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www.qingdouxsw.com,中国通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国现有5个自治区31个自治州、96个自治县(旗)共132个自治地方。以下按民族排列:北方民族[民族][自治地方][成立日期]满族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1985.6.7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1985.6.11辽宁凤城满族自治县1985.6.13锡伯族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1954.3.25朝鲜族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952.9.3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958.9.15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1947.5.1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6.23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7.13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958.4.1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58.4.7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956.9.1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956.12.5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95o.7.29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54.1o.16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54.9.1o达斡尔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1958.8.15鄂温克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1958.8.1鄂伦春内蒙古鄂伦春族自治旗1951.1o.1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1o.25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1956.11.19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1954.7.15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1955.11.3o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1953.7.6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3.7.6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1953.12.19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1954.3.1青海大通回族自治县1985.11.1o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1954.3.15裕固族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954.2.2o东乡族甘肃东乡族自治县195o.9.25土族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1954.2.17撒拉族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1954.3.1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1o.1哈萨克族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1954.11.27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1954.7.17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1954.9.3o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1954.4.27柯尔克孜族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1954.7.14塔吉克族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1954.9.17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1954.1.25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1986.6.27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979.12.2o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981.9.3o南方民族[民族][自治地方][成立日期]藏族西藏自治区1965.9.9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1953.1o.1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1951.12.25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1953.12.6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1953.12.22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1953.12.31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1954.1.1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195o.11.24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1953.1.1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1957.9.13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195o.5.6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1953.2.19羌族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1958.7.7彝族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1952.1o.1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1958.4.15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1984.1o.9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1984.1o.5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1951.5.12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1956.12.31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1965.11.27云南漾濞彝族自治县1985.11.1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1985.12.2o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1956.9.2o白族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1956.11.22哈尼族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1979.11.28傈僳族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954.8.23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985.1o.13拉祜族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1953.4.7纳西族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1961.4.1o傣族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953.1.24佤族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1964.2.28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1965.3.5苗族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1956.11.3o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1952.11.26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1956.12.31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1963.7.1侗族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1954.5.7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1956.12.5侗族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1952.12.3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1983.9.7水族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1957.1.2土家族湖北五风土家族自治县1984.12.12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1984.12.8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1984.11.18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3.15瑶族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1955.11.25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1952.5.28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1955.12.15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1956.2.6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1984.1.1瑶族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1953.1.25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1963.1o.1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1963.7.11仫佬族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984.1.1o畲族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1985.4.22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954.11.11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56.11.9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198o.11.25■劝彝族苗族自治县1985.11.25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57.11.18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198o.11.22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954.5.8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985.12.15云南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985.12.2o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53.7.24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54.6.16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55.1o.16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985.12.25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6.7.23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1966.2.11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1984.11.1o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1985.12.7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6.8.8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5.1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63.9.11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81.12.31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57.9.2o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12.1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3.11.7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3.11.11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4.11.13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58.4.1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1962.9.26广东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52.7.1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1951.8.19隆林各族自治县1953.1.1防城各族自治县1958.5.1第三节统一的多民族历史的编撰疆域问题编撰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有三个重要的问题需要研究。一个是疆域问题一个是历史时期的划分问题再一个是多民族的统一问题。
疆域是历史活动的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疆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共同进行历史活动的舞台也就是我们撰写中国通史所用以贯串今古的历史活动的地理范围。
这个疆域基本上包括了汉族的历史活动的地理范围但并不局限于这个地理范围。如果局限于这个范围许多少数民族的历史都要排挤出去了。这个疆域是国内各民族共同进行历史活动的舞台但并不包含某些民族外国成员的活动在内。这是因为有些民族是跨国境的我们只写这些民族在我们国境内的这部分人的活动一般不写这些民族在国外的那一部分人的活动。例如我们要写傣族但一般不写泰国的傣族。我们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俄罗斯族但一般不写作为苏联主要民族的俄罗斯族。我们写朝鲜族但一般不写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朝鲜族。这是因为我们不能把外国人算作中国人不能把跨国境的血统关系相同而国籍不同的人都包括到我们的历史范围内。当然在论述这些民族族源的时候是不应当受国界限制的。有些历史上的民族如匈奴如突厥曾经煊赫一时但后来在中国历史上不见了。还有一些民族见于古老的传说和记载但弄不清楚他们跟现在国内民族的关系。只要有适当的材料对于这些民族也要写因为他们都曾在这块广大的国土上生存过活动过。
在历史上有些朝代的版图越现在的国境有些战争或别的重大的历史活动越了现在的国境。有时候有一些外国人进入中国境内从事各种活动甚至还有外**队来侵略。虽然是在国境以外或是外国人进入我们国境之内都跟我国历史的展有密切的关系也都要写在我们的历史内。我们说本国疆域的范围并不限制关于中外关系的记载;相反我们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我们中国人有到外国去的有在外国居住好几代的只要他们对人类的进步有贡献跟祖国的事业、祖国的威信有联系也都要写在我们的历史里。关于疆域问题有一部分历史工作者还不能完全摆脱皇朝疆域的圈子。他们把殷周史限制在黄河流域把春秋战国史基本上限制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把秦汉隋唐的版图要说得是如何地统一和恢廓把元的版图要说成跨欧亚两洲等等。就殷周史说殷周史就春秋战国史说春秋战国史就秦汉隋唐的版图说秦汉隋唐的版图这都是对的。但如从中国历史展的总过程来看这是不能说明中国各族人民是如何共同创造祖国历史的。很显然不能跳出皇朝疆域的圈子就会掉入大民族主义的泥潭里这既不符合历史的真相也不利于民族的团结。
斯大林、日丹诺夫、基洛夫在《对于苏联历史教科书提纲的一些意见》里说:“我们需要的苏联历史教科书是大俄罗斯的历史不脱离苏联其他各族人民的历史这是第一而苏联各族人民的历史不脱离整个欧洲历史并且一般的也不脱离世界历史这是第二。”1在我们处理历史上祖国疆域问题的时候象这样的指导原则的精神是很重要的。我们既要注意疆域问题同祖国各族人民的密切联系也要注意到中华民族和其他民族或国家间的历史关系。
历史的分期历史分期是研究历史展的重要问题。在远古时代是否可以分期要靠考古学上的材料去解决。自有文字记载以后中原地区已进入上古时代即奴隶制时代。到了春秋战国是上古时代向中古时代的过渡即奴隶制在中原地区向封建制过渡时期。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可以说是封建制在全国占支配地位的标志。
建国以来史学界对于中国历史分期展开了不同意见的争论至今仍在继续。但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基本上是关于中原地区奴隶社会跟封建社会的分期问题。我们应当放开视野努力在全国的范围内考察这个问题不要局限于中原地区。封建社会历史很长记载很多对中国历史的展影响也很大。我们也应该重视封建社会内部的分期问题。近代史距离我们的时代近跟今天现实关系密切我们更应该重视近代史的分期。
历史上我国各民族的展是不平衡的但不平衡是社会展的正常现象。各民族之间的展不平衡一个民族内部的展也不平衡我们应当从不平衡的状态上掌握一个历史时期的整体性。
我国封建社会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秦汉时期在中原地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成长时期。封建等级制在1见《斯大林文选》上册第21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成长起来。皇帝拥有最高的政治权力也是最高的地主。皇帝的下面是具有世袭特权的皇族、外戚、功臣等不同身分的世家地主在地主阶级中占有支配地位。此外还有豪族地主和高资地主他们在财产和社会影响上有相当的实力但在身分上不属于较高的等级、甚至是等级很低的。世家地主的剥削对象是具有国家户籍的农民是由封建国家恩赐的。这种农民在当时农民阶级中占最大的数字他们有私人经济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比奴隶的境遇要好一些但仍然是受剥削的。他们之间也是有等级的。他们在国家规定作为世家地主的农户后并不改变他们在国家户籍上的身分。他们向世家地主交纳的地租也就是国家的赋税二者是统一的。象上述的生产关系在秦统治时期已经树立而在西汉和东汉时期不断加以展。奴隶制在秦汉时期没有消灭在官私手工业中仍旧存在。家内供役使的奴隶在整个封建时代都是存在的。不过这些都只是奴隶制的残余在社会生产中是越来越没有地位的。
在政治制度上秦始皇推行单一的郡县制但对推行的具体情况历史记载缺乏。西汉和东汉都同时施行郡县制和封国制。朝廷的下面有郡和封国郡和封国的下面有县县的下面还有地方上的基层行政机构。这是政治制度上的等级制每一等级有相对独立的权力。公元三世纪以后郡县制逐渐排挤了封国制而郡县制本身也不断地有些变化。但总的说来朝廷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上各级行政机构的权力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
