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北朝帝业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684章 人日宴会
正月初七为人日,在荆襄之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也是新年之后第一个大节。
人日这一天,人们以七种菜调作羹汤食用,还要用彩帛或金箔等剪裁为人形,在室内张贴或是佩戴在头鬓上,当然也少不了宴会亲友、郊野游玩等活动。
许多事情诸如远游、工作等事情,也是需要过了人日才继续进行。人日之前则统称新年,是休闲聚乐的时刻。
李泰也是入乡随俗,选择在人日这一天于鸿宾楼上大宴府员僚属和远来的宾客们,一同庆祝这开年第一个节日。
来自江陵的使团也在这一天抵达了穰城,直接便被安排进了鸿宾楼中。
当见到这座足以容纳上千人同时聚会、宏大又华丽的建筑时,这些江陵时流也都忍不住惊叹连连,当再听到这座楼宇的名称和功能的时候,他们更是忍不住的赞不绝口。
毕竟人才总是喜欢礼贤下士的上位者,这位荆州李大将军舍得豪掷重货兴造如此雄伟的一座建筑来款待四方宾客,其对人才的重视态度也是不言而喻,很快便在这些江陵人士们心目中树立起一个知书达礼的印象。
李泰亲自站在二楼的宴会厅门口迎接江陵的使者一行,虽然说这些人多数都是第一次来到沔北,但李泰的画像也早在江陵传扬了不短的时间,再加上其人卓尔不群的样貌和气质,让这些江陵人士第一眼便确定他的身份,不待引见便纷纷作揖为礼。
这一个使团二十余人,为首一个年近五十的老者便是湘东王派遣的正使,名字叫做宗懔,官职是江陵令。其身后群众,有的也在湘东王府下供职,有的则只是乡里逸士,没有官职在身。
但无论这些人身份地位高低,李泰全都以礼相待,请入堂中各自分席坐定。
“宗令雅名听闻已久,今日终于得睹尊容,实在让人心生欢喜。”
待到众人各自坐定,李泰便举起酒杯向坐在自己一旁席中的宗懔笑语道:“我本北人,南土风俗多有生疏。之前拜读宗令所撰《荆楚岁时记》,才知此乡风情诸类,得以入乡随俗、和洽群众1
这个宗懔被湘东王选为使者,自然也不是俗类,乃是江陵名声颇著之人。其家族也历史悠久,甚至端午采艾草的风俗都与其家密切相关。当然这是不是真的也无从考证,毕竟都是他们自家人撰述记载的。像李泰所言《荆楚岁时记》,便是宗懔撰写的介绍荆襄风土人情和各种礼俗的著作。
宗懔见李泰对其如此礼貌,便也端起酒杯来一饮而尽,旋即又对李泰作揖道:“某等群众奉王命拜访李大将军,公事之余也是窃存私意,想要入境游赏一番南阳故乡在大将军治下乡情如何。”
宗懔虽是江陵名士,但祖籍却是南阳。很多江陵人士也都是这样的情况,这都是受历史上的胡亡氐乱所影响。像京兆韦氏、杜氏、河东柳氏等北方名族纷纷逃难涌入到南阳盆地,聚居在襄阳周边。而南阳境内原本这些家族,则就继续向南迁徙,聚集在了江陵地区。
听到宗懔主动讲起这样一层乡土渊源,李泰便又笑语道:“那么据宗令入乡所见,此间政治是优是劣?”
