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敕勒歌:两魏英雄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只好请长孙稚勉为其难带病出征。对此长孙稚倒没什么怨言,他表示自己肯定会竭尽全力死而后已。
长孙稚领兵到达弘农之后,开始讨论制定具体的征讨策略。根据朝廷原来的指派,他的目标只有萧宝寅,不用管其他的叛军。萧宝寅现在据点在长安,所以正常的打法就是先打下潼关,之后一路西进直取长安。
这时长孙稚帐下的行台左丞杨侃站出来说,我觉得这个方案不是太好。潼关乃关防要隘,易守难攻,现在萧宝寅已经派重兵在此固守,正面打的话非常困难。我建议大军绕个路,先北上取道蒲阪,然后渡河西进,直接插到雍州的腹心地带,萧宝寅慌乱之下必定要收兵回救,这样华州之围不战自解,潼关守兵也会弃关西逃。长安的外围防御一旦被瓦解,就会变成一座孤城,不用费很大力气就能打下来。如果大人认为这个计策可行,那我愿意当先锋官。
杨侃出身弘农杨氏,是北魏大臣杨播之子,也是前雍州刺史杨椿和现定州刺史杨播的亲侄子。杨侃为人低调,但思虑深邃,谋略过人。当年长孙稚担任扬州刺史守卫寿春的时候,曾经委任杨侃担任自己的录事参军。当时南梁大将裴邃秘密联络寿春城内的叛乱分子,打算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寿春。裴邃担心南梁军队的异动被注意到,为掩人耳目,便给长孙稚写了封信,信中指责北魏修筑白捺城城准备入侵,所以南梁军队要调动应对。长孙稚当时也没太细想,打算回复说我们没在修城你们别紧张就完了。但杨侃敏锐地觉察出裴邃的信有大问题,跟长孙稚说,裴邃绝对不会为了一个小城调动大军,后面肯定有其他目的,大人千万别轻视。长孙稚也是聪明人,一经指点就恍然大悟,于是立刻给裴邃回信,说拜托别拿白捺城做借口了好不,你们集结大军肯定是有别的意图。不要以为北魏这边没有能人,你的伎俩早就被识破了。裴邃见信,知道计谋失败,只好下令退兵。寿春的内奸见梁军逾期不至,心中狐疑,便相互告发,最终全部落网。
这次杨侃的建议也好像很有道理,但长孙稚还有些疑问,便问杨侃说,你这个计策好是好,但实施难度好像有点大啊。现在河东大部分已经不是朝廷的地盘了,安邑早就被薛凤贤占领,蒲阪也正在被薛修义围攻,宗正珍孙的部队被堵在虞坂无法前进,这种情况下我们过去也不太容易搞定吧?
杨侃道,宗正珍孙不过一勇之夫,根本不懂兵法将略,他搞不定叛军很正常。河东局势其实有个非常明显的突破口,现在大部分叛军士兵都聚集在西边围攻蒲阪,而他们的父母妻子却还留在东部诸县,一旦听闻家乡被官军占领,必然会军心不稳,不战自溃。
长孙稚觉得杨侃分析得很有道理,于是立刻依计行事,命令儿子长孙子彦跟杨侃一起率一队骑兵从恒农北渡黄河,出其不意直抵河东郡虞乡县的石锥壁。这个位置是杨侃特意选的,相对比较靠西,但离攻击蒲阪的叛军主力还有大约四五十里的距离,这里的一举一动可以随时传到叛军那里,但叛军攻击过来则需要一两天左右的时间。
杨侃要的就是这个时间差。他命令手下去周边各村广贴告示大肆宣传,说官军暂时先停在这里等待大部队,同时观察一下民情向背。晚上官军会举起三堆烽火,如果你们村打算投降朝廷,就也点燃三堆烽火响应,以表明本村的立场。如果哪个村子没有点火,就是贼党一伙的,那对不起官军马上就会灭贼屠村,缴获的财物用以犒赏三军。
周边诸村的很多村民都跟叛军有关联,见到官军突然出现,早就吓得胆战心惊手足无措。后来听到官军的宣传,不禁又都暗中窃喜,心说这么简单就能蒙混过关,脑子有问题的才不点火呢。到了晚上等官军点火之后,周边各村无一例外全部点火响应,一时间河东郡中部和东部数百里之内火光熊熊,照亮了半边天。
这种情况下你官军就不知道去打哪个村子了吧?
杨侃根本就没想去打哪个村子,他的目标是正在围攻蒲阪的叛军大部队。
叛军白天的时候已经得到情报,知道官军到了自己家乡腹地,也知道官军的告示内容。他们没想明白官军这样做的意图,还在犹豫要不要回兵救援。
等到晚上,叛军突然发现东方一片火光冲天,立刻就炸窝了。难道所有村子都投降了?自己的家人啥情况了?会不会被同村的供出来交给官军?
