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刺角芽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胡大娘死了,这是我听老家来人说的。
胡大娘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却没有普通农村妇女的幸福。她一生养育二子三女,长子的大名,随着岁月流逝,已经被人们所遗忘。只记得当时正时兴样板戏沙家浜,其中有个人物叫“胡司令”乡民无知,只道有一“胡”字,另外,估计这个孩子也很可爱,于是就叫他“胡司令”连他的爷爷胡大爷,见到这个孙子,也是来个军礼,口呼“报告司令”胡大娘一生的不幸,便始自“胡司令”;然后又育一“半语儿”(听力有问题,只能听懂一部分,能发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声音。),名叫峰,三女梅、菊、青。
十来岁时的“胡司令”整日和本家一群孩子们玩耍。那时,正是生产队吃“大锅饭”的年月,也是胡大娘一生中最为舒心的日子,在生下两个女儿后,生下一大胖小子,长门得长孙,这在重男轻女的农村,自然是大喜,母以子贵,胡大爷和胡大奶自然对大儿媳另眼看待。有什么好吃的自然不会忘了孙子,老两口必定巴巴地送到大儿子那儿,丈夫的疼爱自不必说,小日子过得舒心惬意,很让村人们艳羡。这天,一群男男女女正在歇工,男的扯闲篇,几个好事之徒不免要往女人堆里挤,伺机占便宜。女人们则拿出临出门准备好的未纳完的鞋底,见缝插针地纳几针,一边纳底子,一边说着张家的新媳妇,李家的胖儿子,胡大娘不说话,她不属于那种伶牙利齿的人,别人说啥好笑的,她也陪着笑。她在为“胡司令”纳一双鞋底,胡大娘做的老虎头棉靴,在我村是一绝,老虎头缠得细密、硬挺,颜色搭配鲜亮,棉靴作成后样子好,那家生了孩子,有人情往来的送一双,穿上胡大娘做的老虎头靴,小孩儿觉得随脚,大人觉得好看。现在,虽然胡司令大了,胡大娘不用给他做虎头靴了,可是如果别人问她做法,她还是很乐意倾囊传授的,可别人做的总不如胡大娘做的灵秀。这会儿,胡大娘正在给屠大婶说老虎头的缠法,胡二伯家的小白妮飞快地跑来,边跑边叫“娘,娘,我哥掉缸里了!我哥掉缸里了!”胡二娘的儿子小,小白妮的哥就是胡司令。胡大娘一听,腿就软了,鞋底子也掉了,倒是生产队的男劳力冷静,早有人跑到了不远出的胡大娘家,孩子已经捞了出来,可是孩子已经憋死在自家的水缸。闻讯赶来的胡大爷不相信自己活蹦乱跳的孙子眨眼没了气,把孩子放在牛背上,赶着牛来回遛,希望能把孩子肚里水给倒出,孩子能够活过来。可是,孩子是再也回不来了,再也不能听到爷爷叫他“胡司令”了。
下午,暖暖的余晖照在打谷场上,胡司令小小的身子被放在了石磙上,还有人抱一丝幻想,以为胡司令能像许多溺水的孩子一样,在石磙上放过之后会排出肺里的积水,能苏醒过来,与胡司令熟悉的小孩跑去看,只见胡司令平静地在石磙上躺着,就像他们平时玩耍时想试试自己的腰是否足够软,面向上绕石磙躺着一样。
