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冒犯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她曾考虑过体外授精(科学已发展到如此先进地步),或是,抱养一个。她开始担心起他的身体了。她不知道没有了他,她该怎么办?她不安。她这才发现自己是多么依恋他!她想给他补。男人到了这年龄,也到了需要补的年龄了。她给他买补品,听到什么补,就给他补。市面上出了什么补药她就买。她的所有热情都放在给他进补上。她本来是不相信那些劳什子的,现在她明白了,那些补品之所以长销不衰而且价格昂贵的原因了。她甚至为自己总是那么不费力地买下任何补品而怀疑那药的功效。她不安,她恐惧。给我最贵的!钱没关系,我有钱!她说。
她为他买人肾。
您想好了吗?
您仍可以选择合上。
您确定要打开吗?
四章我们的骨
他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他习惯于从电视上了解世界。
她在厨房刷碗。咣咣响。这是他每天看新闻联播时的伴奏。电视里邢质斌说一句,厨房那边就咣地一声响。有时候人家才说到一半,她也一声咣。仔细琢磨,似乎还是她的节奏对,倒是人家把话说长了。久而久之,她的洗碗声居然成了一种调节。虽然聒噪,但没有它,脉搏还走得滑溜溜的,不到点儿。
这是晚饭吃完的时候。他看新闻,她洗碗。有一种慵懒的安逸。电视上在列数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中国人的生活好起来了!喜欢吃什么?他忽然听到。原来是她在问:明天喜欢吃什么菜?
明天是周末。他愣住了。不知道。正如电视所说的,生活好起来了!但是若要问怎样才算过得好?还真没想过这问题。随便。他说。
随便?随便是个什么菜呀?她说,幽默地。她从厨房走出来,手里拿着抹布,站在他面前,等他回答。这还真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可又实实在在,需要回答。她又问了一句。
随便就是随便。他说。
就随便,你好歹也说个菜名呀。她说。简直在逼他。他烦了。我怎么知道?刚刚吃的东西还没有化成屎,你叫我能说什么?烦死了!他简直粗鲁地叫道。
她怔了一下,也火了。你烦?我就不烦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要考虑吃什么,进了市场,就跟进了考场一样。她把抹布往沙发上一甩。
她是教师。这比喻还挺贴切。看来是在脑子里绕了好长时间了。她说着就哭了起来。这问题确实让人困扰,也许以往还将之当做乐趣,毕竟吃什么可以选择了。现在才发现,其实是苦恼。吃什么?怎么吃?家里烹调得不好,就到外面下馆子,吃了中国菜吃外国菜,吃了满汉全席又吃家常菜,这世界上的东西好像都吃光了,日子好像已经过得到头了。最后又回到家里来了。可是,回到家里又吃什么?
也奇怪,生活好起来了,问题却变得难以解决了。倒是原来,缺吃少喝,吃什么都觉得好吃。两口子经常把一点点的东西让来让去。也争吵,那是为了对方不接受而吵。那么困难时候都过来了。他后悔了。把抹布捡起来,送她手上,以示赔罪。
她却哭了起来。与其因为怨恨,勿宁因为被劝慰了。所有的冤屈都爆发了出来。她奇怪自己怎么会有这么多冤屈?她执拗地抗拒着,不肯接抹布。他就自己拎着去厨房。厨房的东西还没有洗完,他就洗了起来。她在外面不哭了,好像在听他如何洗。这些事一直是她做的,他确实做得不利索。他就更觉得自己不对了。
她进来了。抢过他手上的抹布。他就在一旁帮着传洗好的碗筷。她就偏不把洗好的碗交给她,闪过身,自己放到消毒柜里去。他笑了。她也笑了。
她笑起来很灿烂。他仿佛又瞧见年轻时候的她了。那时候他倒没有时间欣赏她的笑。她也常是紧锁着眉头,一脸焦灼。他们要致富。她是教师,就业余办班补课,他也利用自己是杂志社美编的优势,业余给人家画扇面。过得很潦草。这生活,现在才精致起来。他发现她其实很漂亮。
漂亮什么?她说。老妈子一个!说着又笑了。他们和解了。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明天吃什么呢?
他们是我的父母。作为一个晚生代作家,我已经习惯于认定他们这一代人迂腐。他们总是说,过去多么苦,现在多么好,你们还要再怎么好?好像总是很满足。他们活得安安稳稳。没想到,他们也有会有被绊倒的时候,而且,是在最基本的问题上绊了一脚。
也许,基本的,也是关乎我们的。
那时候我不住在他们身边。我在京城上大学。我是后来才知道他们的事的。顺便说一句,我父母其实并不老,五十来岁,老三届。文革,上山下乡,恢复高考,改革开放,是跟他们紧密相连的关键词。还有那句:把被"四人帮"耽误了的青春夺回来......他们什么时候竟老了呢?