想到这里,叛军将士们再也呆不住了,也不管薛修义的命令,各自逃散奔回自己的村子查看情况。
薛修义一夜之间就变成光杆司令,他知道遇到比自己高得多的对手了,级别相差太多根本没法打,只好向官军请降,顺带着劝说薛凤贤也投降官军。
就这样,长孙稚没费吹灰之力就平定了河东郡。他帅军离开恒农北上蒲阪,然后西渡黄河,直接插到潼关的后面。驻守潼关的郭子恢见形势不对果断弃关西逃,生怕再晚就被断了后路两面夹击包饺子。包围冯翊的叛军见侧翼已经被突破,也放弃攻城退回长安。
一切完全按照杨侃的预想在进行。接下来就是继续西进直取长安。
结果没等长孙稚动手,长安城内部先出问题了。
原来为了解决家门口的威胁,萧宝寅在卢祖迁死后,又派遣大将侯终德去攻打三原县的毛鸿远毛鸿宾兄弟。结果这位仁兄一看萧宝寅的部队接连受挫,又听闻潼关已失,朝廷已经大兵压境马上就要打到长安了,知道萧宝寅大势已去,于是毫不犹豫地反水了,领兵杀回长安。侯终德的部队进入虎门之后,萧宝寅才发现有问题,仓促之间组织部队迎战,结果被侯终德打败,只好带着妻子南阳公主和少子在亲兵百余人的保护下,从后门过渭桥逃离长安。
接下来往哪里走?现在南梁和北魏都不能去了,萧宝寅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往西逃窜,投奔曾经的敌人万俟丑奴。萧宝寅跟万俟丑奴在西北对峙多年,交战之余也彼此英雄相惜,所以万俟丑奴听闻萧宝寅兵败来投非常高兴,将萧宝寅任命为太傅留在左右。
萧宝寅从称帝到败逃不过百日,但对比元渊他还算幸运,至少暂时保住了性命。
长孙稚挥兵西进顺利收复长安,清理了萧宝寅的残余部队,平定了雍州。
朝廷难得收到一次平叛捷报,立刻论功行赏,长孙稚接替萧宝寅担任雍州刺史和西道行台,杨侃被封为东雍州刺史,毛鸿远被封为南豳州刺史,毛鸿宾被封为北雍州刺史。
,只好请长孙稚勉为其难带病出征。对此长孙稚倒没什么怨言,他表示自己肯定会竭尽全力死而后已。
长孙稚领兵到达弘农之后,开始讨论制定具体的征讨策略。根据朝廷原来的指派,他的目标只有萧宝寅,不用管其他的叛军。萧宝寅现在据点在长安,所以正常的打法就是先打下潼关,之后一路西进直取长安。
这时长孙稚帐下的行台左丞杨侃站出来说,我觉得这个方案不是太好。潼关乃关防要隘,易守难攻,现在萧宝寅已经派重兵在此固守,正面打的话非常困难。我建议大军绕个路,先北上取道蒲阪,然后渡河西进,直接插到雍州的腹心地带,萧宝寅慌乱之下必定要收兵回救,这样华州之围不战自解,潼关守兵也会弃关西逃。长安的外围防御一旦被瓦解,就会变成一座孤城,不用费很大力气就能打下来。如果大人认为这个计策可行,那我愿意当先锋官。
杨侃出身弘农杨氏,是北魏大臣杨播之子,也是前雍州刺史杨椿和现定州刺史杨播的亲侄子。杨侃为人低调,但思虑深邃,谋略过人。当年长孙稚担任扬州刺史守卫寿春的时候,曾经委任杨侃担任自己的录事参军。当时南梁大将裴邃秘密联络寿春城内的叛乱分子,打算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寿春。裴邃担心南梁军队的异动被注意到,为掩人耳目,便给长孙稚写了封信,信中指责北魏修筑白捺城城准备入侵,所以南梁军队要调动应对。长孙稚当时也没太细想,打算回复说我们没在修城你们别紧张就完了。但杨侃敏锐地觉察出裴邃的信有大问题,跟长孙稚说,裴邃绝对不会为了一个小城调动大军,后面肯定有其他目的,大人千万别轻视。长孙稚也是聪明人,一经指点就恍然大悟,于是立刻给裴邃回信,说拜托别拿白捺城做借口了好不,你们集结大军肯定是有别的意图。不要以为北魏这边没有能人,你的伎俩早就被识破了。裴邃见信,知道计谋失败,只好下令退兵。寿春的内奸见梁军逾期不至,心中狐疑,便相互告发,最终全部落网。
这次杨侃的建议也好像很有道理,但长孙稚还有些疑问,便问杨侃说,你这个计策好是好,但实施难度好像有点大啊。现在河东大部分已经不是朝廷的地盘了,安邑早就被薛凤贤占领,蒲阪也正在被薛修义围攻,宗正珍孙的部队被堵在虞坂无法前进,这种情况下我们过去也不太容易搞定吧?
