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视角不同是专业和业余之间唯一的区别 (1/2)
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股票作手回忆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十一章 视角不同是专业和业余之间唯一的区别
现在回到1907年10月。我买了一艘游轮,随时准备离开纽约到南海转转。我特别喜欢钓鱼,这次终于可以开着自己的游轮大钓一场了,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什么时候动身就什么时候动身。我在股市赚够了钱,万事俱备,可到了最后关头,玉米期货却绊住了我。
我必须解释一下,在我赚到一百万的那次钱荒之前,我也一直在芝加哥做粮食期货。我研究了很久的粮食市场,一直看跌玉米和小麦,就像我看空股市一样。我放空了一千万包小麦和一千万包玉米。
它们都开始下跌。但是,在小麦不断下跌的同时,芝加哥最大的作手之一决定轧空玉米市场,为了避嫌我们就叫他斯瑞顿吧。我已经清空了股票,随时准备开着游艇到南部去,但我突然发现期货上出了问题。我在小麦上赚了很多利润,但斯瑞顿抬高的玉米价格却让我亏大了。
我知道,玉米虽然价高,但国内的玉米产量其实是过剩的。供求法则一如既往地奏效。道路泥泞,玉米不能一时涌入市场,但是只有斯瑞顿需要玉米。我曾祈祷寒流来袭,把泥路冻住解决运输问题,让农民可以把玉米送进市场。可惜天公不作美。
就这样,我本来高高兴兴打算去钓鱼的,却被玉米上的亏损绊住了,我不能在这种情况下离开。当然,斯瑞顿一直密切关注着空头,他认为逮住了我这个大空头,我也很明白。正如我所说,我曾经寄希望于天气,但发现好像没什么神助,天气根本就无视我的祈祷,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自食其力渡过难关。
我结清了小麦,了结了高额利润,但玉米的问题实在让我头疼。如果我能以市价平仓这一千万包玉米,虽然损失很大,我会很乐意立刻这么做。但很显然,只要我开始回补,斯瑞顿就会全力轧我。而且,我一回补,就会推高价格,这样就助他一臂之力来轧我,这和用自己的刀割自己的喉咙没什么区别。
玉米虽然很强,但我去钓鱼的渴望更强,所以我必须马上想办法脱身。我必须进行一场战略撤退,回补一千万包玉米,价格还不能抬得太高。
碰巧斯瑞顿当时还持有大宗燕麦,他几乎垄断了燕麦市场。我一直关注整个粮食市场,粮食新闻之类的市场传言,而我听说强大的阿墨尔集团对斯瑞顿不甚友好,我是说在市场方面。我本来犯愁:如果我平仓玉米,就得按斯瑞顿定的价格来。但我一听说阿墨尔集团和斯瑞顿之间的不和,马上心生一计,我可以请芝加哥的期货散户们来助阵啊。他们能帮得上忙,斯瑞顿不肯卖玉米给我,他们卖给我就行了。能平仓,剩下的就好办了。
首先,我提交了限价委托单:价格每下降美分就买入50万包玉米。当委托生效后,我给四个券商发出卖单,他们同时向市场各抛出5万包燕麦。我知道这会让燕麦急跌。我了解期货商们的想法,他们会立刻认为阿墨尔已将枪口指向斯瑞顿。当他们发现燕麦受到打压,自然会断定下一个就轮到玉米了,于是将纷纷抛出。玉米的垄断一打破,赚头可就大了。
我和芝加哥期货商们玩的这个心理战术简直天衣无缝。他们发现各地来的卖单让燕麦急跌,立刻纷纷卖出玉米。十分钟后,我就买入了600万包玉米。当他们停止抛出玉米时,我干脆以市价继续买入了400万包。价格自然再度上涨,但这一操作让我平仓整个一千万包空头时,只比最初的市价高了半分钱。而用来引诱期货散户抛出玉米而放空的20万包燕麦,回补只亏了3000块。真是性价比相当高的诱饵啊。小麦上的利润弥补了玉米上的大部分亏损,所以,我在粮食上总共仅亏了2.5万美元。后来玉米每包涨了25美分。如果当时我完全不顾价格就回补那一千万包玉米,真不知道代价会如何惨烈。毫无疑问,斯瑞顿就逮住我了,我就任他宰割了。
