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旺夫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镖局只负责走货,这些粮送到卫成手里他要怎么安排是他的事,他说送去户部,那就送呗。
镖师押着粮食往户部衙门去,边上还有老百姓跟着走。姜蜜看着他们浩浩荡荡的走远,走远之后她转身回府,按照镖头说的镖师人数准备伙食。安排下去以后,她才有精力同自家人说说今儿个这出。
二老包括三个小的都在厅里了,姜蜜刚才说了许多话,有些口干,她端起凉茶喝了几口舒服一些才道:“当初没绝了毛蛋的写书之路,如今竟换回福报来。想想看,相公他从没在地方上任过职,哪有什么恩德施予乡亲?人家捐这些粮十有八/九是想被毛蛋写在书上,他那个书卖得好,看的人很多,写上去能美名远扬……这个动机虽然不纯粹,捐出来的粮是实打实的,这些粮食是不能解决灾情,但能帮更多的人活下来。毛蛋以前做的很多事我们不认可,这回他却积了大德。”
姜蜜说完,全家把头点得齐齐整整,老爷子可高兴了,他之前觉得这孙子没救了,这么看着虽然有些瑕疵,人还是要得。吴氏也难得说了大房一句好,肯定道这回事办得不错。
人在松阳县城搞创作的毛蛋还不知道他得了这么许多好评,他做这个事动机其实也不纯,就是拍他三叔马屁来的。
他要写东西,就需要知道更多关于卫成的故事,没有故事他想办法搞也要搞出来。
毛蛋给自家双亲做了个开始犯了许多错误但是知错能改的设定,他都想好了,等写到这里要重点渲染一番,让看他书的人知道他们听说北边遭灾之后全家都很担心,立刻想到动员亲戚凑粮食,边凑边买弄了好多车。毛蛋难得干一票,觉得这么些粮食送出去阵仗不够,他脑袋瓜灵活,马上想到可以用写书来炒作,告诉别人回头要仔细的写上一笔……冲他这话,捐粮的就来了。
自家凑的买的是少数,后来捐的多,看着这么多粮食毛蛋心里就热腾腾的,心道这回他总能得个好,同三叔之间的关系也能修复起来很多。
镖局一并带来的书信就是毛蛋写的,他当然不会把这些内心戏写上去。他那封书信写得可质朴了,让卫成收到以后给回个信,问他京城这边具体是什么情况,人都好吗?
他没赶着邀功,信上传达的是浓浓的关心,反而博了一番好感。
像卫成这样的人,能想不到他这番举动背后有深意?即便想到,也不觉得厌烦,还觉得毛蛋不错,他至少有这个心,实实在在送了粮来,这些粮食的确能救不少人的命。
他还帮卫成搞出了大大的美名,户部听说有人来捐粮还不以为然,看到那阵仗,感动坏了。这时候又听说了捐粮背后的故事——关于家乡父老听说北边遭灾之后第一时间凑粮来帮助通政使大人的故事——泪点低的听着都要热泪盈眶,当官的心系百姓,百姓感恩回馈,这故事讲出来着实感人。
这回阵仗比之前免地租还要来得大,在京城俨然成了一段佳话,出去就能听见有人说,不断说。
同僚包括宫中贵人都听说了,皇帝听说之后还有些将信将疑,他感觉传言有水分,招来卫成问话。卫成将整个情况和捐粮的数目说了,皇上问他是春旱的时候写过信回去吗?怎么起的这事?
卫成有点不好意思,说:“事情不像外头传的那么美,带头的包括跟风捐粮的都有私心,他们藏着私心行了善举,臣只不过给他们做了噱头。”
皇帝问他何出此言,卫成就给分析了一通,说他们捐粮背后藏的都是想流芳百世的心,毛蛋那书实在太出名了。
“那你侄子怎么会起这个意?按说即便地方上遭灾难过的也不是官员。”
“皇上已经想到了,还用臣来说明?……早年臣与两位兄长闹得僵,现如今大房是侄儿当家,他想同臣修复关系,这些年一直都挺努力。”
有人捐粮皇帝心情好啊,说卫大顺有点意思。
做人是不拘小节了一点,还是挺积德的。
堂堂九五之尊当然不可能去打赏毛蛋,他由着外头吹捧通政使卫成,觉得竖起个榜样来不坏,还趁热打铁御笔亲题写了块牌匾,命人抬上大大方方送去卫家,那匾上是四个字:天赐贤臣。
皇帝本来想写百官楷模来着,想着卫成这才是三品官,不合适,才换成后来这个。
御赐牌匾就是莫大的荣宠,题的还是这样四个字,卫成稀里糊涂又风光了一把。同僚服气了,这下真服气了。春旱绝收遭灾这些事和他通政司衙门都没多大关系,劳心劳力的户部尚书没得句好话,风光落到卫成头上。他不是天赐贤臣,他是气运之子啊,坏事从来沾不上,有好事就少不了他。
百姓吹他吹上天了,皇上听说之后也是一阵夸,同僚嫉妒得面目全非又有什么办法?只能顺势吹捧,也就是临睡前在心里骂骂他。
他卫成真不像是乡下出身,那套路比勋贵之家精心养育出来的还多多了。
捐粮谁想不到呢?
