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汉血丹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汉帝国史?皇后传》记载:“……冬十一月,陈皇后退皇后之位,仍居椒房殿,一切恩养如旧。元旦之日,立皇后卫氏,为其大赦天下,与民更始。孝景后三年之前非大罪者,皆释狱……。”
后人阅史书,翻过史官笔下这寥寥数语,也不过一眼而过,却不知道,这一眼之间,隐藏了多少风云激荡,人间悲欢。
这已经是元召尽力所求得的一个最好结果。“金屋藏娇”本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爱情故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寄予了对未来的无限渴望。只是这份美好发生在了不该发生的地方~未央宫中。
阿娇皇后没有错,皇帝刘彻也没有错,错只错在,这儿不是寻常巷陌百姓之家,凡间的爱情之花生长在皇家,结局只能是逐渐的枯萎凋谢。
好在,因为元召的参与,历史改变了许多细节,未央宫中没有因为巫蛊之祸的发生而大起波澜,避免了一场因为这件事而引发的无辜勾陷和血腥杀戮。
对于陈皇后来说,这自然是一个悲剧,她虽然没有被贬居到冷清荒芜的长门宫,但心灰意冷的余生,想必也不会有多少快乐。当日她拒绝再接受那方皇后印玺,独自黯然离去的背影,在元召的眼中印象深刻。也许,这样的心伤,世间无良药,只能用时间来化解了。以后有可能的话,尽力再帮助她一些事吧,毕竟自己受过窦家的大恩。
虽然许多人已经有过这种猜想,但新立卫子夫为大汉皇后这件事,还是轰动了朝野。以一介歌姬出身而母仪天下,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而且,她的儿子已经被立为太子,兄弟卫青独领一军。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又一个显赫家族的崛起,就在眼前。
皇帝是在未央宫生变后不久的一次大朝会上宣布这件事的。这也是元召从西域归来后参加的第一次朝会。
远赴西域的大汉使团,在几天之前已经全部回到长安。曹襄和公孙戎奴率领着一千黑鹰军在渭河码头上岸以后,就自回长乐塬驻地去了。而张骞并不停留,带领着使团的人,归心似箭直入长安。
皇帝已经单独听取过了张骞对此行的详细讲述,听到取得了这么丰硕的成果,他心中的振奋可想而知。尽管元召早就对他分析过开通西域的利好之处,但只有他真正的派心腹之臣去走过一趟之后,才知道好处究竟有多大。
听完张骞的汇报,再看看他带回来的各类西域珍稀物产、金砂珠宝、汗血宝马还有诸国愿与大汉通好的承诺。皇帝陛下大悦,他命令侍卫给一匹宝马配好银鞍金蹬,一跃而上,纵马在禁苑小校场驰骋了一番,果然是矫健非凡,令人赞叹。
“哈哈哈!好,太好了!张骞,你真是一个能干的人。朕早就说过,唯才是举,只要你有胆略有才干,朕绝不会亏待的。此次开通西域大计,你立下首功,朕特旨赐封你为博望侯,望你再接再厉,立下殊勋,不负朕之厚望!”
张骞大喜过望,翻身拜倒在地:“臣张骞,谢主隆恩!必定奋勇向前,不负所托!”
旁边在场者,无论是羽林侍卫,还是一干近臣,无不心中艳羡踊跃。同样是宫中侍卫出身的张骞自告奋勇去走了这么一趟,被天子一句话就封了侯,这对所有人心中都是一个巨大的激励。皇帝陛下真是具有大胸襟啊,只要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他从来不会按照规矩来,封赏之厚,超出想像。
“万里封侯,一朝如愿。恭喜了,张兄,呵呵!”元召脸上的笑容很真诚。
“小侯爷,多谢了!”