一个人做一件事很多年,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态度,和一般初学者非常不同。这种不同,将专业人士和业余选手区分开来。在投机市场,决定一个人是赚是赔的,正是他看待事物的态度:业余人士认为自己只想兼职赚点钱,所以自以为是,思考不深刻、不透彻;专业选手则只求做正确的事情,这比赚钱更重要,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做对了事,利润会是水到渠成的。交易商应该向职业台球运动员学习,看得长远,而不是只关注眼前这一杆。一种直觉,让他们为每颗球都摆好了位置。
我听过一个故事可以很好地证明我的观点,是关于爱迪生·科马克56的。传说中的所有轶事无不让人认为,科马克是华尔街史上最能干的股商之一。他创造了一个警句:“切勿放空正在恢复元气的股票。”很多人觉得他只会做空,但他只是觉得做空时更有魅力,因为他可以充分利用人性的两大弱点——希望与恐惧。他那一代的老前辈们告诉我,其实他没有明显的个人偏好,而且他最大的几笔正是在多头市场上操作的。所以很显然,他并不偏爱空头,只是因时制宜罢了。总之,他是个完美的股商。
好像有一次,离牛市结束还有一段时间的时候,他就已经看空后市了。著名财经作者兼评论家亚瑟·约瑟夫知道了科马克的观点。但在领涨股的刺激和媒体的乐观报道下,市场不仅强劲而且还在上涨。约瑟夫知道他这样的股商一定会好好利用利空消息,所以一天,他带着好消息冲进了他的办公室。
“科马克先生,我有个好朋友在圣保罗公司做股票过户操作员,他刚告诉我一件事,我觉得您应该知道!”
“什么事?”科马克漫不经心地问。
为了确定科马克真的看跌,约瑟夫问:“你早就看跌后市了,对吧?”如果科马克不感兴趣,他就不会浪费宝贵的消息了。
“是啊,是什么好消息?”
“今天我去了圣保罗公司,每周我都去采集两三次新闻。朋友告诉我:‘老先生在卖出。’他的意思是威廉·洛克菲勒在抛售!我问:‘真的吗,吉米?’他回答:‘是真的,每涨个点,他就抛出1500股。我这两三天一直都在替他过户股票。’我一刻也没耽误马上就来告诉您了。”
科马克向来淡定冷静,而且,他已经习惯了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疯狂地冲进他的办公室告诉他各种各样的新闻、八卦、谣传、内幕和谎言,所以已经完全不相信这些了。
他只是说:“你确定自己没听错吗,约瑟夫?”
“确定吗?当然确定!我耳朵又不聋。”约瑟夫说。
“那你的朋友可靠吗?”
“绝对的!”约瑟夫断言,“我认识他很多年了,他从来没对我说过谎,他不会说谎!毋庸置疑!我知道他绝对可靠,我愿意用性命担保。我最了解他了,比你认识我这么多年对我了解得还多!”
“所以你能保证他说的是真的,是吧?”科马克又看了看约瑟夫,然后说:“好吧,你能保证。”他叫来他的券商惠勒。约瑟夫本以为会听到他下令抛出至少五万股圣保罗。洛克菲勒正在利用市场的强劲走势,倒出他的圣保罗持股,是投资股还是投机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标准石油公司里最高明的作手洛克菲勒正在出仓。普通人听到这个可靠的消息会怎么做呢?那就不用问了。
但是科马克,他那个年代最高明的空头作手,当时已经看跌后市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却对他的券商说:“比利,去交易所,每涨个点就买进1500股圣保罗。”当时股价是九十多点。
约瑟夫急忙打断:“您说的不是放空?”他在华尔街也不是新手了,但他是以媒体的角度来看市场的,而媒体角度就是业余大众角度了。内线在抛,价格必然会跌,更何况这个卖家是威廉·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在抛,而科马克却吸!这怎么可能!
“不,”科马克说,“我说的是吸进!”
“难道,你不相信我?”
“不,我信。”
“那你不信我的消息?”
“我信。”
“你是看跌吧?”
“是。”
“那你在干吗?”
“那就是我吸进的原因。听我说,你要和那个可靠的朋友密切联系,只要洛克菲勒一停止这种阶梯式卖出,你就立刻通知我!懂了吗?”