2他们终于决定一同上市场。现场刺激食欲,喜欢什么就挑什么。
从能吃什么就吃什么,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毕竟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出家门。迎面的人都朝他们点头,问好。他们一直是受人尊敬的,有文化,又有经济实力。吃了?大家问。
他们一愣。... -->>
她曾考虑过体外授精(科学已发展到如此先进地步),或是,抱养一个。她开始担心起他的身体了。她不知道没有了他,她该怎么办?她不安。她这才发现自己是多么依恋他!她想给他补。男人到了这年龄,也到了需要补的年龄了。她给他买补品,听到什么补,就给他补。市面上出了什么补药她就买。她的所有热情都放在给他进补上。她本来是不相信那些劳什子的,现在她明白了,那些补品之所以长销不衰而且价格昂贵的原因了。她甚至为自己总是那么不费力地买下任何补品而怀疑那药的功效。她不安,她恐惧。给我最贵的!钱没关系,我有钱!她说。
她为他买人肾。
您想好了吗?
您仍可以选择合上。
您确定要打开吗?
四章我们的骨
他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他习惯于从电视上了解世界。
她在厨房刷碗。咣咣响。这是他每天看新闻联播时的伴奏。电视里邢质斌说一句,厨房那边就咣地一声响。有时候人家才说到一半,她也一声咣。仔细琢磨,似乎还是她的节奏对,倒是人家把话说长了。久而久之,她的洗碗声居然成了一种调节。虽然聒噪,但没有它,脉搏还走得滑溜溜的,不到点儿。
这是晚饭吃完的时候。他看新闻,她洗碗。有一种慵懒的安逸。电视上在列数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中国人的生活好起来了!喜欢吃什么?他忽然听到。原来是她在问:明天喜欢吃什么菜?
明天是周末。他愣住了。不知道。正如电视所说的,生活好起来了!但是若要问怎样才算过得好?还真没想过这问题。随便。他说。
随便?随便是个什么菜呀?她说,幽默地。她从厨房走出来,手里拿着抹布,站在他面前,等他回答。这还真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可又实实在在,需要回答。她又问了一句。
随便就是随便。他说。
就随便,你好歹也说个菜名呀。她说。简直在逼他。他烦了。我怎么知道?刚刚吃的东西还没有化成屎,你叫我能说什么?烦死了!他简直粗鲁地叫道。
她怔了一下,也火了。你烦?我就不烦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要考虑吃什么,进了市场,就跟进了考场一样。她把抹布往沙发上一甩。
她是教师。这比喻还挺贴切。看来是在脑子里绕了好长时间了。她说着就哭了起来。这问题确实让人困扰,也许以往还将之当做乐趣,毕竟吃什么可以选择了。现在才发现,其实是苦恼。吃什么?怎么吃?家里烹调得不好,就到外面下馆子,吃了中国菜吃外国菜,吃了满汉全席又吃家常菜,这世界上的东西好像都吃光了,日子好像已经过得到头了。最后又回到家里来了。可是,回到家里又吃什么?
也奇怪,生活好起来了,问题却变得难以解决了。倒是原来,缺吃少喝,吃什么都觉得好吃。两口子经常把一点点的东西让来让去。也争吵,那是为了对方不接受而吵。那么困难时候都过来了。他后悔了。把抹布捡起来,送她手上,以示赔罪。
她却哭了起来。与其因为怨恨,勿宁因为被劝慰了。所有的冤屈都爆发了出来。她奇怪自己怎么会有这么多冤屈?她执拗地抗拒着,不肯接抹布。他就自己拎着去厨房。厨房的东西还没有洗完,他就洗了起来。她在外面不哭了,好像在听他如何洗。这些事一直是她做的,他确实做得不利索。他就更觉得自己不对了。
她进来了。抢过他手上的抹布。他就在一旁帮着传洗好的碗筷。她就偏不把洗好的碗交给她,闪过身,自己放到消毒柜里去。他笑了。她也笑了。
她笑起来很灿烂。他仿佛又瞧见年轻时候的她了。那时候他倒没有时间欣赏她的笑。她也常是紧锁着眉头,一脸焦灼。他们要致富。她是教师,就业余办班补课,他也利用自己是杂志社美编的优势,业余给人家画扇面。过得很潦草。这生活,现在才精致起来。他发现她其实很漂亮。
漂亮什么?她说。老妈子一个!说着又笑了。他们和解了。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明天吃什么呢?
他们是我的父母。作为一个晚生代作家,我已经习惯于认定他们这一代人迂腐。他们总是说,过去多么苦,现在多么好,你们还要再怎么好?好像总是很满足。他们活得安安稳稳。没想到,他们也有会有被绊倒的时候,而且,是在最基本的问题上绊了一脚。
也许,基本的,也是关乎我们的。
那时候我不住在他们身边。我在京城上大学。我是后来才知道他们的事的。顺便说一句,我父母其实并不老,五十来岁,老三届。文革,上山下乡,恢复高考,改革开放,是跟他们紧密相连的关键词。还有那句:把被"四人帮"耽误了的青春夺回来......他们什么时候竟老了呢?
2他们终于决定一同上市场。现场刺激食欲,喜欢什么就挑什么。
从能吃什么就吃什么,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毕竟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出家门。迎面的人都朝他们点头,问好。他们一直是受人尊敬的,有文化,又有经济实力。吃了?大家问。
他们一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