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华娱凶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2008年的7月29日到来的时候,《英雄记》28日的票房数据也出炉了,上映第9天,拿下3400万,总票房来到3.4亿,进一步逼近《泰坦尼克号》3.5亿的记录,以及《变形金刚》3.6亿的巅峰。
“这种状况,让我感觉好像回到了2002年,那一年《英雄》上映,创造票房奇迹,拿下2.5亿,当时全国年度总票房也不过10亿,《英雄》这一部就占了1/4。如今6年过去,又来一部《英雄记》,9天拿下3.4亿,中国观众这是多喜欢看英雄电影啊!”
《英雄记》的票房奇迹,惊爆了所有人的眼球,人们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它重现当年《英雄》上映时的辉煌景象。而它比《英雄》更难得的是,这是一部100%的大陆本土电影,没有让港台电影人吃上一点肉,连汤都没喝一口。
这自然是大陆电影人的重大胜利,大陆一方在和港台的较量中,第一次掌控了主导权,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大部分普通观众对此并没有什么感受,他们只是为《英雄记》欢呼叫好,少数察觉到点什么的,发出的大部分帖子都会被删除,以至于他们的发现不能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众多业内人士自然明白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更明白,昨晚的【雷霆之夜】上,韩三评等人的出现,释放出了什么样的信号。不由半是羡慕半是嫉妒的感叹:“雷霆影业这次真抱住大腿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英雄记》的风光,带来的就是《赤壁》的落寞。昨天《赤壁》的单日票房只有100万,总票房1.909亿,破2亿已经完全没有希望,口碑进一步下跌,港台电影人北上以来,第一次遭遇这么大规模的差评和声讨,如果不是官方为了维持稳定,大量删除不和谐言论,没有让这些本土情绪进一步发酵,那么他们所遭受的批评,将比现在激烈百倍。
更让他们心凉的,是官方态度的转变,最直接的体现,便是韩三评对《建国大业》制作思路的迟疑。
《建国大业》的故事主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筹备召开。里面出现了张澜等众多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很少出现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身份是知识分子,或者在野人士,总之是在社会各界有广泛影响力的喉舌人物。《建国大业》所讲的,就是这些喉舌人物如何一步步对国府失望,一步步向共党靠拢的过程。当这些人最终站到共党一方,参加了那场协商会议,并通过新闻报道昭告天下,这国也就建成了。
这其实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拍摄思路,它摒弃了那种粗砺陈旧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讲述思路,将关注的重心从“民心”转移到“士心”上来,一再强调,新中国能够成立,在于得到了社会各界(而不仅仅是那些贫苦农民)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并用这种喉舌人物的认同,来巩固新中国的合法性。
对中国历史稍有了解的观众会知道,这其实是玩了上千年的“劝进”游戏一群享有崇高社会声望的士大夫们,上表请求某个政治集团顺应天命人心,继承大统,开创新朝,并为新朝摇旗呐喊,歌功颂德。
而新朝也会给予他们相应的政治待遇虽然没有实权,但三公三老这样的虚名头衔还是很舍得出手的。这些人是任何一个新政权都不可或缺的点缀,在一定程度上还真的就代表了世道人心。虽然他们大多精于空谈,而疏于实务,只会说一些正确的废话,面上光鲜,而腹中空空,但统治者即便再看不上他们,也要捧起几个来当摆设花瓶,表面功夫是一定要做足的。
安云天编写《英雄记》剧本时,就看到过类似的例子。刘备攻下益州后,很不喜欢一个叫许靖的人,但不管是法正还是诸葛亮,都说此人虽然只有虚名而无真正的才德,但主公要想获取民心人望,就要厚待许靖这种人,在天下人面前做个样子。
两大谋士都这么说了,刘备便是再不乐意,也只能捏着鼻子任命许靖为太傅、司徒,位列三公。诸葛亮见了他都要下拜。