“好。”约瑟夫说完就走了,他真是不太明白科马克到底在想什么,竟然吃进洛克菲勒倒出的股票。他知道科马克看跌整个股市,所以就更难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了。但约瑟夫还是去见了他那个做过户操作员的朋友,说只要洛克菲勒一抛完就通知他。约瑟夫定期去他的朋友那儿打听消息,一天两次。
一天,朋友告诉他:“老先生不卖了。”约瑟夫谢过他,带着消息直奔科马克的办公室。
科马克专心地听着,转向惠勒,问:“比利,我们有多少圣保罗?”惠勒查了一下,报告说已经积累了6万多股。
&... -->>
第十一章 视角不同是专业和业余之间唯一的区别
现在回到1907年10月。我买了一艘游轮,随时准备离开纽约到南海转转。我特别喜欢钓鱼,这次终于可以开着自己的游轮大钓一场了,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什么时候动身就什么时候动身。我在股市赚够了钱,万事俱备,可到了最后关头,玉米期货却绊住了我。
我必须解释一下,在我赚到一百万的那次钱荒之前,我也一直在芝加哥做粮食期货。我研究了很久的粮食市场,一直看跌玉米和小麦,就像我看空股市一样。我放空了一千万包小麦和一千万包玉米。
它们都开始下跌。但是,在小麦不断下跌的同时,芝加哥最大的作手之一决定轧空玉米市场,为了避嫌我们就叫他斯瑞顿吧。我已经清空了股票,随时准备开着游艇到南部去,但我突然发现期货上出了问题。我在小麦上赚了很多利润,但斯瑞顿抬高的玉米价格却让我亏大了。
我知道,玉米虽然价高,但国内的玉米产量其实是过剩的。供求法则一如既往地奏效。道路泥泞,玉米不能一时涌入市场,但是只有斯瑞顿需要玉米。我曾祈祷寒流来袭,把泥路冻住解决运输问题,让农民可以把玉米送进市场。可惜天公不作美。
就这样,我本来高高兴兴打算去钓鱼的,却被玉米上的亏损绊住了,我不能在这种情况下离开。当然,斯瑞顿一直密切关注着空头,他认为逮住了我这个大空头,我也很明白。正如我所说,我曾经寄希望于天气,但发现好像没什么神助,天气根本就无视我的祈祷,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自食其力渡过难关。
我结清了小麦,了结了高额利润,但玉米的问题实在让我头疼。如果我能以市价平仓这一千万包玉米,虽然损失很大,我会很乐意立刻这么做。但很显然,只要我开始回补,斯瑞顿就会全力轧我。而且,我一回补,就会推高价格,这样就助他一臂之力来轧我,这和用自己的刀割自己的喉咙没什么区别。
玉米虽然很强,但我去钓鱼的渴望更强,所以我必须马上想办法脱身。我必须进行一场战略撤退,回补一千万包玉米,价格还不能抬得太高。
碰巧斯瑞顿当时还持有大宗燕麦,他几乎垄断了燕麦市场。我一直关注整个粮食市场,粮食新闻之类的市场传言,而我听说强大的阿墨尔集团对斯瑞顿不甚友好,我是说在市场方面。我本来犯愁:如果我平仓玉米,就得按斯瑞顿定的价格来。但我一听说阿墨尔集团和斯瑞顿之间的不和,马上心生一计,我可以请芝加哥的期货散户们来助阵啊。他们能帮得上忙,斯瑞顿不肯卖玉米给我,他们卖给我就行了。能平仓,剩下的就好办了。
首先,我提交了限价委托单:价格每下降美分就买入50万包玉米。当委托生效后,我给四个券商发出卖单,他们同时向市场各抛出5万包燕麦。我知道这会让燕麦急跌。我了解期货商们的想法,他们会立刻认为阿墨尔已将枪口指向斯瑞顿。当他们发现燕麦受到打压,自然会断定下一个就轮到玉米了,于是将纷纷抛出。玉米的垄断一打破,赚头可就大了。
我和芝加哥期货商们玩的这个心理战术简直天衣无缝。他们发现各地来的卖单让燕麦急跌,立刻纷纷卖出玉米。十分钟后,我就买入了600万包玉米。当他们停止抛出玉米时,我干脆以市价继续买入了400万包。价格自然再度上涨,但这一操作让我平仓整个一千万包空头时,只比最初的市价高了半分钱。而用来引诱期货散户抛出玉米而放空的20万包燕麦,回补只亏了3000块。真是性价比相当高的诱饵啊。小麦上的利润弥补了玉米上的大部分亏损,所以,我在粮食上总共仅亏了2.5万美元。后来玉米每包涨了25美分。如果当时我完全不顾价格就回补那一千万包玉米,真不知道代价会如何惨烈。毫无疑问,斯瑞顿就逮住我了,我就任他宰割了。
一个人做一件事很多年,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态度,和一般初学者非常不同。这种不同,将专业人士和业余选手区分开来。在投机市场,决定一个人是赚是赔的,正是他看待事物的态度:业余人士认为自己只想兼职赚点钱,所以自以为是,思考不深刻、不透彻;专业选手则只求做正确的事情,这比赚钱更重要,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做对了事,利润会是水到渠成的。交易商应该向职业台球运动员学习,看得长远,而不是只关注眼前这一杆。一种直觉,让他们为每颗球都摆好了位置。
我听过一个故事可以很好地证明我的观点,是关于爱迪生·科马克56的。传说中的所有轶事无不让人认为,科马克是华尔街史上最能干的股商之一。他创造了一个警句:“切勿放空正在恢复元气的股票。”很多人觉得他只会做空,但他只是觉得做空时更有魅力,因为他可以充分利用人性的两大弱点——希望与恐惧。他那一代的老前辈们告诉我,其实他没有明显的个人偏好,而且他最大的几笔正是在多头市场上操作的。所以很显然,他并不偏爱空头,只是因时制宜罢了。总之,他是个完美的股商。
好像有一次,离牛市结束还有一段时间的时候,他就已经看空后市了。著名财经作者兼评论家亚瑟·约瑟夫知道了科马克的观点。但在领涨股的刺激和媒体的乐观报道下,市场不仅强劲而且还在上涨。约瑟夫知道他这样的股商一定会好好利用利空消息,所以一天,他带着好消息冲进了他的办公室。
“科马克先生,我有个好朋友在圣保罗公司做股票过户操作员,他刚告诉我一件事,我觉得您应该知道!”
