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写在青春未老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一段过往,一直都不敢触及
有一种向往,一直都不敢瞭望
有一个地方,是心灵的归宿
有一个梦想,是虔诚者的信仰
有一份寄托,是发自肺腑的呼唤
有一种期盼,是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初到岱海电厂实习时就想写一篇关于家乡的文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都没有动笔。在岱海电厂学习的日子里有太多感想,却一直没有记录半点,如今动笔发现内心少了些当初的感觉。曾经害怕自己平淡的文字无法表达内心的情结,怕自己苍白的语言无力诉说那一段过往,家,越来越远。
2010年02月28日早上六点半,我们坐上了发往岱海电厂的长途汽车,一路颠簸后到达离家乡近一千多公里的异地。望着一片陌生的土地,内心不知是什么样的感触,新环境下的天蓝地阔似乎与我没有多少关系。对于别人可能仅仅是到达了异乡,可对我来说更是到达了异族。这不再是地域上的差距,更多的是信仰上的隔阂,我的生活不单单是背井离乡,更深的感触是寄“人”篱下。当然这个“人”不在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种环境。说到这里要感谢岱海发电脱硫五班的师傅们,感谢他们对一个异族者的帮助和尊重,感谢他们让我在异地感受到家的温暖,无论那种感觉多么短暂都值得珍惜。说真的在岱海发电的生活条件挺好的,然而在自己的心中还是缺少一种家的温馨,缺失一种梦想。那是生活过二十年的故土才能给予的向往,如同我们童年时对娘亲的依恋。
岱海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蓝天白云,碧水草原。如果不是现代文明的玷污,那里真的是一片纯朴,自然,闲暇,宁静,安逸。在那片不能称之为草原的小草原上,依旧可看见骑着马儿的牧人,风吹草低依旧可现牛羊。只可惜没有看到真正的蒙古包,挡住视线的还是现代文明里的砖墙红瓦。在岱海的住宿条件也是十分的舒适,两人的标准间,桌子、椅子、衣柜、电视一应俱全,自己有电脑的话还可以免费上网。由于民族上的差异,我特意住了单间,以方便做饭。在岱海做了七个月的饭,那一段日子真的难熬,生活很不习惯,七月时间自己瘦了二十斤左右。
在异地对家的思念是在无数个日子里沉淀下来的,那种对家乡的依恋早已穿越时空,永不褪色。在我的脑海中显现着连绵不断的山峦,是坎坷曲折的九道弯,是群山环抱着的山城小镇。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对那片被世人称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土地”如此缅怀,我爱上了她的贫穷,她的憨厚、她那千疮百孔的面容里深藏的皱纹。她犹如一位历经风霜的母亲,用她贫瘠的身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儿女,熬白了黑发,榨干了血肉,在她那千沟万壑的身躯里埋藏着西海固汉子的精魂。那里没有波涛汹涌的澎湃,没有一马平川的旷野,没有泰山压顶的巍峨,没有黄山青翠的秀丽,但她有西海固汉子淳厚的嗓音,当一段段山花唱起,经历过了多少个岁月依旧荡气回肠。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到处都能听到放羊娃嘹亮的吆喝声,运气好时还能看到满山的羊群和充满稚气的放羊娃。在黄皮肤红脸蛋的孩子口中听听他们纯朴的心声,感受一下童言无忌的坦荡。
记起一名记者在固原西吉采访时,问过放羊娃一个简单问题:“你们为啥要放羊啊?”孩子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放羊是为了卖钱,卖钱是为了娶媳妇,娶媳妇可以生孩子,生了孩子可以接着放羊。”
无论你给这样的回答下了什么样的定义,在我看来这就是最真实的回答,这是对“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最好的回应,试想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也不就是这样一个轮回吗。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勾心斗角,用尽心机,斗得头破血流,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我们追求荣华富贵,豪车别墅,金钱地位,可却忘记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句古话。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越来越多的山里娃走出了大山,逐渐享受上了高等教育。可是今天走出深山的山里娃一定幸福吗?他们在不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一辈子可能还买不起一套房子,永远过着下等人的生活。写到这里并不是为了说明山里娃的生活条件好与坏,好坏自有人去评说,与你无关,与我也无关。只是想告诉朋友们别瞧不起山里娃,也别瞧不起农民工朋友们。没有了他们,何来我们的锦衣绸缎,山珍海味。再多的钱也未必能没来山里娃的快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生下来,活下去。请记住,只要是血肉身躯的动物,我们的归宿都是一样的:要么天堂,或是地狱。
高中的时候对草原有着痴迷的向往,在《陪你一起看草原》的歌声中想象着草原的美丽,幻想着走在大草原上的陶醉。的确,曾有好长一段时间羡慕过骑在马背上的牧民生活,我也曾渴求过那种豪放与自由。记得高中经常聆听《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无数次细数过她的温情,多想亲身投进她的怀抱。然而这一次异地归来,这样的想法越来越淡了,有一丝的冲动,但再也没有曾经的痴迷。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和家相提并论,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比爹娘更疼你。无论那里的环境多么优美,文化多么先进,思想多么纯朴,又或是什么世外桃源。但她终究少了一种乡情,一种依恋,一种家的温暖。家是所有孩子的安乐窝,就算我们的家是茅屋草舍,也会成为所有路人心灵的天堂。
关于乡情的文字太多,但哪一种也无法完全表达出游子对家乡浓浓的情结。家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牵动着游子的心,揪着游子的肉。无论走过多少年,无论走了多么远,亲爱的朋友也不要忘记回家的路。在家门口,永远会有一盏灯为你敞亮。
