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龙的力量—南海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而除了海、空两军的残余力量将向非洲南部转移之外“大梵天”计划的核心内容还包括了一项绝密的转移。印度政府将秘密的向南非移交自己核武库之中最后的存货—12枚尚未组装完成的核弹头。作为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南非的铀储量一直以来居世界前列,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因此其发展核武器几乎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度成功地发明了新的铀浓缩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建设铀浓缩工厂。而随着葡萄牙撤出其殖民地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后,古巴军队在苏联的支持下于1975年进入安哥拉(兵力后来达到5万人),南非深感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南非白人政府由于推行种族隔离政策在国际上也日益孤立。由鉴于此南非的白人政府开始谋求拥有“战略遏制武器”
但是颇于来自世界各国的压力,1989年11月,南非政府最终决定在所有核装置和铀浓缩工厂拆除完毕并加入核不扩散条约。由此南非成为了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自愿销毁核武器的国家。但是随着岁月的更迭,对于一度曾在全世界的目光下自废武功的南非政府又何尝没有想过重新拥有核武器,来遏止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南部非洲的蚕食呢?但是在经过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多次空前复杂的核查,南非如果要重新开始自己的核计划,几乎必须要重新开始。而这十二枚来自印度的核弹头对于南非来说恰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机。
除了军事力量转移的“大梵天”计划之外“梵天”计划之中的另两个组成部分—“梵辅天”和“梵众天”则分别指导着印度国内一流科研团队的转移以及印度政府目前大多海外资产的转移工作。
而印度的科研体系由国家科研机构、民间科研组织和企业内部的研发机构三个部分组成。国家科研机构是指隶属于不同科技管理部门和社会经济发展部门科研机构。民间科研组织包括民营科研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所属的科研机构。企业内部的研发中心则是指经印度政府有关部门认可的隶属于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这一体系和布局具有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但却也有着它与身俱来的弊端。
印度科研体系是在印度独立后在尼赫鲁政策的指导下建立的,长期以来变化读不大。尼赫鲁在20世纪50-60年代制定了印度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无非是:通过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实行进口替代实现工业化;通过农业基础建设、土地制度改革和合作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社会世俗化实现宗教平等和社会公平。长期以来科技体制的建立主要围绕发展重工业和实现进口替代产品,为此,印度的科技体制主要以中央政府下辖的国立研究机构为依托,借用少数国立大学的研究力量,以完成国家确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其中空间技术、国防科技研究、核能技术等当作提升其大国地位的象征,因而投入了国家巨资加以建设,在这三个领域的研发比例占到总研发投入的64%左右。其次政府投入的重点领域是农业,主要解决灌溉、化肥、农药和品种种质问题,提高作物产量。而印度的研发支出之中,中央政府的研发支出的绝大部分也流向了国防以及与国防相关的空间和核能领域,而投向涉及国计民生的领域的投入甚少。
20世纪90年代以后,印度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一批私营企业破土而出。这些私营企业的成长,主要得益于全球化的浪潮,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产业分包,即将部分低端非核心技术的开发和服务外包给这些企业,使之成为欧美企业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由于印度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无法与中国、墨西哥等国抗衡,因此,印度私营企业走上了以输出智力为主的软件和服务外包的道路,以减轻对本国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经过近20年的打拼,印度的软件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成就斐然,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一路领先于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独领风骚的一面旗帜。
但是这一变化是在现行科技体制之外兴起的,并没有触及现行科技体制本身。对于现行的科技体制的最大触动便是如何将政府拨款的应用研究与企业的产业化开发相结合。但是,由于私营企业的兴起是印度科技体制之外的产物,其主导方向是以市场赢利为目的的民用科技领域,如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国际服务外包、制药业等,与政府主导的空间、国防、核能等领域相脱节,因此国立研究机构的“应用研究”成果如何与企业的市场需求相结合,依旧是印度科研体制一个难解的症结。
这样的一种中央政府主导的科研体制,由于受制于政府研发经费的限制,人数和规模都不会很大,形成一种“精英”阶层,因此容易理解为什么像印度这样一个有着11亿人口的大国,全国直接从事科研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9万多人,仅为中国的一个零头。又由于印度的研发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重点领域,这些领域的科学家手中掌握的人均科研经费可想而知,虽然从无经费短缺之虞。但是相对于中国在科研领域的全线投入和举国体制。印度这些精英集团往往无法取得巨大的突破。
借助“梵辅天”计划,新德里方面还是有计划的向海外转移自己的科研团队。首先得到转移的自然是印度空间技术、国防科技研究、核能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主要的转移方向依旧是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大批在长期在印度国内养尊处优的科学家们不得不放弃他们终日与之为伍的大型试验设备,带着凝结着无数印度科研人员的心血的数据和资料登上了飞往异域的班机。除了一些涉及国家机密的国防科技研究团队,一些在信息技术、软件、生物制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民间科研团队也在被转移之列。
由于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印度卢比早已形同废纸。但是这并非代表印度已再无财富。在印度国库之内已经存放着约300吨左右的黄金。而这还并不包括印度军政府在孟买金融风暴发生之后,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而从民间没收的约3倍于这个数字的“人民黄金”说到对黄金的热爱,全世界恐怕没有一个地方能够胜过印度。印度人不论贫富,几乎每家每户多少都有黄金;印度人每年消耗800吨的黄金,占全世界每年黄金消耗量的20%。对黄金的热爱,与印度特殊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已经烙进了印度人的性格之中。
印度人甚至认为黄金与印度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离开了黄金饰品,就没有完整的印度传统,不论是结婚或者其它仪式。因此经过许多代人的积累,印度家庭拥有的黄金总量估计多达15000吨,总价值3。2 万亿美元。这一黄金总量是印度中央银行所拥有的黄金储备的40倍,是美国中央银行所拥有的黄金总量的将近两倍。如果不是通过用早已失去国际购买能力的卢比向印度人强买黄金,然后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抛售获取外汇,或许印度的经济早已崩溃了。
在代号“梵众天”的经济转移计划之中,印度政府将这些国库内所存放的黄金以及其他贵金属全部运往南部非洲各国。其中除少部分将用于购买当地的一些矿产和大型基础设施的股份之外,其余的都将被存入各国的中央银行作为印度政府提供的秘密贷款,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各国政府保存但最终将归还印度政府。