张骞对着元召深深一礼,多少感激的话尽在其中,心中谨记,不必多言。
取得这么重大的成果,皇帝陛下的英明决策自不待言。因此,今天的朝会之上,踏上朝堂的张骞,就遵照皇帝的指令,又从头到尾的把西域之行的始末,当着所有朝堂大臣的面,重新详细的叙述了一遍。
身为大汉的朝臣和子民,无论在内部的权力斗争中,争得怎样的你死我活,但在对外的国策制定上,却都是有着巨大的民族归属感的。这就是几千年中华文明和汉家文化熏陶的结果。
朝会上的气氛一下子就热烈起来。各种赞同、赞叹、称颂皇帝圣明的声音不绝于耳。首次出使得成功,预示着西域之路的顺利打通,将成为现实。也就是说,当初制定下的目标,马上就会开始去实行了,这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大事。
凡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汉人,谁不希... -->>
《大汉帝国史?皇后传》记载:“……冬十一月,陈皇后退皇后之位,仍居椒房殿,一切恩养如旧。元旦之日,立皇后卫氏,为其大赦天下,与民更始。孝景后三年之前非大罪者,皆释狱……。”
后人阅史书,翻过史官笔下这寥寥数语,也不过一眼而过,却不知道,这一眼之间,隐藏了多少风云激荡,人间悲欢。
这已经是元召尽力所求得的一个最好结果。“金屋藏娇”本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爱情故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寄予了对未来的无限渴望。只是这份美好发生在了不该发生的地方~未央宫中。
阿娇皇后没有错,皇帝刘彻也没有错,错只错在,这儿不是寻常巷陌百姓之家,凡间的爱情之花生长在皇家,结局只能是逐渐的枯萎凋谢。
好在,因为元召的参与,历史改变了许多细节,未央宫中没有因为巫蛊之祸的发生而大起波澜,避免了一场因为这件事而引发的无辜勾陷和血腥杀戮。
对于陈皇后来说,这自然是一个悲剧,她虽然没有被贬居到冷清荒芜的长门宫,但心灰意冷的余生,想必也不会有多少快乐。当日她拒绝再接受那方皇后印玺,独自黯然离去的背影,在元召的眼中印象深刻。也许,这样的心伤,世间无良药,只能用时间来化解了。以后有可能的话,尽力再帮助她一些事吧,毕竟自己受过窦家的大恩。
虽然许多人已经有过这种猜想,但新立卫子夫为大汉皇后这件事,还是轰动了朝野。以一介歌姬出身而母仪天下,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而且,她的儿子已经被立为太子,兄弟卫青独领一军。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又一个显赫家族的崛起,就在眼前。
皇帝是在未央宫生变后不久的一次大朝会上宣布这件事的。这也是元召从西域归来后参加的第一次朝会。
远赴西域的大汉使团,在几天之前已经全部回到长安。曹襄和公孙戎奴率领着一千黑鹰军在渭河码头上岸以后,就自回长乐塬驻地去了。而张骞并不停留,带领着使团的人,归心似箭直入长安。
皇帝已经单独听取过了张骞对此行的详细讲述,听到取得了这么丰硕的成果,他心中的振奋可想而知。尽管元召早就对他分析过开通西域的利好之处,但只有他真正的派心腹之臣去走过一趟之后,才知道好处究竟有多大。
听完张骞的汇报,再看看他带回来的各类西域珍稀物产、金砂珠宝、汗血宝马还有诸国愿与大汉通好的承诺。皇帝陛下大悦,他命令侍卫给一匹宝马配好银鞍金蹬,一跃而上,纵马在禁苑小校场驰骋了一番,果然是矫健非凡,令人赞叹。
“哈哈哈!好,太好了!张骞,你真是一个能干的人。朕早就说过,唯才是举,只要你有胆略有才干,朕绝不会亏待的。此次开通西域大计,你立下首功,朕特旨赐封你为博望侯,望你再接再厉,立下殊勋,不负朕之厚望!”
张骞大喜过望,翻身拜倒在地:“臣张骞,谢主隆恩!必定奋勇向前,不负所托!”
旁边在场者,无论是羽林侍卫,还是一干近臣,无不心中艳羡踊跃。同样是宫中侍卫出身的张骞自告奋勇去走了这么一趟,被天子一句话就封了侯,这对所有人心中都是一个巨大的激励。皇帝陛下真是具有大胸襟啊,只要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他从来不会按照规矩来,封赏之厚,超出想像。
“万里封侯,一朝如愿。恭喜了,张兄,呵呵!”元召脸上的笑容很真诚。
“小侯爷,多谢了!”
张骞对着元召深深一礼,多少感激的话尽在其中,心中谨记,不必多言。
取得这么重大的成果,皇帝陛下的英明决策自不待言。因此,今天的朝会之上,踏上朝堂的张骞,就遵照皇帝的指令,又从头到尾的把西域之行的始末,当着所有朝堂大臣的面,重新详细的叙述了一遍。
身为大汉的朝臣和子民,无论在内部的权力斗争中,争得怎样的你死我活,但在对外的国策制定上,却都是有着巨大的民族归属感的。这就是几千年中华文明和汉家文化熏陶的结果。
朝会上的气氛一下子就热烈起来。各种赞同、赞叹、称颂皇帝圣明的声音不绝于耳。首次出使得成功,预示着西域之路的顺利打通,将成为现实。也就是说,当初制定下的目标,马上就会开始去实行了,这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大事。
凡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汉人,谁不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