施粥这种事自古以来就有人做,做的人多了收效总是有限,不像他,捐的还不是自家米粮,结果好处全是他的。甚至没人说他假仁假义,为啥?因为这粮食是一方百姓凑上送来给他的,千里送粮就是佳话一段。
卫成看着挂在正厅的牌匾,再一次深刻的认识到大哥大嫂耽误了毛蛋,卫毛蛋他可真是个人才。
这时候姜蜜在同婆婆吴氏商量,看信上讲最先起意的是毛蛋跟她娘家兄弟狗子,两家商量着凑了一些,怕不够又回乡去收了一些,回乡的时候也得了部分捐赠……姜蜜想着尤其老家那边的亲戚都没富到那地步,这个粮食白拿她嫌烫手,和吴氏商量着支几百两银子出来,让毛蛋和狗子合计着看怎么分一分。
吴氏在这种事情上一贯不含糊,听姜蜜说完她就表示了支持,说支五百两,送得少了不像那么回事。
婆媳二人商量好,姜蜜又把事情说给卫成听了,卫成也觉得好。
他又亲笔写了封书信送回去以示感谢,同时在信上说明自家有的吃,告诉毛蛋他们那批粮食送去户部捐给朝廷用作赈灾了,并告诉他们这事已经传遍京城,皇上都知道,赞扬了为此事出力的父老乡亲……
这封信是托镖局的人顺道带回去的,毛蛋收到信,高兴极了,心道这回事没白做,能得到皇上以及自家三叔的夸赞,他这步算走对了。
至于一并送回来的五百两银子,毛蛋没要,他给狗子那边分了一半,余下的部分给二叔家和大叔公家分了分。
毛蛋他娘陈氏觉得这么分不对。
给姜家一半是应该的,那边也是两房人,给姜蜜面子都该分这么多去。卫家这头跟着出力的就是二房和大叔公家,大叔公家反而出的多,二房当时说了许多酸话,大概是说老大发达了这种事应该由老大扛下来,人当官的能缺一口吃?非要送你自个儿买去啊,收什么收?……这么抱怨着李氏不情不愿的添了一点,添的那个数目陈氏都看不上。
几十亩地种着,就给了那么一点,到头来还要送他百多两银子,这也太便宜他们。
毛蛋劝了他娘:“三叔教会我一个道理,亲戚可以亏待我们,我们不能亏待亲戚,这样我们才占理,甭管什么时候扯皮都能扯开嗓门说话,不用虚他。一百多两是不少,对比咱们如今这家底,也不多,娘何必揪着不放?三叔把这事交给我办,我得办妥,他出了力咱得分他,至于他配不配拿那么许多乡亲们有眼睛看着,自有评断,还用我们叽歪?”
这话是毛蛋说的,陈氏就愿意听,因为毛蛋是他这一房最出息最会挣钱的人,全家的好日子都从毛蛋来。
愿意听是一回事,她还是忍不住抱怨了两声,毛蛋他目的达成了,心情好得很,才不管亲娘说啥,高高兴兴给人分了钱。大叔公家和二房平分了二百五,姜家那边也是。
姜大嫂还不肯收,直说不就一点粮吗?怎么还让侄女婿破费这么多?