但是此刻无论是逃往海外的军舰和战机,还是那些寄托着印度未来的学者,或是印度国库内的财富都已经不再属于新德里。以南非为首的东南非洲各国面对着运低自己领土的财富,早已将所谓的承诺抛之脑后,而尾随着印度军舰而来的中国远征军更是给了他们坐地分赃最好的理由—印度已经行将就木,没有人会为今天的贪婪追究他们的责任。而中国政府所要的也并不多,除了中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尼赫鲁”号和俄制“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k-152“海豹”之外,其余的印度海军舰艇可以任由东南非洲各国在南非的协调之下自由分配。所有涉及印度国防机密的印度国防科技研究团队必须全部由中国政府接管,而信息技术、软件、生物制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民间科研团队则可以在交出核心技术文件之后自行解散。至于从印度国内运出的贵金属,中国则拿出了足够的大国风范。中国政府在取走相对于印度战争赔款的分额之后,以人民币对黄金的国际市场牌价向东南非洲各国购买这批黄金。当然如果各国政府同意的话,中国政府也可以提供等额的中国产品。而至于那十二枚尚未完成组装的核弹则再无人提起,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或许东南非洲各国由自己的行动向乔京德尔证明了黑人也并非他想象中的那么淳朴。但实际上那些纳粹黄金最后的下落也早已提醒过这种所谓的复兴计划往往只会成为那些盟国食言而肥的良机。因为最终这批巨大财富除了少数被逃脱制裁的纳粹高级人物据为己有;或作为战争赔偿交付给受害国之外。大部分都被包括梵蒂冈、瑞士、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土耳其、阿根廷等二战中的所谓中立者所侵吞了。这些国家在二战后黄金储量的猛增足以证明他们都曾经在第三帝国的腐尸之上吃得满嘴流油。
不过和纳粹黄金问题上一样真正收益的依旧是在战争中大发横财的美国。通过所谓的“安全港计划”美国政府则假借通过强迫中立国停止与纳粹的贸易往来,限制德国向其他周边国家的经济渗透;阻止德国强占中立国的资产;确保德国的资产用于战后赔偿和欧洲战后重建的方式。大量强占德国在海外的资产。而这一次美国同样利用对印度经济制裁的计划,在美国国内和全世界范围低价并购印度公司的海外资产。这些财富的世值远远超出了中国所获得的战争赔款。
“我们已经没有了明天,但也要光荣的走完这最后的午夜。”从无尽的痛苦之中回复过来乔京德尔不得不再不面对来自东西两个方向的强大攻势。印度或许即将瓦解,但他显然不甘心走的默默无闻。
第七十章:南亚新局(四)
位于加尔各答以北115公里处的讷伯德维普,这座印度西孟加拉邦东南部的古老城市。此刻正在炮火中震颤着走向新生,它曾经远离战火,但是此刻这里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前线了。地处帕吉勒提河和贾兰吉河会合处的讷伯德维普,曾经是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目前最为接近陷入重围的印度陆军孟加拉作战集群的城市了。毕竟这里距离孟加拉西部的拉杰沙希仅不到100公里,印度陆军依旧一度期待着一个奇迹出现。
印度东部军区期望在正面的中国陆军兵力尚未完全集结之际,从侧翼为深陷于重围之中友军打开一条生命的通道。但是连续的多次尝试,却都在中国陆军第61摩托化步兵师的主力第181团面前碰了个头破血流。为了打开突破口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调集了1个山地步兵师又1个独立步兵旅的庞大机动兵力,在不到30公里的突击正面上对第181团的阵地展开了空前猛烈的进攻。
由于战前考虑到中国陆军在空中打击和远程炮火之上的优势,因此印度陆军在攻击之前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周密计划。先利用夜幕的掩护将由1个加强营组成的前锋部队秘密渗透到预定攻击目标的前沿,而在纵深则布置了6个营级规模的后续打击集群。一旦战争打响,印度陆军期望自己依为尖刀的前锋部队可以快速贴上去,与中国陆军的一线守军展开短兵相接,随后后续部队可以快速跟上,利用兵力的优势将中国陆军逐出阵地。
计划可以说是完美无缺,而在当天晚上最初的渗透中一切也都显得异常的顺利。面对着杂草丛生的阵地前沿。或许是连日以来的高歌猛进令中国陆军沉浸于胜利的喜悦之中,也有可能是连日的奔波令这些远征的将士过于疲惫。总之中国陆军不仅面对摸上来的对手竟没有丝毫的反应,甚至连常见敲山震虎式的冷枪冷跑都没有,提心吊胆接近一线的印度陆军的精锐们自鸣得意的在中国陆军第181团的阵地前沿潜伏下来。只等待着那总攻的号角吹响。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距离黎明前夕发起总攻的预定时间已所剩无几。印度陆军的士兵们开始架设近距离进行火力压制的机枪,为自己的步枪前端装好刺刀。此刻正是一个正常人最为疲累的时候,但是被紧张驱散了睡意的每一个印度士兵此时目光之中都散发出前所未有的精神。他们幻想着自己便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俱卢族的勇士,可以在夜色中冲入敌营,一举扭转战局。
但就在他们望眼欲穿的期待着那总攻的信号之时,一声声尖锐的呼啸却提前宣告了战斗的开始,那是部署在中国陆军61摩托化步兵师第181团部署在阵地纵深的炮兵营的怒吼。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还是中国陆军师属炮兵团主要压制兵器的83式122毫米牵引榴弹炮,此刻已经全面下放到团属炮兵营,随着榴弹炮连6门83式122毫米牵引榴弹炮一阵猛烈的急速射。整个印度陆军的攻击队列的纵深上立即哀鸿遍野。
原本以为中国陆军的炮火仅仅是试探的印度陆军基层指挥官们还尝试着压制部队撤退或者立即发起冲锋的冲动。但是在几分钟之后,他们便立即意识到这根本就不是火力试探,而是想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着全面的火力压制。在如此密集的炮火之中,不用多长时间后续跟进的印度陆军各部队便将被彻底打残。终于在身后此起彼落的炮声之中,潜伏在一线的印度陆军一个加强营的士兵在各自长官刺耳的哨声中向着中国陆军的阵地前沿有些混乱的发起了冲锋。
但是当这些匍匐已久的士兵抬起自己那被挂满了伪装物的钢盔压得极低的头颅之时,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便在转瞬之间吞没了他们一度高昂的士气。因为在黎明前最为黑暗的夜空之中,数十枚绚烂的流星正高速向他们扑来。那是中国陆军一线步兵团手中多年以来不变的利器—63-1式107毫米轻型火箭炮。如果说122毫米牵引榴弹炮是用来攻城拔寨的青龙偃月刀的话,那么107毫米轻型火箭炮便是横扫千军的狼牙大棒。
这种被全世界都公认为“游击战利器”的轻型火箭炮,体积和外形尺寸都很小,不仅可以由吉普车牵引,甚至还能用人力分解搬运。运动灵活,极其应于合平原和山地作战。虽然最大射程只有8。5公里,但是火力突击性却非常的好。这种火箭弹的战斗部重8。33公斤,杀伤半径可达12。5米。最适合用于歼灭集群目标之中轻型装甲车辆和其它软目标。而中国陆军在这一轮火箭弹的齐射之中,除了杀伤力极强的空爆反步兵弹之外,更有不少火箭弹携带磷铝燃烧战斗部,转瞬之间第181团的阵地前沿便成为一片地狱般的火海。
付出数百名精锐步兵的代价,印度陆军似乎才终于明白,作为曾以近战、夜战以及密集式集团冲击战胜过无数强悍对手的中国陆军,是不会让对手以简单的考备自己的绝招所击败的。包括他曾经最好的学生—越南人民军。在老山战役期间,越南陆军曾计划以8个精锐步兵团,共18000余人的兵力展开所谓“北光计划”进犯我老山前线,但在中国陆军空前强大的火力面前,很多越南陆军的部队刚刚下车便遭到了中国重炮的火力覆盖。付出了伤亡数千人的代价仅向前推进了不到15米。时代在变,但中国陆军勇敢无畏的精神不变,变的只是手中日益强大的武器和打击对手的方式而已。
在奇袭的计划被打乱之后,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冒着被火力反压制的风险,出动了所有地面炮火进行报复,在几乎一片倒的炮战之中,印度陆军以3个炮兵营被打残的代价,向第181团的阵地上艰难的倾泄了数千发炮弹。数不清的炮弹在第181团驻守的阵地上植出了一片片桔红色的火林。印度陆军此刻只能相信他们的所有努力终有机会耗尽中国人的气血。毕竟在他们攻击的正面之上,中国人仅有1个团的兵力。
但是当那些饱受中国炮兵杀伤的印度陆军士兵越过那些自己同僚残缺不全的尸体冲上第181团阵地的前沿之时,等待着他们的却是宛如铁板一样的防御。无数的曳光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在阵地前织成了一张火网,子弹在黑暗中准确的撩倒着每一个试图冲上阵地的敌人。而前线各步兵营所属炮兵连手中的89式100毫米迫击炮和团属炮兵营手中的86式 120毫米迫击炮均对前线蜂涌而来的印度陆军步兵群提供猛烈的曲射压制火力,这些呼啸而出的诡异曲线牵动着使用者的神经,下一个瞬间便将带动着人的肢干在瞬间进入天堂或地狱。
“中国的步兵似乎永远不畏惧炮火。”很多年之后,曾亲临一线指挥印度陆军6个营轮番冲击第181团阵地的印度陆军加尔各答城防司令布拉德少将曾心有余悸的说道。或许布拉德并不知道,他这早已不是第一个就这一战争奇袭发出惊叹的指挥官。早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所面对的对手—中国陆军便是一支“飞机炸不烂,排炮打不动”的钢铁雄师。