这,已经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我所了解的所有片段,也无非是父亲偶尔提起的牙慧。我所知道的,就是在我小时侯,胡大娘疯了,不知道为什么,胡司令死后胡大娘没疯,却在又生了一儿一女后疯了。疯了的胡大娘不伤害人,只是痴痴呆呆的,两眼无神,到处乱跑,一边跑一边自言自语,满村子的人都跟着看,疯了的胡大娘没有一点知觉,当着那么多的大伯子老公公,脱裤子就小便。因为疯子胡大娘不伤害人,不象另一个疯子,徐八爷,犯起病来,拿着镰刀去割正在放映中的电影屏幕,这在我幼小的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于是,一听说徐八爷疯病犯了,我是能躲多远算多远,而对于胡大娘,我是很有几分勇气走到跟前的。另外一个相关内容是,因为胡大爷宠爱胡司令的弟弟峰哥,我的发小小崎姐(即胡大爷三子,我胡三叔最宠爱的女儿)一次泄愤时说“就他们娃死,还想赖琴姐呢!”琴是胡三叔的大女儿,在胡司令溺水时,琴、小白妮都在现场,琴年长于胡司令和小白妮,但在出事后,去报信的是小白妮,而不是琴。
在我模糊的记忆中,曾经有很隐晦的关于胡司令致死的传闻。以我现在的阅历估计这可能与胡大爷有关,胡大爷是我们方圆十里八村有名的能工巧匠,能雕龙画凤,桌椅板凳、衣箱衣柜对于胡大爷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胡大爷和胡大奶一共生养了三男两女,除了小精姑因为人才出众(精即是聪明、懂世故之意,但是在我有印象时,我见到的婚育之后的小精姑还是光彩照人。),被当时各村联办的剧团取走,最后嫁给了剧团团长外,胡大伯、胡二伯、胡三叔、胡大姑父全是木匠。在当时的农村,会一门手艺,就等于端了一个铁饭碗,我能感到的最大差别就是小崎姐有糖果吃而我没有,小崎姐能穿的确良而我只能穿妈妈织的棉布。所以方圆多少人向胡大爷拜师,但都遭拒绝。
胡大爷的徒弟就是他的儿子和女婿。不过对于自己的孩子,胡大爷还是一样对待的——三个儿子各授一门绝技:胡大伯的绝活是做人力车的车轴,经胡大伯做出的车轴,结合紧密,用着省力;胡二伯擅长安大梁,在农村盖房,如果梁安不好,房子建得不结实,有时需要重建,有时甚至会有危险,而一个农民一生建得起几次房呢?胡三叔在弟兄三个中最灵性,也最受胡大爷胡大奶宠爱,学了雕刻这门手艺。尽管做父亲的对孩子一视同仁,但是谁让他会手艺,而且对孙子们不一视同仁呢?他对大孙子太宠爱,显然以后要当做嫡传弟子。他对大孙子授了绝活,以后胡二伯、胡三叔的孩子咋办呢?尤其是胡三叔,一贯受宠,习惯于得到特权,到了儿子身上,特权没了,此情何以堪?你专宠大孙子已经让积了许多怨气,现在居然传出说你大孙子的死是我女儿推到水缸里的,这不是故意和我胡老三过不去吗?我能善罢甘休?
于是,胡大娘在儿子死时没疯,在四处寻医问药,为自己的“半语儿”治疗无效时没疯,在她最小的女儿已经五六岁时疯了,自次,胡三叔与胡大伯两家之间交恶,与胡二伯两家之间不睦(胡司令死时,只有小白妮与琴在场,传出勤推胡司令之话的,只能是胡二伯家。)现在想想,即使是琴推了胡司令,胡三叔能承认吗?承认了,又能怎样?往者已亦;再说,谁担得起这么大的责任!以后兄弟之间又如何相处?
