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第190章 王猛谒楚 (2/2)
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东晋:我的权臣父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逼近,我担心遭遇两面夹击,只得暂时退了回来。”
慕容垂无奈说道。
此前,慕容恪在洛阳分兵,由慕容垂独领一军西进,伺机伏击梁军,可王猛行军谨慎,总会有大量的哨骑在前方开路。
眼见桓温的大军也在逐渐靠近,慕容垂找不到机会,只能选择班师。
慕容恪对此并不在意,宽慰道:
“这本就只是稍作尝试,假使王猛真的如此大意,桓熙也不可能对他委以重任。”
慕容垂点点头,转而说起了另一件事:
“如今王猛抽调精锐东出,难道就真的不怕苻健趁机进攻关中?”
慕容恪笑道:
“关中易守难攻,此前苻健统率五万大军南下,也不曾夺取高王城,想必,王猛也是倚仗着高王城的险峻,因而有恃无恐。”
慕容垂叹息道:
“关中、河东,皆为形胜之地,四塞之国,取之何其难也。”
慕容恪闻言,颔首道:
“苻健与桓熙结怨颇深,可与之交好,不可为敌。
“桓熙不取河东,则难以进图中原,苻氏坐拥河东,对于我们来说又何尝不是好消息。”
慕容垂展颜笑道:
“阿干所言甚是。”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八月十二,中秋前夕,临近桓熙在姑臧会盟河西各部的日子,梁军也终于在王猛、邓羌的带领下,来到了新城县。
桓温站在城楼上,眺望着城外队列齐整森严的梁国三万战兵,对身侧的郝隆说道:
“观其军阵,井然有序,军士进而不乱,可见王猛带来的都是精锐呀1
郝隆对此深感赞同,他道:
“凉州叛乱,声势浩大,世子仅率万余骑兵西征,却为楚公留下三万精兵,隆窃以为,世子孝心可嘉,足为表率。”
郝隆是桓温的幕僚,因为门第不高,虽有博学之名,起初却不受桓温的重视,被桓温安排在护南蛮校尉府,担任参军一职。
某次宴会,桓温让众人饮酒赋诗,如诗不成,则罚酒三杯。
郝隆以蛮语作诗,引得桓温疑惑,郝隆趁机抒发自己的不满:我千里迢迢前来投奔你,却只能做一个南蛮参军,为什么不能以蛮语作诗。
桓温由此对郝隆另眼相看,在考察过他的才能之后,将郝隆调入了大司马府,虽说还是担任参军,但大司马的参军与护南蛮校尉府的参军又怎可同日而语。
今日郝隆称赞桓熙为孝子,简直说到了老奴的心坎里。
桓温忍不住笑道:
“都是我家夫人教导有方。”
说着,桓温对众人道:
“诸位,援军远道而来,何不与我出城相迎。”
将佐们纷纷称是,跟随桓温走下城楼。
人群中并没有出现袁宏的身影。
那位此前当众冒犯桓温的记室参军已经被免职,袁宏早早收拾行囊,去了建康谋生。
王猛眼看城门缓缓打开,随即有数十人徒步而出。
为首者姿貌伟岸,王猛心知必是桓温无疑,当即喝令止步,留下邓羌统率将士原地等候,自己则翻身下马,快步迎了上去。
王猛当先问道:
“可是楚公当面?”
桓温颔首抚须道:
“正是老夫。”
确认了来人的身份,王猛上前行礼道:
“下官拜见楚公,有劳楚公远迎,猛不胜感激。”
“景略无需多礼。”
桓温扶起王猛,仔细打量几眼,而后朗声笑道:
“我常听熙儿提起景略,对你赞赏有加,感慨没有你王景略的辅佐,关陇就不会有今日的繁盛。
“老夫久仰景略大名,故而,今日你我虽然只是初见,但又好似旧友重逢。”
王猛闻言,不由心道:楚公与梁公果然是一对亲父子,待人接物,都能使人如沐春风。
“梁公以国士待我,我不过是尽忠职守罢了。
“况且关陇兴盛,皆因梁公广施惠政。
“梁公推功于猛,只不过是谦逊之词,当不得真。”
桓温听他这般说,心中更生好感,随即为王猛引见麾下将佐。
众人见礼过后,王猛随桓温入城,而梁军则由邓羌安排扎营。
接风宴后,桓温提出要与王猛秉烛夜谈,王猛自然也不会拒绝,他正需要一个机会让桓温了解自己的才能,等到上了战场,桓温才会重视他的意见。
当夜,二人彻夜长谈,交谈的话题并不局限于眼下与燕国的战争,从治国理政,到行军作战,王猛的一言一语,都能引起桓温的共鸣,使他大受启发。
今天有事情耽误了,更新晚了,对不起。
下一章在晚上十二点,凌晨还有一章。
(本章完)
在逼近,我担心遭遇两面夹击,只得暂时退了回来。”
慕容垂无奈说道。
此前,慕容恪在洛阳分兵,由慕容垂独领一军西进,伺机伏击梁军,可王猛行军谨慎,总会有大量的哨骑在前方开路。
眼见桓温的大军也在逐渐靠近,慕容垂找不到机会,只能选择班师。
慕容恪对此并不在意,宽慰道:
“这本就只是稍作尝试,假使王猛真的如此大意,桓熙也不可能对他委以重任。”
慕容垂点点头,转而说起了另一件事:
“如今王猛抽调精锐东出,难道就真的不怕苻健趁机进攻关中?”