很多人在讷伯德维普战役之后,在称赞第181团坚强果敢之余,也曾质疑过为什么第21集团军在第181团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之时,其他部队却全无动作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在第21集团军前线指挥部的里根本没有人将第181团所面对的战争归入苦战之列。印度陆军早已失去了足以一战的能力,在第21集团军这群猛虎面前的不过是一群被驱赶着的绵羊而已。
当士兵们在如潮的攻势中辗转反击;在铁火交织的狂澜中躲避求生;在沥血的肉搏中奋勇厮杀;所谓的战术和尖端武器都已失却了光彩。战争最终的将浓缩在每一个士兵的眼中,如果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么战争的细节完全靠的是士兵们决死的勇气和临敌机智。虽然表面上处于守势,但第181团实际上却控制着数倍与己的当面之敌的战场主动权。他们防御只是为了挫尽对手最后的一丝信心。凭借着坚固的土木工事,第181团的每个连都可以抵御着数百名敌军不分波次的攻击。
战斗的距离在不断的缩短,从轻重迫击炮的交锋到机枪火力的对射,再到手雷和突击步枪的缠斗,直到明晃晃的刺刀在黑暗下闪烁出逼人的寒光。面对着那最为终极的对抗,由紧张到恐惧的转变通过第一人退却的印度士兵迅速漫延到整个进攻的队列中去,所有活着的士兵如同雪崩般溃退下去,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兵败如山倒,这支军队最终已经丧失了战斗下去的精神支柱,恐惧将他们的灵魂完全吞灭了。
讷伯德维普战役在中国陆军对整个印度东部地区解放的过程中,仅是一场规模很小的战斗。但却正是这次战役开启了印度陆军在整个东部战线上总崩溃的开始。当印度陆军解围的努力宣告破产之后,转入防御之时,却意外的发现整条战线上的兵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中国陆军的两个主力集团军已经全部转入了进攻的序列,在他们身后辽阔的印度国土早已结束了中国远征军短暂军管。后勤线上无数的军车在道路上飞驰,甚至可以看到普通印度民众的笑容和挥手致意。
随着印度共产党政治局委员西塔拉姆。耶丘的抵达,中国远征军逐渐摆脱了外线作战的劣势。对于在西孟加拉邦左翼联合政府执政已有近30年经验的印度共产党而言,其在包括西孟加拉邦在内的印度东部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印度军政府的弹压。
或许是借鉴了中国共产党在自己国家的成功经验,印度共产党也将土地改革作为其的执政基础。其中西孟加拉邦土改由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租佃改革与土地的重新分配。左翼联合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运动—“佃农行动”在土地记录中对佃农进行登记,并在宪法修正案中赋予佃农永久、可继承地耕种租赁的土地。土改的第二项措施就是获得最高富余土地,在穷人和无地者中进行重新分配。
而重组基层自治机构则是印度共产党领导获得土地的农民当家作主的必要工具。以基层自治机构为平台,印度共产党与农村的既得利益者相抗争。西孟加拉的自治机构行使市政的职责,建设与管理医院、学校和图书馆,促进农业、合作社、家庭工业以及儿童福利的发展。村务管理机构在地方规划和执行政府计划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他们促进合作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地方资源、确定房屋建造的受益者、减轻贫困以及提供社会保障等。这使得基层自治机构在西孟加拉农村地方管理中成为一个关键的部门。
如果不是乔京德尔先发制人,逮捕了印度共产党在加尔各答的主要领导人,印度军政府与印度共产党在印度东部的交逐,很可能提前导致印度的分裂。而即便是通过“斩首”行动瓦解了印度共产党的组织中枢,其庞大的分支依旧存在。虽然由于投鼠忌器,印度共产党在的基层自治机构没有掀起大规模的武装斗争。但是长期以来对印度入侵孟加拉的和平抵制却从未中断过,而这也就是印度军队无法对印度东部地区进行更深层次动员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而通过与西塔拉姆。耶丘的接洽,中国政府很快便与印度共产党的高层取得了意见上的一致。长期以来印度共产党都主张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转变,即通过发展强大的群众革命运动,把议会和非议会的斗争形式结合起来,工人阶级及其同盟军将尽最大努力击败反动力量的抵抗,从而通过和平手段实现这些转变。但是面对强大的反动力量的军事反扑。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显然已经无法在新的形势下巩固来之不易的人民政权。
在西塔拉姆。耶丘的倡导和组织之下,印度共产党在印度东部的残余力量努力动员各个阶层的劳动群众,包括工人阶级和农业工人、农民手工业者、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及与妇女、学生和青年一起工作的服务人员,为能够取代统治阶级和腐败政府而展开武装斗争。在中国远征军的帮助之下,印度共产党团结左派力量,联合所有爱国民主群众,以使国家走上新的发展道路而与新德里军政府正式决裂。
其实印度东部各邦的经济状况并不差,通过土地改革,印度共产党领导的各邦的农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不仅帮助西孟加拉邦摆脱农业发展的停滞状况,而且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也超过任何一个邦。自1977年以来,西孟加拉邦的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增长6%,在印度17个人口最多的邦当中增长速度最快;西孟加拉邦是全国最大的稻米生产地,土豆产量全国第二。堪称印度的粮仓。而自20世纪80年代,西孟加拉邦农民收入增长在印度全国范围内也是最高的。在各级基层自治机构的帮助之下,中国远征军逐渐从尴尬的“占领军”的地位中解放了出来。
越来越多的印度东部各邦民众从新德里的妖魔化中国的宣传中觉醒过来,不禁停止了与中国军队的对立,更甚至加入到了反对印度军政府的行列中去。“难道我们的民族就那么脆弱吗?没有一个人愿意为了印度尊严而死吗?”面对着在中国远征军的装甲洪流面前溃散的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印度陆军加尔各答城防司令布拉德少将形单影只的站在辽阔的恒河平原之上,在他的背后印度东部第一重镇—加尔各答已经从原先的混乱之中恢复了往昔的平静,他的上司印度东部军区司令卡尔马特中将意外的释放了包括西孟加拉邦政府代总理、印度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成员巴塔卡列在内的印度共产党的全部在押高官,此刻加尔各答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新德里的领导。
“不!印度人不是天生的亡国奴,只是我们向他们索取的太多,又给予的太少。走吧!年轻人,军人的最终结局不一定是战死。还是要有人活下去述说历史。”走到这位自己最后的同僚身边,已经交出了加尔各答城防大权的卡尔马特中将显得空前的轻松。他拍了拍布拉德少将的肩膀,微笑着说道。面对这位老前辈的劝解,布拉德少将只有微笑的接受。而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卡尔马特中将取出了自己的配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年轻人,为印度尊严去死的有我们这些老骨头就够了,你们要为了他的明天而活。”
在印度,华人最多的城市是加尔各答,在加尔各答则有个塔坝中国城。塔坝是加尔各答东部城郊的一个小镇,面积约半平方公里,200多年前,以广东梅县客家人为主的华人开始落户于此,至今在塔坝生活着近1500名华人。这里有他们的家园和他们经营的30多家中餐馆、250余家皮革加工厂。几代华人的艰辛打拼,也成就了曾是一片沼泽地的塔坝。在一片欢呼声中,阔别祖国近一个世纪的华人后裔终于第一次感到了空前的自豪,因为在他们的眼前是一支空前威武雄壮的中华雄师。
第七十章:南亚新局(五)
“其实一场战争的精彩之处往往在于开始而并非结束。”面对着战场之上到处可见的被印度陆军遗弃的各种装甲车辆和火炮的残骸。身为中国陆军第7装甲师政委的吴酬勤少将此刻不无感慨的说道。这的确不是一场谈得上精彩的会战,虽然中国陆军动用了自己最为精锐的甲类集团军之中的翘楚—第38集团军和第54集团军,但是战役的进程却显得平淡无奇。
亲自坐镇新德里的印度军政府最高军事指挥官的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比自己任何的同胞都清楚在西部战线他们所面对的是什么。在他们的夙敌巴基斯坦的国土之上,那举世闻名的“万岁军”—中国陆军第38集团军、印度陆军永远的假想敌—中国陆军第54集团军,已经在战线的一侧磨刀霍霍,那种强大的压迫感宛如高悬于新德里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令刚刚击退了巴基斯坦陆军攻势的印度陆军再度陷入了空前的恐慌之中。