胡司令殁后,胡大娘还余三女一子,刚好和胡三叔家一样。不过,后来胡大娘的疯病还是被医好了,医好后的胡大娘对自己的孩子百依百顺。她最小的孩子青上学到三、四年级时,开始写作文,每次不会写作文,都是胡大娘去我家请我,由我口述,青执笔,一篇篇作文写就。这使我极大地体会到被人重视的滋味,虽然是没有任何酬劳的。再后来,胡大娘也同胡三婶一样,住上了两层小楼。
胡三婶住上小楼最早,因为胡三叔能干。胡二娘家也有小楼,但是胡二娘和胡二伯是不能住的,因为房子是儿子儿媳盖的,儿媳芳能干且厉害,每天八辈先人祖奶奶的,把胡家的祖上给骂个遍,胡二伯的儿子岭枉生得膀大腰圆,却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眼看自己的父母在盖房时忙前跑后,盖完房却没了份,是敢怒不敢言。邻居有看不过去的,背着芳训岭,岭很委屈“我娶芳叫我伯我妈费多大劲,好不容易结了婚,芳是恶,可是她也心疼我,又没外心,再说还有娃... -->>
胡大娘死了,这是我听老家来人说的。
胡大娘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却没有普通农村妇女的幸福。她一生养育二子三女,长子的大名,随着岁月流逝,已经被人们所遗忘。只记得当时正时兴样板戏沙家浜,其中有个人物叫“胡司令”乡民无知,只道有一“胡”字,另外,估计这个孩子也很可爱,于是就叫他“胡司令”连他的爷爷胡大爷,见到这个孙子,也是来个军礼,口呼“报告司令”胡大娘一生的不幸,便始自“胡司令”;然后又育一“半语儿”(听力有问题,只能听懂一部分,能发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声音。),名叫峰,三女梅、菊、青。
十来岁时的“胡司令”整日和本家一群孩子们玩耍。那时,正是生产队吃“大锅饭”的年月,也是胡大娘一生中最为舒心的日子,在生下两个女儿后,生下一大胖小子,长门得长孙,这在重男轻女的农村,自然是大喜,母以子贵,胡大爷和胡大奶自然对大儿媳另眼看待。有什么好吃的自然不会忘了孙子,老两口必定巴巴地送到大儿子那儿,丈夫的疼爱自不必说,小日子过得舒心惬意,很让村人们艳羡。这天,一群男男女女正在歇工,男的扯闲篇,几个好事之徒不免要往女人堆里挤,伺机占便宜。女人们则拿出临出门准备好的未纳完的鞋底,见缝插针地纳几针,一边纳底子,一边说着张家的新媳妇,李家的胖儿子,胡大娘不说话,她不属于那种伶牙利齿的人,别人说啥好笑的,她也陪着笑。她在为“胡司令”纳一双鞋底,胡大娘做的老虎头棉靴,在我村是一绝,老虎头缠得细密、硬挺,颜色搭配鲜亮,棉靴作成后样子好,那家生了孩子,有人情往来的送一双,穿上胡大娘做的老虎头靴,小孩儿觉得随脚,大人觉得好看。现在,虽然胡司令大了,胡大娘不用给他做虎头靴了,可是如果别人问她做法,她还是很乐意倾囊传授的,可别人做的总不如胡大娘做的灵秀。这会儿,胡大娘正在给屠大婶说老虎头的缠法,胡二伯家的小白妮飞快地跑来,边跑边叫“娘,娘,我哥掉缸里了!我哥掉缸里了!”胡二娘的儿子小,小白妮的哥就是胡司令。胡大娘一听,腿就软了,鞋底子也掉了,倒是生产队的男劳力冷静,早有人跑到了不远出的胡大娘家,孩子已经捞了出来,可是孩子已经憋死在自家的水缸。闻讯赶来的胡大爷不相信自己活蹦乱跳的孙子眨眼没了气,把孩子放在牛背上,赶着牛来回遛,希望能把孩子肚里水给倒出,孩子能够活过来。可是,孩子是再也回不来了,再也不能听到爷爷叫他“胡司令”了。
下午,暖暖的余晖照在打谷场上,胡司令小小的身子被放在了石磙上,还有人抱一丝幻想,以为胡司令能像许多溺水的孩子一样,在石磙上放过之后会排出肺里的积水,能苏醒过来,与胡司令熟悉的小孩跑去看,只见胡司令平静地在石磙上躺着,就像他们平时玩耍时想试试自己的腰是否足够软,面向上绕石磙躺着一样。
