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凹树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我怀着抑郁的心情去烈士陵凭吊。天上阴云密布,天空是阴沉沉的。凄冷的雨从凌晨就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来,凄迷的响声轻轻地敲击在玻璃上,响在天地间。冰冷幽暗的背街上,显得那么寂寥。空荡荡的,不见行人的踪影。路面是闪亮的,并不断被雨水刷新。汽车无声地从大街上驶过,也偶有三三两两或形单影只的行人匆匆走过。雨声滴沥,天空依然迷蒙灰暗。象诗一样忧伤而沉郁的北方高原的雨,笼罩着这天的早晨。
久仰扶眉战役烈士陵园,却无奈终日为生计而忙碌,为前程而辛苦地打拼,始终无缘一见。那一天实在是郁闷难耐,心烦意乱,百无聊奈,实在是静不下心来学习和工作,遂决定抽出时间前去拜谒这久仰的烈士陵园。作为一个文人学者,一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而不大合群的人,一个不甘平庸、渴求有所成就的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一个喜欢沉思默想的人,我一直喜欢一个人独自在原野上散步。一个人静静地独处,思绪如行云流水一般地放纵驰骋,而不受外界任何干扰。在这个聒躁喧嚣的世界上,惟有墓地是最清静的地方,比寺庙还清静。除过每年清明、除夕和元宵佳节,平时人迹罕至。
因而我喜欢一个人在墓地转悠、晃荡。我觉得孤寂静谧的墓地是同神圣庄严的宗教联系在一起的。他们都与关于人的生死、人生的意义、人的灵魂的归属这类重大的问题密切相联。我喜欢墓地中宗教的感觉。人一进入墓地,便不由自主地五根趋于清静。一切曾压迫着你的世俗的烦恼、忧郁、痛苦都不再沉甸甸的令人难耐了,而是一下子变轻了,变小了。甚至有时我们会忘却世俗的一切烦恼和不幸,抛开了背负在身上所有的包袱。人仿佛经受了一番圣水的沐浴,思想的洗礼,灵魂得以净化和升华。我总是为此而感动。墓地,从这里通向一个为我们所不知晓并永远使我们感到神秘莫测、幽远可怕但我们这些尘世的芸芸众生无一例外地都迟早要去的世界,我始终渴望能亲近这个陌生、神圣。
陵园中主路左侧是烈士墓。光滑平整的水泥石板路的两侧分别竖立着不少的英雄石雕,有一米多高,大都是在扶眉战役中牺牲的军官及事迹突出的战斗英雄。看碑文上的文字,多是营级军官及英勇过人、功效卓著壮烈牺牲的英雄。这些军官中年龄最大的也不过三十。而在路面左边的墓地里,一排一排竖立着低矮的墓碑,密密地排列着,高大约不到一尺,间隔也很小。这些墓都是用砖块砌起的,墓碑是用米黄色、橙黄色的大理石做成的,显得森严整洁。只有个别的墓碑前放着一个小小的用绿叶和白花编织的思念的花环。绝大多数墓碑前空落落的,什么都没有。
墓碑上写着阵亡战士的姓名、出生年月、籍贯,有的墓碑上有姓有名,有的无姓无名。看他们的生卒年月,都很年轻,不过二十来岁,许多人不到二十岁。看他们的籍贯,有河北、湖北、湖南、四川、广西的,还有东北、西南、西北一些省份的。这里庄严肃穆,又苍凉凄寂。惟有秋雨绵绵寄哀思,芳草凄凄慰忠魂。有一处墓碑前的草稀稀疏疏,不到寸把长,裸露出地下苍凉的黄土。有一处野草又漫无目的地疯长着,藤蔓缠绕,绿叶纷披,覆盖石碑,又由青转黄。大路边高大的桦树、白杨,法国桐上的黄叶,在一阵萧萧秋雨和飒飒秋风后,打着旋儿,似乎不情愿地悠悠飘零下来,绿茵茵的草地上横七坚八地散落着新鲜的黄叶。
有一些墓前盛开着一些五颜六色的美丽的鲜花。深秋的高原秋雨,冷而凄迷,但放眼望去,陵园内的草木依然绿意葱笼,墓碑前的鲜花也依然是灿烂的盛开。极目远望,北面的巍巍高原上一片苍翠,仿佛美丽的绿色锦缎。
走在这片静寂的土地上,我心潮起伏。这里不是普通的公墓,不是原野上随处可见那一片凡俗的村野乡民死后的公墓。那种墓地在农村很多,很平凡,多在距离村庄比较远的本村田地。我来时,就在一路上见到许多这样的坟地,多在乡村土路的两侧不远处。在高原上下浑厚悠远的黄土地上,在高原的那一道道丘陵上,在高原的半坡上,在沟壑里面,都看到这样的黄土堆就的一米多高的土坟。多是零乱排列的。农村人一般称之为公坟。然而,只有在解放大西北的扶眉战役中英勇牺牲,为国效力的战士,死后才能被埋葬在我脚下这片象征着勇敢、光荣和永生的圣地中。我们今天的人民共和国,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百姓安居乐业,雄踞世界东方,傲视全球,任何势力都不可小觑,并且日益强大。这里憩息的就是为成立我们这个共和国,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奉献自己青春和生命的人们,一群倒在全国解放的黎明的曙光中的军人,一群年轻的男子汉,一群为理想而断翅的矫健的雄鹰,现代的夸父和精卫。他们的战友,和他们一起并肩参加这场战役的战友,许多人都穿过这场战火硝烟,昂首阔步兴高采烈地跨进新时代,幸福地生活在新中国,享受他们应该享受的功臣待遇。而躺在这里的人们,却没有被命运之神垂青,他们没有能够走出这场战火硝烟,他们的生命音响就此终止和沉寂。一场战争结束,有人成了活着的功臣,加官进爵,有人成了长眠地下的烈士,做了千秋雄鬼。这就是命运啊,冥冥之中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命运啊。