秦都咸阳西汉都长安东汉因长安遭到战争的破坏而东迁洛阳。泾渭、伊洛平原和黄河下游地区是当时最富饶的地区。秦汉的统治范围大大越了前代包括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围绕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有相当部分登上历史舞台而匈奴、羌族特别活跃有时还给中原皇朝以武力的威胁。但当时所有的少数民族都还处在前封建社会阶段。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汉族是经过有关部落和民族的融合而在秦汉时期形成的。汉族的名称也是跟这一个伟大朝代的名称相一致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展时期。在这时期生了民族间的长期斗争生了民族的大规模流动和移居。本来在两汉时期就已开始内迁的匈奴人和羌氐人现在他们深入内地并且又有鲜卑人、突厥人、回纥人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内迁。结果是无论在北方和南方民族杂居的地区都扩大了。因而汉族充实了自己少数民族提高了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久而久之内迁的少数民族跟汉人很难区别。这就在新的民族关系的局面出现后有了民族重新组合的出现而促进了原来地区封建化过程。这是封建社会展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前一历史时期的世家地主阶层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瓦解了代替它的地位的是新兴的门阀地主。门阀地主与世家地主一样也是有政治身分、世袭特权的地主。但门阀地主是依靠家族的传统地位形成的这跟世家地主的形成是由于皇家所规定的政治身分是不同的。在土地所有权上门阀比世家具有更多的家族私有性质。在劳动力方面门阀地主掌握的主要是荫附农民。荫附农民是脱离了国家户籍的农民他们交纳的地租不再具有国家赋税的性质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比户籍农民要低些但对于国家赋税其中包括繁重的劳役是可以摆脱的。这种生产关系上的相对变化是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的。这是封建社会展时期的又一标志。
三国时期的魏、西晋和北朝的后魏都建都洛阳。隋唐都建都长安而以洛阳为东都。三国时期的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都建都南京。魏晋以后北方人民的南迁在劳动力的增强和生产技术的传播上都为东南方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刺激和推动。南京得以长期地占有显著的政治地位这跟东南经济的展是分不开的。长江中下游经济的展在向黄河流域的富饶地区看齐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展时期的一个特点。
五代以后到了元末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展时期。在这时期先有五代十国继有辽、西夏、金跟北宋、南宋的分立后有元的统一。广大的边区从东北的部分地区到西北再到西南基本上都进入了封建社会而汉族与各民族间又经历了一次新的组合。这是封建社会进一步展时期的重要标志。东南经济的展过了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全国最富饶的地区这是封建社会进一步展时期的又一重要标志。
前一历史时期的门阀地主阶层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又瓦解了。在北宋和南宋统治下代替它的是品官地主。品官地主也有政治身分和特权但所拥有的世袭特权是很有限度的他们的土地大量是由购买和侵占得来的。他们占有土地可以无限地扩大不会受到法令的限制。他们应按照规定向国家缴纳赋税而他们则向农民征收地租。赋税和地租的区别是更清楚了。品官地主以外有豪富的地主有兼营商业的地主。农民阶级中也有占有少量土地的而佃农是大量的他们在品官地主的土地上劳动也在其他地主土地上劳动。他们比起前一历史时期的荫附农民社会地位较高人身自由较多。他们也有国家的户籍除向地主交纳地租外还担负对封建国家的身丁钱有时也有一些劳役。但他们一般地不会被封建国家指定为某某地主的农户这是跟西汉和东汉的户籍农民的一个很大区别。无论地主或农民封建身分性的印记趋向淡化财产性的土地剥削关系趋向显著这是两宋时期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元统一全国后南宋地主阶级的势力基本上保存下来了。他们所在的地区是当时封建经济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元代有一大批蒙古贵族地主的出现还规定了形形色色担负封建义务的民户又扩大了奴隶的数量。但这基本上是北方的情况。在北方出现的这种生产关系是这一时期局部地区的倒退现象。广大边区的封建化是元代社会生产展的新气象。
五代时期的梁、晋、汉、周都在今河南开封市建都。北宋的都城和金的陪都也在开封。辽的南京、金的中都、元的大都即今北京。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一方重镇元建为都城后明清相继建都今天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都。北京的展是汉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和其他民族共同创造的。宋都开封元都北京虽离东南富饶地区较远但也都是要利用沟通南北的运河以便于南粮北运并聚敛东南的财富。
明朝及清朝大部分的年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老时期。明代的农民自耕农外佃农占很大的数量。从法的观点来看佃农对地主的封建依附关系又较前代有所减轻他们可以选择地主可以不受地主的非分役使。农民中还有雇工的出现以出售劳动力取得物质报酬。清代的税法把人头税平均分摊在地亩税内有田者有税无田者无税这就使赋税具有单纯的财产税性质。诸如此类的情况都说明封建束缚有较多的解除。这并不是由于统治者的恩赐而是社会经济展的要求和劳动人民激烈斗争的结果。但这只是当时社会现象的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地主阶级特别是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进行贪婪残暴的掠夺和迫害。明廷是滥用宦官清廷是加强军事的统治从而企图保持高度的封建**统治。这两个方面好象不相协调但正是一个问题在不同方面的表现。第二个方面的表现并不能显示封建地主阶级的生命力反而是暴露了它的颓废和虚弱。这两个似乎矛盾的现象正是封建社会衰老时期的特点。在民族关系上也是这样。一方面民族间的关系比前一历史时期要密切了但属于民族性质的封建枷锁却更加沉重了。
前一历史时期的品官地主和他们延续下来的势力以及蒙古贵族地主在农民起义重大打击下土崩瓦解了。代替它们的是新兴的官绅地主。这个阶层在官员以外还包括很多获得科举功名的人其人数是相当多的。这一阶层中富有资财的人不只广有土地而且作生意开当铺放高利贷。这是商品生产和货币经济展的产物但它们在依附于封建势力的情况下反而得不到正常的展。
明代朝廷有皇庄直接占有大量土地。这跟它直接派宦官收取商税矿税及大量征储金银一样暴露了末世朝廷对财富的贪婪、追求。皇族和勋贵的庄田以及皇族的禄米也是数量巨大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和国家财政的毒瘤。清代朝廷对此有所觉察想解决这个问题。它虽然也有皇庄而远比明代要少。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清廷以东北为禁区大大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展。明初资本主义已有萌芽明中叶后出现较多。清初以后有所展。
但这个芽始终不能茁壮成长没有足够的力量把已经衰老的封建制度突破。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的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明初已有倭寇登6。明廷在沿海设置卫所进行防御。明中叶以后倭寇在东南沿海骚扰为南直、浙、闽各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封建制依然老态蹒跚专政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在十六世纪初已经东来进行殖民活动并侵及中国领土。此后沙俄、英、美继来对中国的野心日益扩大。明初郑和下西洋和清初对沙俄的侵略进行了反击这是对外关系上的大事但从总的形势来看中国的处境日益被动。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日益陷入沉重的灾难。
自一八四o年到一九四九年是中国史上的近代是由封建时代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时代。在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前是这个时代的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之后是这个时代的后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清朝晚期及民国初年近八十年的时间。在这个时期里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并残酷地统治了中国中国社会经济生了重大的变化较封建社会时代的情况复杂了。社会经济的主要成份除封建地主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继续存在外出现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又包括帝国主义资本、官僚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三个部分。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在中国社会生活中起着支配的作用封建经济则占有显著的优势地位二者并互相勾结在一起。官僚买办资本是帝国主义经济的附庸并跟封建剥削关系紧密相联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十分微弱没有成为一个能独立的经济体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而且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都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中国农村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商品生产展了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经济生活却越来越陷入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漩涡。这些情况表现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特点。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激烈变化阶级关系也生新的变化。外国资产阶级侵入中国后成了中国社会生活里面一种统治力量操纵控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个方面。他们不仅扶植和支持封建地主阶级使其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而且造成了为其侵略需要服务的买办阶级。在封建地主阶级内部新起的军阀官僚地主在外国资产阶级的支持下代替了原来的官绅地主占支配地位。军阀官僚地主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而且一般都还兼有早期官僚资本家的身分具有浓厚的买办性。他们在地主阶级政权中握有实权成为举足轻重的势力。这也是地主阶级政权买办化的重要表现。农民阶级主要包括自耕农、佃农和雇农约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七八十。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下农民日益贫困破产出现了自耕农减少、佃农增加的趋势。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这个时期新产生的两个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为其经济地位所决定是一个带有两重性的阶级一方面有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性一方面又存在了对革命敌人的妥协性。无产阶级是最伟大、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还是作为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追随者参加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和阶级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各族人民为了反对国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了不懈的艰苦斗争但没有找到解放的道路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自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中国**成立了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领导下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跨进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多民族的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经过一个漫长过程的。我们的祖国曾经出现过各种形式的多民族的统一也曾经有过多次的分裂但在分裂中也还是有统一。我们经历过的统一有单一民族内部的统一、多民族内部的统一和多民族的统一后者又包含区域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和社会主义的全国性的多民族的统一。
单一民族的内部统一主要是由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展而来。有时一个民族遭到重大的挫折分散了后来重新组合形成这个民族内部新的统一。匈奴族原来是一些部落部落与部落间的关系是不稳定的。《史记·匈奴列传》说它:“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后来头曼单于和冒顿单于在位的时候有血缘关系的许多部落连合起来形成了匈奴内部的统一。松赞干布时的吐蕃、阿保机时的契丹、成吉思汗时的蒙古都有一个统一民族内部的过程都是由分散的许多部落统一起来形成较高展阶段的民族共同体。努尔哈赤时的女真是在金亡后女真各部分散的情况下把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的各部重新组合起来形成了女真内部新的统一。汉族是一个民族混合体。它的祖先也必然经历过由部落展起来的过程但已难于详考。有的学者设想传说中的夏禹治水必须有许多部落参加可能在这时形成了夏民族而为汉族来源之一。但这毕竟还是设想尚无从证实。
多民族的统一比起单一民族的内部统一可以说是较高的展阶段。
说是多民族当然不限于一个民族但在多民族中往往要有一个主体民族。战国七雄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体它们都各有自己的主体民族而分别与东方诸夷、西方诸戎、北方诸狄、南方诸蛮以及其它民族统一起来。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也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它们都以汉族为主体而分别与本地区的少数民族统一起来。南北朝时期南朝和北朝我们习惯上认为它们是汉人的朝廷和鲜卑人的朝廷实际上它们都是地区性的统一的多民族朝廷。南朝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北朝尽管鲜卑人当权但这个地区的主体民族仍然是汉族。秦汉、隋唐、元、明、清等时期都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全国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元代的最高统治者是蒙古贵族清代的最高统治者是满洲贵族但汉族人民在这两个时期仍然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元、清的政权实质上也是蒙古贵族、满洲贵族跟汉族地主阶级联合统治的政权。
社会主义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继承而在本质上跟历史上的统一又有根本的区别。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家是消灭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只有在中国**的领导下才能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
从历史的展上看这四种民族统一的形式是按着程序前进一步高于一步。先是有若干单一的民族内部统一的出现如夏、商、周等族的最初形成。然后有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如战国七雄。然后有全国性多民族的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然后有社会主义的全国性多民族的统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在全国性多民族统一的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分裂。秦汉以后出现了魏、蜀、吴的割据。经过西晋暂短的统一又有五胡十六国之乱及南北朝的分立。在唐与元之间又有辽、夏、金与宋的对峙。但每经历一次曲折统一的规模就更为盛大元比隋唐还要恢廓。在曲折过程中出现的地方政权就全国来说是割据政权。从它们本身来说也自有其历史性的意义。在这些政权的统治范围内由于先进生产力的影响和统治者谋生存的需要往往会出现生产力状况的改善。自三国至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是其显明的例证。地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为后来统一局面再度形成后提供了生产展的一些条件。同时地方政权往往也能根据本地区的特殊情况创造和积累了处理国家事务方面的经验。隋唐的官制、军制和田制就有不少是继承北朝长期实行的制度。从历史的某一片断来看确切不止一次地有分裂状态的存在但从历史展的全貌来看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才是主流。
汉族和各民族地区幅员之广大自然条件的差异生产状况的不齐如果得到适当的协调则可转化为展生产的有利条件。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因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交通运输很不达交换经济只起社会经济的辅助作用各民族地区间的物资交流基本上停滞于潜在的阶段不能很好地挥作用从而加强民族间的团结。但盐铁的贩运茶马、皮毛、药材的交易植棉、纺织的推广河防、水利跟工程和道路的兴修还是多民族的统一为社会经济带来的进步。在经济制度上各民族的展是不平衡的。在中原地区汉民族的形成和封建所有制的形成基本上可以说是同步前进的。在这时候匈奴还处于奴隶制阶段西南夷还处在氏族社会末期。两千多年过去了在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们还有封建所有制奴隶主所有制、原始共产的残余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和买办资本主义所有这些都是多民族在经济制度方面的表现。但无论如何各少数民族在社会经济展道路上都以不同的度向汉族靠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分别通过不同的形式向社会主义迈进。
在思想上统一的想法起源甚早。《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所谓“天下”究竟是指多大的地方无从稽考但总是诗人心目中很广大的地方。他这两句诗表明了他的天下统一的思想。可能由于诗人对王权崇拜至极难免有相当多的夸大。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1。南宫适说:“禹稷躬稼而有天下”2。这所谓“天下”意味着极为广大的地区的统一。战国时期变乱日亟人心思治。有人问孟子说:“天下乌乎定?”孟子说:“定于一。”孟子的话比孔子的话要更明白些他说的是七国的统一。在战国时期以后成书的《禹贡》描画了九州山川物产。《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引邹衍大九州之说每一大州有九州共八十一州。中国为赤县神州是八十一州之一。中国还有九州即如《禹贡》所说的九州。《禹贡》和邹衍以九州说中国都是指中国说的但都还属于地理概念与孟子所谓“定于一”者不同。到了秦始皇刻石颂秦功德把破灭六国的统一看作空前的大业。汉初公羊学派借助经典把大一统的学说涂上神圣的光彩。此后历代皇朝都拿统一的规模作为当时政治成就的最高目标。
在分裂的年代里割据势力往往把自己说成是皇朝的正统把统一作为奋斗的方向。三国时期魏地处中原把自己说成是汉朝的继续要恢复全国的统一。蜀以自己姓刘说自己是汉室宗亲要恢复汉家的旧业。南北朝时期北朝说南朝是“岛夷”南朝说北朝是“索虏”。他们都自居为中国要灭掉对方统一全国。辽、宋、金的相峙时期这三个朝廷也都自命为中国的主人都设想由自己统治全中国。
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和长期积累下来的政治威望对少数民族是有吸引力的。这可能在形成倾向统一的新的因素上起一定作用。《资治通鉴》卷一零四晋孝武帝太元七年记载:秦王坚锐意欲取江东阳平公融谏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自古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且国家本戎狄也正朔会不归人。江东虽微弱仅存然中华正统天意必不绝之。”
胡三省注:会要也。言天要中国正朔相传不归夷狄也。
陈垣《通鉴胡注表微》引《通鉴》和胡注并加按语说:正朔不归夷狄乃当时一般公论不独苻融言之。刘聪卒时太子粲即位靳准执而杀之谓安定胡嵩曰:“自古无胡人为天子者。今以传国玺付汝还如晋家。”此一事也。姚弋仲有子四十二人常戒诸子曰:“自古以来未有戎狄作天子者。我死汝便归晋竭尽臣节无为不义。”此又一事也。呜乎!晋泽实浅何由得此。更可以杨盛1见《论语·季氏》。
2见《论语·宪问》。
父子之事观之。《宋书·氐胡传》:“晋安帝以杨盛为仇池公永初三年封武都王以长子玄为世子。武都王虽为蕃臣犹奉义熙之号子玄乃改奉元嘉正朔。初盛谓玄曰:吾年已老当为晋臣汝&1t;/pgnoo94.TxT/pgn>善事宋帝。”故玄奉焉。然则盛之心无所分晋宋也特以其为中华正统所在而已。如必为晋则裕之篡盛当兴师讨逆否亦当抗颜独立胡为委顺如此此皆足与苻融之言相印证者。1999ooo41_oo95_o这里所举的事例足以说明在少数民族中至少有一部分人抱有上述心理这对于促进统一是有好处的。