整部《建国大业》,说的就是20世纪的“刘备”集团,是怎样在逐步扩大实力的同时,争取到“许靖”这些人的支持和声援的,反过来,也可以说这部电影讲的是20世纪的“许靖”们,是如何在国共双方实力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一步步向“刘备”集团靠拢和示好的。
为了刻画这个过程,电影用最大的努力压缩了工人、农民这些新中国基本盘的戏份,同时也压缩了郭沫若等坚决支持新中国的知识分子的戏份,而将绝大多数笔墨,花在了那些游移于国共之间的中间党派身上。这种讲述新中国建国史的思路,在以前是从未出现过的。
而这种思路之所以出现,自然也是深受这个时代思想大潮影响才有的。以往的建国影片,强调的是敌人的残暴不仁,以及我方是如何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忽略了这些在当时的社会舆论界拥有巨大影响的喉舌人物。这种制作思路的粗糙之处在于,它只说了里子,而没说面子,简单的说,就是这种建国过程,它不好看。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不那么合法。
也就是说,它在道统上是有问题的。
因为按照几千年来的政治游戏,一个新政权的合法性,是要靠“许靖”这些人来吹捧起来的,新政权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是它的里子,但在里子的外面,还要罩上一件华丽的袍子,这个政权才好看,才炫目,“许靖”就是这件袍子上最华丽的装饰品。
以往的建国影片,对这些装饰品毫无兴趣,这不是因为那些作品的创作者真的关心工农群众,而是因为他们对于历史的无知,他们对这些装饰品所知甚少,甚至可能都不知道有这些装饰品的存在,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重复陈旧乏味的口号,讲一些观众早就看腻、也不大信的故事,他们自己,也对这些故事早就看腻、也不大信。
韩三评的这部《建国大业》,可谓是别出心裁,自有其精妙之处。
只不过,这种新思路的出现,本身就是巨大的倒退和无奈。
就像刘备,他是不是英雄,他所建立的蜀汉政权是不是合法,难道真的要靠许靖这些人来证明?千百年后,人们追忆祖宗先烈,追忆那个时代的英雄豪气,难道还要先把许靖这些人拉出来增强说服力?没有许靖们的认可,英雄就不是英雄了?三国就没法拍了?
刘备是英雄,是因为他做下了英雄之事,开创了英雄伟业,跟许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写刘备建立蜀汉,继承炎汉道统,也只是略略提了一嘴许靖而已。连罗贯中这么个封建时代的文人都不把许靖这种摆设当回事,新中国要拍一部建国60周年的献礼巨片,却还要对新时代的许靖们大书特书,以此表明这个政权的合法性,这其中所折射出来的东西,当真是细思极恐。
这也侧面说明了,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大陆,舆论风向之恶劣,究竟多么严重。韩三评这么拍《建国大业》,某种程度上就是被逼出来的。他想要借此向大陆观众说:当初新中国成立,也是得到众多社会名流支持的,当初对国府失望的,不仅仅是那些穷得叮当响的泥腿子,还有那些民国名士们。你们现在那么推崇“民国范”,殊不知民国已经堕落到了连大师名士们都受不了的地步了!我们新中国,是合法的!
不仅如此,他大量启用港台明星客串,也是这种思路作怪。要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就要有各方喉舌人物来站台,来当摆设和点缀,越全越好,否则这国就建不起来。那么现在要拍一部讲述建国史的电影,自然也要有电影圈子里的各方明星来站台点缀才行。大陆演员出演红色电影这很正常,韩三评一家伙拉来这么多港台明星疯狂客串,这本身就是电影界的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它向人们表明了:这部电影是得到两岸三地甚至众多海外华人的大力支持的,绝不是大陆在自说自话。这又是新中国合法性的一个有力证明!
可即便韩三评用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来让建国史,以及《建国大业》更加好看、更加华丽、更加合法、更加符合道统一点,电影上映后,无数观众的第一反应依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个一星再说!
然后,又在网络上各种调侃这部电影。
比如说,某论坛里,有人提问:什么电影是以好人失败,坏人得逞结尾的?
