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首席国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是一条黑漆漆的长管,这长管圆润笔挺,管身上每间隔一段便放置了一个铁箍,楚老爷子那一端正是长管的末尾,长管在最后三寸左右的位置先是增粗,随后变细,最后又变粗,倒像是一个把手,如果撇开形状来说,这长管更像是一把匕首。
“秦小哥,这回你可是看清楚?”楚老爷子视若珍宝的将长管握在手里,他本是一个不懂武功的老人,可长管在手,他浑身的气质似发生了改变,甚至于哪怕谭教头站在对面,他也敢于一战。
“火铳!”看到实物之后,秦百川忽然想起,当初读大学之际,他曾跟同学穷游过内蒙,在蒙元文化博物馆里他曾亲眼看到过这种东西。据旁边的文字介绍,说火铳这一名字最早由蒙古的达礼麻识理提出,由前膛、药室和尾銎构成,推动了中国军事的进步。
“火铳?这名字倒也可以,不过老夫却将之称为火筒。”楚老爷子颇有些诧异,见秦百川目光一直盯着火铳,他随手递了过去。
秦百川兴奋之下连谢谢都没说,将火铳拿在手里仔细端详,如果非要形容的话,这火铳可以说成是火炮和现代步枪的集合体,在火铳尾部那增粗部位上打着一个半圆形的小孔,外面带着一条纸捻,也就是火炮的引信。秦百川研究一会便明白过来,这火铳的原理极为简单,在尾銎也就是现代手枪枪尾的位置塞满了火药团,利用引信将火药点燃,火药爆炸之后,再将长管当中的钢珠儿崩出去,实现射击的目的。
这火铳楚老爷子相当重视,可在秦百川眼里制作工艺却实在太粗糙了一些,不过,他心里也是十分欢喜,在冷兵器盛行的大颂,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火铳这种东西意味着什么。
“老爷子,这火铳是你亲手打造?”秦百川压抑住心里的喜悦,这趟楚家之行他的收获实在太超乎预料了。
“是我和甲乙丙丁四位兄弟一起研制,绝非老夫一人之功。”楚老爷子见秦百川似乎有些懂这东西,将来龙去脉讲述出来:“当年在对大真国一战,他们有一支吹矢战队,这支部队来去如风,每个人手里便拿着一根竹筒,猛然吹气之下便有小小的锋矢射出,专射战马双眼……老夫曾得到过一支竹筒,仔细研究之后便想是不是能稍加改动……受了多年的困扰,终于将火药派上了用场。你可莫要小看这支火筒,钢柱弹射,十丈之内中者必死,二十丈内中之必伤!”
秦百川没言语,大颂跟现代测量单位有一些不同,这个时代所谓的一丈大概三米左右,那么楚老爷子的意思便是,三十米内中弹必死,六十米内必伤。秦百川思量一番,楚老爷子这话多少有些水分,这短火铳大概相当于现代的手枪,三十米击中要害倒是能要人命,否则最多也就是重伤;如果六十米……更别说了,现代手枪射程大概五十米,超出这个范围火铳估计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秦小哥,你可是还有疑问?”秦百川的兴奋只持续了一小段时间,见他低头沉吟不语,楚老爷子问道。
“老爷子,我能不能试试这支枪?哦,火筒。”秦百川试探的问道。
“这里不行,出去试!”楚老爷子挥了挥手。
三个人快步走出石室,楚老爷子将火铳的用法一一告诉秦百川,确认无误之后,老爷子在火铳当中填满火药,并用一根专用的木棍将火药夯实,最后将十几枚小小的钢珠扔进了长管当中。
“秦小哥,注意了!”楚老爷子将火铳上的引线拉出,火折子吹出火光,轻声提醒。待秦百川点头之后,老爷子点燃了引信。
这火筒火采用的引信是由纸捏造,混合着一些秦百川不了解的化学原料,燃烧起来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等了足足有十几秒,引信燃尽之后,只听“彭”的一声,火铳口射出十几厘米长的火光,秦百川只觉得右臂酥麻,强大的后坐力将他震得倒退了半步。
“秦小哥,感觉如何?”楚老爷子没注意到秦百川的表情,见十几枚钢珠有些射入了树干,有的甚至崩飞了岩石,老爷子面带得意之色,傲然哼道。
备注:地雷在历史上的应用的确源于宋朝,据说当年金军攻打陕州,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即铁壳地雷),给金军以重大杀伤而取胜。另外,火器最早在赵匡胤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只是当时火药纯度不够,导致许多武器没能形成杀伤力,因此在战争中没有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到元末明初,火器才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传入欧洲之后,当地人才对其加以研发、利用,从最早的开始用于治病上逐步转移到了军事,真说起来,欧洲火器出现的要比中国晚。本书以大宋为蓝本虚拟的大颂,有些不符合史实的地方也无须推敲。(未完待续)