在多民族统一的历史展过程中民族之间有和好有争吵。和好有聘问、朝贡、封赐、和亲、交易、民间的各种往来。争吵有时展为战争。因此就有人问民族关系史是以民族友好为主流还是以民族斗争为主流?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须作一些分析。第一友好和斗争都不是绝对的。有的时候斗争是手段友好是目的。有的时候友好是手段斗争是目的。有时在个别事件、个别地区有争吵但不一定就破坏民族间的友好。第二在历史记载中对于民族友好的记载往往不象记载民族纠纷、特别是民族战争那样引人注目。民族纠纷特别是民族战争即使是暂时性的、自性的也可以改变人们对于长期友好的印象。廓清历史上所笼罩的一些迷雾揭示出历史的真实面貌是须下一些苦功的。现在根据我们所接触的材料看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民族关系是曲折的。但总的说来友好关系越来越展。无论在时间的继续性上在关系到的地区上在牵涉到的方面上都是这样。清代的统治者对少数民族一手拉一手打。但清代各族人民在反清、反封建斗争中的联合声势极为浩大。辛亥革命以后各族人民的联合更为显著。通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各族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大大增强了民族间的亲密友好。这是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主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很大的展。在历史上民族之间曾生过这样那样不愉快的事情这基本上是由反动统治阶级和历史条件的局限所造成的。我们抚今追昔应该特别珍重历史的主流。
对我国在历史上的各方面的贡献各族人民都有份但我们研究得很不够。对于汉族是这样对于少数民族更是这样。比如火药、罗盘、造纸、印刷等四大明是应该大书特书的。这在有关的历史书里也都写了但对于它们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对于人类文化展上所起的作用却很少认真地写。至于它们后来在西方各国的展为什么会过中国这个问题似乎是还没有认真地研究。又比如对祖国国土的开我国各族人民都有他们各自的功劳但往往对少数民族在这方面的贡献我们注意得不够。范文澜同志说得好:“依据历史记载共同开中国的各民族一般说来汉族最先开了黄河流域的陕甘及中原地区东夷族最先开了沿海地区苗族、瑶族最先开了长江、珠江和闽江流域藏族最先开了青海、西藏彝族和西南各族最先开了西南地区东胡族最先开了东北地区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各族先后开了蒙古地区回族和西北各族最先开了西北各区黎族最先开了海南岛高山族最先开了台湾。所以按照汉族今天居住地区看来似乎中国领土上的极大部分都是汉族所开的其实其中不少地区最先开者却是已经消失了的和现实存在并展的许多民族。事理很显然中国之所以成为疆域仅次于苏联人口在全世界各国中居第一位历史悠久延续不绝在全世界各国中也居第一位的伟大国家先必须承认这是构成中华民族的各族男女劳动人民长期共同创造的成果”1。
我国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有不少特出的贡献。举例来说:完善的铁器的制造和风箱的使用是开始出现于有关南方民族的记录上。《荀子·议兵篇》说“楚人宛巨铁鉇惨如蜂虿”。《史记·范睢传》记秦昭王的话说:“吾斗楚铁剑利而倡优拙。”这是战国末年的事楚就是属于“荆蛮”的民族系统的。《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吴人干将铸剑“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刀濡逐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橐就是冶铁用的风箱干将、莫邪是古传说中很有名的两把利剑。这是春秋末年的事吴也是属于“蛮夷”的民族系统的。又如棉花和棉布是我们长期以来的主要的衣服材料。棉的种植和织纺主要从南方海岛上和新疆居住的少数民族推广的。《尚书·禹贡》篇说扬州“岛夷卉服厥篚织贝。”扬州是指淮河以南以至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贝就是吉贝、劫贝、古贝的省称这原是印度以至马来半岛、中南半岛等地对于棉的共同使用的名称后来广东、福建也使用这个名称。织贝就是用棉作成的织品。《禹贡》是一篇后起的书但写成的时期总也在战国末年。据此可见南方海岛上居住的少数民族用棉之早。后来又有新疆产的棉经过很长的时间才逐渐传布到全中国代替了往日以丝麻作主要服装材料的地位。又如中国的建筑术梁思成在《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一文的结尾盛赞北京城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建筑杰作的一个整体”“不但在全世界中古时代所没有即在现在用最进步的都市计划理论配合仍然是保持着最有利条件的。”应该指出来最初设计这个伟大杰作的工程师正是一个回回人他的名字叫作也黑迭儿丁。这是陈垣先生在好多年以前在《元西域人华化考》里已经考实了的。近年以来北京市的建设生了很大变化但昔日的北京城在建筑史上的成就还是要肯定的。民族友好的历史展和多民族统一的展不一定是同步的展。但到了今天这二者是同步前进的。
“一”和“多”是辩证的统一。“一”存在于“多”中。“多”好了“一”就会更好。反过来说“多”要团结为“一”“多”才可以使“一”更有力量。历史上的统治者对“一”的重视大大过了“多”他们不懂得也不可能懂得限制了“多”的展也就必然限制了“一”的展。只有今天才可能有这样科学的认识。我们知道每一个指头都各有用处但把指头团结成拳头作用就会更大。
撰写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还是要把汉族的历史写好因为汉族是主体民族。同时也要把各民族的历史适当地作出安排这是我们必须尽量克服的难点。这个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现在作这个工作还只是初步的尝试希望能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和教益使这项工作能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1见范文澜:《中华民族的展》《学习》三卷1期。
第二章历史展的地理条件第一节地理条件与历史展中国史学家的有关撰述一定的历史活动总要在一定的地域上展开。历史的展是离不开地理条件的。过去中国史学家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有关于这方面的撰述。
物产的地域特点及其对人们的影响这是中国历代史学家所一向注意的并从而产生经济区域的看法。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山西饶材、竹、谷、、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楠、梓、薑、桂、金、锡、连、丹沙、犀、瑇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此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1t;/pgnoo99.TxT/pgn>这是把汉朝的统治地方分为四个大的经济区域。山西地区即关中地区;山东地区即崤山或华山以东直至沿海的广大地区;江南地区即长江以南直至沿海的广大地区;龙门(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碣石(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以北地区即今山西北部至河北北部一线以北直到汉朝北境的广大地区。从司马迁的这段话来看他的经济区域的观念是明确的他对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是从地理条件来考虑的。
司马迁对一些地区的记载着重记载地理条件的状况、生产的状况以及经济生活的状况和社会风俗的表现、不同地区在这些方面的相异或相同之处。在这些记载中几乎所有有关地理条件的因素如地形、土壤、气候、森林、矿藏以及江、河、湖、海之利与水6交通状况等等都涉及到了。司马迁以地理条件、生产状况划分经济区域的思想是明确的。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司马迁先提出山西、山东、江南、龙门与碣石以北四个经济区域这一总的观念之后接着又重点论述了关中、三河、燕赵、齐鲁、越楚等地的自然状况和社会状况。这可见他关于经济区域的观念是有全局思想的。惟其如此他才能一方面认识到各地之所出“皆中国人民所喜好”一方面又认识到各经济区域在展上的种种差别。
司马迁的这种思想受到后来许多史学家的重视对它加以继承和展。
班固《汉书·地理志》在详载全国郡县建置、户口多寡后于其篇末备言各地地理、生产、风俗等状况比《史记·货殖列传》所记更加丰富。西晋史学家司马彪称赞说:“《汉书·地理志》记天下郡县本末及山川奇异风俗所由至矣。”1杜佑《通典·州郡典》各篇亦多特标《风俗》一目略述各地地理条件及其影响下的当地经济生活和社会习俗。经济区域的观念及其在史书上的体现已成为我国史学上的一个优良传统。
在人口和地理的关系上过去中国史学家也有一些认识这可说是人口地理思想的萌芽。
司马迁已经注意到地理条件跟人口分布的关系。他说:三河地区因居“天下之中”又是历代君主建都的地方所以“土地狭小民人众”;三河北1《后汉书·郡国志》一。
部的中山是“地薄人众”;上谷至辽东“地踔远人民希”;齐地因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宽缓阔达”的社会风俗而吸引了很多人“其中具五民”;邹、鲁一带也是因为“颇有桑麻之业”故亦“地小人众”。他讲关中人口和地理的关系比较具体:关中之地占当时全国三分之一而人口不过当时全国十分之三。他还注意到有的地区人民“好稼穑”有的地区则“业多贾”1。这些涉及到对人口分布的密度和人口部门构成的朦胧认识。司马迁还看到关于人口与它的土地面积比较起来不算是多的但创造出来的财富却很多以至占了全国财富的十分之六;而中山这个地方人虽然多但地理条件不好社会风气也不好没有创造出多少财富来。这跟后来以户口增减来衡量社会经济是否展的论点有很大的不同。
自《汉书·地理志》以后在《二十四史》中有地志者计十六家“正史”或称《地理志》或称《郡国志》、《州郡志》、《地形志》。它们或记人口的分布或记人口的迁徙都是以人口与地理相结合的情况着眼的这是在封建社会劳动力与土地相结合在史书上的反映但也可作为我们考察历史问题的参考。
从地理条件看政治上的兴亡得失是过去中国一些史学家感到兴趣的也是过去一些政治家、思想家所感兴趣的。汉初刘邦打算建都洛阳。娄敬建议都长安。他的理由是: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1999ooo41_o1o2_o娄敬这段话讲得很精采也很形象他分析关中的地理条件的优势把经济、军事、政治几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刘邦征求群臣的意见“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按:洛阳为东周之都)。”刘邦疑而不能决及至张良也说应都长安他才下了决心“即日车驾西都关中”。司马迁很生动地记述了这件事认为娄敬“脱輓辂一说建万世之安”评价是很高的。所谓“建万世之安”当然是夸大之辞。但直至唐代中叶杜佑仍然认为关中的地理条件对于政治上的巩固和统一是很重要的。他指出:“雍州之地厥田上上鄠杜之饶号称6海四塞为固秦氏资之遂平海内。”这是从历史上来看。同时他针对唐初有关迁都的议论强调说:夫临制万国尤惜大势秦川是天下之上腴关中为海内之雄地巨唐受命本在于兹若居之则势大而威远舍之则势小而威近恐人心因斯而摇矣非止于危乱者哉!诚系兴衰何可轻议。2999ooo41_o1o2_1&1t;/pgno1o2.TxT/pgn>司马迁和杜佑的看法说明在汉唐时期关中的地理条件对这两个盛大的皇朝的政治统治是很重要的。李吉甫也赞同司马迁和杜佑的看法他根据《史记》所记认为:“汉祖入关诸将争走金帛之府惟萧何收秦图书高祖所以知山川阨塞户口虚实。厥后受命汜水定都洛阳留侯演委辂之谋田肎贺入关之策事关兴替理切安危举斯而言断可识矣。”他申明自己撰写《元和郡县图志》的目的是要“佐明王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收地保势胜之利示形束壤制之端”。他甚至认为:中唐以来“成当今之务1以上均见《史记·货殖列传》。
树将来之势则莫若版图地理之为切也。”1把地理条件和人们对地理条件的认识和利用看作是“事关兴替理切安危”的问题是这位政治家和历史、地理学者的政治经历和学术研究所达到的一个共同的结论。
都城是历代皇朝政治统治的中心;都城的地理条件历来受到更多的重视此即所谓“卜都定鼎计及万世必相天下之势而厚集之”2。上文所述地理条件跟政治统治的关系有些就是和都城相关联的。刘知几主张:“凡为国史者宜各撰都邑志列于舆服之上。”3这说明他对于都城在国史编纂内容上的重视。不过刘知几主要还是从政治统治的历史经验提出这个问题的没有着重于地理条件的考察。唐末昭宗时国子博士朱朴曾上书言当世事并从地理条件的得失提出迁都的建议认为:古王者不常厥居皆观天地兴衰随时制事。关中隋家所都我实因之凡三百岁文物资货奢侈僭伪皆极焉;广&1t;/pgno1o3.TxT/pgn>明巨盗陷覆宫阙局署帑藏里閈井肆所存十二比幸石门、华阴十二之中又亡**高祖、太宗之制荡然矣。夫襄、邓之西夷漫数百里其东汉舆、凤林为之关南菊潭环屈而流属于汉西有上洛重山之险北有白崖联络乃形胜之地沃衍之墟。若广浚漕渠运天下之财可使大集。自古中兴之君去已衰之势就未王而王。今南阳汉光武虽起而未王也。臣视山河壮丽处多故都已盛而衰难以兴已;江南土薄水浅人心嚣浮轻巧不可以都;河北土厚水深人心强愎狠戾不可以都。惟襄、邓实惟中原人心质良去秦咫尺而有上洛为之限永远夷狄侵轶之虞此建都之极选也。1999ooo41_o1o4_o朱朴的建议没有被唐昭宗采纳。这时的唐皇朝已岌岌可危非迁都之举可以挽回颓势足见朱朴在政治上是很迂阔的。但是他的这些议论透露出由于地理条件的变化关中地区已逐渐失去了经济上的优势;由于社会的动乱、政治的**长安已不再具有盛唐气象。这跟中唐时期杜佑、李吉甫对长安的看法已有很大的不同。朱朴建议中的这一点启示是不应忽视的。而他的“观天地兴衰随时制事”的见解也还包含着辩证的因素不可完全视为迂阔之见。郑樵在《通志·都邑略·序》里引证了朱朴的迁都议认为:“其论‘去已衰之势就未王而王’则前此或未有之及矣。”这也是赞成他的“随时制事”的主张。
《通志·都邑略·序》可以认为是从地理条件考察“建邦设都”跟政治统治关系的佳作他是从全国的地理形势和以往的历史经验出对地理条件与“建邦设都”的关系和政治上兴亡得失的关系作总的考察。他的主要论点是:(一)在新的历史条件(包括地理条件和政治条件)下长安、洛阳、建业所谓“三都”已不是理想的建都所在;(二)北宋建都于汴京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这跟“靖康之难”有直接的关系;(三)他在这篇序论的末尾还提出南宋建都临安是不妥当的应采唐人朱朴之议移都南阳。郑樵的这些论点和其他一些看法并不是都很中肯的如他把“靖康之难”都归结到北宋定都汴京这一点上就是极为片面的。但他从总的地理条件和历代“建邦设都”的历史中试图总结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认识的这一意向是很难得的。他所得到的某些具体结论如“中原无事则居河之南中原多事则居江之南”、“自开辟以来皆河南建都”等对于我们从地理条件方面探讨历史上“建邦1《元和郡县图志·序》。
2徐元文:《历代宅京记》序。
3《史通·书志》。
设都”的客观规律也是很有启性的。明清之际顾炎武撰《历代宅京记》就历代建都之制备载其城郭宫室、都邑寺观及建置年月等史实其总序部分亦多述前人论议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辑录都城历史资料的专书有相当高的文献价值。
过去中国史学家一方面认为地理条件跟政治上的兴亡得失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认为地理条件的作用不是孤立的、绝对的。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著名的史论它表明了对地理的及其它物质的条件的作用不能作绝对的理解。他指陈了秦占有各方面的优势包括地理条件在内但历史展的结果却是秦亡汉兴。这是为什么?他写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的论点在后来的史学家中也多有之。这可见过去中国史学家对于地区条件作用的看法是有相当辩证的因素的。
过去中国史学家关于地理条件跟历史展的关系的撰述是很丰富的还有一个传统的特点这就是重视它的社会作用。在这方面顾炎武所编《天下郡国利病书》和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是其中最有成就的两部代表作。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作者自明末崇祯十二年(1639年)起。用了二十多年的功夫编纂而成的。作者写这部书时是处在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他在序言中讲到了他编纂的目的:崇祯己卯秋闱被摈退而读书。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于是历览二十一史及天下郡县志书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奏、文册之类有得即录共成四十余帙。一为舆地之记一为利病之书。
他说的“舆地之记”是指的《肇域志》。他说的“利病之书”即系《天下郡国利病书》。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和他所坚守的“文须有益于天下”的主张1使他的“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的心情带有强烈的时代感。他穷究于地理而着眼在“利病”正集中地反映了他为经世致用而编纂此书的目的。
作为讲地理的书《天下郡国利病书》在编次上反映出作者对地理条件认识的三个层次:一全书卷叙“舆地山川总论”。这是对全国地理条件的概述是全书的总纲。它从地脉(山脉分布)、形胜(地形特点)、风土(气候差别)和百川考(水系源流)等四个方面勾勒出全国地理面貌及其特点所用文字不多但轮廓却很清晰。二全书以绝大部分篇幅分别论述了北直、江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以及东北、北部和西北边疆的地理情况;论述过程中先内地而后边疆并专立“边备”、“河套”、“西域”三个卷目表明作者对边疆地理的重视。三书末扼要论述了中国跟有关国家的地理关系、贸易关系以及一些国家的地理状况反映了作者所具有的开阔的视野。这三个层次反映了作者在认识地理条件的问题上注意到全局和部分、内地和边疆、中国和外国这几个方面的关系。这是他在见识上过前人的地方。《天下郡国利病书》记各地的自然环境、政区划分、经济状况和戍守形势等而以记述各地经济状况为主因而在地理书中独具特色。它记述经济状况的方面很宽广包含漕渠、仓廒、粮额、马政、草场、盐政、屯田、水1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九《文须有益于天下》条:“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利、赋税、徭役、户口、方物等等其中又以记述土地、赋役、水利最多。关于土地它涉及到土地的分配制度、占有和使用情况土地兼并的展以及因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土地变化和农田建设等等。全书除对各地屯田兴废得失有较多的论述外还记述了不同地区在区田、丈地、清田方面的种种情况1记述江南地区沙田、洲田的情况以及荒田、勋田、僧田等情况2。关于赋役作者一方面注意于全国各地的赋役情况另一方面则尤瞩目于江南的赋役之重。他重视《大学衍义补》的说法:“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郡又居两浙十九也。”3又引证王象恒《东南赋役独重疏》之说:“人止知江南钱粮之多欠而不知江南止完及七、八分已与宇内之重者相等矣;江南止及六、五分已与他处完轻者相等矣。”1顾炎武在《日知录》里提出“苏松二府田赋之重”2的论点当是他研究了明代全国赋役情况特别是江南赋役情况后得到的结论。此外作者引证各方面材料披露:明代一条鞭法在有的地区“屡行屡止致使忠实良民田鬻大半户口尚高经年累岁独当各样重差无息肩之日苦累不可胜言”3;在另一些地区已经到了“祖宗划一之规、易简之政果终不可复哉果终不可复哉”的地步了④。关于水利作者征引大量历史文献及前人的有关言论对全国各地水利事业均有记载有的着重胪列历代水利有的着重分析一方水利现状还有关于这方面的奏议、调查、记事。值得注意的是跟作者重视江南的赋役状况一样他也十分重视江南的水利状况故于江南水利论述尤多。这反映了明朝时期江南在地理条件上的特点和社会经济上的地位。
《天下郡国利病书》在篇幅上以江南、北直、山东、陕西为最多浙江、广东、四川、湖广次之福建、云南、山西、河南、江西又次之广西、贵州最少。这固然有作者在材料纂辑上的原因但也大致反映了明代各地区在全国经济、政治中的地位的不同。这跟唐中叶以前人们讲地理、论食货必推关中的情况相比已不可同年而语。
《天下郡国利病书》虽以辑录前人论述成编但于选材、标目、编次之中亦足以窥见作者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政治见解和经世致用的编纂目的;它虽是一部地理书但却蕴含着编纂者的丰富的经济、政治思想。
比《天下郡国利病书》稍晚的《读史方舆纪要》是顾祖禹以二十年功夫撰成的一部地理名著。全书一百三十卷附《舆图要览》四卷文字浩繁结构严谨。《读史方舆纪要》的正文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一是“历代州域形势”。这是有关自上古直至元、明的行政区划及其沿革是历史地理部分。二是分叙全国各地方舆。这是以明代行政建置为次第论述两京及十三布政使司所辖范围的地理形势:含序论概述分论各府、州、县、长官司的山川形势和城、镇、营、寨、堡、关、隘、桥、驿等军事设施。这是政治、军1参见《天下郡国利病书》江南一一、河南三、湖广五。
2参见《天下郡国利病书》江南一三。
3《天下郡国利病书》江南三。
1《天下郡国利病书》江南六。
2《日知录》卷一o。
3《天下郡国利病书》山东五。
④《天下郡国利病书》河南四。
事地理部分。三是总叙全国山川分布。这是辑录前人著作中有关文献资料编纂而成是自然地理部分。附录《舆图要览》有地图数十幅图前有序图后有表;其中“九边图”和《黄河图说》、《海运图说》、《漕运图说》等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军事的重视。
《读史方舆纪要》是一部以地理为基础、以阐明军事上的成败为主要内容、以总结政治兴亡为目的的巨著。作者为各地方舆所撰的序论最能反映出作者在这方面的造诣和旨趣。顾祖禹论江南方舆说:“以东南之形势而能与天下相权衡者江南而已。”1论河南方舆说:“河南古所称四战二地也。当取天下之日河南在所必争;及天下既定而守在河南则岌岌焉有必亡之势矣。”2论浙江方舆说:“浙江之形势尽在江淮;江淮不立浙江未可一日保也。”1这是用几句话就概括了不同地区的地理形势的轻重、得失从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功力和见解之深。
顾祖禹在论述各地方舆时注意到结合社会历史的多种因素来评价它们的地位尤其显示出作者杰出的政治见解和军事思想。例如他论山东方舆说:山东之于京师犬牙相错也。语其形胜则不及雍、梁之险阻;语其封域则不及荆、扬之旷衍。然而能为京师患者莫如山东。何者?积貯天下之大命也。漕渠中贯于山东江淮四百万粟皆取道焉。2999ooo41_o11o_1这是从漕运与京师的关系来看待山东地理位置的重要。
作者论四川方舆则认为:四川非坐守之地也。以四川而争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亡。3999ooo41_o11o_2这是强调险不足恃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所以作者感叹地说:“夫恃其险而坐守之以至于亡又岂惟蜀为然哉!”
