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锦衣状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正如朱浩所料。
杨廷和所用方法,就是找人来为其证明,提前未有人开弥封,以及查验涉及到有争议的几份考卷的内容以及考官评语等。
为了自证清白,杨廷和还特地让人将杨惇的卷子找出来,让人看过卷面内容以及上面附着的考官评语。
杨惇是有些放浪形骸,但学问应该还是可以的,写文章这东西……不一定刻苦就一定能有所成就,有时候还是要讲天分,杨家人出了杨廷和跟杨慎这对名闻天下的父子才子,杨惇耳濡目染下,想来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在场那些作为见证的京城鸿儒名士一击士绅代表,也都对杨惇的文章报以高度评价。
是否写得好,不重要。
重要的是得给当朝首辅面子。
有锦衣卫在旁立着,就算前来作为旁观见证的士子代表也不敢随便闹事,现在由首辅带着礼部、刑部的大佬亲自做查验,面子算是给足了,尤其还有锦衣卫的人侍立在旁,规矩立好了,不是不让你们抗议,而是要有证据才来抗议。
现在连卷子都放在你们面前,文章公认不错,你们非说这些考生是提前得知考题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那就问问你们……证据在哪儿?拿出来看看!
现场士子代表憋着一肚子气,如今连内阁首辅都出面了,且手段百出,就算有质疑谁敢当众说出来?
嫌命长了?
下一届会试还要不要考?
可是,我们回去后怎么跟那些一起抗议的人交待?
来这儿一趟就被朝廷给收买,被噤声了?
难办啊!
……
……
杨廷和承诺一天时间给出结果,果然只用了一天。
到第二天早朝时,杨廷和已将所有调查形成卷宗,详细汇报给朱四知晓。
朱四笑道:「有杨阁老出马,果然事半功倍,先前查案之人,不是说能力不行,只能说没有杨阁老这般的威望和实力。」
当众赞叹杨廷和的本事,其实也是在说,先前的朱鸣阳和唐寅就是俩混子。
这么浅白的案子,居然都搞不定,不是给朝廷丢人吗?
刑部尚书林俊出列,这次他语气平和了许多,直接建议:「陛下,既然此事已查明,的确系子虚乌有,便请陛下下旨,将结果昭告天下,若再有人寻衅滋事的话,应当拿下法办。」
「言之有理。」
朱四颔首道,「朕看来,此事若由锦衣卫或是刑部出面,恐怕会激发士子的逆反心理,要不这样吧,让顺天府的人出面张贴告示……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林俊没意见。
在场其他大臣也没意见。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
……
看起来杨廷和主动替皇帝分忧,亲自出马解决了一次士子对京试的信任危机。
刚开始有很多人觉得,皇帝在背后推波助澜,但以结果论,皇帝在平息谣言这件事上,出了不少力,光是一直用心帮忙调度,以及在关键时候找锦衣卫为杨廷和撑腰,都体现出新皇对于君臣嫌隙弥补的诚意。
以至于到现在事情结束,朝中再没人怀疑这件事跟新皇有什么关系。
诚然先前之事,是打击到了杨廷和的名望,但也不能说新皇是得益者,就是新皇派人干的吧。
若真是新皇所为,那就直接搅浑水什么都不做就行了,为什么要帮杨廷和呢?这不是帮政治对手解除危机吗?最后还让民间士子觉得,新皇偏袒杨廷和,连同新皇在内也一并恨上了?
这么做对新皇有什么好处吗?
很多人看来,皇帝此举真有明君圣主之风。
事情结束,杨廷和出了奉天殿,驻足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一群人已围了过来跟他恭贺。
朱鸣阳也苦着脸,凑上前向杨廷和诚恳认错:「是在下无能,未能及时平息谣言,还要劳烦中堂您亲自出马。」
杨廷和点点头:「无妨,你已经尽力了。」
朱鸣阳显得很遗憾。
这次的事没做好,为他以后升迁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连一群普通士子都对付不了,还引起哭庙这种大规模的抗议行动,把首辅杨廷和给卷了进来……你这样的人不外调地方当个小官,真是对不起那些兢兢业业干活的人。
蒋冕笑道:「这次的事,其实更多是需要内阁大员出面调停,无关他人对错。」
这算是为朱鸣阳开脱。
朱鸣阳拱拱手,对蒋冕伸出援手表示感谢,头也埋得更低了。
蒋冕又望着杨廷和:「看来陛下是诚心相助啊。」
站在蒋冕的角度,先前对皇帝的一些猜测,真是小人之心。
可在杨廷和看来,事情真没有那么简单。
从头到尾皇帝都没有卷入其中?
背后没有捅刀子?