下面的众多回答中,被赞最多的一个是:《建国大业》。
这些都是前世的2009年发生的事,新中国的道统之衰微,可见一斑。
而安云天和柳闻霆之所以对《英雄记》那么小心翼翼,... -->>
当2008年的7月29日到来的时候,《英雄记》28日的票房数据也出炉了,上映第9天,拿下3400万,总票房来到3.4亿,进一步逼近《泰坦尼克号》3.5亿的记录,以及《变形金刚》3.6亿的巅峰。
“这种状况,让我感觉好像回到了2002年,那一年《英雄》上映,创造票房奇迹,拿下2.5亿,当时全国年度总票房也不过10亿,《英雄》这一部就占了1/4。如今6年过去,又来一部《英雄记》,9天拿下3.4亿,中国观众这是多喜欢看英雄电影啊!”
《英雄记》的票房奇迹,惊爆了所有人的眼球,人们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它重现当年《英雄》上映时的辉煌景象。而它比《英雄》更难得的是,这是一部100%的大陆本土电影,没有让港台电影人吃上一点肉,连汤都没喝一口。
这自然是大陆电影人的重大胜利,大陆一方在和港台的较量中,第一次掌控了主导权,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大部分普通观众对此并没有什么感受,他们只是为《英雄记》欢呼叫好,少数察觉到点什么的,发出的大部分帖子都会被删除,以至于他们的发现不能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众多业内人士自然明白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更明白,昨晚的【雷霆之夜】上,韩三评等人的出现,释放出了什么样的信号。不由半是羡慕半是嫉妒的感叹:“雷霆影业这次真抱住大腿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英雄记》的风光,带来的就是《赤壁》的落寞。昨天《赤壁》的单日票房只有100万,总票房1.909亿,破2亿已经完全没有希望,口碑进一步下跌,港台电影人北上以来,第一次遭遇这么大规模的差评和声讨,如果不是官方为了维持稳定,大量删除不和谐言论,没有让这些本土情绪进一步发酵,那么他们所遭受的批评,将比现在激烈百倍。
更让他们心凉的,是官方态度的转变,最直接的体现,便是韩三评对《建国大业》制作思路的迟疑。
《建国大业》的故事主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筹备召开。里面出现了张澜等众多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很少出现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身份是知识分子,或者在野人士,总之是在社会各界有广泛影响力的喉舌人物。《建国大业》所讲的,就是这些喉舌人物如何一步步对国府失望,一步步向共党靠拢的过程。当这些人最终站到共党一方,参加了那场协商会议,并通过新闻报道昭告天下,这国也就建成了。
这其实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拍摄思路,它摒弃了那种粗砺陈旧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讲述思路,将关注的重心从“民心”转移到“士心”上来,一再强调,新中国能够成立,在于得到了社会各界(而不仅仅是那些贫苦农民)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并用这种喉舌人物的认同,来巩固新中国的合法性。
对中国历史稍有了解的观众会知道,这其实是玩了上千年的“劝进”游戏一群享有崇高社会声望的士大夫们,上表请求某个政治集团顺应天命人心,继承大统,开创新朝,并为新朝摇旗呐喊,歌功颂德。
而新朝也会给予他们相应的政治待遇虽然没有实权,但三公三老这样的虚名头衔还是很舍得出手的。这些人是任何一个新政权都不可或缺的点缀,在一定程度上还真的就代表了世道人心。虽然他们大多精于空谈,而疏于实务,只会说一些正确的废话,面上光鲜,而腹中空空,但统治者即便再看不上他们,也要捧起几个来当摆设花瓶,表面功夫是一定要做足的。
安云天编写《英雄记》剧本时,就看到过类似的例子。刘备攻下益州后,很不喜欢一个叫许靖的人,但不管是法正还是诸葛亮,都说此人虽然只有虚名而无真正的才德,但主公要想获取民心人望,就要厚待许靖这种人,在天下人面前做个样子。
两大谋士都这么说了,刘备便是再不乐意,也只能捏着鼻子任命许靖为太傅、司徒,位列三公。诸葛亮见了他都要下拜。