“大将军威名久仰,此行又见乡野村邑连绵不绝,多有安居乐业之态,可见兴治有术,不愧是关西名臣、仁勇双全1
在这样的场合中,自然是要挑着好话来说,更何况宗懔等行来所见乡野风物确实比心中固有的印象和记忆要改善的多,因此宗懔便衷心说道。
“岂止是兴治有术!南阳旧年政治不调、多为蛮荒所没,全然无治,离乡之徒甚至不知先茔所在,望北嗟叹却也无可奈何。如今李大将军所治井井有条,旧年荒土皆成丰邑,刁滑民风荡然无存,仁义再现乡里,民情淳朴有加。我等离乡思乡之徒,皆应深谢李大将军仁功啊1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从席中站起身来,因为情绪比较激动,杯中酒水都洒落出来,语气却是满满的热情,甚至还透露出几分谄媚。
... -->>
第684章 人日宴会
正月初七为人日,在荆襄之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也是新年之后第一个大节。
人日这一天,人们以七种菜调作羹汤食用,还要用彩帛或金箔等剪裁为人形,在室内张贴或是佩戴在头鬓上,当然也少不了宴会亲友、郊野游玩等活动。
许多事情诸如远游、工作等事情,也是需要过了人日才继续进行。人日之前则统称新年,是休闲聚乐的时刻。
李泰也是入乡随俗,选择在人日这一天于鸿宾楼上大宴府员僚属和远来的宾客们,一同庆祝这开年第一个节日。
来自江陵的使团也在这一天抵达了穰城,直接便被安排进了鸿宾楼中。
当见到这座足以容纳上千人同时聚会、宏大又华丽的建筑时,这些江陵时流也都忍不住惊叹连连,当再听到这座楼宇的名称和功能的时候,他们更是忍不住的赞不绝口。
毕竟人才总是喜欢礼贤下士的上位者,这位荆州李大将军舍得豪掷重货兴造如此雄伟的一座建筑来款待四方宾客,其对人才的重视态度也是不言而喻,很快便在这些江陵人士们心目中树立起一个知书达礼的印象。
李泰亲自站在二楼的宴会厅门口迎接江陵的使者一行,虽然说这些人多数都是第一次来到沔北,但李泰的画像也早在江陵传扬了不短的时间,再加上其人卓尔不群的样貌和气质,让这些江陵人士第一眼便确定他的身份,不待引见便纷纷作揖为礼。
这一个使团二十余人,为首一个年近五十的老者便是湘东王派遣的正使,名字叫做宗懔,官职是江陵令。其身后群众,有的也在湘东王府下供职,有的则只是乡里逸士,没有官职在身。
但无论这些人身份地位高低,李泰全都以礼相待,请入堂中各自分席坐定。
“宗令雅名听闻已久,今日终于得睹尊容,实在让人心生欢喜。”
待到众人各自坐定,李泰便举起酒杯向坐在自己一旁席中的宗懔笑语道:“我本北人,南土风俗多有生疏。之前拜读宗令所撰《荆楚岁时记》,才知此乡风情诸类,得以入乡随俗、和洽群众1
这个宗懔被湘东王选为使者,自然也不是俗类,乃是江陵名声颇著之人。其家族也历史悠久,甚至端午采艾草的风俗都与其家密切相关。当然这是不是真的也无从考证,毕竟都是他们自家人撰述记载的。像李泰所言《荆楚岁时记》,便是宗懔撰写的介绍荆襄风土人情和各种礼俗的著作。
宗懔见李泰对其如此礼貌,便也端起酒杯来一饮而尽,旋即又对李泰作揖道:“某等群众奉王命拜访李大将军,公事之余也是窃存私意,想要入境游赏一番南阳故乡在大将军治下乡情如何。”
宗懔虽是江陵名士,但祖籍却是南阳。很多江陵人士也都是这样的情况,这都是受历史上的胡亡氐乱所影响。像京兆韦氏、杜氏、河东柳氏等北方名族纷纷逃难涌入到南阳盆地,聚居在襄阳周边。而南阳境内原本这些家族,则就继续向南迁徙,聚集在了江陵地区。
听到宗懔主动讲起这样一层乡土渊源,李泰便又笑语道:“那么据宗令入乡所见,此间政治是优是劣?”
“大将军威名久仰,此行又见乡野村邑连绵不绝,多有安居乐业之态,可见兴治有术,不愧是关西名臣、仁勇双全1
在这样的场合中,自然是要挑着好话来说,更何况宗懔等行来所见乡野风物确实比心中固有的印象和记忆要改善的多,因此宗懔便衷心说道。
“岂止是兴治有术!南阳旧年政治不调、多为蛮荒所没,全然无治,离乡之徒甚至不知先茔所在,望北嗟叹却也无可奈何。如今李大将军所治井井有条,旧年荒土皆成丰邑,刁滑民风荡然无存,仁义再现乡里,民情淳朴有加。我等离乡思乡之徒,皆应深谢李大将军仁功啊1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从席中站起身来,因为情绪比较激动,杯中酒水都洒落出来,语气却是满满的热情,甚至还透露出几分谄媚。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