一度乔京德尔曾对试图在伊斯兰堡导演换马闹剧的美国政府恨之入骨,如果不是华盛顿这种在中国后院点火的行为,并摆出一幅不惜一战的架势,中国政府也不会精锐尽出,乔京德尔真的很想,中美两国打一个两败俱伤。但是这一切却不过是一个美丽的幻梦而已。现在美国海军的舰队可以轻松的打道回府,中美两国的元首在热线电话里只有一番虚情假意的寒暄之后,便可以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是中国地面部队大军既出,自然没有空手而归的道理。而印度自然便成为了中国陆军精锐之师的试剑之石。乔京德尔此刻内心的呼声或许就是“你们组团忽悠我啊!”和西方国家的预测机构一样,乔京德尔和他的同僚一样过于迷信于中国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群山可以能够羁绊住中国远征军的脚步。但是便如曾经的葱岭和特勒满川无法阻挡住盛唐时代安西都护府的甲骑一样,今天中国陆军所要抵达的地方也不是任何山川可以阻隔的。仅仅用了短短2周的时间,中国陆军两个集团军又一独立装甲师的兵力便通过地面机动和空中运输在巴基斯坦东部地区完成了前线集结。
而与巴基斯坦陆军那种猬集重兵于一隅的窄战线相比,中国陆军的部署要显得大气很多,第38集团军在伊斯兰堡地区完成了集结之后,立即开赴巴基斯坦南部的信德省。全军的3师2旅在巴基斯坦东南部城市苏库尔到中部的工商业城市巴哈瓦尔布尔一线展开,而第54集团军的3个主力步兵师则以巴基斯坦东北部城市拉合尔到木尔坦一线展开,战线之宽几乎涵盖了整个印巴边境地区。
面对中国陆军如此大开大阖的战略部署,印度陆军一度曾松了一口气。毕竟这样的宽大战线更象一种防御的姿态,而并非是展开的进攻的准备。或许中国人也不想深陷于印度西部的战争泥潭之中,毕竟经过了与巴基斯坦陆军的浴血奋战。印度陆军在其西部边境地区集结的兵力除了5个主力集团军之外,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准军事部队。纵深上千公里的防御体系使任何进攻者都将不得不认真的考虑一样被印度人的鲜血淹没的可能。而投入精锐部队的从另一种层面来说也意味着任何轻微的损失都可能将是无法弥补的。比起经过多年严格训练的虎贲劲旅,百战而成的不败金身往往更将珍贵。
中国军队很可能会在巩固一条坚固的防线之后,等待巴基斯坦陆军全面恢复全气之后再行发起进攻,毕竟有巴基斯坦陆军的步兵来充当炮灰的话,攻坚战所意味着的高昂代价将更容易接受的多。新德里当然更希望北京政府此刻能再度打开谈判之门,即便不能最终签署和约,一段时间的停火也足以令印度军政府获得喘息之机。
但是印度陆军的幻想很快便被中国陆军炮火无情的击碎了。2008年4月26日,中国人民国防军南亚战区司令胡维风中将向所属各部队下达的总攻击的命令。伴随着巨大的轰鸣之中,位于中国西部的陕西武功、宁夏银川、新疆库尔勒、乌鲁木齐、喀什一线的中国空军北线攻击集群全线出动,中国空军的3个主力轰击机师所属的轰—9b型和轰—6各系列改进型轰炸机宛如一群群南飞的侯鸟从自己的冰冷巢穴腾飞而起,飞往温暖的南方。他们所发射的“红鸟”系列巡航导弹和“精卫”(以色列研制的“哈比”反辐射无人攻击机的中国版)、“暗剑”系列无人攻击机将是中国首轮打击的空中长臂。
虽然在中国陆军发起攻击之前,新德里便利用击退巴基斯坦进攻的间隙,抓紧最后的时间尽一切可能强化自身早已千创百孔的国土防空体系。印度军政府几乎清空了自己所有的军火库。构筑起了以新德里为重心、针对巴基斯坦呈梯次展开的三道宽正面、大纵深的防空拦截网,即帕坦科特至哈尔瓦拉为第一道拦截网、昌迪加尔至安巴拉为第二道拦截网、新德里地区为第三道 拦截网。虽然这三道防御网具备了正面宽、密度大、梯次鲜明、前后衔接紧密的优势。但是历次局部战争的经验证明,依靠防空导弹和高射炮群的被动防空作战已经很难拦截攻击手段越来越灵活和狠辣的现代化空中打击。
面对着中国陆军自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常规巡航导弹攻击,印度陆军的地面防空火力除了为兄弟部队分担了那从天而降的毁灭之外几乎一无建树,印度陆军位于西部地区防御体系纵深的众多防御支撑点、补给中心、集结地域都在这一波次的空袭中全面瘫痪。而新德里更是自开战以来第一次正式的响起了空袭警报。被西方军方普遍认定具备末段超音速飞行及隐身能力的中国空射巡航导弹—“红鸟—d”型成为第一支震撼新德里的力量。这种刚刚列装部队不久的新型武器,由轰—9b型战术轰炸机携带着从远离战区的中印边境地区发射,借助自身所携带地球高清晰全数字地图、多种接口api模块以及中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飞越500多公里的距离准确的命中包括印度军政府心脏—国防部大楼在内的众多敏感目标。
虽然出于安全的考虑,乔京德尔和印度军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早已不在国防部大楼内办公了,因此在这次空袭并没有起到所谓“斩首”的效果,但是那座可怜的老旧建筑物在被击中之后所燃起的熊熊大火和黑眼却使整个新德里都陷入了一种空前的惊恐和不安之中,虽然这个国家早已风雨飘摇,但是对于生活在首都的普通民众来说,毕竟残酷的战争还是第一次如此接近的赤裸裸的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中国人开始向我们摊出最后的底牌了。或许此刻派人去北京和他们谈谈,我们还有一线生机。”在位于新德里南楼区的那些为了抵御核打击而建立起来的大型地下掩体群之中,印度军政府的首脑们最后一次会集一堂,讨论着自己和印度的明天。此刻作为印度首席经济学家的贾达夫博士不得不再一次提出了与中国人媾和的建议,毕竟印度此刻实际上已经一败涂地,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战争都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
“我们不能放弃,我们要向中国人和全世界证明,印度人是不可征服的。我的战士只会站着被击倒,绝不会跪着去乞降。我们会让中国人重捣那些穆斯林的覆辙,让他们的进攻最终变成一场夹着尾巴逃跑的比赛。”面对着贾达夫博士充满理性的建议,还没有从击败巴基斯坦人的兴奋中恢复过来的南德拉乔格中将显得自信十足。在他看来印度陆军经过了与巴基斯坦人浴血奋战之后,无论是部队的规模和战斗力都处于颠峰状态,完全可以在地面战中挫败中国人的攻势
印度陆军利用两周的时间已经将战线稳定在了拉贾斯坦运河一线,沿着这条500多公里长的运河,印度陆军构筑起一条绵长而富有弹性的防线。长于防御的帕斯里查中将便是这条名为“阿克巴”防线的最高指挥官,在防线的第一线,他部署了由12个步兵师组成的一线防御体系,这12个步兵师大多来自于那些仅受过短暂军事训练的民兵和预备役士兵组成,虽然兵力庞大但帕斯里查中将显然并不指望他们能够挡住中国陆军的脚步,在12个步兵师的侧后是充当第二线防御的8个独立步兵旅,这8个独立步兵旅的组成要相对精干和强悍的多,他们的任务是随时增援防线上的危险地带,阻挡中国人由冲击转便为突破,而一旦防线真的被突破,这5个独立步兵旅的部队则有责任用自己的血肉阻滞中国人的履带,给一线部队以时间重组防线。
而一旦中国陆军的攻击势头被遏止,部署在纵深的印度陆军战略预备队便将转入全线的反攻,由南德拉乔格中将率领的印度陆军包括2个装甲师和6个独立装甲旅在内10个师的主力部队将对中国陆军的装甲集群展开反冲击,虽然预计会遭到占据制空权和炮兵优势的中国军队的远程杀伤。但是印度陆军已经有自信凭借数量上的优势压倒对手。显然印度陆军依旧在渴望着一场库尔斯克式的会战,筑垒、步兵防御、装甲部队反冲击、最终全线反攻。
“我并不敢保证,我们的军队还可以支撑下去,但是我想说的是即便现在中国人接受我们的乞降,印度也终将沉沦。与其如此,不如让我们来轰轰烈烈的一战,用我们这一代人的牺牲去祝福一个印度新的明天吧!”作为印度军政府的实际领导人,乔京德尔用嘶哑的嗓音宣布了最终的决定。那最终的安魂曲终于辽阔的塔尔沙漠之上吹响了。
来自中国方面空前猛烈的炮火准备是这首安魂曲最初的音调,作为中国陆军最强甲类集团军的代表,中国人民国防军第38和第54集团军都拥有着空前庞大的地面炮群,充分继承和发扬前苏联陆军的大炮兵主义,在空中支援火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不能说没有必要。这两大集团军炮兵火力覆盖范围可以从前沿数百米延伸到100公里,而集团军直属战役战术导弹营所装备的东风—15型近程弹道导弹更把打击范围延伸到300至600公里的敌后纵深。面对着中国陆军空前猛烈的炮击,被寄予厚望的“阿克巴”防线在转瞬之间便土崩瓦解。根据印度陆军一线士兵的回忆,他们所面对的早已不是常规的炮火而是一座倾倒下来的火山。
伴随着徐徐向前推进的炮幕,中国陆军的装甲部队和机械化步兵向预定攻击地域展开了最终的地面进攻。战斗在曾被认为是印度独立之后国力象征的拉贾斯坦运河两岸展开,面对着地面上隆隆驶来的中国陆军99式主战坦克和86式步兵战车以及低空呼啸而来的布散着死亡的巴基斯坦空军的强—5c型攻击机和中国陆军航空兵武直—10a型和直—9g型攻击型直升机,过时的步兵壕沟和堡垒早已不堪一击,许多印度陆军的士兵选择了投降或者逃亡,当然也有人选择了留下来勇敢的战斗。但是无论他们作出怎样的选择,结果都不会有太多的不同。战争的结局早已在开始之前已经决定了。
“阿克巴”防线仅在短短的一天之内,就被中国陆军撕成了破布,面对不断向前延伸的战线。部署在二线的印度陆军8个独立步兵旅可以说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在中国陆军前进的道路之上,战士们不难看见成片成片被炮火夷平的树林和村庄,那里都曾是印度陆军试图阻击这支钢铁洪流滚滚向前所付出的代价。而南德拉乔格中将所进行的反攻击更成就了印度陆军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天以及两支中国装甲雄师的威名。