在讲到陕西方舆时作者指出:陕西据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是故以陕西而难虽微必大虽弱必强虽不能为天下雄亦必浸淫横决酿成天下之大祸蒲洪、姚苌之时可以用关中矣而其人非也;诸葛武候之才足以用关中矣而其时非也;张浚之时可以用关中浚之识亦知关中为可用而其才非也。④999ooo41_o11o_3&1t;/pgno11o.TxT/pgn>这是一方面讲了关中地理形势的重要一方面又讲了这种地理形势要挥作用是跟一定的时机、人的行为和才能有密切的关系。
在讲到湖广方舆时作者写道: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在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1999ooo41_o111_o作者一一分析了这三种不同结论的根据。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考察某地地理条件时能够紧紧把握住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并按照不同的层次来评价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上这些都显示了顾祖禹的渊博和卓识。
《读史方舆纪要》历来受到人们很高的评价。人们称赞它“辨星土则列山川之源流详建设则志邑里之新旧至于明形势以示控制之机宜纪盛衰1《读史方舆纪要·江南方舆纪要序》。
2《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方舆纪要序》。
1《读史方舆纪要·浙江方舆纪要序》。
以表政事之得失其词简其事核其文著其旨长藏之约而用之博鉴远洞微忧深虑广诚古今之龟鉴治平之药石也。有志于用世者皆不可以无此篇”2。说它“不征奇不探异网罗放失于古今成败利钝之际三致意焉”3。认为“非具上下纵横之识而悠然有所会者亦何有于是书”④而其特点则在于详论“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得失成败之迹”5。这些评论大多还是比较中肯的。
孟德斯鸠和黑格尔的有关论点西方学者对于地理条件跟历史展的关系这一问题也有不少的论述。
近代欧洲的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大大地向前展了从而具有系统的理论的形式。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esquieu1689—1755)在其所著《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提出土壤的性质和地形的特点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政体和法律的形式。他认为:一个国家土地优良就自然地产生依赖性。乡村的人是人民的主要部分;他们不很关心他们的自由;他们很忙只是注意他们自己的私事因此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这有时就补救了天然的缺陷。
因此他得出结论说:山地、平原、近海三种地形会产生三种不同的政体即“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在孟德斯鸠看来居住在不同地形上的居民在保卫自由的能力和追求自由的热情上有很大的差别进而造成了他们对政体选择的不同要求。
孟德斯鸠还认为土地腴瘠的不同对于人们性格的形成、精神的熏陶也会造成很大的差别。他说:“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所不给予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他还认为气候的不同会影响到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面貌和命运:气候比较好的地区容易受到别的民族的侵扰如“波斯、土耳其、俄罗斯和波兰的最温暖的地区曾受到大小鞑靼人的蹂躏”;而“由于中国的气候人们自然地倾向于奴隶性的服从”等等。1孟德斯鸠从论证“法律和土壤的性质的关系”出广泛地探讨了地形、气候、土壤跟社会展的关系。他在探讨中所得到的一些具体的结论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甚至是极其荒谬的。他把民族的精神的形成和国家的政体的形式统通归结为地形、气候、土壤等地理条件显然是片面的。由于孟德斯鸠没有较多地从物质生产方面来认识地理条件的作用所以尽管他的这些理论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对后世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即片面夸大地理条件在社会展中的作用。
2《读史方舆纪要》吴兴祚序。
3《读史方舆纪要》熊开元序。
④重刻《读史方舆纪要》黄冕跋。
5《读史方舆纪要》魏禧序。
1以上参见张雁深译: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第279—283页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版。在孟德斯鸠后的一个多世纪德国大思想家黑格尔(gei1he1mFriedribsp;hege1177o—1831)从历史哲学的高度精辟地阐述了地理条件在人类历史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在他的名著《历史哲学》中明确地提出了“历史的地理基础”这个概念他这样写道:助成民族精神的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假如把自然的联系同道德“全体”的普遍性和道德全体的个别行动的个体比较起来那末自然的联系似乎是一种外在的东西;但是我们不得不把它看作是“精神”所从而&1t;/pgno113.TxT/pgn>表演的场地它也就是一种主要的、而且必要的基础我们所注重的并不是要把各民族所占据的土地当作是一种外界的土地而是要知道这地方的自然类型和生长在这土地上的人民的类型和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性格正就是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出现和生的方式和形式以及采取的地位。
这一段话可以看作是黑格尔关于“历史的地理基础”的总的看法。他把“地理的基础”也看作是他的“绝对精神”借以“表演的场地”但他却明确地指出了“地理的基础”跟“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出现和生的方式和形式以及采取的地位”有密切的联系。在这里黑格尔思想中的合理的内核是被他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包裹着的。
黑格尔认为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别各个地区在世界历史上所挥的作用是极不相同的:有好些自然的环境必须永远排斥在世界历史的运动之外在寒带和热带上找不到世界历史民族的地盘。因为在极热和极寒的地带上人类不能够作自由的运动;这些地方的酷热和严寒使得“精神”不能够给它自己建筑一个世界历史的真正舞台所以便是温带当然是北温带因为地球在那儿形成了一个大6正如希腊人所说有着一个广阔的胸膛。
这里黑格尔以全球的眼光来看待寒带、热带和温带在世界历史上的不同作用这在人类认识史上还是第一次。他把寒带和热带“永远排斥在世界历史的运动之外”的论点当然是不对的因为热带至少曾经是人类祖先活动的地方;但是黑格尔指出温带在人类历史展上具有比寒带和热带更大的优越性这一事实则是正确的。
黑格尔还认为地形条件的不同也影响着人民的生产、生活形式和性格的类型从而影响着各个民族在历史上生、展及其所处的地位。他认为人类历史的地理条件有三种特殊的差别:一是“干燥的高地同广阔的草地和平原”二是“平原流域——是巨川大江流过的地方”三是“和海相连的海岸区域”。处在第一种地理条件下的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他们“没有法律关系的存在”其特性是“好客和掠夺”。具有第二种地理条件的居民主要经营农业“在这些区域里生了伟大的王国并且开始筑起了大国的基础”在这里“土地所有权和各种法律关系便跟着生了——换句话说国家的根据和基础从这些法律关系开始有了成立的可能”。至于第三种地理条件黑格尔则特别予以赞扬他这样写道: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底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地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航海的人都想获利然而他们所用的手段却是缘木求鱼因为他们是冒了生命财产的危险来求利的。因此他们所用的手段和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恰巧相反。这一层关系使他们的营利、他们的职业有过营利和职业而成了勇敢的、高尚的事情。从事贸易必须要有&1t;/pgno115.TxT/pgn>勇气智慧必须和勇敢结合在一起这种越土地限制、渡过大海的活动是亚细亚洲各国所没有的就算他们有更多壮丽的政治建筑就算他们自己也是以海为界——象中国便是一个例子。在他们看来海只是6地的中断6地的天限;他们和海不生积极的关系。
黑格尔进而指出这三种地理条件的典型分别是非洲、亚洲和欧洲。从这里可以看出黑格尔作为一个欧洲人他为欧洲拥有这样优越的地理条件感到自豪。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在这里特别提到了中国认为中国虽然也是“以海为界”但中国人却把海看作是“6地的中断”和“6地的天限”因而“和海不生积极的关系”。黑格尔的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早在欧洲人进行远航之前中国人已经进行过伟大的航海事业只是因为中国那时的社会生产水平还没有达到使这种事业成为真正的需要而得继续展罢了。然而黑格尔所说的这三种地理条件所造成的非洲、亚洲和欧洲在历史展上的差别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在讲到海的时候黑格尔对地中海的存在和作用更有一种特殊的评价。他认为由于地中海的存在才使非洲、亚洲和欧洲这“组成旧世界的三大洲相互之间保持着一种本质上的关系形成一个总体”所以地中海“是世界历史的中心”。黑格尔是这样说的:地中海是地球上四分之三面积结合的因素也是世界历史的中心。号称历史上光芒的焦点的希腊便是在这里。在叙利亚则有耶路撒冷——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中心点。它的东南部则有麦加和麦地那乃是伊斯兰教徒信仰的摇篮&1t;/pgno116.TxT/pgn>地。迤西则有特尔斐和雅典更西则有罗马还有亚历山大里亚和迦太基也在地中海上。所以地中海是旧世界的心脏因为它是旧世界成立的条件和赋予旧世界以生命的东西。没有地中海“世界历史”便无从设想了:那就好象罗马或者雅典没有了全市生活会集的“市场”一样。
黑格尔强调海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指出地中海在世界历史上的特殊作用诚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他由此得出结论说地中海“是世界历史的中心”“是旧世界的心脏”“是旧世界的中央和终极”等等这就过分夸大了地中海的存在和作用。黑格尔说的“旧世界”是跟被他称为“新世界”的美洲和澳洲相对而言的;他甚至认为“新世界里生的种种只是旧世界的一种回声”1。这位辩证法大师终于还是承认“终极”的存在从而使他关于地理条件和社会展关系的理论蒙上一层神秘的外衣使它无法摆脱“终极真理”的羁绊。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对于地理条件和人类社会展关系的看法其积极的方面在于它们在不同程度上肯定了自然的因素对社会展的影响这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但是这些看法或者过分地夸大了地理条件的作用或者最终还是对地理条件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前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尽管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思想资料的积累但并没有达到对于这个问题的科学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才改变了这种局1以上引文见《历史哲学》第121—147页王造时译三联书店1956年12月第1版。面。它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地理条件和社会展的关系。
第一地理条件是人类历史生、展的前提之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又必须有一定的“自然基础”;这个自然基础包括“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和“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因此“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生的变更出”1。关于“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的意义我们将在本书第三章予以论述;这里着重就自然条件即地理条件之作为人类历史生、展的前提谈谈我们的认识。
从生产和劳动的观点来看地理条件乃是生产得以进行的原始条件是劳动存在的前提。关于这一点马克思作了精辟的分析。他说:生产的原始条件表现为自然前提即生产者生存的自然条件正如他的活的躯体一样尽管他再生产并展这种躯体但最初不是由他本身创造的而是他本身的前提;他本身的存在(**存在)是一种并非由他创造的自然前提。被他当作属于他所有的无机体来看待的这些生存的自然条件本身具有双重的性质:(1)是主体的自然(2)是客体的自然。2999ooo41_o118_1&1t;/pgno118.TxT/pgn>这说明如果没有作为自然的人的存在没有作为人的生存的自然条件生产是不可能进行的;而如果没有生产也就没有人类的历史。马克思还说:“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生存所需的资料。”1这就是说不论是劳动的存在还是劳动者本身的生存都不能离开自然界。总之地理条件对于生产和劳动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前提从而也是人类历史生、展不可缺少的前提。
举例来说土地是地理条件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对此早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人们已经提出过一些看法;但只是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时候才把这些看法展为科学的见解。恩格斯指出:“土地没有人耕作仅仅是不毛之地而人的活动的要条件恰恰就是土地。”2这里恩格斯把人的活动的重要和土地的重要两种关系都讲到了。关于土地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对于社会展的重要性马克思作了详细的论述他写道: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生存的源泉并且它又是同农业结合着的而农业是一切多少固定的社会的最初的生产方式。
土地是一个大实验场是一个武库既提供劳动资料又提供劳动材料还提供共同体居住的地方即共同体的基础。&1t;/pgno119.TxT/pgn>土地本身无论它的耕作、它的实际占有会有多大障碍也并不妨碍把它当作活的个体的无机自然当作他的工作场所当作主体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生活资料。1999ooo41_o12o_o从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来看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存的源泉是共同体得以建立的基础;离开了土地生产和生存不能维持共同体无法出现民族的形成、国家的建立也都成为不可想象的事情。土地跟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这种密1《德意志意识... -->>
我国现有5个自治区31个自治州、96个自治县(旗)共132个自治地方。以下按民族排列:北方民族[民族][自治地方][成立日期]满族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1985.6.7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1985.6.11辽宁凤城满族自治县1985.6.13锡伯族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1954.3.25朝鲜族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952.9.3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958.9.15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1947.5.1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6.23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7.13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958.4.1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58.4.7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956.9.1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956.12.5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95o.7.29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54.1o.16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54.9.1o达斡尔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1958.8.15鄂温克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1958.8.1鄂伦春内蒙古鄂伦春族自治旗1951.1o.1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1o.25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1956.11.19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1954.7.15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1955.11.3o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1953.7.6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3.7.6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1953.12.19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1954.3.1青海大通回族自治县1985.11.1o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1954.3.15裕固族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954.2.2o东乡族甘肃东乡族自治县195o.9.25土族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1954.2.17撒拉族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1954.3.1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1o.1哈萨克族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1954.11.27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1954.7.17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1954.9.3o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1954.4.27柯尔克孜族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1954.7.14塔吉克族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1954.9.17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1954.1.25