雨声渐稀,渐小,由淅淅沥沥,变为如丝如线,如细发一般飘在空中。在毛毛细雨中,我轻轻漫步,在这里我感到分外的宁静,一种难耐的寂静。耳畔只听到脚步踏响的草声和远远近近的鸟鸣,似乎还能听到地下的英灵发出的切近的喘息声。我听烈士陵园附近村子的村民说,每到深夜子时,万籁俱寂,住在陵园附近的住户,或者出来在陵园围墙外走动,可以听到陵园内似乎有冤魂凄厉的长啸,甚是骇人。那也许是这场战争中不幸牺牲以身殉国壮志未酬的年轻英灵们的不甘寂寞的痛苦的心灵回声。可恶的战争,夺取了这些年轻的生命,把他们永远带领离开了这叫他们无比眷恋的世界,他们怎么能甘心接受这样悲惨的命运?这是遗憾和痛苦。由此,我们更加感受到和平与生命的可贵,更加热爱和珍惜生活。这场战争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英雄烈士们距离我们也越来越远,他们的形象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也是越来越模糊。可是,烈士们虽死犹生,浩气长存。烈士们的魂灵一定在活动。一个个墓碑,一排排墓碑,从我眼前掠过。恍惚中,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张张推气未脱、鲜活生动的面孔,一副副生龙活虎、彪悍矫健的身影,扛着抢,唱着歌曲,那是解放全中国,雄赳赳、气昂昂,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生死不惧压倒一切的大无畏气概。十八九岁,二十多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啊,正是人生如梦如幻的黄金时代啊,正是享受生活放飞梦想憧憬未来无忧无虑的花样年华啊!而他们的肩上却过早地扛上了如山沉重的权利、责任、义务,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这片他们并不熟悉的土地上的人民的自由,他们远离家乡,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千里迢迢,在这儿与凶残的敌人进行一场以生命为赌注的决战。他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前夕,在黎明前的曙光即将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在红霞即将将东方的天空燃红之时,他们却颓然倒在敌人的炮火下,饮弹而亡,长眠在异乡这片遥远而陌生的土地上。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你们有一腔军人的豪气,浑身充满阳刚之气和男儿血性,一场充满血腥的战争在你们看来也许是那么洒脱,不像今天的俗人是那样畏惧战栗。我恍忽回到当年的战场。战士们、英烈们正风华正茂,金戈铁马,在隆隆炮火中奋勇前进,那是何等的飒姿爽爽。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埋骨何须桑梓地。安息吧,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的英灵们。在你们洒下鲜血、献出生命的这块土地上,你们昔日的梦想已经变为现实。获得自由的西北人民、关中人民,世世代代不会忘记你们的英雄事迹。你们的英勇精神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关中人民、西北人民为美好的明天而打拼。富裕起来的关中人民正在不断地改造、重修你们的墓地,要让你们的英灵在这里得到最好的安息。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长眠在这里的人,都是英雄硬汉,是铁骨铮铮的人,是宁折不弯的人,是有理想、有抱负、有毅力的人,是为了理想而舍生忘死、不顾一切的人。那样宝贵的生命,那样美好的青春,每个人仅有一次的生命和青春,短短的生命和青春,就那么几十年岁月,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自由和幸福,为了将压在人民头上的最后一座大山推翻,你们舍弃了,赌了出去。你们是最可爱的人,拥有最高贵的灵魂。你们是战神,不是凡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啊,项羽已去,英雄何在呢!
