笑起来,兵部尚书杨嗣昌主张议和,派人去内地招抚李自成和张献忠,派人去关外边境和满清女真接触的事情,虽然没有传播,但却也尽人皆知。
而且就是这段时间,北直隶一带文武官员开始被杨嗣昌定罪,不少人都被抓起来处斩,山东的官员军将们触景生情,也都是觉得自己脖子发凉,心想若不是胶州营李孟在齐河县那边打了一仗,今日掉脑袋的人恐怕也有自己。
可当日鞑子入寇,定下决策的偏偏就是这位内阁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很多被处斩的人的所获的罪名,往往就是因为执行杨嗣昌的命令和计划,才招致惨败,被定下死罪。至于杨嗣昌扣押粮饷,高起潜拥兵不救,让卢象升孤军战死沙场的罪孽,也足够被杀头的罪过了,可却被他巧言掩饰,反倒成了有功之臣。
凡是相关的官员都是对其愤恨之极,只不过因为杨嗣昌深得崇祯皇帝的宠信,对他无可奈何而已。
各种各样关于杨嗣昌的传言和讥刺笑话漫天飞舞,就连胶州营的军将们也因为杨嗣昌的随意调遣,差点让胶州营遭受大败颇为的愤恨。眼下,张献忠和罗汝才在被招抚之后重新造反,众人不觉得惊慌,凡觉得幸灾乐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去招抚张献忠、罗汝才的五省总理熊文灿是杨嗣昌门下,执行的也就是招抚的政策,结果张献忠和罗汝才当时被官军围追堵截,已经是支持不下去的局势,借着招安的由头,占据一两处城池休养生息,终于是恢复过来。
在谷城和房县两处的知县,眼见着张献忠和罗汝才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造反做准备,几次上报,可他们一个低品的地方官员,所说的消息甚至连五省总理熊文灿那边都到不了,更不要说朝廷中枢了。
何况杨嗣昌连总督、巡抚的呈报,只要是不合自己心思的都会压住不报,这县令的更是直接的驳斥回去。
到了此时,终于是一个不可收拾的局面了,可天下人都是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思,可见杨嗣昌身为国家重臣,到底都做了些什么。但就是这样的国家重臣,崇祯皇帝仍然是毫无条件的全心信任,足见荒唐。
对这样的朝廷,对这样的大臣,李孟却是越来越失望,在现代的时候,影视媒体之中提到崇祯皇帝的次数颇为不少,评价都是虽然勤勉清廉,但大局势却是无法扳回的,人还是不能胜天,可看这个局面,压根就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这次满清大军大军入寇,北直隶、山东两地固然是死伤惨重,给大明帝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满清出境之后,朝廷居然还要再杀一次,把罪不至死,甚至是无罪的地方上的文武大员杀了一遍。
这么下去,谁还会忠心任事,若是下次清军入寇,还会有人死战不休吗?
那些和官兵厮杀多年的张献忠罗汝才部,一旦说是招安,立刻命令官兵和他们脱离接触,答应他们的大部分要求,百般讨好,养虎为患,等到恢复过来,然后又是骑兵造反,被命令脱离接触的官兵甚至都来不及赶到。
这样的腐坏局面,哪能说是天灾,明明就是人祸。
朝廷的局面既然是改变不了,大局是日复一日的糜烂下去,李孟愈发的坚定了一个信念,自己要变强,只有自己变强了,胶州营变强了,才能去改变什么。
的报告中,李孟看见了颇有意思的消息,官道的端点和节点虽然都是州府县城,但胶州营除却在那种要塞城市之外,绝不进城,都是在城外选择地形自行扎营,这一来保持了警觉,二来在地方上获得了仁义之师的高度赞誉。
所以李孟的军帐附近的一处平地上,王海、汤二还有跟着李孟返回胶州的几个营千总,每日都要来这个军帐中点卯议事,正好是赶到这文告送来,看着李孟在上首带着笑容一页页的翻阅文告,下面这些人都感觉到有些好奇。
李孟把手中的这些纸片放在身边,开口悠然说道:
“张献忠、罗汝才又反了,熊文灿这次也少不得获罪掉脑袋,倒不知道这次杨阁部如何去和皇上解释?”
李孟的言语中颇多的讽刺之意,下面的几名军将也都是幸灾乐祸的在那里笑起来,兵部尚书杨嗣昌主张议和,派人去内地招抚李自成和张献忠,派人去关外边境和满清女真接触的事情,虽然没有传播,但却也尽人皆知。
而且就是这段时间,北直隶一带文武官员开始被杨嗣昌定罪,不少人都被抓起来处斩,山东的官员军将们触景生情,也都是觉得自己脖子发凉,心想若不是胶州营李孟在齐河县那边打了一仗,今日掉脑袋的人恐怕也有自己。
可当日鞑子入寇,定下决策的偏偏就是这位内阁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很多被处斩的人的所获的罪名,往往就是因为执行杨嗣昌的命令和计划,才招致惨败,被定下死罪。至于杨嗣昌扣押粮饷,高起潜拥兵不救,让卢象升孤军战死沙场的罪孽,也足够被杀头的罪过了,可却被他巧言掩饰,反倒成了有功之臣。
凡是相关的官员都是对其愤恨之极,只不过因为杨嗣昌深得崇祯皇帝的宠信,对他无可奈何而已。
各种各样关于杨嗣昌的传言和讥刺笑话漫天飞舞,就连胶州营的军将们也因为杨嗣昌的随意调遣,差点让胶州营遭受大败颇为的愤恨。眼下,张献忠和罗汝才在被招抚之后重新造反,众人不觉得惊慌,凡觉得幸灾乐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去招抚张献忠、罗汝才的五省总理熊文灿是杨嗣昌门下,执行的也就是招抚的政策,结果张献忠和罗汝才当时被官军围追堵截,已经是支持不下去的局势,借着招安的由头,占据一两处城池休养生息,终于是恢复过来。
在谷城和房县两处的知县,眼见着张献忠和罗汝才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造反做准备,几次上报,可他们一个低品的地方官员,所说的消息甚至连五省总理熊文灿那边都到不了,更不要说朝廷中枢了。
何况杨嗣昌连总督、巡抚的呈报,只要是不合自己心思的都会压住不报,这县令的更是直接的驳斥回去。
到了此时,终于是一个不可收拾的局面了,可天下人都是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思,可见杨嗣昌身为国家重臣,到底都做了些什么。但就是这样的国家重臣,崇祯皇帝仍然是毫无条件的全心信任,足见荒唐。
对这样的朝廷,对这样的大臣,李孟却是越来越失望,在现代的时候,影视媒体之中提到崇祯皇帝的次数颇为不少,评价都是虽然勤勉清廉,但大局势却是无法扳回的,人还是不能胜天,可看这个局面,压根就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这次满清大军大军入寇,北直隶、山东两地固然是死伤惨重,给大明帝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满清出境之后,朝廷居然还要再杀一次,把罪不至死,甚至是无罪的地方上的文武大员杀了一遍。
这么下去,谁还会忠心任事,若是下次清军入寇,还会有人死战不休吗?
那些和官兵厮杀多年的张献忠罗汝才部,一旦说是招安,立刻命令官兵和他们脱离接触,答应他们的大部分要求,百般讨好,养虎为患,等到恢复过来,然后又是骑兵造反,被命令脱离接触的官兵甚至都来不及赶到。
这样的腐坏局面,哪能说是天灾,明明就是人祸。
朝廷的局面既然是改变不了,大局是日复一日的糜烂下去,李孟愈发的坚定了一个信念,自己要变强,只有自己变强了,胶州营变强了,才能去改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