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1986.6.27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979.12.2o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981.9.3o南方民族[民族][自治地方][成立日期]藏族西藏自治区1965.9.9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1953.1o.1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1951.12.25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1953.12.6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1953.12.22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1953.12.31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1954.1.1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195o.11.24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1953.1.1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1957.9.13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195o.5.6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1953.2.19羌族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1958.7.7彝族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1952.1o.1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1958.4.15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1984.1o.9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1984.1o.5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1951.5.12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1956.12.31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1965.11.27云南漾濞彝族自治县1985.11.1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1985.12.2o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1956.9.2o白族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1956.11.22哈尼族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1979.11.28傈僳族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954.8.23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985.1o.13拉祜族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1953.4.7纳西族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1961.4.1o傣族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953.1.24佤族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1964.2.28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1965.3.5苗族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1956.11.3o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1952.11.26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1956.12.31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1963.7.1侗族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1954.5.7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1956.12.5侗族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1952.12.3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1983.9.7水族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1957.1.2土家族湖北五风土家族自治县1984.12.12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1984.12.8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1984.11.18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3.15瑶族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1955.11.25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1952.5.28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1955.12.15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1956.2.6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1984.1.1瑶族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1953.1.25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1963.1o.1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1963.7.11仫佬族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984.1.1o畲族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1985.4.22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954.11.11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56.11.9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198o.11.25■劝彝族苗族自治县1985.11.25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57.11.18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198o.11.22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954.5.8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985.12.15云南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985.12.2o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53.7.24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54.6.16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55.1o.16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985.12.25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6.7.23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1966.2.11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1984.11.1o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1985.12.7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6.8.8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5.1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63.9.11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81.12.31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57.9.2o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12.1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3.11.7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3.11.11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4.11.13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58.4.1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1962.9.26广东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52.7.1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1951.8.19隆林各族自治县1953.1.1防城各族自治县1958.5.1第三节统一的多民族历史的编撰疆域问题编撰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有三个重要的问题需要研究。一个是疆域问题一个是历史时期的划分问题再一个是多民族的统一问题。
疆域是历史活动的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疆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共同进行历史活动的舞台也就是我们撰写中国通史所用以贯串今古的历史活动的地理范围。
这个疆域基本上包括了汉族的历史活动的地理范围但并不局限于这个地理范围。如果局限于这个范围许多少数民族的历史都要排挤出去了。这个疆域是国内各民族共同进行历史活动的舞台但并不包含某些民族外国成员的活动在内。这是因为有些民族是跨国境的我们只写这些民族在我们国境内的这部分人的活动一般不写这些民族在国外的那一部分人的活动。例如我们要写傣族但一般不写泰国的傣族。我们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俄罗斯族但一般不写作为苏联主要民族的俄罗斯族。我们写朝鲜族但一般不写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朝鲜族。这是因为我们不能把外国人算作中国人不能把跨国境的血统关系相同而国籍不同的人都包括到我们的历史范围内。当然在论述这些民族族源的时候是不应当受国界限制的。有些历史上的民族如匈奴如突厥曾经煊赫一时但后来在中国历史上不见了。还有一些民族见于古老的传说和记载但弄不清楚他们跟现在国内民族的关系。只要有适当的材料对于这些民族也要写因为他们都曾在这块广大的国土上生存过活动过。
在历史上有些朝代的版图越现在的国境有些战争或别的重大的历史活动越了现在的国境。有时候有一些外国人进入中国境内从事各种活动甚至还有外**队来侵略。虽然是在国境以外或是外国人进入我们国境之内都跟我国历史的展有密切的关系也都要写在我们的历史内。我们说本国疆域的范围并不限制关于中外关系的记载;相反我们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我们中国人有到外国去的有在外国居住好几代的只要他们对人类的进步有贡献跟祖国的事业、祖国的威信有联系也都要写在我们的历史里。关于疆域问题有一部分历史工作者还不能完全摆脱皇朝疆域的圈子。他们把殷周史限制在黄河流域把春秋战国史基本上限制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把秦汉隋唐的版图要说得是如何地统一和恢廓把元的版图要说成跨欧亚两洲等等。就殷周史说殷周史就春秋战国史说春秋战国史就秦汉隋唐的版图说秦汉隋唐的版图这都是对的。但如从中国历史展的总过程来看这是不能说明中国各族人民是如何共同创造祖国历史的。很显然不能跳出皇朝疆域的圈子就会掉入大民族主义的泥潭里这既不符合历史的真相也不利于民族的团结。
斯大林、日丹诺夫、基洛夫在《对于苏联历史教科书提纲的一些意见》里说:“我们需要的苏联历史教科书是大俄罗斯的历史不脱离苏联其他各族人民的历史这是第一而苏联各族人民的历史不脱离整个欧洲历史并且一般的也不脱离世界历史这是第二。”1在我们处理历史上祖国疆域问题的时候象这样的指导原则的精神是很重要的。我们既要注意疆域问题同祖国各族人民的密切联系也要注意到中华民族和其他民族或国家间的历史关系。
历史的分期历史分期是研究历史展的重要问题。在远古时代是否可以分期要靠考古学上的材料去解决。自有文字记载以后中原地区已进入上古时代即奴隶制时代。到了春秋战国是上古时代向中古时代的过渡即奴隶制在中原地区向封建制过渡时期。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可以说是封建制在全国占支配地位的标志。
建国以来史学界对于中国历史分期展开了不同意见的争论至今仍在继续。但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基本上是关于中原地区奴隶社会跟封建社会的分期问题。我们应当放开视野努力在全国的范围内考察这个问题不要局限于中原地区。封建社会历史很长记载很多对中国历史的展影响也很大。我们也应该重视封建社会内部的分期问题。近代史距离我们的时代近跟今天现实关系密切我们更应该重视近代史的分期。
历史上我国各民族的展是不平衡的但不平衡是社会展的正常现象。各民族之间的展不平衡一个民族内部的展也不平衡我们应当从不平衡的状态上掌握一个历史时期的整体性。
我国封建社会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秦汉时期在中原地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成长时期。封建等级制在1见《斯大林文选》上册第21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成长起来。皇帝拥有最高的政治权力也是最高的地主。皇帝的下面是具有世袭特权的皇族、外戚、功臣等不同身分的世家地主在地主阶级中占有支配地位。此外还有豪族地主和高资地主他们在财产和社会影响上有相当的实力但在身分上不属于较高的等级、甚至是等级很低的。世家地主的剥削对象是具有国家户籍的农民是由封建国家恩赐的。这种农民在当时农民阶级中占最大的数字他们有私人经济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比奴隶的境遇要好一些但仍然是受剥削的。他们之间也是有等级的。他们在国家规定作为世家地主的农户后并不改变他们在国家户籍上的身分。他们向世家地主交纳的地租也就是国家的赋税二者是统一的。象上述的生产关系在秦统治时期已经树立而在西汉和东汉时期不断加以展。奴隶制在秦汉时期没有消灭在官私手工业中仍旧存在。家内供役使的奴隶在整个封建时代都是存在的。不过这些都只是奴隶制的残余在社会生产中是越来越没有地位的。
在政治制度上秦始皇推行单一的郡县制但对推行的具体情况历史记载缺乏。西汉和东汉都同时施行郡县制和封国制。朝廷的下面有郡和封国郡和封国的下面有县县的下面还有地方上的基层行政机构。这是政治制度上的等级制每一等级有相对独立的权力。公元三世纪以后郡县制逐渐排挤了封国制而郡县制本身也不断地有些变化。但总的说来朝廷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上各级行政机构的权力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
秦都咸阳西汉都长安东汉因长安遭到战争的破坏而东迁洛阳。泾渭、伊洛平原和黄河下游地区是当时最富饶的地区。秦汉的统治范围大大越了前代包括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围绕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有相当部分登上历史舞台而匈奴、羌族特别活跃有时还给中原皇朝以武力的威胁。但当时所有的少数民族都还处在前封建社会阶段。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汉族是经过有关部落和民族的融合而在秦汉时期形成的。汉族的名称也是跟这一个伟大朝代的名称相一致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展时期。在这时期生了民族间的长期斗争生了民族的大规模流动和移居。本来在两汉时期就已开始内迁的匈奴人和羌氐人现在他们深入内地并且又有鲜卑人、突厥人、回纥人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内迁。结果是无论在北方和南方民族杂居的地区都扩大了。因而汉族充实了自己少数民族提高了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久而久之内迁的少数民族跟汉人很难区别。这就在新的民族关系的局面出现后有了民族重新组合的出现而促进了原来地区封建化过程。这是封建社会展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前一历史时期的世家地主阶层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瓦解了代替它的地位的是新兴的门阀地主。门阀地主与世家地主一样也是有政治身分、世袭特权的地主。但门阀地主是依靠家族的传统地位形成的这跟世家地主的形成是由于皇家所规定的政治身分是不同的。在土地所有权上门阀比世家具有更多的家族私有性质。在劳动力方面门阀地主掌握的主要是荫附农民。荫附农民是脱离了国家户籍的农民他们交纳的地租不再具有国家赋税的性质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比户籍农民要低些但对于国家赋税其中包括繁重的劳役是可以摆脱的。这种生产关系上的相对变化是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的。这是封建社会展时期的又一标志。
三国时期的魏、西晋和北朝的后魏都建都洛阳。隋唐都建都长安而以洛阳为东都。三国时期的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都建都南京。魏晋以后北方人民的南迁在劳动力的增强和生产技术的传播上都为东南方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刺激和推动。南京得以长期地占有显著的政治地位这跟东南经济的展是分不开的。长江中下游经济的展在向黄河流域的富饶地区看齐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展时期的一个特点。
五代以后到了元末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展时期。在这时期先有五代十国继有辽、西夏、金跟北宋、南宋的分立后有元的统一。广大的边区从东北的部分地区到西北再到西南基本上都进入了封建社会而汉族与各民族间又经历了一次新的组合。这是封建社会进一步展时期的重要标志。东南经济的展过了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全国最富饶的地区这是封建社会进一步展时期的又一重要标志。