我想起了一副对联: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永不还家。这一座座不到一尺高的低矮的墓碑下,安息着世界上、华夏大地上最勇敢最英雄最伟大的男儿,他们是顶天立地的真英雄,是一群大写的人。能舍生方为真英雄。
也许,我永远无法真正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中安息的灵魂,他们对我们所有活着的人来说,就像是一个空空的过于遥远的梦。他们在为国捐躯时,绝大多数才十八九岁,少数才二十出头,在今天看来,还仅仅是个不成熟的大孩子,是个稚嫩的不懂事的小青年啊!最大的也就三十出头,他们正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年龄,正是享受生活、谈情说爱的人生季节,但他们却听从祖国、人民和时代的召唤,顺应历史的潮流,自觉投身人民解放事业,抛弃了青春和生命。如今,他们狐零零地长眠在异乡的土地中,没有亲人陪伴,狐身只影,成了游荡在外的狐魂野灵。而在每位牺牲的烈士、每位逝去的英雄背后,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兄弟姐妹,在漫漫人生风雨中,在艰难的人生旅程中,内心承受着多少的痛楚和酸涩。多少烈士的母亲啊,在漫漫长夜里,她们纺车上的手柄,一次又一次摇圆了中天明月,但总不能摇圆她们无尽的思念。那永远不能收回的,村头亲人送别的眼光啊,又怎能穿透千山万水。西府大地,不仅洒满了战士的鲜血,也洒满了亲人的悲泪。这绵绵不尽的秋雨,可是亲人们思念的泪水?而今,烈士的至亲父母也都已离世,带着他们生前无限的遗憾和凄楚而去。逝者长已矣。英雄和他们的父母都离我们而去,消失在的历史的尘埃和烟云中,留给我们后来者的是一片苍茫和空无。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一切已经定格成为往事,就象永恒的天地一样不可更改。我心潮起伏,一种人生的宿命和悲凉,一种不可抑止的淡淡的忧伤,一种痛苦无奈的空虚感,凉水一样浸遍我的全身。
陵园是这样的寂静,真正象人们说的墓地,死寂无声。广场中央巍巍的纪念碑,高大的英雄群雕,凛凛的烈士塑像,雄伟的展览厅,一座座汉白玉墓碑,一棵棵繁茂的参天大树,一片片绿茵茵的草坪,都静静地伫立在凉冰冰的雨中,伫立在大地上,一动不动,仿佛在静静地沉思,在默默地哀悼,在悠悠地思念。看不到一个人影,只有偶尔听到几声鸟鸣。也许鸟儿也嫌这里太寂莫难耐而飞走了飞远了。
而这片平凡的宁静的背后是什么?这宁静是上天赐予的?是唾手而来的?岁月匆匆,流年似水。让我们回到历史的深处,回到如烟似雾的往事中去探询原委吧。心底无私天地宽,如烟往事俱忘却。然而,这一段往事却是无论如何也不应当忘却的。忘却就意味着背叛,忘却必遭报应,必遭天谴。神圣可以沉眠,但不可以消失,不可以望记。
五十年前的今天,古老的陈仓大地,扶眉岐武几县,是战火纷飞,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是腥风血雨,是震天动地、高原为之变色的呐喊和厮杀,是国共两党、敌我双方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较量,是一场为争夺西北江山社稷的两大政治势力的博弈。这场较量不是以智谋、权势、财富、名誉、美色作赌注的,而是用生命与生命的较量作最终的赌注。战争壮烈、惨酷的场面,我是无法亲睹了,只能凭文字纪录和图片去想象,是多处削平的山头,大片倒塌的房屋,遍野纵横的尸体,寒光闪闪的刀刃,声嘶力竭的喊杀,到处悬挂的肢体,汩汩流血的渭河。这是一场鬼神惊心、历史难忘的战役。