整部《建国大业》,说的就是20世纪的“刘备”集团,是怎样在逐步扩大实力的同时,争取到“许靖”这些人的支持和声援的,反过来,也可以说这部电影讲的是20世纪的“许靖”们,是如何在国共双方实力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一步步向“刘备”集团靠拢和示好的。
为了刻画这个过程,电影用最大的努力压缩了工人、农民这些新中国基本盘的戏份,同时也压缩了郭沫若等坚决支持新中国的知识分子的戏份,而将绝大多数笔墨,花在了那些游移于国共之间的中间党派身上。这种讲述新中国建国史的思路,在以前是从未出现过的。
而这种思路之所以出现,自然也是深受这个时代思想大潮影响才有的。以往的建国影片,强调的是敌人的残暴不仁,以及我方是如何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忽略了这些在当时的社会舆论界拥有巨大影响的喉舌人物。这种制作思路的粗糙之处在于,它只说了里子,而没说面子,简单的说,就是这种建国过程,它不好看。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不那么合法。
也就是说,它在道统上是有问题的。
因为按照几千年来的政治游戏,一个新政权的合法性,是要靠“许靖”这些人来吹捧起来的,新政权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是它的里子,但在里子的外面,还要罩上一件华丽的袍子,这个政权才好看,才炫目,“许靖”就是这件袍子上最华丽的装饰品。
以往的建国影片,对这些装饰品毫无兴趣,这不是因为那些作品的创作者真的关心工农群众,而是因为他们对于历史的无知,他们对这些装饰品所知甚少,甚至可能都不知道有这些装饰品的存在,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重复陈旧乏味的口号,讲一些观众早就看腻、也不大信的故事,他们自己,也对这些故事早就看腻、也不大信。
韩三评的这部《建国大业》,可谓是别出心裁,自有其精妙之处。
只不过,这种新思路的出现,本身就是巨大的倒退和无奈。
就像刘备,他是不是英雄,他所建立的蜀汉政权是不是合法,难道真的要靠许靖这些人来证明?千百年后,人们追忆祖宗先烈,追忆那个时代的英雄豪气,难道还要先把许靖这些人拉出来增强说服力?没有许靖们的认可,英雄就不是英雄了?三国就没法拍了?
刘备是英雄,是因为他做下了英雄之事,开创了英雄伟业,跟许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写刘备建立蜀汉,继承炎汉道统,也只是略略提了一嘴许靖而已。连罗贯中这么个封建时代的文人都不把许靖这种摆设当回事,新中国要拍一部建国60周年的献礼巨片,却还要对新时代的许靖们大书特书,以此表明这个政权的合法性,这其中所折射出来的东西,当真是细思极恐。
这也侧面说明了,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大陆,舆论风向之恶劣,究竟多么严重。韩三评这么拍《建国大业》,某种程度上就是被逼出来的。他想要借此向大陆观众说:当初新中国成立,也是得到众多社会名流支持的,当初对国府失望的,不仅仅是那些穷得叮当响的泥腿子,还有那些民国名士们。你们现在那么推崇“民国范”,殊不知民国已经堕落到了连大师名士们都受不了的地步了!我们新中国,是合法的!
不仅如此,他大量启用港台明星客串,也是这种思路作怪。要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就要有各方喉舌人物来站台,来当摆设和点缀,越全越好,否则这国就建不起来。那么现在要拍一部讲述建国史的电影,自然也要有电影圈子里的各方明星来站台点缀才行。大陆演员出演红色电影这很正常,韩三评一家伙拉来这么多港台明星疯狂客串,这本身就是电影界的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它向人们表明了:这部电影是得到两岸三地甚至众多海外华人的大力支持的,绝不是大陆在自说自话。这又是新中国合法性的一个有力证明!
可即便韩三评用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来让建国史,以及《建国大业》更加好看、更加华丽、更加合法、更加符合道统一点,电影上映后,无数观众的第一反应依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个一星再说!
然后,又在网络上各种调侃这部电影。
比如说,某论坛里,有人提问:什么电影是以好人失败,坏人得逞结尾的?
下面的众多回答中,被赞最多的一个是:《建国大业》。
这些都是前世的2009年发生的事,新中国的道统之衰微,可见一斑。
而安云天和柳闻霆之所以对《英雄记》那么小心翼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