狗子特地回来送钱的,让收下,必须收下:“我姐跟姐夫看到粮食高兴,觉得咱们心里惦记他。料想是借这次机会想贴补我们一点,可能怕我们送出去粮食多了自家不够吃。”
“蜜娘就是太实心眼了,你给她一分好,她能还你十分。”
狗子也跟着点头:“那可不,我姐就是人好,人好才能享这么多福。”
“咱们也是愣头青,听说遭灾了就赶着凑粮,后来想想饿着谁也不会饿着当官的啊……”
狗子说他想过的,想过朝廷会发俸禄,是怕朝廷的米粮都拿去赈灾了也周转不过来,想着送一点心里踏实些,结果卫大顺太能耐了,让人捐了那么多。
看姐夫的回信好像挺高兴的,他在信上提了好几次,说是很大的功德,是善举一件。
p; 镖局只负责走货,这些粮送到卫成手里他要怎么安排是他的事,他说送去户部,那就送呗。
镖师押着粮食往户部衙门去,边上还有老百姓跟着走。姜蜜看着他们浩浩荡荡的走远,走远之后她转身回府,按照镖头说的镖师人数准备伙食。安排下去以后,她才有精力同自家人说说今儿个这出。
二老包括三个小的都在厅里了,姜蜜刚才说了许多话,有些口干,她端起凉茶喝了几口舒服一些才道:“当初没绝了毛蛋的写书之路,如今竟换回福报来。想想看,相公他从没在地方上任过职,哪有什么恩德施予乡亲?人家捐这些粮十有八/九是想被毛蛋写在书上,他那个书卖得好,看的人很多,写上去能美名远扬……这个动机虽然不纯粹,捐出来的粮是实打实的,这些粮食是不能解决灾情,但能帮更多的人活下来。毛蛋以前做的很多事我们不认可,这回他却积了大德。”
姜蜜说完,全家把头点得齐齐整整,老爷子可高兴了,他之前觉得这孙子没救了,这么看着虽然有些瑕疵,人还是要得。吴氏也难得说了大房一句好,肯定道这回事办得不错。
人在松阳县城搞创作的毛蛋还不知道他得了这么许多好评,他做这个事动机其实也不纯,就是拍他三叔马屁来的。
他要写东西,就需要知道更多关于卫成的故事,没有故事他想办法搞也要搞出来。
毛蛋给自家双亲做了个开始犯了许多错误但是知错能改的设定,他都想好了,等写到这里要重点渲染一番,让看他书的人知道他们听说北边遭灾之后全家都很担心,立刻想到动员亲戚凑粮食,边凑边买弄了好多车。毛蛋难得干一票,觉得这么些粮食送出去阵仗不够,他脑袋瓜灵活,马上想到可以用写书来炒作,告诉别人回头要仔细的写上一笔……冲他这话,捐粮的就来了。
自家凑的买的是少数,后来捐的多,看着这么多粮食毛蛋心里就热腾腾的,心道这回他总能得个好,同三叔之间的关系也能修复起来很多。
镖局一并带来的书信就是毛蛋写的,他当然不会把这些内心戏写上去。他那封书信写得可质朴了,让卫成收到以后给回个信,问他京城这边具体是什么情况,人都好吗?
他没赶着邀功,信上传达的是浓浓的关心,反而博了一番好感。
像卫成这样的人,能想不到他这番举动背后有深意?即便想到,也不觉得厌烦,还觉得毛蛋不错,他至少有这个心,实实在在送了粮来,这些粮食的确能救不少人的命。
他还帮卫成搞出了大大的美名,户部听说有人来捐粮还不以为然,看到那阵仗,感动坏了。这时候又听说了捐粮背后的故事——关于家乡父老听说北边遭灾之后第一时间凑粮来帮助通政使大人的故事——泪点低的听着都要热泪盈眶,当官的心系百姓,百姓感恩回馈,这故事讲出来着实感人。
这回阵仗比之前免地租还要来得大,在京城俨然成了一段佳话,出去就能听见有人说,不断说。
同僚包括宫中贵人都听说了,皇帝听说之后还有些将信将疑,他感觉传言有水分,招来卫成问话。卫成将整个情况和捐粮的数目说了,皇上问他是春旱的时候写过信回去吗?怎么起的这事?
卫成有点不好意思,说:“事情不像外头传的那么美,带头的包括跟风捐粮的都有私心,他们藏着私心行了善举,臣只不过给他们做了噱头。”
皇帝问他何出此言,卫成就给分析了一通,说他们捐粮背后藏的都是想流芳百世的心,毛蛋那书实在太出名了。
“那你侄子怎么会起这个意?按说即便地方上遭灾难过的也不是官员。”
“皇上已经想到了,还用臣来说明?……早年臣与两位兄长闹得僵,现如今大房是侄儿当家,他想同臣修复关系,这些年一直都挺努力。”
有人捐粮皇帝心情好啊,说卫大顺有点意思。
做人是不拘小节了一点,还是挺积德的。
堂堂九五之尊当然不可能去打赏毛蛋,他由着外头吹捧通政使卫成,觉得竖起个榜样来不坏,还趁热打铁御笔亲题写了块牌匾,命人抬上大大方方送去卫家,那匾上是四个字:天赐贤臣。
皇帝本来想写百官楷模来着,想着卫成这才是三品官,不合适,才换成后来这个。
御赐牌匾就是莫大的荣宠,题的还是这样四个字,卫成稀里糊涂又风光了一把。同僚服气了,这下真服气了。春旱绝收遭灾这些事和他通政司衙门都没多大关系,劳心劳力的户部尚书没得句好话,风光落到卫成头上。他不是天赐贤臣,他是气运之子啊,坏事从来沾不上,有好事就少不了他。
百姓吹他吹上天了,皇上听说之后也是一阵夸,同僚嫉妒得面目全非又有什么办法?只能顺势吹捧,也就是临睡前在心里骂骂他。
他卫成真不像是乡下出身,那套路比勋贵之家精心养育出来的还多多了。
捐粮谁想不到呢?