慕容恪笑道:
“关中易守难攻,此前苻健统率五万大军南下,也不曾夺取高王城,想必,王猛也是倚仗着高王城的险峻,因而有恃无恐。”
慕容垂叹息道:
“关中、河东,皆为形胜之地,四塞之国,取之何其难也。”
慕容恪闻言,颔首道:
“苻健与桓熙结怨颇深,可与之交好,不可为敌。
“桓熙不取河东,则难以进图中原,苻氏坐拥河东,对于我们来说又何尝不是好消息。”
慕容垂展颜笑道:
“阿干所言甚是。”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八月十二,中秋前夕,临近桓熙在姑臧会盟河西各部的日子,梁军也终于在王猛、邓羌的带领下,来到了新城县。
桓温站在城楼上,眺望着城外队列齐整森严的梁国三万战兵,对身侧的郝隆说道:
“观其军阵,井然有序,军士进而不乱,可见王猛带来的都是精锐呀1
郝隆对此深感赞同,他道:
“凉州叛乱,声势浩大,世子仅率万余骑兵西征,却为楚公留下三万精兵,隆窃以为,世子孝心可嘉,足为表率。”
郝隆是桓温的幕僚,因为门第不高,虽有博学之名,起初却不受桓温的重视,被桓温安排在护南蛮校尉府,担任参军一职。
某次宴会,桓温让众人饮酒赋诗,如诗不成,则罚酒三杯。
郝隆以蛮语作诗,引得桓温疑惑,郝隆趁机抒发自己的不满:我千里迢迢前来投奔你,却只能做一个南蛮参军,为什么不能以蛮语作诗。
桓温由此对郝隆另眼相看,在考察过他的才能之后,将郝隆调入了大司马府,虽说还是担任参军,但大司马的参军与护南蛮校尉府的参军又怎可同日而语。
今日郝隆称赞桓熙为孝子,简直说到了老奴的心坎里。
桓温忍不住笑道:
“都是我家夫人教导有方。”
说着,桓温对众人道:
“诸位,援军远道而来,何不与我出城相迎。”
将佐们纷纷称是,跟随桓温走下城楼。
人群中并没有出现袁宏的身影。
那位此前当众冒犯桓温的记室参军已经被免职,袁宏早早收拾行囊,去了建康谋生。
王猛眼看城门缓缓打开,随即有数十人徒步而出。
为首者姿貌伟岸,王猛心知必是桓温无疑,当即喝令止步,留下邓羌统率将士原地等候,自己则翻身下马,快步迎了上去。
王猛当先问道:
“可是楚公当面?”
桓温颔首抚须道:
“正是老夫。”
确认了来人的身份,王猛上前行礼道:
“下官拜见楚公,有劳楚公远迎,猛不胜感激。”
“景略无需多礼。”
桓温扶起王猛,仔细打量几眼,而后朗声笑道:
“我常听熙儿提起景略,对你赞赏有加,感慨没有你王景略的辅佐,关陇就不会有今日的繁盛。
“老夫久仰景略大名,故而,今日你我虽然只是初见,但又好似旧友重逢。”
王猛闻言,不由心道:楚公与梁公果然是一对亲父子,待人接物,都能使人如沐春风。
“梁公以国士待我,我不过是尽忠职守罢了。
“况且关陇兴盛,皆因梁公广施惠政。
“梁公推功于猛,只不过是谦逊之词,当不得真。”
桓温听他这般说,心中更生好感,随即为王猛引见麾下将佐。
众人见礼过后,王猛随桓温入城,而梁军则由邓羌安排扎营。
接风宴后,桓温提出要与王猛秉烛夜谈,王猛自然也不会拒绝,他正需要一个机会让桓温了解自己的才能,等到上了战场,桓温才会重视他的意见。
当夜,二人彻夜长谈,交谈的话题并不局限于眼下与燕国的战争,从治国理政,到行军作战,王猛的一言一语,都能引起桓温的共鸣,使他大受启发。
今天有事情耽误了,更新晚了,对不起。
下一章在晚上十二点,凌晨还有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