“什么事?”科马克漫不经心地问。
为了确定科马克真的看跌,约瑟夫问:“你早就看跌后市了,对吧?”如果科马克不感兴趣,他就不会浪费宝贵的消息了。
“是啊,是什么好消息?”
“今天我去了圣保罗公司,每周我都去采集两三次新闻。朋友告诉我:‘老先生在卖出。’他的意思是威廉·洛克菲勒在抛售!我问:‘真的吗,吉米?’他回答:‘是真的,每涨个点,他就抛出1500股。我这两三天一直都在替他过户股票。’我一刻也没耽误马上就来告诉您了。”
科马克向来淡定冷静,而且,他已经习惯了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疯狂地冲进他的办公室告诉他各种各样的新闻、八卦、谣传、内幕和谎言,所以已经完全不相信这些了。
他只是说:“你确定自己没听错吗,约瑟夫?”
“确定吗?当然确定!我耳朵又不聋。”约瑟夫说。
“那你的朋友可靠吗?”
“绝对的!”约瑟夫断言,“我认识他很多年了,他从来没对我说过谎,他不会说谎!毋庸置疑!我知道他绝对可靠,我愿意用性命担保。我最了解他了,比你认识我这么多年对我了解得还多!”
“所以你能保证他说的是真的,是吧?”科马克又看了看约瑟夫,然后说:“好吧,你能保证。”他叫来他的券商惠勒。约瑟夫本以为会听到他下令抛出至少五万股圣保罗。洛克菲勒正在利用市场的强劲走势,倒出他的圣保罗持股,是投资股还是投机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标准石油公司里最高明的作手洛克菲勒正在出仓。普通人听到这个可靠的消息会怎么做呢?那就不用问了。
但是科马克,他那个年代最高明的空头作手,当时已经看跌后市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却对他的券商说:“比利,去交易所,每涨个点就买进1500股圣保罗。”当时股价是九十多点。
约瑟夫急忙打断:“您说的不是放空?”他在华尔街也不是新手了,但他是以媒体的角度来看市场的,而媒体角度就是业余大众角度了。内线在抛,价格必然会跌,更何况这个卖家是威廉·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在抛,而科马克却吸!这怎么可能!
“不,”科马克说,“我说的是吸进!”
“难道,你不相信我?”
“不,我信。”
“那你不信我的消息?”
“我信。”
“你是看跌吧?”
“是。”
“那你在干吗?”
“那就是我吸进的原因。听我说,你要和那个可靠的朋友密切联系,只要洛克菲勒一停止这种阶梯式卖出,你就立刻通知我!懂了吗?”
“好。”约瑟夫说完就走了,他真是不太明白科马克到底在想什么,竟然吃进洛克菲勒倒出的股票。他知道科马克看跌整个股市,所以就更难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了。但约瑟夫还是去见了他那个做过户操作员的朋友,说只要洛克菲勒一抛完就通知他。约瑟夫定期去他的朋友那儿打听消息,一天两次。
一天,朋友告诉他:“老先生不卖了。”约瑟夫谢过他,带着消息直奔科马克的办公室。
科马克专心地听着,转向惠勒,问:“比利,我们有多少圣保罗?”惠勒查了一下,报告说已经积累了6万多股。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