而在这场战役中,三千多名精壮壮的年轻战士,为了正义的事业,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永远地倒卧在了这片土地上,痛苦而沉重地闭上了那明亮活泼的双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们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二十多岁三十多岁这一页。他们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画上了休止符。如果没有这场可恶的战争,他们本是可以顺顺当当地穿过这五十多年的时光隧道活到今天,活到当下。我们今天的这些年轻的后人还可以看到他们,一睹他们的风采和容颜。可是,一切都由于这场可恶的战争,他们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走了,走向永恒,走向历史的深处。
在烟雨朦朦中,在周围天地一片宁静的氛围中,轻轻漫步在这芳草如茵的烈士墓地,掠过眼前如丝的细雨,透过一排排不到一尺高的低矮的烈士陵前窄小的石碑,我的心里沉甸甸的。战争,可恶的战争!如果不是因为这场可恶的战争,按照正常的生活,这不到一尺的墓碑下的亡灵,这片陵园的九泉之下里面的许多人他们应当活到今天,就应该可以活生生地站在我的面前,生动活泼谈笑风生地和我们聊天交流。可是,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这场注定要发生的战争,这场冥冥之中注定在西府大地要有的一场血火之灾,把这么一批风华正茂地青年人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们永远见不到的陌生地方。他们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二三十岁的黄金年龄,定格在永远的青年时代。烈士们,... -->>
在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我怀着抑郁的心情去烈士陵凭吊。天上阴云密布,天空是阴沉沉的。凄冷的雨从凌晨就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来,凄迷的响声轻轻地敲击在玻璃上,响在天地间。冰冷幽暗的背街上,显得那么寂寥。空荡荡的,不见行人的踪影。路面是闪亮的,并不断被雨水刷新。汽车无声地从大街上驶过,也偶有三三两两或形单影只的行人匆匆走过。雨声滴沥,天空依然迷蒙灰暗。象诗一样忧伤而沉郁的北方高原的雨,笼罩着这天的早晨。
久仰扶眉战役烈士陵园,却无奈终日为生计而忙碌,为前程而辛苦地打拼,始终无缘一见。那一天实在是郁闷难耐,心烦意乱,百无聊奈,实在是静不下心来学习和工作,遂决定抽出时间前去拜谒这久仰的烈士陵园。作为一个文人学者,一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而不大合群的人,一个不甘平庸、渴求有所成就的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一个喜欢沉思默想的人,我一直喜欢一个人独自在原野上散步。一个人静静地独处,思绪如行云流水一般地放纵驰骋,而不受外界任何干扰。在这个聒躁喧嚣的世界上,惟有墓地是最清静的地方,比寺庙还清静。除过每年清明、除夕和元宵佳节,平时人迹罕至。
因而我喜欢一个人在墓地转悠、晃荡。我觉得孤寂静谧的墓地是同神圣庄严的宗教联系在一起的。他们都与关于人的生死、人生的意义、人的灵魂的归属这类重大的问题密切相联。我喜欢墓地中宗教的感觉。人一进入墓地,便不由自主地五根趋于清静。一切曾压迫着你的世俗的烦恼、忧郁、痛苦都不再沉甸甸的令人难耐了,而是一下子变轻了,变小了。甚至有时我们会忘却世俗的一切烦恼和不幸,抛开了背负在身上所有的包袱。人仿佛经受了一番圣水的沐浴,思想的洗礼,灵魂得以净化和升华。我总是为此而感动。墓地,从这里通向一个为我们所不知晓并永远使我们感到神秘莫测、幽远可怕但我们这些尘世的芸芸众生无一例外地都迟早要去的世界,我始终渴望能亲近这个陌生、神圣。