的是一条黑漆漆的长管,这长管圆润笔挺,管身上每间隔一段便放置了一个铁箍,楚老爷子那一端正是长管的末尾,长管在最后三寸左右的位置先是增粗,随后变细,最后又变粗,倒像是一个把手,如果撇开形状来说,这长管更像是一把匕首。
“秦小哥,这回你可是看清楚?”楚老爷子视若珍宝的将长管握在手里,他本是一个不懂武功的老人,可长管在手,他浑身的气质似发生了改变,甚至于哪怕谭教头站在对面,他也敢于一战。
“火铳!”看到实物之后,秦百川忽然想起,当初读大学之际,他曾跟同学穷游过内蒙,在蒙元文化博物馆里他曾亲眼看到过这种东西。据旁边的文字介绍,说火铳这一名字最早由蒙古的达礼麻识理提出,由前膛、药室和尾銎构成,推动了中国军事的进步。
“火铳?这名字倒也可以,不过老夫却将之称为火筒。”楚老爷子颇有些诧异,见秦百川目光一直盯着火铳,他随手递了过去。
秦百川兴奋之下连谢谢都没说,将火铳拿在手里仔细端详,如果非要形容的话,这火铳可以说成是火炮和现代步枪的集合体,在火铳尾部那增粗部位上打着一个半圆形的小孔,外面带着一条纸捻,也就是火炮的引信。秦百川研究一会便明白过来,这火铳的原理极为简单,在尾銎也就是现代手枪枪尾的位置塞满了火药团,利用引信将火药点燃,火药爆炸之后,再将长管当中的钢珠儿崩出去,实现射击的目的。
这火铳楚老爷子相当重视,可在秦百川眼里制作工艺却实在太粗糙了一些,不过,他心里也是十分欢喜,在冷兵器盛行的大颂,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火铳这种东西意味着什么。
“老爷子,这火铳是你亲手打造?”秦百川压抑住心里的喜悦,这趟楚家之行他的收获实在太超乎预料了。
“是我和甲乙丙丁四位兄弟一起研制,绝非老夫一人之功。”楚老爷子见秦百川似乎有些懂这东西,将来龙去脉讲述出来:“当年在对大真国一战,他们有一支吹矢战队,这支部队来去如风,每个人手里便拿着一根竹筒,猛然吹气之下便有小小的锋矢射出,专射战马双眼……老夫曾得到过一支竹筒,仔细研究之后便想是不是能稍加改动……受了多年的困扰,终于将火药派上了用场。你可莫要小看这支火筒,钢柱弹射,十丈之内中者必死,二十丈内中之必伤!”
秦百川没言语,大颂跟现代测量单位有一些不同,这个时代所谓的一丈大概三米左右,那么楚老爷子的意思便是,三十米内中弹必死,六十米内必伤。秦百川思量一番,楚老爷子这话多少有些水分,这短火铳大概相当于现代的手枪,三十米击中要害倒是能要人命,否则最多也就是重伤;如果六十米……更别说了,现代手枪射程大概五十米,超出这个范围火铳估计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秦小哥,你可是还有疑问?”秦百川的兴奋只持续了一小段时间,见他低头沉吟不语,楚老爷子问道。
“老爷子,我能不能试试这支枪?哦,火筒。”秦百川试探的问道。
“这里不行,出去试!”楚老爷子挥了挥手。
三个人快步走出石室,楚老爷子将火铳的用法一一告诉秦百川,确认无误之后,老爷子在火铳当中填满火药,并用一根专用的木棍将火药夯实,最后将十几枚小小的钢珠扔进了长管当中。
“秦小哥,注意了!”楚老爷子将火铳上的引线拉出,火折子吹出火光,轻声提醒。待秦百川点头之后,老爷子点燃了引信。
这火筒火采用的引信是由纸捏造,混合着一些秦百川不了解的化学原料,燃烧起来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等了足足有十几秒,引信燃尽之后,只听“彭”的一声,火铳口射出十几厘米长的火光,秦百川只觉得右臂酥麻,强大的后坐力将他震得倒退了半步。
“秦小哥,感觉如何?”楚老爷子没注意到秦百川的表情,见十几枚钢珠有些射入了树干,有的甚至崩飞了岩石,老爷子面带得意之色,傲然哼道。
备注:地雷在历史上的应用的确源于宋朝,据说当年金军攻打陕州,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即铁壳地雷),给金军以重大杀伤而取胜。另外,火器最早在赵匡胤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只是当时火药纯度不够,导致许多武器没能形成杀伤力,因此在战争中没有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到元末明初,火器才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传入欧洲之后,当地人才对其加以研发、利用,从最早的开始用于治病上逐步转移到了军事,真说起来,欧洲火器出现的要比中国晚。本书以大宋为蓝本虚拟的大颂,有些不符合史实的地方也无须推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