前一历史时期的门阀地主阶层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又瓦解了。在北宋和南宋统治下代替它的是品官地主。品官地主也有政治身分和特权但所拥有的世袭特权是很有限度的他们的土地大量是由购买和侵占得来的。他们占有土地可以无限地扩大不会受到法令的限制。他们应按照规定向国家缴纳赋税而他们则向农民征收地租。赋税和地租的区别是更清楚了。品官地主以外有豪富的地主有兼营商业的地主。农民阶级中也有占有少量土地的而佃农是大量的他们在品官地主的土地上劳动也在其他地主土地上劳动。他们比起前一历史时期的荫附农民社会地位较高人身自由较多。他们也有国家的户籍除向地主交纳地租外还担负对封建国家的身丁钱有时也有一些劳役。但他们一般地不会被封建国家指定为某某地主的农户这是跟西汉和东汉的户籍农民的一个很大区别。无论地主或农民封建身分性的印记趋向淡化财产性的土地剥削关系趋向显著这是两宋时期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元统一全国后南宋地主阶级的势力基本上保存下来了。他们所在的地区是当时封建经济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元代有一大批蒙古贵族地主的出现还规定了形形色色担负封建义务的民户又扩大了奴隶的数量。但这基本上是北方的情况。在北方出现的这种生产关系是这一时期局部地区的倒退现象。广大边区的封建化是元代社会生产展的新气象。
五代时期的梁、晋、汉、周都在今河南开封市建都。北宋的都城和金的陪都也在开封。辽的南京、金的中都、元的大都即今北京。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一方重镇元建为都城后明清相继建都今天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都。北京的展是汉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和其他民族共同创造的。宋都开封元都北京虽离东南富饶地区较远但也都是要利用沟通南北的运河以便于南粮北运并聚敛东南的财富。
明朝及清朝大部分的年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老时期。明代的农民自耕农外佃农占很大的数量。从法的观点来看佃农对地主的封建依附关系又较前代有所减轻他们可以选择地主可以不受地主的非分役使。农民中还有雇工的出现以出售劳动力取得物质报酬。清代的税法把人头税平均分摊在地亩税内有田者有税无田者无税这就使赋税具有单纯的财产税性质。诸如此类的情况都说明封建束缚有较多的解除。这并不是由于统治者的恩赐而是社会经济展的要求和劳动人民激烈斗争的结果。但这只是当时社会现象的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地主阶级特别是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进行贪婪残暴的掠夺和迫害。明廷是滥用宦官清廷是加强军事的统治从而企图保持高度的封建**统治。这两个方面好象不相协调但正是一个问题在不同方面的表现。第二个方面的表现并不能显示封建地主阶级的生命力反而是暴露了它的颓废和虚弱。这两个似乎矛盾的现象正是封建社会衰老时期的特点。在民族关系上也是这样。一方面民族间的关系比前一历史时期要密切了但属于民族性质的封建枷锁却更加沉重了。
前一历史时期的品官地主和他们延续下来的势力以及蒙古贵族地主在农民起义重大打击下土崩瓦解了。代替它们的是新兴的官绅地主。这个阶层在官员以外还包括很多获得科举功名的人其人数是相当多的。这一阶层中富有资财的人不只广有土地而且作生意开当铺放高利贷。这是商品生产和货币经济展的产物但它们在依附于封建势力的情况下反而得不到正常的展。
明代朝廷有皇庄直接占有大量土地。这跟它直接派宦官收取商税矿税及大量征储金银一样暴露了末世朝廷对财富的贪婪、追求。皇族和勋贵的庄田以及皇族的禄米也是数量巨大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和国家财政的毒瘤。清代朝廷对此有所觉察想解决这个问题。它虽然也有皇庄而远比明代要少。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清廷以东北为禁区大大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展。明初资本主义已有萌芽明中叶后出现较多。清初以后有所展。
但这个芽始终不能茁壮成长没有足够的力量把已经衰老的封建制度突破。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的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明初已有倭寇登6。明廷在沿海设置卫所进行防御。明中叶以后倭寇在东南沿海骚扰为南直、浙、闽各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封建制依然老态蹒跚专政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在十六世纪初已经东来进行殖民活动并侵及中国领土。此后沙俄、英、美继来对中国的野心日益扩大。明初郑和下西洋和清初对沙俄的侵略进行了反击这是对外关系上的大事但从总的形势来看中国的处境日益被动。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日益陷入沉重的灾难。
自一八四o年到一九四九年是中国史上的近代是由封建时代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时代。在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前是这个时代的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之后是这个时代的后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清朝晚期及民国初年近八十年的时间。在这个时期里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并残酷地统治了中国中国社会经济生了重大的变化较封建社会时代的情况复杂了。社会经济的主要成份除封建地主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继续存在外出现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又包括帝国主义资本、官僚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三个部分。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在中国社会生活中起着支配的作用封建经济则占有显著的优势地位二者并互相勾结在一起。官僚买办资本是帝国主义经济的附庸并跟封建剥削关系紧密相联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十分微弱没有成为一个能独立的经济体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而且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都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中国农村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商品生产展了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经济生活却越来越陷入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漩涡。这些情况表现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特点。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激烈变化阶级关系也生新的变化。外国资产阶级侵入中国后成了中国社会生活里面一种统治力量操纵控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个方面。他们不仅扶植和支持封建地主阶级使其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而且造成了为其侵略需要服务的买办阶级。在封建地主阶级内部新起的军阀官僚地主在外国资产阶级的支持下代替了原来的官绅地主占支配地位。军阀官僚地主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而且一般都还兼有早期官僚资本家的身分具有浓厚的买办性。他们在地主阶级政权中握有实权成为举足轻重的势力。这也是地主阶级政权买办化的重要表现。农民阶级主要包括自耕农、佃农和雇农约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七八十。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下农民日益贫困破产出现了自耕农减少、佃农增加的趋势。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这个时期新产生的两个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为其经济地位所决定是一个带有两重性的阶级一方面有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性一方面又存在了对革命敌人的妥协性。无产阶级是最伟大、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还是作为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追随者参加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和阶级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各族人民为了反对国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了不懈的艰苦斗争但没有找到解放的道路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自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中国**成立了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领导下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跨进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多民族的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经过一个漫长过程的。我们的祖国曾经出现过各种形式的多民族的统一也曾经有过多次的分裂但在分裂中也还是有统一。我们经历过的统一有单一民族内部的统一、多民族内部的统一和多民族的统一后者又包含区域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和社会主义的全国性的多民族的统一。
单一民族的内部统一主要是由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展而来。有时一个民族遭到重大的挫折分散了后来重新组合形成这个民族内部新的统一。匈奴族原来是一些部落部落与部落间的关系是不稳定的。《史记·匈奴列传》说它:“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后来头曼单于和冒顿单于在位的时候有血缘关系的许多部落连合起来形成了匈奴内部的统一。松赞干布时的吐蕃、阿保机时的契丹、成吉思汗时的蒙古都有一个统一民族内部的过程都是由分散的许多部落统一起来形成较高展阶段的民族共同体。努尔哈赤时的女真是在金亡后女真各部分散的情况下把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的各部重新组合起来形成了女真内部新的统一。汉族是一个民族混合体。它的祖先也必然经历过由部落展起来的过程但已难于详考。有的学者设想传说中的夏禹治水必须有许多部落参加可能在这时形成了夏民族而为汉族来源之一。但这毕竟还是设想尚无从证实。
多民族的统一比起单一民族的内部统一可以说是较高的展阶段。
说是多民族当然不限于一个民族但在多民族中往往要有一个主体民族。战国七雄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体它们都各有自己的主体民族而分别与东方诸夷、西方诸戎、北方诸狄、南方诸蛮以及其它民族统一起来。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也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它们都以汉族为主体而分别与本地区的少数民族统一起来。南北朝时期南朝和北朝我们习惯上认为它们是汉人的朝廷和鲜卑人的朝廷实际上它们都是地区性的统一的多民族朝廷。南朝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北朝尽管鲜卑人当权但这个地区的主体民族仍然是汉族。秦汉、隋唐、元、明、清等时期都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全国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元代的最高统治者是蒙古贵族清代的最高统治者是满洲贵族但汉族人民在这两个时期仍然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元、清的政权实质上也是蒙古贵族、满洲贵族跟汉族地主阶级联合统治的政权。
社会主义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继承而在本质上跟历史上的统一又有根本的区别。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家是消灭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只有在中国**的领导下才能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
从历史的展上看这四种民族统一的形式是按着程序前进一步高于一步。先是有若干单一的民族内部统一的出现如夏、商、周等族的最初形成。然后有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如战国七雄。然后有全国性多民族的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然后有社会主义的全国性多民族的统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在全国性多民族统一的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分裂。秦汉以后出现了魏、蜀、吴的割据。经过西晋暂短的统一又有五胡十六国之乱及南北朝的分立。在唐与元之间又有辽、夏、金与宋的对峙。但每经历一次曲折统一的规模就更为盛大元比隋唐还要恢廓。在曲折过程中出现的地方政权就全国来说是割据政权。从它们本身来说也自有其历史性的意义。在这些政权的统治范围内由于先进生产力的影响和统治者谋生存的需要往往会出现生产力状况的改善。自三国至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是其显明的例证。地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为后来统一局面再度形成后提供了生产展的一些条件。同时地方政权往往也能根据本地区的特殊情况创造和积累了处理国家事务方面的经验。隋唐的官制、军制和田制就有不少是继承北朝长期实行的制度。从历史的某一片断来看确切不止一次地有分裂状态的存在但从历史展的全貌来看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才是主流。
汉族和各民族地区幅员之广大自然条件的差异生产状况的不齐如果得到适当的协调则可转化为展生产的有利条件。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因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交通运输很不达交换经济只起社会经济的辅助作用各民族地区间的物资交流基本上停滞于潜在的阶段不能很好地挥作用从而加强民族间的团结。但盐铁的贩运茶马、皮毛、药材的交易植棉、纺织的推广河防、水利跟工程和道路的兴修还是多民族的统一为社会经济带来的进步。在经济制度上各民族的展是不平衡的。在中原地区汉民族的形成和封建所有制的形成基本上可以说是同步前进的。在这时候匈奴还处于奴隶制阶段西南夷还处在氏族社会末期。两千多年过去了在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们还有封建所有制奴隶主所有制、原始共产的残余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和买办资本主义所有这些都是多民族在经济制度方面的表现。但无论如何各少数民族在社会经济展道路上都以不同的度向汉族靠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分别通过不同的形式向社会主义迈进。
在思想上统一的想法起源甚早。《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所谓“天下”究竟是指多大的地方无从稽考但总是诗人心目中很广大的地方。他这两句诗表明了他的天下统一的思想。可能由于诗人对王权崇拜至极难免有相当多的夸大。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1。南宫适说:“禹稷躬稼而有天下”2。这所谓“天下”意味着极为广大的地区的统一。战国时期变乱日亟人心思治。有人问孟子说:“天下乌乎定?”孟子说:“定于一。”孟子的话比孔子的话要更明白些他说的是七国的统一。在战国时期以后成书的《禹贡》描画了九州山川物产。《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引邹衍大九州之说每一大州有九州共八十一州。中国为赤县神州是八十一州之一。中国还有九州即如《禹贡》所说的九州。《禹贡》和邹衍以九州说中国都是指中国说的但都还属于地理概念与孟子所谓“定于一”者不同。到了秦始皇刻石颂秦功德把破灭六国的统一看作空前的大业。汉初公羊学派借助经典把大一统的学说涂上神圣的光彩。此后历代皇朝都拿统一的规模作为当时政治成就的最高目标。
在分裂的年代里割据势力往往把自己说成是皇朝的正统把统一作为奋斗的方向。三国时期魏地处中原把自己说成是汉朝的继续要恢复全国的统一。蜀以自己姓刘说自己是汉室宗亲要恢复汉家的旧业。南北朝时期北朝说南朝是“岛夷”南朝说北朝是“索虏”。他们都自居为中国要灭掉对方统一全国。辽、宋、金的相峙时期这三个朝廷也都自命为中国的主人都设想由自己统治全中国。
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和长期积累下来的政治威望对少数民族是有吸引力的。这可能在形成倾向统一的新的因素上起一定作用。《资治通鉴》卷一零四晋孝武帝太元七年记载:秦王坚锐意欲取江东阳平公融谏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自古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且国家本戎狄也正朔会不归人。江东虽微弱仅存然中华正统天意必不绝之。”
胡三省注:会要也。言天要中国正朔相传不归夷狄也。
陈垣《通鉴胡注表微》引《通鉴》和胡注并加按语说:正朔不归夷狄乃当时一般公论不独苻融言之。刘聪卒时太子粲即位靳准执而杀之谓安定胡嵩曰:“自古无胡人为天子者。今以传国玺付汝还如晋家。”此一事也。姚弋仲有子四十二人常戒诸子曰:“自古以来未有戎狄作天子者。我死汝便归晋竭尽臣节无为不义。”此又一事也。呜乎!晋泽实浅何由得此。更可以杨盛1见《论语·季氏》。
2见《论语·宪问》。
父子之事观之。《宋书·氐胡传》:“晋安帝以杨盛为仇池公永初三年封武都王以长子玄为世子。武都王虽为蕃臣犹奉义熙之号子玄乃改奉元嘉正朔。初盛谓玄曰:吾年已老当为晋臣汝&1t;/pgnoo94.TxT/pgn>善事宋帝。”故玄奉焉。然则盛之心无所分晋宋也特以其为中华正统所在而已。如必为晋则裕之篡盛当兴师讨逆否亦当抗颜独立胡为委顺如此此皆足与苻融之言相印证者。1999ooo41_oo95_o这里所举的事例足以说明在少数民族中至少有一部分人抱有上述心理这对于促进统一是有好处的。
在多民族统一的历史展过程中民族之间有和好有争吵。和好有聘问、朝贡、封赐、和亲、交易、民间的各种往来。争吵有时展为战争。因此就有人问民族关系史是以民族友好为主流还是以民族斗争为主流?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须作一些分析。第一友好和斗争都不是绝对的。有的时候斗争是手段友好是目的。有的时候友好是手段斗争是目的。有时在个别事件、个别地区有争吵但不一定就破坏民族间的友好。第二在历史记载中对于民族友好的记载往往不象记载民族纠纷、特别是民族战争那样引人注目。民族纠纷特别是民族战争即使是暂时性的、自性的也可以改变人们对于长期友好的印象。廓清历史上所笼罩的一些迷雾揭示出历史的真实面貌是须下一些苦功的。现在根据我们所接触的材料看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民族关系是曲折的。但总的说来友好关系越来越展。无论在时间的继续性上在关系到的地区上在牵涉到的方面上都是这样。清代的统治者对少数民族一手拉一手打。但清代各族人民在反清、反封建斗争中的联合声势极为浩大。辛亥革命以后各族人民的联合更为显著。通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各族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大大增强了民族间的亲密友好。这是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主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很大的展。在历史上民族之间曾生过这样那样不愉快的事情这基本上是由反动统治阶级和历史条件的局限所造成的。我们抚今追昔应该特别珍重历史的主流。