陵园中主路左侧是烈士墓。光滑平整的水泥石板路的两侧分别竖立着不少的英雄石雕,有一米多高,大都是在扶眉战役中牺牲的军官及事迹突出的战斗英雄。看碑文上的文字,多是营级军官及英勇过人、功效卓著壮烈牺牲的英雄。这些军官中年龄最大的也不过三十。而在路面左边的墓地里,一排一排竖立着低矮的墓碑,密密地排列着,高大约不到一尺,间隔也很小。这些墓都是用砖块砌起的,墓碑是用米黄色、橙黄色的大理石做成的,显得森严整洁。只有个别的墓碑前放着一个小小的用绿叶和白花编织的思念的花环。绝大多数墓碑前空落落的,什么都没有。
墓碑上写着阵亡战士的姓名、出生年月、籍贯,有的墓碑上有姓有名,有的无姓无名。看他们的生卒年月,都很年轻,不过二十来岁,许多人不到二十岁。看他们的籍贯,有河北、湖北、湖南、四川、广西的,还有东北、西南、西北一些省份的。这里庄严肃穆,又苍凉凄寂。惟有秋雨绵绵寄哀思,芳草凄凄慰忠魂。有一处墓碑前的草稀稀疏疏,不到寸把长,裸露出地下苍凉的黄土。有一处野草又漫无目的地疯长着,藤蔓缠绕,绿叶纷披,覆盖石碑,又由青转黄。大路边高大的桦树、白杨,法国桐上的黄叶,在一阵萧萧秋雨和飒飒秋风后,打着旋儿,似乎不情愿地悠悠飘零下来,绿茵茵的草地上横七坚八地散落着新鲜的黄叶。
有一些墓前盛开着一些五颜六色的美丽的鲜花。深秋的高原秋雨,冷而凄迷,但放眼望去,陵园内的草木依然绿意葱笼,墓碑前的鲜花也依然是灿烂的盛开。极目远望,北面的巍巍高原上一片苍翠,仿佛美丽的绿色锦缎。
走在这片静寂的土地上,我心潮起伏。这里不是普通的公墓,不是原野上随处可见那一片凡俗的村野乡民死后的公墓。那种墓地在农村很多,很平凡,多在距离村庄比较远的本村田地。我来时,就在一路上见到许多这样的坟地,多在乡村土路的两侧不远处。在高原上下浑厚悠远的黄土地上,在高原的那一道道丘陵上,在高原的半坡上,在沟壑里面,都看到这样的黄土堆就的一米多高的土坟。多是零乱排列的。农村人一般称之为公坟。然而,只有在解放大西北的扶眉战役中英勇牺牲,为国效力的战士,死后才能被埋葬在我脚下这片象征着勇敢、光荣和永生的圣地中。我们今天的人民共和国,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百姓安居乐业,雄踞世界东方,傲视全球,任何势力都不可小觑,并且日益强大。这里憩息的就是为成立我们这个共和国,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奉献自己青春和生命的人们,一群倒在全国解放的黎明的曙光中的军人,一群年轻的男子汉,一群为理想而断翅的矫健的雄鹰,现代的夸父和精卫。他们的战友,和他们一起并肩参加这场战役的战友,许多人都穿过这场战火硝烟,昂首阔步兴高采烈地跨进新时代,幸福地生活在新中国,享受他们应该享受的功臣待遇。而躺在这里的人们,却没有被命运之神垂青,他们没有能够走出这场战火硝烟,他们的生命音响就此终止和沉寂。一场战争结束,有人成了活着的功臣,加官进爵,有人成了长眠地下的烈士,做了千秋雄鬼。这就是命运啊,冥冥之中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命运啊。
雨声渐稀,渐小,由淅淅沥沥,变为如丝如线,如细发一般飘在空中。在毛毛细雨中,我轻轻漫步,在这里我感到分外的宁静,一种难耐的寂静。耳畔只听到脚步踏响的草声和远远近近的鸟鸣,似乎还能听到地下的英灵发出的切近的喘息声。我听烈士陵园附近村子的村民说,每到深夜子时,万籁俱寂,住在陵园附近的住户,或者出来在陵园围墙外走动,可以听到陵园内似乎有冤魂凄厉的长啸,甚是骇人。那也许是这场战争中不幸牺牲以身殉国壮志未酬的年轻英灵们的不甘寂寞的痛苦的心灵回声。可恶的战争,夺取了这些年轻的生命,把他们永远带领离开了这叫他们无比眷恋的世界,他们怎么能甘心接受这样悲惨的命运?