施粥这种事自古以来就有人做,做的人多了收效总是有限,不像他,捐的还不是自家米粮,结果好处全是他的。甚至没人说他假仁假义,为啥?因为这粮食是一方百姓凑上送来给他的,千里送粮就是佳话一段。
卫成看着挂在正厅的牌匾,再一次深刻的认识到大哥大嫂耽误了毛蛋,卫毛蛋他可真是个人才。
这时候姜蜜在同婆婆吴氏商量,看信上讲最先起意的是毛蛋跟她娘家兄弟狗子,两家商量着凑了一些,怕不够又回乡去收了一些,回乡的时候也得了部分捐赠……姜蜜想着尤其老家那边的亲戚都没富到那地步,这个粮食白拿她嫌烫手,和吴氏商量着支几百两银子出来,让毛蛋和狗子合计着看怎么分一分。
吴氏在这种事情上一贯不含糊,听姜蜜说完她就表示了支持,说支五百两,送得少了不像那么回事。
婆媳二人商量好,姜蜜又把事情说给卫成听了,卫成也觉得好。
他又亲笔写了封书信送回去以示感谢,同时在信上说明自家有的吃,告诉毛蛋他们那批粮食送去户部捐给朝廷用作赈灾了,并告诉他们这事已经传遍京城,皇上都知道,赞扬了为此事出力的父老乡亲……
这封信是托镖局的人顺道带回去的,毛蛋收到信,高兴极了,心道这回事没白做,能得到皇上以及自家三叔的夸赞,他这步算走对了。
至于一并送回来的五百两银子,毛蛋没要,他给狗子那边分了一半,余下的部分给二叔家和大叔公家分了分。
毛蛋他娘陈氏觉得这么分不对。
给姜家一半是应该的,那边也是两房人,给姜蜜面子都该分这么多去。卫家这头跟着出力的就是二房和大叔公家,大叔公家反而出的多,二房当时说了许多酸话,大概是说老大发达了这种事应该由老大扛下来,人当官的能缺一口吃?非要送你自个儿买去啊,收什么收?……这么抱怨着李氏不情不愿的添了一点,添的那个数目陈氏都看不上。
几十亩地种着,就给了那么一点,到头来还要送他百多两银子,这也太便宜他们。
毛蛋劝了他娘:“三叔教会我一个道理,亲戚可以亏待我们,我们不能亏待亲戚,这样我们才占理,甭管什么时候扯皮都能扯开嗓门说话,不用虚他。一百多两是不少,对比咱们如今这家底,也不多,娘何必揪着不放?三叔把这事交给我办,我得办妥,他出了力咱得分他,至于他配不配拿那么许多乡亲们有眼睛看着,自有评断,还用我们叽歪?”
这话是毛蛋说的,陈氏就愿意听,因为毛蛋是他这一房最出息最会挣钱的人,全家的好日子都从毛蛋来。
愿意听是一回事,她还是忍不住抱怨了两声,毛蛋他目的达成了,心情好得很,才不管亲娘说啥,高高兴兴给人分了钱。大叔公家和二房平分了二百五,姜家那边也是。
姜大嫂还不肯收,直说不就一点粮吗?怎么还让侄女婿破费这么多?
狗子特地回来送钱的,让收下,必须收下:“我姐跟姐夫看到粮食高兴,觉得咱们心里惦记他。料想是借这次机会想贴补我们一点,可能怕我们送出去粮食多了自家不够吃。”
“蜜娘就是太实心眼了,你给她一分好,她能还你十分。”
狗子也跟着点头:“那可不,我姐就是人好,人好才能享这么多福。”
“咱们也是愣头青,听说遭灾了就赶着凑粮,后来想想饿着谁也不会饿着当官的啊……”
狗子说他想过的,想过朝廷会发俸禄,是怕朝廷的米粮都拿去赈灾了也周转不过来,想着送一点心里踏实些,结果卫大顺太能耐了,让人捐了那么多。
看姐夫的回信好像挺高兴的,他在信上提了好几次,说是很大的功德,是善举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