对我国在历史上的各方面的贡献各族人民都有份但我们研究得很不够。对于汉族是这样对于少数民族更是这样。比如火药、罗盘、造纸、印刷等四大明是应该大书特书的。这在有关的历史书里也都写了但对于它们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对于人类文化展上所起的作用却很少认真地写。至于它们后来在西方各国的展为什么会过中国这个问题似乎是还没有认真地研究。又比如对祖国国土的开我国各族人民都有他们各自的功劳但往往对少数民族在这方面的贡献我们注意得不够。范文澜同志说得好:“依据历史记载共同开中国的各民族一般说来汉族最先开了黄河流域的陕甘及中原地区东夷族最先开了沿海地区苗族、瑶族最先开了长江、珠江和闽江流域藏族最先开了青海、西藏彝族和西南各族最先开了西南地区东胡族最先开了东北地区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各族先后开了蒙古地区回族和西北各族最先开了西北各区黎族最先开了海南岛高山族最先开了台湾。所以按照汉族今天居住地区看来似乎中国领土上的极大部分都是汉族所开的其实其中不少地区最先开者却是已经消失了的和现实存在并展的许多民族。事理很显然中国之所以成为疆域仅次于苏联人口在全世界各国中居第一位历史悠久延续不绝在全世界各国中也居第一位的伟大国家先必须承认这是构成中华民族的各族男女劳动人民长期共同创造的成果”1。
我国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有不少特出的贡献。举例来说:完善的铁器的制造和风箱的使用是开始出现于有关南方民族的记录上。《荀子·议兵篇》说“楚人宛巨铁鉇惨如蜂虿”。《史记·范睢传》记秦昭王的话说:“吾斗楚铁剑利而倡优拙。”这是战国末年的事楚就是属于“荆蛮”的民族系统的。《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吴人干将铸剑“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刀濡逐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橐就是冶铁用的风箱干将、莫邪是古传说中很有名的两把利剑。这是春秋末年的事吴也是属于“蛮夷”的民族系统的。又如棉花和棉布是我们长期以来的主要的衣服材料。棉的种植和织纺主要从南方海岛上和新疆居住的少数民族推广的。《尚书·禹贡》篇说扬州“岛夷卉服厥篚织贝。”扬州是指淮河以南以至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贝就是吉贝、劫贝、古贝的省称这原是印度以至马来半岛、中南半岛等地对于棉的共同使用的名称后来广东、福建也使用这个名称。织贝就是用棉作成的织品。《禹贡》是一篇后起的书但写成的时期总也在战国末年。据此可见南方海岛上居住的少数民族用棉之早。后来又有新疆产的棉经过很长的时间才逐渐传布到全中国代替了往日以丝麻作主要服装材料的地位。又如中国的建筑术梁思成在《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一文的结尾盛赞北京城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建筑杰作的一个整体”“不但在全世界中古时代所没有即在现在用最进步的都市计划理论配合仍然是保持着最有利条件的。”应该指出来最初设计这个伟大杰作的工程师正是一个回回人他的名字叫作也黑迭儿丁。这是陈垣先生在好多年以前在《元西域人华化考》里已经考实了的。近年以来北京市的建设生了很大变化但昔日的北京城在建筑史上的成就还是要肯定的。民族友好的历史展和多民族统一的展不一定是同步的展。但到了今天这二者是同步前进的。
“一”和“多”是辩证的统一。“一”存在于“多”中。“多”好了“一”就会更好。反过来说“多”要团结为“一”“多”才可以使“一”更有力量。历史上的统治者对“一”的重视大大过了“多”他们不懂得也不可能懂得限制了“多”的展也就必然限制了“一”的展。只有今天才可能有这样科学的认识。我们知道每一个指头都各有用处但把指头团结成拳头作用就会更大。
撰写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还是要把汉族的历史写好因为汉族是主体民族。同时也要把各民族的历史适当地作出安排这是我们必须尽量克服的难点。这个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现在作这个工作还只是初步的尝试希望能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和教益使这项工作能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1见范文澜:《中华民族的展》《学习》三卷1期。
第二章历史展的地理条件第一节地理条件与历史展中国史学家的有关撰述一定的历史活动总要在一定的地域上展开。历史的展是离不开地理条件的。过去中国史学家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有关于这方面的撰述。
物产的地域特点及其对人们的影响这是中国历代史学家所一向注意的并从而产生经济区域的看法。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山西饶材、竹、谷、、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楠、梓、薑、桂、金、锡、连、丹沙、犀、瑇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此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1t;/pgnoo99.TxT/pgn>这是把汉朝的统治地方分为四个大的经济区域。山西地区即关中地区;山东地区即崤山或华山以东直至沿海的广大地区;江南地区即长江以南直至沿海的广大地区;龙门(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碣石(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以北地区即今山西北部至河北北部一线以北直到汉朝北境的广大地区。从司马迁的这段话来看他的经济区域的观念是明确的他对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是从地理条件来考虑的。
司马迁对一些地区的记载着重记载地理条件的状况、生产的状况以及经济生活的状况和社会风俗的表现、不同地区在这些方面的相异或相同之处。在这些记载中几乎所有有关地理条件的因素如地形、土壤、气候、森林、矿藏以及江、河、湖、海之利与水6交通状况等等都涉及到了。司马迁以地理条件、生产状况划分经济区域的思想是明确的。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司马迁先提出山西、山东、江南、龙门与碣石以北四个经济区域这一总的观念之后接着又重点论述了关中、三河、燕赵、齐鲁、越楚等地的自然状况和社会状况。这可见他关于经济区域的观念是有全局思想的。惟其如此他才能一方面认识到各地之所出“皆中国人民所喜好”一方面又认识到各经济区域在展上的种种差别。
司马迁的这种思想受到后来许多史学家的重视对它加以继承和展。
班固《汉书·地理志》在详载全国郡县建置、户口多寡后于其篇末备言各地地理、生产、风俗等状况比《史记·货殖列传》所记更加丰富。西晋史学家司马彪称赞说:“《汉书·地理志》记天下郡县本末及山川奇异风俗所由至矣。”1杜佑《通典·州郡典》各篇亦多特标《风俗》一目略述各地地理条件及其影响下的当地经济生活和社会习俗。经济区域的观念及其在史书上的体现已成为我国史学上的一个优良传统。
在人口和地理的关系上过去中国史学家也有一些认识这可说是人口地理思想的萌芽。
司马迁已经注意到地理条件跟人口分布的关系。他说:三河地区因居“天下之中”又是历代君主建都的地方所以“土地狭小民人众”;三河北1《后汉书·郡国志》一。
部的中山是“地薄人众”;上谷至辽东“地踔远人民希”;齐地因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宽缓阔达”的社会风俗而吸引了很多人“其中具五民”;邹、鲁一带也是因为“颇有桑麻之业”故亦“地小人众”。他讲关中人口和地理的关系比较具体:关中之地占当时全国三分之一而人口不过当时全国十分之三。他还注意到有的地区人民“好稼穑”有的地区则“业多贾”1。这些涉及到对人口分布的密度和人口部门构成的朦胧认识。司马迁还看到关于人口与它的土地面积比较起来不算是多的但创造出来的财富却很多以至占了全国财富的十分之六;而中山这个地方人虽然多但地理条件不好社会风气也不好没有创造出多少财富来。这跟后来以户口增减来衡量社会经济是否展的论点有很大的不同。
自《汉书·地理志》以后在《二十四史》中有地志者计十六家“正史”或称《地理志》或称《郡国志》、《州郡志》、《地形志》。它们或记人口的分布或记人口的迁徙都是以人口与地理相结合的情况着眼的这是在封建社会劳动力与土地相结合在史书上的反映但也可作为我们考察历史问题的参考。
从地理条件看政治上的兴亡得失是过去中国一些史学家感到兴趣的也是过去一些政治家、思想家所感兴趣的。汉初刘邦打算建都洛阳。娄敬建议都长安。他的理由是: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1999ooo41_o1o2_o娄敬这段话讲得很精采也很形象他分析关中的地理条件的优势把经济、军事、政治几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刘邦征求群臣的意见“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按:洛阳为东周之都)。”刘邦疑而不能决及至张良也说应都长安他才下了决心“即日车驾西都关中”。司马迁很生动地记述了这件事认为娄敬“脱輓辂一说建万世之安”评价是很高的。所谓“建万世之安”当然是夸大之辞。但直至唐代中叶杜佑仍然认为关中的地理条件对于政治上的巩固和统一是很重要的。他指出:“雍州之地厥田上上鄠杜之饶号称6海四塞为固秦氏资之遂平海内。”这是从历史上来看。同时他针对唐初有关迁都的议论强调说:夫临制万国尤惜大势秦川是天下之上腴关中为海内之雄地巨唐受命本在于兹若居之则势大而威远舍之则势小而威近恐人心因斯而摇矣非止于危乱者哉!诚系兴衰何可轻议。2999ooo41_o1o2_1&1t;/pgno1o2.TxT/pgn>司马迁和杜佑的看法说明在汉唐时期关中的地理条件对这两个盛大的皇朝的政治统治是很重要的。李吉甫也赞同司马迁和杜佑的看法他根据《史记》所记认为:“汉祖入关诸将争走金帛之府惟萧何收秦图书高祖所以知山川阨塞户口虚实。厥后受命汜水定都洛阳留侯演委辂之谋田肎贺入关之策事关兴替理切安危举斯而言断可识矣。”他申明自己撰写《元和郡县图志》的目的是要“佐明王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收地保势胜之利示形束壤制之端”。他甚至认为:中唐以来“成当今之务1以上均见《史记·货殖列传》。
树将来之势则莫若版图地理之为切也。”1把地理条件和人们对地理条件的认识和利用看作是“事关兴替理切安危”的问题是这位政治家和历史、地理学者的政治经历和学术研究所达到的一个共同的结论。
都城是历代皇朝政治统治的中心;都城的地理条件历来受到更多的重视此即所谓“卜都定鼎计及万世必相天下之势而厚集之”2。上文所述地理条件跟政治统治的关系有些就是和都城相关联的。刘知几主张:“凡为国史者宜各撰都邑志列于舆服之上。”3这说明他对于都城在国史编纂内容上的重视。不过刘知几主要还是从政治统治的历史经验提出这个问题的没有着重于地理条件的考察。唐末昭宗时国子博士朱朴曾上书言当世事并从地理条件的得失提出迁都的建议认为:古王者不常厥居皆观天地兴衰随时制事。关中隋家所都我实因之凡三百岁文物资货奢侈僭伪皆极焉;广&1t;/pgno1o3.TxT/pgn>明巨盗陷覆宫阙局署帑藏里閈井肆所存十二比幸石门、华阴十二之中又亡**高祖、太宗之制荡然矣。夫襄、邓之西夷漫数百里其东汉舆、凤林为之关南菊潭环屈而流属于汉西有上洛重山之险北有白崖联络乃形胜之地沃衍之墟。若广浚漕渠运天下之财可使大集。自古中兴之君去已衰之势就未王而王。今南阳汉光武虽起而未王也。臣视山河壮丽处多故都已盛而衰难以兴已;江南土薄水浅人心嚣浮轻巧不可以都;河北土厚水深人心强愎狠戾不可以都。惟襄、邓实惟中原人心质良去秦咫尺而有上洛为之限永远夷狄侵轶之虞此建都之极选也。1999ooo41_o1o4_o朱朴的建议没有被唐昭宗采纳。这时的唐皇朝已岌岌可危非迁都之举可以挽回颓势足见朱朴在政治上是很迂阔的。但是他的这些议论透露出由于地理条件的变化关中地区已逐渐失去了经济上的优势;由于社会的动乱、政治的**长安已不再具有盛唐气象。这跟中唐时期杜佑、李吉甫对长安的看法已有很大的不同。朱朴建议中的这一点启示是不应忽视的。而他的“观天地兴衰随时制事”的见解也还包含着辩证的因素不可完全视为迂阔之见。郑樵在《通志·都邑略·序》里引证了朱朴的迁都议认为:“其论‘去已衰之势就未王而王’则前此或未有之及矣。”这也是赞成他的“随时制事”的主张。
《通志·都邑略·序》可以认为是从地理条件考察“建邦设都”跟政治统治关系的佳作他是从全国的地理形势和以往的历史经验出对地理条件与“建邦设都”的关系和政治上兴亡得失的关系作总的考察。他的主要论点是:(一)在新的历史条件(包括地理条件和政治条件)下长安、洛阳、建业所谓“三都”已不是理想的建都所在;(二)北宋建都于汴京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这跟“靖康之难”有直接的关系;(三)他在这篇序论的末尾还提出南宋建都临安是不妥当的应采唐人朱朴之议移都南阳。郑樵的这些论点和其他一些看法并不是都很中肯的如他把“靖康之难”都归结到北宋定都汴京这一点上就是极为片面的。但他从总的地理条件和历代“建邦设都”的历史中试图总结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认识的这一意向是很难得的。他所得到的某些具体结论如“中原无事则居河之南中原多事则居江之南”、“自开辟以来皆河南建都”等对于我们从地理条件方面探讨历史上“建邦1《元和郡县图志·序》。
2徐元文:《历代宅京记》序。
3《史通·书志》。
设都”的客观规律也是很有启性的。明清之际顾炎武撰《历代宅京记》就历代建都之制备载其城郭宫室、都邑寺观及建置年月等史实其总序部分亦多述前人论议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辑录都城历史资料的专书有相当高的文献价值。
过去中国史学家一方面认为地理条件跟政治上的兴亡得失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认为地理条件的作用不是孤立的、绝对的。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著名的史论它表明了对地理的及其它物质的条件的作用不能作绝对的理解。他指陈了秦占有各方面的优势包括地理条件在内但历史展的结果却是秦亡汉兴。这是为什么?他写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的论点在后来的史学家中也多有之。这可见过去中国史学家对于地区条件作用的看法是有相当辩证的因素的。
过去中国史学家关于地理条件跟历史展的关系的撰述是很丰富的还有一个传统的特点这就是重视它的社会作用。在这方面顾炎武所编《天下郡国利病书》和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是其中最有成就的两部代表作。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作者自明末崇祯十二年(1639年)起。用了二十多年的功夫编纂而成的。作者写这部书时是处在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他在序言中讲到了他编纂的目的:崇祯己卯秋闱被摈退而读书。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于是历览二十一史及天下郡县志书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奏、文册之类有得即录共成四十余帙。一为舆地之记一为利病之书。
他说的“舆地之记”是指的《肇域志》。他说的“利病之书”即系《天下郡国利病书》。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和他所坚守的“文须有益于天下”的主张1使他的“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的心情带有强烈的时代感。他穷究于地理而着眼在“利病”正集中地反映了他为经世致用而编纂此书的目的。
作为讲地理的书《天下郡国利病书》在编次上反映出作者对地理条件认识的三个层次:一全书卷叙“舆地山川总论”。这是对全国地理条件的概述是全书的总纲。它从地脉(山脉分布)、形胜(地形特点)、风土(气候差别)和百川考(水系源流)等四个方面勾勒出全国地理面貌及其特点所用文字不多但轮廓却很清晰。二全书以绝大部分篇幅分别论述了北直、江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以及东北、北部和西北边疆的地理情况;论述过程中先内地而后边疆并专立“边备”、“河套”、“西域”三个卷目表明作者对边疆地理的重视。三书末扼要论述了中国跟有关国家的地理关系、贸易关系以及一些国家的地理状况反映了作者所具有的开阔的视野。这三个层次反映了作者在认识地理条件的问题上注意到全局和部分、内地和边疆、中国和外国这几个方面的关系。这是他在见识上过前人的地方。《天下郡国利病书》记各地的自然环境、政区划分、经济状况和戍守形势等而以记述各地经济状况为主因而在地理书中独具特色。它记述经济状况的方面很宽广包含漕渠、仓廒、粮额、马政、草场、盐政、屯田、水1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九《文须有益于天下》条:“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利、赋税、徭役、户口、方物等等其中又以记述土地、赋役、水利最多。关于土地它涉及到土地的分配制度、占有和使用情况土地兼并的展以及因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土地变化和农田建设等等。全书除对各地屯田兴废得失有较多的论述外还记述了不同地区在区田、丈地、清田方面的种种情况1记述江南地区沙田、洲田的情况以及荒田、勋田、僧田等情况2。关于赋役作者一方面注意于全国各地的赋役情况另一方面则尤瞩目于江南的赋役之重。他重视《大学衍义补》的说法:“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郡又居两浙十九也。”3又引证王象恒《东南赋役独重疏》之说:“人止知江南钱粮之多欠而不知江南止完及七、八分已与宇内之重者相等矣;江南止及六、五分已与他处完轻者相等矣。”1顾炎武在《日知录》里提出“苏松二府田赋之重”2的论点当是他研究了明代全国赋役情况特别是江南赋役情况后得到的结论。此外作者引证各方面材料披露:明代一条鞭法在有的地区“屡行屡止致使忠实良民田鬻大半户口尚高经年累岁独当各样重差无息肩之日苦累不可胜言”3;在另一些地区已经到了“祖宗划一之规、易简之政果终不可复哉果终不可复哉”的地步了④。关于水利作者征引大量历史文献及前人的有关言论对全国各地水利事业均有记载有的着重胪列历代水利有的着重分析一方水利现状还有关于这方面的奏议、调查、记事。值得注意的是跟作者重视江南的赋役状况一样他也十分重视江南的水利状况故于江南水利论述尤多。这反映了明朝时期江南在地理条件上的特点和社会经济上的地位。
《天下郡国利病书》在篇幅上以江南、北直、山东、陕西为最多浙江、广东、四川、湖广次之福建、云南、山西、河南、江西又次之广西、贵州最少。这固然有作者在材料纂辑上的原因但也大致反映了明代各地区在全国经济、政治中的地位的不同。这跟唐中叶以前人们讲地理、论食货必推关中的情况相比已不可同年而语。
《天下郡国利病书》虽以辑录前人论述成编但于选材、标目、编次之中亦足以窥见作者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政治见解和经世致用的编纂目的;它虽是一部地理书但却蕴含着编纂者的丰富的经济、政治思想。
比《天下郡国利病书》稍晚的《读史方舆纪要》是顾祖禹以二十年功夫撰成的一部地理名著。全书一百三十卷附《舆图要览》四卷文字浩繁结构严谨。《读史方舆纪要》的正文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一是“历代州域形势”。这是有关自上古直至元、明的行政区划及其沿革是历史地理部分。二是分叙全国各地方舆。这是以明代行政建置为次第论述两京及十三布政使司所辖范围的地理形势:含序论概述分论各府、州、县、长官司的山川形势和城、镇、营、寨、堡、关、隘、桥、驿等军事设施。这是政治、军1参见《天下郡国利病书》江南一一、河南三、湖广五。
2参见《天下郡国利病书》江南一三。
3《天下郡国利病书》江南三。
1《天下郡国利病书》江南六。
2《日知录》卷一o。
3《天下郡国利病书》山东五。
④《天下郡国利病书》河南四。
事地理部分。三是总叙全国山川分布。这是辑录前人著作中有关文献资料编纂而成是自然地理部分。附录《舆图要览》有地图数十幅图前有序图后有表;其中“九边图”和《黄河图说》、《海运图说》、《漕运图说》等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军事的重视。
《读史方舆纪要》是一部以地理为基础、以阐明军事上的成败为主要内容、以总结政治兴亡为目的的巨著。作者为各地方舆所撰的序论最能反映出作者在这方面的造诣和旨趣。顾祖禹论江南方舆说:“以东南之形势而能与天下相权衡者江南而已。”1论河南方舆说:“河南古所称四战二地也。当取天下之日河南在所必争;及天下既定而守在河南则岌岌焉有必亡之势矣。”2论浙江方舆说:“浙江之形势尽在江淮;江淮不立浙江未可一日保也。”1这是用几句话就概括了不同地区的地理形势的轻重、得失从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功力和见解之深。
顾祖禹在论述各地方舆时注意到结合社会历史的多种因素来评价它们的地位尤其显示出作者杰出的政治见解和军事思想。例如他论山东方舆说:山东之于京师犬牙相错也。语其形胜则不及雍、梁之险阻;语其封域则不及荆、扬之旷衍。然而能为京师患者莫如山东。何者?积貯天下之大命也。漕渠中贯于山东江淮四百万粟皆取道焉。2999ooo41_o11o_1这是从漕运与京师的关系来看待山东地理位置的重要。
作者论四川方舆则认为:四川非坐守之地也。以四川而争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亡。3999ooo41_o11o_2这是强调险不足恃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所以作者感叹地说:“夫恃其险而坐守之以至于亡又岂惟蜀为然哉!”