这是遗憾和痛苦。由此,我们更加感受到和平与生命的可贵,更加热爱和珍惜生活。这场战争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英雄烈士们距离我们也越来越远,他们的形象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也是越来越模糊。可是,烈士们虽死犹生,浩气长存。烈士们的魂灵一定在活动。一个个墓碑,一排排墓碑,从我眼前掠过。恍惚中,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张张推气未脱、鲜活生动的面孔,一副副生龙活虎、彪悍矫健的身影,扛着抢,唱着歌曲,那是解放全中国,雄赳赳、气昂昂,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生死不惧压倒一切的大无畏气概。十八九岁,二十多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啊,正是人生如梦如幻的黄金时代啊,正是享受生活放飞梦想憧憬未来无忧无虑的花样年华啊!而他们的肩上却过早地扛上了如山沉重的权利、责任、义务,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这片他们并不熟悉的土地上的人民的自由,他们远离家乡,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千里迢迢,在这儿与凶残的敌人进行一场以生命为赌注的决战。他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前夕,在黎明前的曙光即将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在红霞即将将东方的天空燃红之时,他们却颓然倒在敌人的炮火下,饮弹而亡,长眠在异乡这片遥远而陌生的土地上。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你们有一腔军人的豪气,浑身充满阳刚之气和男儿血性,一场充满血腥的战争在你们看来也许是那么洒脱,不像今天的俗人是那样畏惧战栗。我恍忽回到当年的战场。战士们、英烈们正风华正茂,金戈铁马,在隆隆炮火中奋勇前进,那是何等的飒姿爽爽。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埋骨何须桑梓地。安息吧,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的英灵们。在你们洒下鲜血、献出生命的这块土地上,你们昔日的梦想已经变为现实。获得自由的西北人民、关中人民,世世代代不会忘记你们的英雄事迹。你们的英勇精神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关中人民、西北人民为美好的明天而打拼。富裕起来的关中人民正在不断地改造、重修你们的墓地,要让你们的英灵在这里得到最好的安息。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长眠在这里的人,都是英雄硬汉,是铁骨铮铮的人,是宁折不弯的人,是有理想、有抱负、有毅力的人,是为了理想而舍生忘死、不顾一切的人。那样宝贵的生命,那样美好的青春,每个人仅有一次的生命和青春,短短的生命和青春,就那么几十年岁月,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自由和幸福,为了将压在人民头上的最后一座大山推翻,你们舍弃了,赌了出去。你们是最可爱的人,拥有最高贵的灵魂。你们是战神,不是凡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啊,项羽已去,英雄何在呢!