而除了海、空两军的残余力量将向非洲南部转移之外“大梵天”计划的核心内容还包括了一项绝密的转移。印度政府将秘密的向南非移交自己核武库之中最后的存货—12枚尚未组装完成的核弹头。作为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南非的铀储量一直以来居世界前列,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因此其发展核武器几乎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度成功地发明了新的铀浓缩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建设铀浓缩工厂。而随着葡萄牙撤出其殖民地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后,古巴军队在苏联的支持下于1975年进入安哥拉(兵力后来达到5万人),南非深感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南非白人政府由于推行种族隔离政策在国际上也日益孤立。由鉴于此南非的白人政府开始谋求拥有“战略遏制武器”
但是颇于来自世界各国的压力,1989年11月,南非政府最终决定在所有核装置和铀浓缩工厂拆除完毕并加入核不扩散条约。由此南非成为了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自愿销毁核武器的国家。但是随着岁月的更迭,对于一度曾在全世界的目光下自废武功的南非政府又何尝没有想过重新拥有核武器,来遏止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南部非洲的蚕食呢?但是在经过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多次空前复杂的核查,南非如果要重新开始自己的核计划,几乎必须要重新开始。而这十二枚来自印度的核弹头对于南非来说恰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机。
除了军事力量转移的“大梵天”计划之外“梵天”计划之中的另两个组成部分—“梵辅天”和“梵众天”则分别指导着印度国内一流科研团队的转移以及印度政府目前大多海外资产的转移工作。
而印度的科研体系由国家科研机构、民间科研组织和企业内部的研发机构三个部分组成。国家科研机构是指隶属于不同科技管理部门和社会经济发展部门科研机构。民间科研组织包括民营科研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所属的科研机构。企业内部的研发中心则是指经印度政府有关部门认可的隶属于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这一体系和布局具有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但却也有着它与身俱来的弊端。
印度科研体系是在印度独立后在尼赫鲁政策的指导下建立的,长期以来变化读不大。尼赫鲁在20世纪50-60年代制定了印度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无非是:通过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实行进口替代实现工业化;通过农业基础建设、土地制度改革和合作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社会世俗化实现宗教平等和社会公平。长期以来科技体制的建立主要围绕发展重工业和实现进口替代产品,为此,印度的科技体制主要以中央政府下辖的国立研究机构为依托,借用少数国立大学的研究力量,以完成国家确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其中空间技术、国防科技研究、核能技术等当作提升其大国地位的象征,因而投入了国家巨资加以建设,在这三个领域的研发比例占到总研发投入的64%左右。其次政府投入的重点领域是农业,主要解决灌溉、化肥、农药和品种种质问题,提高作物产量。而印度的研发支出之中,中央政府的研发支出的绝大部分也流向了国防以及与国防相关的空间和核能领域,而投向涉及国计民生的领域的投入甚少。
20世纪90年代以后,印度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一批私营企业破土而出。这些私营企业的成长,主要得益于全球化的浪潮,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产业分包,即将部分低端非核心技术的开发和服务外包给这些企业,使之成为欧美企业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由于印度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无法与中国、墨西哥等国抗衡,因此,印度私营企业走上了以输出智力为主的软件和服务外包的道路,以减轻对本国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经过近20年的打拼,印度的软件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成就斐然,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一路领先于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独领风骚的一面旗帜。
但是这一变化是在现行科技体制之外兴起的,并没有触及现行科技体制本身。对于现行的科技体制的最大触动便是如何将政府拨款的应用研究与企业的产业化开发相结合。但是,由于私营企业的兴起是印度科技体制之外的产物,其主导方向是以市场赢利为目的的民用科技领域,如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国际服务外包、制药业等,与政府主导的空间、国防、核能等领域相脱节,因此国立研究机构的“应用研究”成果如何与企业的市场需求相结合,依旧是印度科研体制一个难解的症结。
这样的一种中央政府主导的科研体制,由于受制于政府研发经费的限制,人数和规模都不会很大,形成一种“精英”阶层,因此容易理解为什么像印度这样一个有着11亿人口的大国,全国直接从事科研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9万多人,仅为中国的一个零头。又由于印度的研发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重点领域,这些领域的科学家手中掌握的人均科研经费可想而知,虽然从无经费短缺之虞。但是相对于中国在科研领域的全线投入和举国体制。印度这些精英集团往往无法取得巨大的突破。
借助“梵辅天”计划,新德里方面还是有计划的向海外转移自己的科研团队。首先得到转移的自然是印度空间技术、国防科技研究、核能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主要的转移方向依旧是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大批在长期在印度国内养尊处优的科学家们不得不放弃他们终日与之为伍的大型试验设备,带着凝结着无数印度科研人员的心血的数据和资料登上了飞往异域的班机。除了一些涉及国家机密的国防科技研究团队,一些在信息技术、软件、生物制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民间科研团队也在被转移之列。
由于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印度卢比早已形同废纸。但是这并非代表印度已再无财富。在印度国库之内已经存放着约300吨左右的黄金。而这还并不包括印度军政府在孟买金融风暴发生之后,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而从民间没收的约3倍于这个数字的“人民黄金”说到对黄金的热爱,全世界恐怕没有一个地方能够胜过印度。印度人不论贫富,几乎每家每户多少都有黄金;印度人每年消耗800吨的黄金,占全世界每年黄金消耗量的20%。对黄金的热爱,与印度特殊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已经烙进了印度人的性格之中。
印度人甚至认为黄金与印度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离开了黄金饰品,就没有完整的印度传统,不论是结婚或者其它仪式。因此经过许多代人的积累,印度家庭拥有的黄金总量估计多达15000吨,总价值3。2 万亿美元。这一黄金总量是印度中央银行所拥有的黄金储备的40倍,是美国中央银行所拥有的黄金总量的将近两倍。如果不是通过用早已失去国际购买能力的卢比向印度人强买黄金,然后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抛售获取外汇,或许印度的经济早已崩溃了。
在代号“梵众天”的经济转移计划之中,印度政府将这些国库内所存放的黄金以及其他贵金属全部运往南部非洲各国。其中除少部分将用于购买当地的一些矿产和大型基础设施的股份之外,其余的都将被存入各国的中央银行作为印度政府提供的秘密贷款,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各国政府保存但最终将归还印度政府。