在讲到陕西方舆时作者指出:陕西据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是故以陕西而难虽微必大虽弱必强虽不能为天下雄亦必浸淫横决酿成天下之大祸蒲洪、姚苌之时可以用关中矣而其人非也;诸葛武候之才足以用关中矣而其时非也;张浚之时可以用关中浚之识亦知关中为可用而其才非也。④999ooo41_o11o_3&1t;/pgno11o.TxT/pgn>这是一方面讲了关中地理形势的重要一方面又讲了这种地理形势要挥作用是跟一定的时机、人的行为和才能有密切的关系。
在讲到湖广方舆时作者写道: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在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1999ooo41_o111_o作者一一分析了这三种不同结论的根据。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考察某地地理条件时能够紧紧把握住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并按照不同的层次来评价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上这些都显示了顾祖禹的渊博和卓识。
《读史方舆纪要》历来受到人们很高的评价。人们称赞它“辨星土则列山川之源流详建设则志邑里之新旧至于明形势以示控制之机宜纪盛衰1《读史方舆纪要·江南方舆纪要序》。
2《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方舆纪要序》。
1《读史方舆纪要·浙江方舆纪要序》。
以表政事之得失其词简其事核其文著其旨长藏之约而用之博鉴远洞微忧深虑广诚古今之龟鉴治平之药石也。有志于用世者皆不可以无此篇”2。说它“不征奇不探异网罗放失于古今成败利钝之际三致意焉”3。认为“非具上下纵横之识而悠然有所会者亦何有于是书”④而其特点则在于详论“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得失成败之迹”5。这些评论大多还是比较中肯的。
孟德斯鸠和黑格尔的有关论点西方学者对于地理条件跟历史展的关系这一问题也有不少的论述。
近代欧洲的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大大地向前展了从而具有系统的理论的形式。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esquieu1689—1755)在其所著《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提出土壤的性质和地形的特点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政体和法律的形式。他认为:一个国家土地优良就自然地产生依赖性。乡村的人是人民的主要部分;他们不很关心他们的自由;他们很忙只是注意他们自己的私事因此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这有时就补救了天然的缺陷。
因此他得出结论说:山地、平原、近海三种地形会产生三种不同的政体即“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在孟德斯鸠看来居住在不同地形上的居民在保卫自由的能力和追求自由的热情上有很大的差别进而造成了他们对政体选择的不同要求。
孟德斯鸠还认为土地腴瘠的不同对于人们性格的形成、精神的熏陶也会造成很大的差别。他说:“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所不给予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他还认为气候的不同会影响到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面貌和命运:气候比较好的地区容易受到别的民族的侵扰如“波斯、土耳其、俄罗斯和波兰的最温暖的地区曾受到大小鞑靼人的蹂躏”;而“由于中国的气候人们自然地倾向于奴隶性的服从”等等。1孟德斯鸠从论证“法律和土壤的性质的关系”出广泛地探讨了地形、气候、土壤跟社会展的关系。他在探讨中所得到的一些具体的结论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甚至是极其荒谬的。他把民族的精神的形成和国家的政体的形式统通归结为地形、气候、土壤等地理条件显然是片面的。由于孟德斯鸠没有较多地从物质生产方面来认识地理条件的作用所以尽管他的这些理论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对后世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即片面夸大地理条件在社会展中的作用。
2《读史方舆纪要》吴兴祚序。
3《读史方舆纪要》熊开元序。
④重刻《读史方舆纪要》黄冕跋。
5《读史方舆纪要》魏禧序。
1以上参见张雁深译: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第279—283页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版。在孟德斯鸠后的一个多世纪德国大思想家黑格尔(gei1he1mFriedribsp;hege1177o—1831)从历史哲学的高度精辟地阐述了地理条件在人类历史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在他的名著《历史哲学》中明确地提出了“历史的地理基础”这个概念他这样写道:助成民族精神的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假如把自然的联系同道德“全体”的普遍性和道德全体的个别行动的个体比较起来那末自然的联系似乎是一种外在的东西;但是我们不得不把它看作是“精神”所从而&1t;/pgno113.TxT/pgn>表演的场地它也就是一种主要的、而且必要的基础我们所注重的并不是要把各民族所占据的土地当作是一种外界的土地而是要知道这地方的自然类型和生长在这土地上的人民的类型和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性格正就是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出现和生的方式和形式以及采取的地位。
这一段话可以看作是黑格尔关于“历史的地理基础”的总的看法。他把“地理的基础”也看作是他的“绝对精神”借以“表演的场地”但他却明确地指出了“地理的基础”跟“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出现和生的方式和形式以及采取的地位”有密切的联系。在这里黑格尔思想中的合理的内核是被他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包裹着的。
黑格尔认为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别各个地区在世界历史上所挥的作用是极不相同的:有好些自然的环境必须永远排斥在世界历史的运动之外在寒带和热带上找不到世界历史民族的地盘。因为在极热和极寒的地带上人类不能够作自由的运动;这些地方的酷热和严寒使得“精神”不能够给它自己建筑一个世界历史的真正舞台所以便是温带当然是北温带因为地球在那儿形成了一个大6正如希腊人所说有着一个广阔的胸膛。
这里黑格尔以全球的眼光来看待寒带、热带和温带在世界历史上的不同作用这在人类认识史上还是第一次。他把寒带和热带“永远排斥在世界历史的运动之外”的论点当然是不对的因为热带至少曾经是人类祖先活动的地方;但是黑格尔指出温带在人类历史展上具有比寒带和热带更大的优越性这一事实则是正确的。
黑格尔还认为地形条件的不同也影响着人民的生产、生活形式和性格的类型从而影响着各个民族在历史上生、展及其所处的地位。他认为人类历史的地理条件有三种特殊的差别:一是“干燥的高地同广阔的草地和平原”二是“平原流域——是巨川大江流过的地方”三是“和海相连的海岸区域”。处在第一种地理条件下的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他们“没有法律关系的存在”其特性是“好客和掠夺”。具有第二种地理条件的居民主要经营农业“在这些区域里生了伟大的王国并且开始筑起了大国的基础”在这里“土地所有权和各种法律关系便跟着生了——换句话说国家的根据和基础从这些法律关系开始有了成立的可能”。至于第三种地理条件黑格尔则特别予以赞扬他这样写道: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底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地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航海的人都想获利然而他们所用的手段却是缘木求鱼因为他们是冒了生命财产的危险来求利的。因此他们所用的手段和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恰巧相反。这一层关系使他们的营利、他们的职业有过营利和职业而成了勇敢的、高尚的事情。从事贸易必须要有&1t;/pgno115.TxT/pgn>勇气智慧必须和勇敢结合在一起这种越土地限制、渡过大海的活动是亚细亚洲各国所没有的就算他们有更多壮丽的政治建筑就算他们自己也是以海为界——象中国便是一个例子。在他们看来海只是6地的中断6地的天限;他们和海不生积极的关系。
黑格尔进而指出这三种地理条件的典型分别是非洲、亚洲和欧洲。从这里可以看出黑格尔作为一个欧洲人他为欧洲拥有这样优越的地理条件感到自豪。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在这里特别提到了中国认为中国虽然也是“以海为界”但中国人却把海看作是“6地的中断”和“6地的天限”因而“和海不生积极的关系”。黑格尔的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早在欧洲人进行远航之前中国人已经进行过伟大的航海事业只是因为中国那时的社会生产水平还没有达到使这种事业成为真正的需要而得继续展罢了。然而黑格尔所说的这三种地理条件所造成的非洲、亚洲和欧洲在历史展上的差别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在讲到海的时候黑格尔对地中海的存在和作用更有一种特殊的评价。他认为由于地中海的存在才使非洲、亚洲和欧洲这“组成旧世界的三大洲相互之间保持着一种本质上的关系形成一个总体”所以地中海“是世界历史的中心”。黑格尔是这样说的:地中海是地球上四分之三面积结合的因素也是世界历史的中心。号称历史上光芒的焦点的希腊便是在这里。在叙利亚则有耶路撒冷——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中心点。它的东南部则有麦加和麦地那乃是伊斯兰教徒信仰的摇篮&1t;/pgno116.TxT/pgn>地。迤西则有特尔斐和雅典更西则有罗马还有亚历山大里亚和迦太基也在地中海上。所以地中海是旧世界的心脏因为它是旧世界成立的条件和赋予旧世界以生命的东西。没有地中海“世界历史”便无从设想了:那就好象罗马或者雅典没有了全市生活会集的“市场”一样。
黑格尔强调海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指出地中海在世界历史上的特殊作用诚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他由此得出结论说地中海“是世界历史的中心”“是旧世界的心脏”“是旧世界的中央和终极”等等这就过分夸大了地中海的存在和作用。黑格尔说的“旧世界”是跟被他称为“新世界”的美洲和澳洲相对而言的;他甚至认为“新世界里生的种种只是旧世界的一种回声”1。这位辩证法大师终于还是承认“终极”的存在从而使他关于地理条件和社会展关系的理论蒙上一层神秘的外衣使它无法摆脱“终极真理”的羁绊。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对于地理条件和人类社会展关系的看法其积极的方面在于它们在不同程度上肯定了自然的因素对社会展的影响这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但是这些看法或者过分地夸大了地理条件的作用或者最终还是对地理条件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前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尽管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思想资料的积累但并没有达到对于这个问题的科学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才改变了这种局1以上引文见《历史哲学》第121—147页王造时译三联书店1956年12月第1版。面。它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地理条件和社会展的关系。
第一地理条件是人类历史生、展的前提之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又必须有一定的“自然基础”;这个自然基础包括“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和“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因此“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生的变更出”1。关于“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的意义我们将在本书第三章予以论述;这里着重就自然条件即地理条件之作为人类历史生、展的前提谈谈我们的认识。
从生产和劳动的观点来看地理条件乃是生产得以进行的原始条件是劳动存在的前提。关于这一点马克思作了精辟的分析。他说:生产的原始条件表现为自然前提即生产者生存的自然条件正如他的活的躯体一样尽管他再生产并展这种躯体但最初不是由他本身创造的而是他本身的前提;他本身的存在(**存在)是一种并非由他创造的自然前提。被他当作属于他所有的无机体来看待的这些生存的自然条件本身具有双重的性质:(1)是主体的自然(2)是客体的自然。2999ooo41_o118_1&1t;/pgno118.TxT/pgn>这说明如果没有作为自然的人的存在没有作为人的生存的自然条件生产是不可能进行的;而如果没有生产也就没有人类的历史。马克思还说:“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生存所需的资料。”1这就是说不论是劳动的存在还是劳动者本身的生存都不能离开自然界。总之地理条件对于生产和劳动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前提从而也是人类历史生、展不可缺少的前提。
举例来说土地是地理条件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对此早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人们已经提出过一些看法;但只是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时候才把这些看法展为科学的见解。恩格斯指出:“土地没有人耕作仅仅是不毛之地而人的活动的要条件恰恰就是土地。”2这里恩格斯把人的活动的重要和土地的重要两种关系都讲到了。关于土地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对于社会展的重要性马克思作了详细的论述他写道: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生存的源泉并且它又是同农业结合着的而农业是一切多少固定的社会的最初的生产方式。
土地是一个大实验场是一个武库既提供劳动资料又提供劳动材料还提供共同体居住的地方即共同体的基础。&1t;/pgno119.TxT/pgn>土地本身无论它的耕作、它的实际占有会有多大障碍也并不妨碍把它当作活的个体的无机自然当作他的工作场所当作主体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生活资料。1999ooo41_o12o_o从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来看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存的源泉是共同体得以建立的基础;离开了土地生产和生存不能维持共同体无法出现民族的形成、国家的建立也都成为不可想象的事情。土地跟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这种密1《德意志意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