我想起了一副对联: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永不还家。这一座座不到一尺高的低矮的墓碑下,安息着世界上、华夏大地上最勇敢最英雄最伟大的男儿,他们是顶天立地的真英雄,是一群大写的人。能舍生方为真英雄。
也许,我永远无法真正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中安息的灵魂,他们对我们所有活着的人来说,就像是一个空空的过于遥远的梦。他们在为国捐躯时,绝大多数才十八九岁,少数才二十出头,在今天看来,还仅仅是个不成熟的大孩子,是个稚嫩的不懂事的小青年啊!最大的也就三十出头,他们正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年龄,正是享受生活、谈情说爱的人生季节,但他们却听从祖国、人民和时代的召唤,顺应历史的潮流,自觉投身人民解放事业,抛弃了青春和生命。如今,他们狐零零地长眠在异乡的土地中,没有亲人陪伴,狐身只影,成了游荡在外的狐魂野灵。而在每位牺牲的烈士、每位逝去的英雄背后,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兄弟姐妹,在漫漫人生风雨中,在艰难的人生旅程中,内心承受着多少的痛楚和酸涩。多少烈士的母亲啊,在漫漫长夜里,她们纺车上的手柄,一次又一次摇圆了中天明月,但总不能摇圆她们无尽的思念。那永远不能收回的,村头亲人送别的眼光啊,又怎能穿透千山万水。西府大地,不仅洒满了战士的鲜血,也洒满了亲人的悲泪。这绵绵不尽的秋雨,可是亲人们思念的泪水?而今,烈士的至亲父母也都已离世,带着他们生前无限的遗憾和凄楚而去。逝者长已矣。英雄和他们的父母都离我们而去,消失在的历史的尘埃和烟云中,留给我们后来者的是一片苍茫和空无。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一切已经定格成为往事,就象永恒的天地一样不可更改。我心潮起伏,一种人生的宿命和悲凉,一种不可抑止的淡淡的忧伤,一种痛苦无奈的空虚感,凉水一样浸遍我的全身。
陵园是这样的寂静,真正象人们说的墓地,死寂无声。广场中央巍巍的纪念碑,高大的英雄群雕,凛凛的烈士塑像,雄伟的展览厅,一座座汉白玉墓碑,一棵棵繁茂的参天大树,一片片绿茵茵的草坪,都静静地伫立在凉冰冰的雨中,伫立在大地上,一动不动,仿佛在静静地沉思,在默默地哀悼,在悠悠地思念。看不到一个人影,只有偶尔听到几声鸟鸣。也许鸟儿也嫌这里太寂莫难耐而飞走了飞远了。
而这片平凡的宁静的背后是什么?这宁静是上天赐予的?是唾手而来的?岁月匆匆,流年似水。让我们回到历史的深处,回到如烟似雾的往事中去探询原委吧。心底无私天地宽,如烟往事俱忘却。然而,这一段往事却是无论如何也不应当忘却的。忘却就意味着背叛,忘却必遭报应,必遭天谴。神圣可以沉眠,但不可以消失,不可以望记。
五十年前的今天,古老的陈仓大地,扶眉岐武几县,是战火纷飞,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是腥风血雨,是震天动地、高原为之变色的呐喊和厮杀,是国共两党、敌我双方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较量,是一场为争夺西北江山社稷的两大政治势力的博弈。这场较量不是以智谋、权势、财富、名誉、美色作赌注的,而是用生命与生命的较量作最终的赌注。战争壮烈、惨酷的场面,我是无法亲睹了,只能凭文字纪录和图片去想象,是多处削平的山头,大片倒塌的房屋,遍野纵横的尸体,寒光闪闪的刀刃,声嘶力竭的喊杀,到处悬挂的肢体,汩汩流血的渭河。这是一场鬼神惊心、历史难忘的战役。而在这场战役中,三千多名精壮壮的年轻战士,为了正义的事业,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永远地倒卧在了这片土地上,痛苦而沉重地闭上了那明亮活泼的双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们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二十多岁三十多岁这一页。他们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画上了休止符。如果没有这场可恶的战争,他们本是可以顺顺当当地穿过这五十多年的时光隧道活到今天,活到当下。我们今天的这些年轻的后人还可以看到他们,一睹他们的风采和容颜。可是,一切都由于这场可恶的战争,他们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走了,走向永恒,走向历史的深处。
在烟雨朦朦中,在周围天地一片宁静的氛围中,轻轻漫步在这芳草如茵的烈士墓地,掠过眼前如丝的细雨,透过一排排不到一尺高的低矮的烈士陵前窄小的石碑,我的心里沉甸甸的。战争,可恶的战争!如果不是因为这场可恶的战争,按照正常的生活,这不到一尺的墓碑下的亡灵,这片陵园的九泉之下里面的许多人他们应当活到今天,就应该可以活生生地站在我的面前,生动活泼谈笑风生地和我们聊天交流。可是,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这场注定要发生的战争,这场冥冥之中注定在西府大地要有的一场血火之灾,把这么一批风华正茂地青年人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们永远见不到的陌生地方。他们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二三十岁的黄金年龄,定格在永远的青年时代。烈士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