但是此刻无论是逃往海外的军舰和战机,还是那些寄托着印度未来的学者,或是印度国库内的财富都已经不再属于新德里。以南非为首的东南非洲各国面对着运低自己领土的财富,早已将所谓的承诺抛之脑后,而尾随着印度军舰而来的中国远征军更是给了他们坐地分赃最好的理由—印度已经行将就木,没有人会为今天的贪婪追究他们的责任。而中国政府所要的也并不多,除了中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尼赫鲁”号和俄制“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k-152“海豹”之外,其余的印度海军舰艇可以任由东南非洲各国在南非的协调之下自由分配。所有涉及印度国防机密的印度国防科技研究团队必须全部由中国政府接管,而信息技术、软件、生物制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民间科研团队则可以在交出核心技术文件之后自行解散。至于从印度国内运出的贵金属,中国则拿出了足够的大国风范。中国政府在取走相对于印度战争赔款的分额之后,以人民币对黄金的国际市场牌价向东南非洲各国购买这批黄金。当然如果各国政府同意的话,中国政府也可以提供等额的中国产品。而至于那十二枚尚未完成组装的核弹则再无人提起,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或许东南非洲各国由自己的行动向乔京德尔证明了黑人也并非他想象中的那么淳朴。但实际上那些纳粹黄金最后的下落也早已提醒过这种所谓的复兴计划往往只会成为那些盟国食言而肥的良机。因为最终这批巨大财富除了少数被逃脱制裁的纳粹高级人物据为己有;或作为战争赔偿交付给受害国之外。大部分都被包括梵蒂冈、瑞士、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土耳其、阿根廷等二战中的所谓中立者所侵吞了。这些国家在二战后黄金储量的猛增足以证明他们都曾经在第三帝国的腐尸之上吃得满嘴流油。
不过和纳粹黄金问题上一样真正收益的依旧是在战争中大发横财的美国。通过所谓的“安全港计划”美国政府则假借通过强迫中立国停止与纳粹的贸易往来,限制德国向其他周边国家的经济渗透;阻止德国强占中立国的资产;确保德国的资产用于战后赔偿和欧洲战后重建的方式。大量强占德国在海外的资产。而这一次美国同样利用对印度经济制裁的计划,在美国国内和全世界范围低价并购印度公司的海外资产。这些财富的世值远远超出了中国所获得的战争赔款。
“我们已经没有了明天,但也要光荣的走完这最后的午夜。”从无尽的痛苦之中回复过来乔京德尔不得不再不面对来自东西两个方向的强大攻势。印度或许即将瓦解,但他显然不甘心走的默默无闻。
第七十章:南亚新局(四)
位于加尔各答以北115公里处的讷伯德维普,这座印度西孟加拉邦东南部的古老城市。此刻正在炮火中震颤着走向新生,它曾经远离战火,但是此刻这里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前线了。地处帕吉勒提河和贾兰吉河会合处的讷伯德维普,曾经是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目前最为接近陷入重围的印度陆军孟加拉作战集群的城市了。毕竟这里距离孟加拉西部的拉杰沙希仅不到100公里,印度陆军依旧一度期待着一个奇迹出现。
印度东部军区期望在正面的中国陆军兵力尚未完全集结之际,从侧翼为深陷于重围之中友军打开一条生命的通道。但是连续的多次尝试,却都在中国陆军第61摩托化步兵师的主力第181团面前碰了个头破血流。为了打开突破口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调集了1个山地步兵师又1个独立步兵旅的庞大机动兵力,在不到30公里的突击正面上对第181团的阵地展开了空前猛烈的进攻。
由于战前考虑到中国陆军在空中打击和远程炮火之上的优势,因此印度陆军在攻击之前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周密计划。先利用夜幕的掩护将由1个加强营组成的前锋部队秘密渗透到预定攻击目标的前沿,而在纵深则布置了6个营级规模的后续打击集群。一旦战争打响,印度陆军期望自己依为尖刀的前锋部队可以快速贴上去,与中国陆军的一线守军展开短兵相接,随后后续部队可以快速跟上,利用兵力的优势将中国陆军逐出阵地。
计划可以说是完美无缺,而在当天晚上最初的渗透中一切也都显得异常的顺利。面对着杂草丛生的阵地前沿。或许是连日以来的高歌猛进令中国陆军沉浸于胜利的喜悦之中,也有可能是连日的奔波令这些远征的将士过于疲惫。总之中国陆军不仅面对摸上来的对手竟没有丝毫的反应,甚至连常见敲山震虎式的冷枪冷跑都没有,提心吊胆接近一线的印度陆军的精锐们自鸣得意的在中国陆军第181团的阵地前沿潜伏下来。只等待着那总攻的号角吹响。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距离黎明前夕发起总攻的预定时间已所剩无几。印度陆军的士兵们开始架设近距离进行火力压制的机枪,为自己的步枪前端装好刺刀。此刻正是一个正常人最为疲累的时候,但是被紧张驱散了睡意的每一个印度士兵此时目光之中都散发出前所未有的精神。他们幻想着自己便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俱卢族的勇士,可以在夜色中冲入敌营,一举扭转战局。
但就在他们望眼欲穿的期待着那总攻的信号之时,一声声尖锐的呼啸却提前宣告了战斗的开始,那是部署在中国陆军61摩托化步兵师第181团部署在阵地纵深的炮兵营的怒吼。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还是中国陆军师属炮兵团主要压制兵器的83式122毫米牵引榴弹炮,此刻已经全面下放到团属炮兵营,随着榴弹炮连6门83式122毫米牵引榴弹炮一阵猛烈的急速射。整个印度陆军的攻击队列的纵深上立即哀鸿遍野。
原本以为中国陆军的炮火仅仅是试探的印度陆军基层指挥官们还尝试着压制部队撤退或者立即发起冲锋的冲动。但是在几分钟之后,他们便立即意识到这根本就不是火力试探,而是想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着全面的火力压制。在如此密集的炮火之中,不用多长时间后续跟进的印度陆军各部队便将被彻底打残。终于在身后此起彼落的炮声之中,潜伏在一线的印度陆军一个加强营的士兵在各自长官刺耳的哨声中向着中国陆军的阵地前沿有些混乱的发起了冲锋。
但是当这些匍匐已久的士兵抬起自己那被挂满了伪装物的钢盔压得极低的头颅之时,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便在转瞬之间吞没了他们一度高昂的士气。因为在黎明前最为黑暗的夜空之中,数十枚绚烂的流星正高速向他们扑来。那是中国陆军一线步兵团手中多年以来不变的利器—63-1式107毫米轻型火箭炮。如果说122毫米牵引榴弹炮是用来攻城拔寨的青龙偃月刀的话,那么107毫米轻型火箭炮便是横扫千军的狼牙大棒。
这种被全世界都公认为“游击战利器”的轻型火箭炮,体积和外形尺寸都很小,不仅可以由吉普车牵引,甚至还能用人力分解搬运。运动灵活,极其应于合平原和山地作战。虽然最大射程只有8。5公里,但是火力突击性却非常的好。这种火箭弹的战斗部重8。33公斤,杀伤半径可达12。5米。最适合用于歼灭集群目标之中轻型装甲车辆和其它软目标。而中国陆军在这一轮火箭弹的齐射之中,除了杀伤力极强的空爆反步兵弹之外,更有不少火箭弹携带磷铝燃烧战斗部,转瞬之间第181团的阵地前沿便成为一片地狱般的火海。
付出数百名精锐步兵的代价,印度陆军似乎才终于明白,作为曾以近战、夜战以及密集式集团冲击战胜过无数强悍对手的中国陆军,是不会让对手以简单的考备自己的绝招所击败的。包括他曾经最好的学生—越南人民军。在老山战役期间,越南陆军曾计划以8个精锐步兵团,共18000余人的兵力展开所谓“北光计划”进犯我老山前线,但在中国陆军空前强大的火力面前,很多越南陆军的部队刚刚下车便遭到了中国重炮的火力覆盖。付出了伤亡数千人的代价仅向前推进了不到15米。时代在变,但中国陆军勇敢无畏的精神不变,变的只是手中日益强大的武器和打击对手的方式而已。
在奇袭的计划被打乱之后,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冒着被火力反压制的风险,出动了所有地面炮火进行报复,在几乎一片倒的炮战之中,印度陆军以3个炮兵营被打残的代价,向第181团的阵地上艰难的倾泄了数千发炮弹。数不清的炮弹在第181团驻守的阵地上植出了一片片桔红色的火林。印度陆军此刻只能相信他们的所有努力终有机会耗尽中国人的气血。毕竟在他们攻击的正面之上,中国人仅有1个团的兵力。
但是当那些饱受中国炮兵杀伤的印度陆军士兵越过那些自己同僚残缺不全的尸体冲上第181团阵地的前沿之时,等待着他们的却是宛如铁板一样的防御。无数的曳光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在阵地前织成了一张火网,子弹在黑暗中准确的撩倒着每一个试图冲上阵地的敌人。而前线各步兵营所属炮兵连手中的89式100毫米迫击炮和团属炮兵营手中的86式 120毫米迫击炮均对前线蜂涌而来的印度陆军步兵群提供猛烈的曲射压制火力,这些呼啸而出的诡异曲线牵动着使用者的神经,下一个瞬间便将带动着人的肢干在瞬间进入天堂或地狱。
“中国的步兵似乎永远不畏惧炮火。”很多年之后,曾亲临一线指挥印度陆军6个营轮番冲击第181团阵地的印度陆军加尔各答城防司令布拉德少将曾心有余悸的说道。或许布拉德并不知道,他这早已不是第一个就这一战争奇袭发出惊叹的指挥官。早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所面对的对手—中国陆军便是一支“飞机炸不烂,排炮打不动”的钢铁雄师。