&n... -->>
正如朱浩所料。
杨廷和所用方法,就是找人来为其证明,提前未有人开弥封,以及查验涉及到有争议的几份考卷的内容以及考官评语等。
为了自证清白,杨廷和还特地让人将杨惇的卷子找出来,让人看过卷面内容以及上面附着的考官评语。
杨惇是有些放浪形骸,但学问应该还是可以的,写文章这东西……不一定刻苦就一定能有所成就,有时候还是要讲天分,杨家人出了杨廷和跟杨慎这对名闻天下的父子才子,杨惇耳濡目染下,想来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在场那些作为见证的京城鸿儒名士一击士绅代表,也都对杨惇的文章报以高度评价。
是否写得好,不重要。
重要的是得给当朝首辅面子。
有锦衣卫在旁立着,就算前来作为旁观见证的士子代表也不敢随便闹事,现在由首辅带着礼部、刑部的大佬亲自做查验,面子算是给足了,尤其还有锦衣卫的人侍立在旁,规矩立好了,不是不让你们抗议,而是要有证据才来抗议。
现在连卷子都放在你们面前,文章公认不错,你们非说这些考生是提前得知考题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那就问问你们……证据在哪儿?拿出来看看!
现场士子代表憋着一肚子气,如今连内阁首辅都出面了,且手段百出,就算有质疑谁敢当众说出来?
嫌命长了?
下一届会试还要不要考?
可是,我们回去后怎么跟那些一起抗议的人交待?
来这儿一趟就被朝廷给收买,被噤声了?
难办啊!
……
……
杨廷和承诺一天时间给出结果,果然只用了一天。
到第二天早朝时,杨廷和已将所有调查形成卷宗,详细汇报给朱四知晓。
朱四笑道:「有杨阁老出马,果然事半功倍,先前查案之人,不是说能力不行,只能说没有杨阁老这般的威望和实力。」
当众赞叹杨廷和的本事,其实也是在说,先前的朱鸣阳和唐寅就是俩混子。
这么浅白的案子,居然都搞不定,不是给朝廷丢人吗?
刑部尚书林俊出列,这次他语气平和了许多,直接建议:「陛下,既然此事已查明,的确系子虚乌有,便请陛下下旨,将结果昭告天下,若再有人寻衅滋事的话,应当拿下法办。」
「言之有理。」
朱四颔首道,「朕看来,此事若由锦衣卫或是刑部出面,恐怕会激发士子的逆反心理,要不这样吧,让顺天府的人出面张贴告示……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林俊没意见。
在场其他大臣也没意见。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
……
看起来杨廷和主动替皇帝分忧,亲自出马解决了一次士子对京试的信任危机。
刚开始有很多人觉得,皇帝在背后推波助澜,但以结果论,皇帝在平息谣言这件事上,出了不少力,光是一直用心帮忙调度,以及在关键时候找锦衣卫为杨廷和撑腰,都体现出新皇对于君臣嫌隙弥补的诚意。
以至于到现在事情结束,朝中再没人怀疑这件事跟新皇有什么关系。
诚然先前之事,是打击到了杨廷和的名望,但也不能说新皇是得益者,就是新皇派人干的吧。
若真是新皇所为,那就直接搅浑水什么都不做就行了,为什么要帮杨廷和呢?这不是帮政治对手解除危机吗?最后还让民间士子觉得,新皇偏袒杨廷和,连同新皇在内也一并恨上了?
这么做对新皇有什么好处吗?
很多人看来,皇帝此举真有明君圣主之风。
事情结束,杨廷和出了奉天殿,驻足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一群人已围了过来跟他恭贺。
朱鸣阳也苦着脸,凑上前向杨廷和诚恳认错:「是在下无能,未能及时平息谣言,还要劳烦中堂您亲自出马。」
杨廷和点点头:「无妨,你已经尽力了。」
朱鸣阳显得很遗憾。
这次的事没做好,为他以后升迁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连一群普通士子都对付不了,还引起哭庙这种大规模的抗议行动,把首辅杨廷和给卷了进来……你这样的人不外调地方当个小官,真是对不起那些兢兢业业干活的人。
蒋冕笑道:「这次的事,其实更多是需要内阁大员出面调停,无关他人对错。」
这算是为朱鸣阳开脱。
朱鸣阳拱拱手,对蒋冕伸出援手表示感谢,头也埋得更低了。
蒋冕又望着杨廷和:「看来陛下是诚心相助啊。」
站在蒋冕的角度,先前对皇帝的一些猜测,真是小人之心。
可在杨廷和看来,事情真没有那么简单。
从头到尾皇帝都没有卷入其中?
背后没有捅刀子?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