2010年10月08日 于 岱海发电
有一段过往,一直都不敢触及
有一种向往,一直都不敢瞭望
有一个地方,是心灵的归宿
有一个梦想,是虔诚者的信仰
有一份寄托,是发自肺腑的呼唤
有一种期盼,是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初到岱海电厂实习时就想写一篇关于家乡的文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都没有动笔。在岱海电厂学习的日子里有太多感想,却一直没有记录半点,如今动笔发现内心少了些当初的感觉。曾经害怕自己平淡的文字无法表达内心的情结,怕自己苍白的语言无力诉说那一段过往,家,越来越远。
2010年02月28日早上六点半,我们坐上了发往岱海电厂的长途汽车,一路颠簸后到达离家乡近一千多公里的异地。望着一片陌生的土地,内心不知是什么样的感触,新环境下的天蓝地阔似乎与我没有多少关系。对于别人可能仅仅是到达了异乡,可对我来说更是到达了异族。这不再是地域上的差距,更多的是信仰上的隔阂,我的生活不单单是背井离乡,更深的感触是寄“人”篱下。当然这个“人”不在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种环境。说到这里要感谢岱海发电脱硫五班的师傅们,感谢他们对一个异族者的帮助和尊重,感谢他们让我在异地感受到家的温暖,无论那种感觉多么短暂都值得珍惜。说真的在岱海发电的生活条件挺好的,然而在自己的心中还是缺少一种家的温馨,缺失一种梦想。那是生活过二十年的故土才能给予的向往,如同我们童年时对娘亲的依恋。
岱海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蓝天白云,碧水草原。如果不是现代文明的玷污,那里真的是一片纯朴,自然,闲暇,宁静,安逸。在那片不能称之为草原的小草原上,依旧可看见骑着马儿的牧人,风吹草低依旧可现牛羊。只可惜没有看到真正的蒙古包,挡住视线的还是现代文明里的砖墙红瓦。在岱海的住宿条件也是十分的舒适,两人的标准间,桌子、椅子、衣柜、电视一应俱全,自己有电脑的话还可以免费上网。由于民族上的差异,我特意住了单间,以方便做饭。在岱海做了七个月的饭,那一段日子真的难熬,生活很不习惯,七月时间自己瘦了二十斤左右。
在异地对家的思念是在无数个日子里沉淀下来的,那种对家乡的依恋早已穿越时空,永不褪色。在我的脑海中显现着连绵不断的山峦,是坎坷曲折的九道弯,是群山环抱着的山城小镇。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对那片被世人称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土地”如此缅怀,我爱上了她的贫穷,她的憨厚、她那千疮百孔的面容里深藏的皱纹。她犹如一位历经风霜的母亲,用她贫瘠的身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儿女,熬白了黑发,榨干了血肉,在她那千沟万壑的身躯里埋藏着西海固汉子的精魂。那里没有波涛汹涌的澎湃,没有一马平川的旷野,没有泰山压顶的巍峨,没有黄山青翠的秀丽,但她有西海固汉子淳厚的嗓音,当一段段山花唱起,经历过了多少个岁月依旧荡气回肠。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到处都能听到放羊娃嘹亮的吆喝声,运气好时还能看到满山的羊群和充满稚气的放羊娃。在黄皮肤红脸蛋的孩子口中听听他们纯朴的心声,感受一下童言无忌的坦荡。
记起一名记者在固原西吉采访时,问过放羊娃一个简单问题:“你们为啥要放羊啊?”孩子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放羊是为了卖钱,卖钱是为了娶媳妇,娶媳妇可以生孩子,生了孩子可以接着放羊。”
无论你给这样的回答下了什么样的定义,在我看来这就是最真实的回答,这是对“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最好的回应,试想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也不就是这样一个轮回吗。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勾心斗角,用尽心机,斗得头破血流,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我们追求荣华富贵,豪车别墅,金钱地位,可却忘记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句古话。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越来越多的山里娃走出了大山,逐渐享受上了高等教育。可是今天走出深山的山里娃一定幸福吗?他们在不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一辈子可能还买不起一套房子,永远过着下等人的生活。写到这里并不是为了说明山里娃的生活条件好与坏,好坏自有人去评说,与你无关,与我也无关。只是想告诉朋友们别瞧不起山里娃,也别瞧不起农民工朋友们。没有了他们,何来我们的锦衣绸缎,山珍海味。再多的钱也未必能没来山里娃的快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生下来,活下去。请记住,只要是血肉身躯的动物,我们的归宿都是一样的:要么天堂,或是地狱。
高中的时候对草原有着痴迷的向往,在《陪你一起看草原》的歌声中想象着草原的美丽,幻想着走在大草原上的陶醉。的确,曾有好长一段时间羡慕过骑在马背上的牧民生活,我也曾渴求过那种豪放与自由。记得高中经常聆听《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无数次细数过她的温情,多想亲身投进她的怀抱。然而这一次异地归来,这样的想法越来越淡了,有一丝的冲动,但再也没有曾经的痴迷。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和家相提并论,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比爹娘更疼你。无论那里的环境多么优美,文化多么先进,思想多么纯朴,又或是什么世外桃源。但她终究少了一种乡情,一种依恋,一种家的温暖。家是所有孩子的安乐窝,就算我们的家是茅屋草舍,也会成为所有路人心灵的天堂。
关于乡情的文字太多,但哪一种也无法完全表达出游子对家乡浓浓的情结。家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牵动着游子的心,揪着游子的肉。无论走过多少年,无论走了多么远,亲爱的朋友也不要忘记回家的路。在家门口,永远会有一盏灯为你敞亮。
2010年10月08日 于 岱海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