很多人在讷伯德维普战役之后,在称赞第181团坚强果敢之余,也曾质疑过为什么第21集团军在第181团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之时,其他部队却全无动作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在第21集团军前线指挥部的里根本没有人将第181团所面对的战争归入苦战之列。印度陆军早已失去了足以一战的能力,在第21集团军这群猛虎面前的不过是一群被驱赶着的绵羊而已。
当士兵们在如潮的攻势中辗转反击;在铁火交织的狂澜中躲避求生;在沥血的肉搏中奋勇厮杀;所谓的战术和尖端武器都已失却了光彩。战争最终的将浓缩在每一个士兵的眼中,如果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么战争的细节完全靠的是士兵们决死的勇气和临敌机智。虽然表面上处于守势,但第181团实际上却控制着数倍与己的当面之敌的战场主动权。他们防御只是为了挫尽对手最后的一丝信心。凭借着坚固的土木工事,第181团的每个连都可以抵御着数百名敌军不分波次的攻击。
战斗的距离在不断的缩短,从轻重迫击炮的交锋到机枪火力的对射,再到手雷和突击步枪的缠斗,直到明晃晃的刺刀在黑暗下闪烁出逼人的寒光。面对着那最为终极的对抗,由紧张到恐惧的转变通过第一人退却的印度士兵迅速漫延到整个进攻的队列中去,所有活着的士兵如同雪崩般溃退下去,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兵败如山倒,这支军队最终已经丧失了战斗下去的精神支柱,恐惧将他们的灵魂完全吞灭了。
讷伯德维普战役在中国陆军对整个印度东部地区解放的过程中,仅是一场规模很小的战斗。但却正是这次战役开启了印度陆军在整个东部战线上总崩溃的开始。当印度陆军解围的努力宣告破产之后,转入防御之时,却意外的发现整条战线上的兵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中国陆军的两个主力集团军已经全部转入了进攻的序列,在他们身后辽阔的印度国土早已结束了中国远征军短暂军管。后勤线上无数的军车在道路上飞驰,甚至可以看到普通印度民众的笑容和挥手致意。
随着印度共产党政治局委员西塔拉姆。耶丘的抵达,中国远征军逐渐摆脱了外线作战的劣势。对于在西孟加拉邦左翼联合政府执政已有近30年经验的印度共产党而言,其在包括西孟加拉邦在内的印度东部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印度军政府的弹压。
或许是借鉴了中国共产党在自己国家的成功经验,印度共产党也将土地改革作为其的执政基础。其中西孟加拉邦土改由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租佃改革与土地的重新分配。左翼联合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运动—“佃农行动”在土地记录中对佃农进行登记,并在宪法修正案中赋予佃农永久、可继承地耕种租赁的土地。土改的第二项措施就是获得最高富余土地,在穷人和无地者中进行重新分配。
而重组基层自治机构则是印度共产党领导获得土地的农民当家作主的必要工具。以基层自治机构为平台,印度共产党与农村的既得利益者相抗争。西孟加拉的自治机构行使市政的职责,建设与管理医院、学校和图书馆,促进农业、合作社、家庭工业以及儿童福利的发展。村务管理机构在地方规划和执行政府计划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他们促进合作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地方资源、确定房屋建造的受益者、减轻贫困以及提供社会保障等。这使得基层自治机构在西孟加拉农村地方管理中成为一个关键的部门。
如果不是乔京德尔先发制人,逮捕了印度共产党在加尔各答的主要领导人,印度军政府与印度共产党在印度东部的交逐,很可能提前导致印度的分裂。而即便是通过“斩首”行动瓦解了印度共产党的组织中枢,其庞大的分支依旧存在。虽然由于投鼠忌器,印度共产党在的基层自治机构没有掀起大规模的武装斗争。但是长期以来对印度入侵孟加拉的和平抵制却从未中断过,而这也就是印度军队无法对印度东部地区进行更深层次动员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而通过与西塔拉姆。耶丘的接洽,中国政府很快便与印度共产党的高层取得了意见上的一致。长期以来印度共产党都主张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转变,即通过发展强大的群众革命运动,把议会和非议会的斗争形式结合起来,工人阶级及其同盟军将尽最大努力击败反动力量的抵抗,从而通过和平手段实现这些转变。但是面对强大的反动力量的军事反扑。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显然已经无法在新的形势下巩固来之不易的人民政权。
在西塔拉姆。耶丘的倡导和组织之下,印度共产党在印度东部的残余力量努力动员各个阶层的劳动群众,包括工人阶级和农业工人、农民手工业者、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及与妇女、学生和青年一起工作的服务人员,为能够取代统治阶级和腐败政府而展开武装斗争。在中国远征军的帮助之下,印度共产党团结左派力量,联合所有爱国民主群众,以使国家走上新的发展道路而与新德里军政府正式决裂。
其实印度东部各邦的经济状况并不差,通过土地改革,印度共产党领导的各邦的农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不仅帮助西孟加拉邦摆脱农业发展的停滞状况,而且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也超过任何一个邦。自1977年以来,西孟加拉邦的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增长6%,在印度17个人口最多的邦当中增长速度最快;西孟加拉邦是全国最大的稻米生产地,土豆产量全国第二。堪称印度的粮仓。而自20世纪80年代,西孟加拉邦农民收入增长在印度全国范围内也是最高的。在各级基层自治机构的帮助之下,中国远征军逐渐从尴尬的“占领军”的地位中解放了出来。
越来越多的印度东部各邦民众从新德里的妖魔化中国的宣传中觉醒过来,不禁停止了与中国军队的对立,更甚至加入到了反对印度军政府的行列中去。“难道我们的民族就那么脆弱吗?没有一个人愿意为了印度尊严而死吗?”面对着在中国远征军的装甲洪流面前溃散的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印度陆军加尔各答城防司令布拉德少将形单影只的站在辽阔的恒河平原之上,在他的背后印度东部第一重镇—加尔各答已经从原先的混乱之中恢复了往昔的平静,他的上司印度东部军区司令卡尔马特中将意外的释放了包括西孟加拉邦政府代总理、印度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成员巴塔卡列在内的印度共产党的全部在押高官,此刻加尔各答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新德里的领导。
“不!印度人不是天生的亡国奴,只是我们向他们索取的太多,又给予的太少。走吧!年轻人,军人的最终结局不一定是战死。还是要有人活下去述说历史。”走到这位自己最后的同僚身边,已经交出了加尔各答城防大权的卡尔马特中将显得空前的轻松。他拍了拍布拉德少将的肩膀,微笑着说道。面对这位老前辈的劝解,布拉德少将只有微笑的接受。而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卡尔马特中将取出了自己的配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年轻人,为印度尊严去死的有我们这些老骨头就够了,你们要为了他的明天而活。”
在印度,华人最多的城市是加尔各答,在加尔各答则有个塔坝中国城。塔坝是加尔各答东部城郊的一个小镇,面积约半平方公里,200多年前,以广东梅县客家人为主的华人开始落户于此,至今在塔坝生活着近1500名华人。这里有他们的家园和他们经营的30多家中餐馆、250余家皮革加工厂。几代华人的艰辛打拼,也成就了曾是一片沼泽地的塔坝。在一片欢呼声中,阔别祖国近一个世纪的华人后裔终于第一次感到了空前的自豪,因为在他们的眼前是一支空前威武雄壮的中华雄师。
第七十章:南亚新局(五)
“其实一场战争的精彩之处往往在于开始而并非结束。”面对着战场之上到处可见的被印度陆军遗弃的各种装甲车辆和火炮的残骸。身为中国陆军第7装甲师政委的吴酬勤少将此刻不无感慨的说道。这的确不是一场谈得上精彩的会战,虽然中国陆军动用了自己最为精锐的甲类集团军之中的翘楚—第38集团军和第54集团军,但是战役的进程却显得平淡无奇。
亲自坐镇新德里的印度军政府最高军事指挥官的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比自己任何的同胞都清楚在西部战线他们所面对的是什么。在他们的夙敌巴基斯坦的国土之上,那举世闻名的“万岁军”—中国陆军第38集团军、印度陆军永远的假想敌—中国陆军第54集团军,已经在战线的一侧磨刀霍霍,那种强大的压迫感宛如高悬于新德里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令刚刚击退了巴基斯坦陆军攻势的印度陆军再度陷入了空前的恐慌之中。