杨侃道,宗正珍孙不过一勇之夫,根本不懂兵法将略,他搞不定叛军很正常。河东局势其实有个非常明显的突破口,现在大部分叛军士兵都聚集在西边围攻蒲阪,而他们的父母妻子却还留在东部诸县,一旦听闻家乡被官军占领,必然会军心不稳,不战自溃。
长孙稚觉得杨侃分析得很有道理,于是立刻依计行事,命令儿子长孙子彦跟杨侃一起率一队骑兵从恒农北渡黄河,出其不意直抵河东郡虞乡县的石锥壁。这个位置是杨侃特意选的,相对比较靠西,但离攻击蒲阪的叛军主力还有大约四五十里的距离,这里的一举一动可以随时传到叛军那里,但叛军攻击过来则需要一两天左右的时间。
杨侃要的就是这个时间差。他命令手下去周边各村广贴告示大肆宣传,说官军暂时先停在这里等待大部队,同时观察一下民情向背。晚上官军会举起三堆烽火,如果你们村打算投降朝廷,就也点燃三堆烽火响应,以表明本村的立场。如果哪个村子没有点火,就是贼党一伙的,那对不起官军马上就会灭贼屠村,缴获的财物用以犒赏三军。
周边诸村的很多村民都跟叛军有关联,见到官军突然出现,早就吓得胆战心惊手足无措。后来听到官军的宣传,不禁又都暗中窃喜,心说这么简单就能蒙混过关,脑子有问题的才不点火呢。到了晚上等官军点火之后,周边各村无一例外全部点火响应,一时间河东郡中部和东部数百里之内火光熊熊,照亮了半边天。
这种情况下你官军就不知道去打哪个村子了吧?
杨侃根本就没想去打哪个村子,他的目标是正在围攻蒲阪的叛军大部队。
叛军白天的时候已经得到情报,知道官军到了自己家乡腹地,也知道官军的告示内容。他们没想明白官军这样做的意图,还在犹豫要不要回兵救援。
等到晚上,叛军突然发现东方一片火光冲天,立刻就炸窝了。难道所有村子都投降了?自己的家人啥情况了?会不会被同村的供出来交给官军?
想到这里,叛军将士们再也呆不住了,也不管薛修义的命令,各自逃散奔回自己的村子查看情况。
薛修义一夜之间就变成光杆司令,他知道遇到比自己高得多的对手了,级别相差太多根本没法打,只好向官军请降,顺带着劝说薛凤贤也投降官军。
就这样,长孙稚没费吹灰之力就平定了河东郡。他帅军离开恒农北上蒲阪,然后西渡黄河,直接插到潼关的后面。驻守潼关的郭子恢见形势不对果断弃关西逃,生怕再晚就被断了后路两面夹击包饺子。包围冯翊的叛军见侧翼已经被突破,也放弃攻城退回长安。
一切完全按照杨侃的预想在进行。接下来就是继续西进直取长安。
结果没等长孙稚动手,长安城内部先出问题了。
原来为了解决家门口的威胁,萧宝寅在卢祖迁死后,又派遣大将侯终德去攻打三原县的毛鸿远毛鸿宾兄弟。结果这位仁兄一看萧宝寅的部队接连受挫,又听闻潼关已失,朝廷已经大兵压境马上就要打到长安了,知道萧宝寅大势已去,于是毫不犹豫地反水了,领兵杀回长安。侯终德的部队进入虎门之后,萧宝寅才发现有问题,仓促之间组织部队迎战,结果被侯终德打败,只好带着妻子南阳公主和少子在亲兵百余人的保护下,从后门过渭桥逃离长安。
接下来往哪里走?现在南梁和北魏都不能去了,萧宝寅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往西逃窜,投奔曾经的敌人万俟丑奴。萧宝寅跟万俟丑奴在西北对峙多年,交战之余也彼此英雄相惜,所以万俟丑奴听闻萧宝寅兵败来投非常高兴,将萧宝寅任命为太傅留在左右。
萧宝寅从称帝到败逃不过百日,但对比元渊他还算幸运,至少暂时保住了性命。
长孙稚挥兵西进顺利收复长安,清理了萧宝寅的残余部队,平定了雍州。
朝廷难得收到一次平叛捷报,立刻论功行赏,长孙稚接替萧宝寅担任雍州刺史和西道行台,杨侃被封为东雍州刺史,毛鸿远被封为南豳州刺史,毛鸿宾被封为北雍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