这,已经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我所了解的所有片段,也无非是父亲偶尔提起的牙慧。我所知道的,就是在我小时侯,胡大娘疯了,不知道为什么,胡司令死后胡大娘没疯,却在又生了一儿一女后疯了。疯了的胡大娘不伤害人,只是痴痴呆呆的,两眼无神,到处乱跑,一边跑一边自言自语,满村子的人都跟着看,疯了的胡大娘没有一点知觉,当着那么多的大伯子老公公,脱裤子就小便。因为疯子胡大娘不伤害人,不象另一个疯子,徐八爷,犯起病来,拿着镰刀去割正在放映中的电影屏幕,这在我幼小的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于是,一听说徐八爷疯病犯了,我是能躲多远算多远,而对于胡大娘,我是很有几分勇气走到跟前的。另外一个相关内容是,因为胡大爷宠爱胡司令的弟弟峰哥,我的发小小崎姐(即胡大爷三子,我胡三叔最宠爱的女儿)一次泄愤时说“就他们娃死,还想赖琴姐呢!”琴是胡三叔的大女儿,在胡司令溺水时,琴、小白妮都在现场,琴年长于胡司令和小白妮,但在出事后,去报信的是小白妮,而不是琴。
在我模糊的记忆中,曾经有很隐晦的关于胡司令致死的传闻。以我现在的阅历估计这可能与胡大爷有关,胡大爷是我们方圆十里八村有名的能工巧匠,能雕龙画凤,桌椅板凳、衣箱衣柜对于胡大爷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胡大爷和胡大奶一共生养了三男两女,除了小精姑因为人才出众(精即是聪明、懂世故之意,但是在我有印象时,我见到的婚育之后的小精姑还是光彩照人。),被当时各村联办的剧团取走,最后嫁给了剧团团长外,胡大伯、胡二伯、胡三叔、胡大姑父全是木匠。在当时的农村,会一门手艺,就等于端了一个铁饭碗,我能感到的最大差别就是小崎姐有糖果吃而我没有,小崎姐能穿的确良而我只能穿妈妈织的棉布。所以方圆多少人向胡大爷拜师,但都遭拒绝。
胡大爷的徒弟就是他的儿子和女婿。不过对于自己的孩子,胡大爷还是一样对待的——三个儿子各授一门绝技:胡大伯的绝活是做人力车的车轴,经胡大伯做出的车轴,结合紧密,用着省力;胡二伯擅长安大梁,在农村盖房,如果梁安不好,房子建得不结实,有时需要重建,有时甚至会有危险,而一个农民一生建得起几次房呢?胡三叔在弟兄三个中最灵性,也最受胡大爷胡大奶宠爱,学了雕刻这门手艺。尽管做父亲的对孩子一视同仁,但是谁让他会手艺,而且对孙子们不一视同仁呢?他对大孙子太宠爱,显然以后要当做嫡传弟子。他对大孙子授了绝活,以后胡二伯、胡三叔的孩子咋办呢?尤其是胡三叔,一贯受宠,习惯于得到特权,到了儿子身上,特权没了,此情何以堪?你专宠大孙子已经让积了许多怨气,现在居然传出说你大孙子的死是我女儿推到水缸里的,这不是故意和我胡老三过不去吗?我能善罢甘休?
于是,胡大娘在儿子死时没疯,在四处寻医问药,为自己的“半语儿”治疗无效时没疯,在她最小的女儿已经五六岁时疯了,自次,胡三叔与胡大伯两家之间交恶,与胡二伯两家之间不睦(胡司令死时,只有小白妮与琴在场,传出勤推胡司令之话的,只能是胡二伯家。)现在想想,即使是琴推了胡司令,胡三叔能承认吗?承认了,又能怎样?往者已亦;再说,谁担得起这么大的责任!以后兄弟之间又如何相处?
胡司令殁后,胡大娘还余三女一子,刚好和胡三叔家一样。不过,后来胡大娘的疯病还是被医好了,医好后的胡大娘对自己的孩子百依百顺。她最小的孩子青上学到三、四年级时,开始写作文,每次不会写作文,都是胡大娘去我家请我,由我口述,青执笔,一篇篇作文写就。这使我极大地体会到被人重视的滋味,虽然是没有任何酬劳的。再后来,胡大娘也同胡三婶一样,住上了两层小楼。
胡三婶住上小楼最早,因为胡三叔能干。胡二娘家也有小楼,但是胡二娘和胡二伯是不能住的,因为房子是儿子儿媳盖的,儿媳芳能干且厉害,每天八辈先人祖奶奶的,把胡家的祖上给骂个遍,胡二伯的儿子岭枉生得膀大腰圆,却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眼看自己的父母在盖房时忙前跑后,盖完房却没了份,是敢怒不敢言。邻居有看不过去的,背着芳训岭,岭很委屈“我娶芳叫我伯我妈费多大劲,好不容易结了婚,芳是恶,可是她也心疼我,又没外心,再说还有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