一度乔京德尔曾对试图在伊斯兰堡导演换马闹剧的美国政府恨之入骨,如果不是华盛顿这种在中国后院点火的行为,并摆出一幅不惜一战的架势,中国政府也不会精锐尽出,乔京德尔真的很想,中美两国打一个两败俱伤。但是这一切却不过是一个美丽的幻梦而已。现在美国海军的舰队可以轻松的打道回府,中美两国的元首在热线电话里只有一番虚情假意的寒暄之后,便可以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是中国地面部队大军既出,自然没有空手而归的道理。而印度自然便成为了中国陆军精锐之师的试剑之石。乔京德尔此刻内心的呼声或许就是“你们组团忽悠我啊!”和西方国家的预测机构一样,乔京德尔和他的同僚一样过于迷信于中国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群山可以能够羁绊住中国远征军的脚步。但是便如曾经的葱岭和特勒满川无法阻挡住盛唐时代安西都护府的甲骑一样,今天中国陆军所要抵达的地方也不是任何山川可以阻隔的。仅仅用了短短2周的时间,中国陆军两个集团军又一独立装甲师的兵力便通过地面机动和空中运输在巴基斯坦东部地区完成了前线集结。
而与巴基斯坦陆军那种猬集重兵于一隅的窄战线相比,中国陆军的部署要显得大气很多,第38集团军在伊斯兰堡地区完成了集结之后,立即开赴巴基斯坦南部的信德省。全军的3师2旅在巴基斯坦东南部城市苏库尔到中部的工商业城市巴哈瓦尔布尔一线展开,而第54集团军的3个主力步兵师则以巴基斯坦东北部城市拉合尔到木尔坦一线展开,战线之宽几乎涵盖了整个印巴边境地区。
面对中国陆军如此大开大阖的战略部署,印度陆军一度曾松了一口气。毕竟这样的宽大战线更象一种防御的姿态,而并非是展开的进攻的准备。或许中国人也不想深陷于印度西部的战争泥潭之中,毕竟经过了与巴基斯坦陆军的浴血奋战。印度陆军在其西部边境地区集结的兵力除了5个主力集团军之外,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准军事部队。纵深上千公里的防御体系使任何进攻者都将不得不认真的考虑一样被印度人的鲜血淹没的可能。而投入精锐部队的从另一种层面来说也意味着任何轻微的损失都可能将是无法弥补的。比起经过多年严格训练的虎贲劲旅,百战而成的不败金身往往更将珍贵。
中国军队很可能会在巩固一条坚固的防线之后,等待巴基斯坦陆军全面恢复全气之后再行发起进攻,毕竟有巴基斯坦陆军的步兵来充当炮灰的话,攻坚战所意味着的高昂代价将更容易接受的多。新德里当然更希望北京政府此刻能再度打开谈判之门,即便不能最终签署和约,一段时间的停火也足以令印度军政府获得喘息之机。
但是印度陆军的幻想很快便被中国陆军炮火无情的击碎了。2008年4月26日,中国人民国防军南亚战区司令胡维风中将向所属各部队下达的总攻击的命令。伴随着巨大的轰鸣之中,位于中国西部的陕西武功、宁夏银川、新疆库尔勒、乌鲁木齐、喀什一线的中国空军北线攻击集群全线出动,中国空军的3个主力轰击机师所属的轰—9b型和轰—6各系列改进型轰炸机宛如一群群南飞的侯鸟从自己的冰冷巢穴腾飞而起,飞往温暖的南方。他们所发射的“红鸟”系列巡航导弹和“精卫”(以色列研制的“哈比”反辐射无人攻击机的中国版)、“暗剑”系列无人攻击机将是中国首轮打击的空中长臂。
虽然在中国陆军发起攻击之前,新德里便利用击退巴基斯坦进攻的间隙,抓紧最后的时间尽一切可能强化自身早已千创百孔的国土防空体系。印度军政府几乎清空了自己所有的军火库。构筑起了以新德里为重心、针对巴基斯坦呈梯次展开的三道宽正面、大纵深的防空拦截网,即帕坦科特至哈尔瓦拉为第一道拦截网、昌迪加尔至安巴拉为第二道拦截网、新德里地区为第三道 拦截网。虽然这三道防御网具备了正面宽、密度大、梯次鲜明、前后衔接紧密的优势。但是历次局部战争的经验证明,依靠防空导弹和高射炮群的被动防空作战已经很难拦截攻击手段越来越灵活和狠辣的现代化空中打击。
面对着中国陆军自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常规巡航导弹攻击,印度陆军的地面防空火力除了为兄弟部队分担了那从天而降的毁灭之外几乎一无建树,印度陆军位于西部地区防御体系纵深的众多防御支撑点、补给中心、集结地域都在这一波次的空袭中全面瘫痪。而新德里更是自开战以来第一次正式的响起了空袭警报。被西方军方普遍认定具备末段超音速飞行及隐身能力的中国空射巡航导弹—“红鸟—d”型成为第一支震撼新德里的力量。这种刚刚列装部队不久的新型武器,由轰—9b型战术轰炸机携带着从远离战区的中印边境地区发射,借助自身所携带地球高清晰全数字地图、多种接口api模块以及中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飞越500多公里的距离准确的命中包括印度军政府心脏—国防部大楼在内的众多敏感目标。
虽然出于安全的考虑,乔京德尔和印度军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早已不在国防部大楼内办公了,因此在这次空袭并没有起到所谓“斩首”的效果,但是那座可怜的老旧建筑物在被击中之后所燃起的熊熊大火和黑眼却使整个新德里都陷入了一种空前的惊恐和不安之中,虽然这个国家早已风雨飘摇,但是对于生活在首都的普通民众来说,毕竟残酷的战争还是第一次如此接近的赤裸裸的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中国人开始向我们摊出最后的底牌了。或许此刻派人去北京和他们谈谈,我们还有一线生机。”在位于新德里南楼区的那些为了抵御核打击而建立起来的大型地下掩体群之中,印度军政府的首脑们最后一次会集一堂,讨论着自己和印度的明天。此刻作为印度首席经济学家的贾达夫博士不得不再一次提出了与中国人媾和的建议,毕竟印度此刻实际上已经一败涂地,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战争都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
“我们不能放弃,我们要向中国人和全世界证明,印度人是不可征服的。我的战士只会站着被击倒,绝不会跪着去乞降。我们会让中国人重捣那些穆斯林的覆辙,让他们的进攻最终变成一场夹着尾巴逃跑的比赛。”面对着贾达夫博士充满理性的建议,还没有从击败巴基斯坦人的兴奋中恢复过来的南德拉乔格中将显得自信十足。在他看来印度陆军经过了与巴基斯坦人浴血奋战之后,无论是部队的规模和战斗力都处于颠峰状态,完全可以在地面战中挫败中国人的攻势
印度陆军利用两周的时间已经将战线稳定在了拉贾斯坦运河一线,沿着这条500多公里长的运河,印度陆军构筑起一条绵长而富有弹性的防线。长于防御的帕斯里查中将便是这条名为“阿克巴”防线的最高指挥官,在防线的第一线,他部署了由12个步兵师组成的一线防御体系,这12个步兵师大多来自于那些仅受过短暂军事训练的民兵和预备役士兵组成,虽然兵力庞大但帕斯里查中将显然并不指望他们能够挡住中国陆军的脚步,在12个步兵师的侧后是充当第二线防御的8个独立步兵旅,这8个独立步兵旅的组成要相对精干和强悍的多,他们的任务是随时增援防线上的危险地带,阻挡中国人由冲击转便为突破,而一旦防线真的被突破,这5个独立步兵旅的部队则有责任用自己的血肉阻滞中国人的履带,给一线部队以时间重组防线。
而一旦中国陆军的攻击势头被遏止,部署在纵深的印度陆军战略预备队便将转入全线的反攻,由南德拉乔格中将率领的印度陆军包括2个装甲师和6个独立装甲旅在内10个师的主力部队将对中国陆军的装甲集群展开反冲击,虽然预计会遭到占据制空权和炮兵优势的中国军队的远程杀伤。但是印度陆军已经有自信凭借数量上的优势压倒对手。显然印度陆军依旧在渴望着一场库尔斯克式的会战,筑垒、步兵防御、装甲部队反冲击、最终全线反攻。
“我并不敢保证,我们的军队还可以支撑下去,但是我想说的是即便现在中国人接受我们的乞降,印度也终将沉沦。与其如此,不如让我们来轰轰烈烈的一战,用我们这一代人的牺牲去祝福一个印度新的明天吧!”作为印度军政府的实际领导人,乔京德尔用嘶哑的嗓音宣布了最终的决定。那最终的安魂曲终于辽阔的塔尔沙漠之上吹响了。
来自中国方面空前猛烈的炮火准备是这首安魂曲最初的音调,作为中国陆军最强甲类集团军的代表,中国人民国防军第38和第54集团军都拥有着空前庞大的地面炮群,充分继承和发扬前苏联陆军的大炮兵主义,在空中支援火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不能说没有必要。这两大集团军炮兵火力覆盖范围可以从前沿数百米延伸到100公里,而集团军直属战役战术导弹营所装备的东风—15型近程弹道导弹更把打击范围延伸到300至600公里的敌后纵深。面对着中国陆军空前猛烈的炮击,被寄予厚望的“阿克巴”防线在转瞬之间便土崩瓦解。根据印度陆军一线士兵的回忆,他们所面对的早已不是常规的炮火而是一座倾倒下来的火山。
伴随着徐徐向前推进的炮幕,中国陆军的装甲部队和机械化步兵向预定攻击地域展开了最终的地面进攻。战斗在曾被认为是印度独立之后国力象征的拉贾斯坦运河两岸展开,面对着地面上隆隆驶来的中国陆军99式主战坦克和86式步兵战车以及低空呼啸而来的布散着死亡的巴基斯坦空军的强—5c型攻击机和中国陆军航空兵武直—10a型和直—9g型攻击型直升机,过时的步兵壕沟和堡垒早已不堪一击,许多印度陆军的士兵选择了投降或者逃亡,当然也有人选择了留下来勇敢的战斗。但是无论他们作出怎样的选择,结果都不会有太多的不同。战争的结局早已在开始之前已经决定了。
“阿克巴”防线仅在短短的一天之内,就被中国陆军撕成了破布,面对不断向前延伸的战线。部署在二线的印度陆军8个独立步兵旅可以说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在中国陆军前进的道路之上,战士们不难看见成片成片被炮火夷平的树林和村庄,那里都曾是印度陆军试图阻击这支钢铁洪流滚滚向前所付出的代价。而南德拉乔格中将所进行的反攻击更成就了印度陆军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天以及两支中国装甲雄师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