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元末翘楚朱元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十三章??托克托被流放饮酒而亡??保太平张德胜活捉敌帅(8页)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戊辰日,元顺帝任命太傅、御史大夫旺嘉努为中书省右丞相,平章政事定珠为左丞相。
三月份,元顺帝下诏,令托克托迁移到甘肃行省亦集乃路(今内蒙额济纳旗)居住。那里毗邻塞外,距南面行省治所甘州(今张掖市)340公里。等于变相流放。
御史台大臣袁赛音布哈等人认为贬谪较轻,再次向元帝列举其兄弟额森特穆尔的罪过。
三月辛丑日,懦弱、轻信的元帝再次下诏,正式把托克托流放到云南行省镇西路(今云南省盈江县,与缅甸边界最近的距离约20公里),流放额森特穆尔到四川碉门(今四川雅安市天全县),把托克托长子哈喇章安置到肃州,次子三宝努安置到兰州。并抄没家产,登记造册,收入官库。
八月份,托克托行至大理路腾冲府,知府高惠召见托克托,打算把其民妾的女儿嫁给他。并承诺:允许他在距离腾冲城一段路程外建房隐居。如有人加害,可以无虞。腾冲西南的镇西路城(今盈江)与其直线距离66公里。
托克托虽然被流放,也带着妻子。于是说:“吾,罪人也,安敢念及此?”拒绝了高知府的好意。不想,得罪了他。
此人也是与众不同,心胸特别狭窄。不久,高惠秘密向丞相哈玛尔打了个报告,述说托克托的坏话。
是月,巧言令色的哈玛尔借机奏请元帝批准,把托克托迁到云南更加艰苦的乡村阿轻乞(一说:今腾冲市滇滩镇腊幸村)。高知府还不甘心,以托克托不接受其女为由,下令一队铁甲军封锁阿轻乞各路口,禁止他走出穷乡僻壤。
托克托不死,却是哈玛尔的一块心病,担心有朝一日翻盘。十二月,他矫诏(诈称帝王的诏书)遣使千里迢迢到达云南阿轻乞,赐以“御酒”。
1366年一月,托克托忠义不改,深信不疑,喝下鸠毒“御酒”而亡,年仅41岁。
托克托帖木儿(1314-1356年),亦作脱脱,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氏人,出生于贵族家庭。
伯父伯颜为元朝大臣,在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即位后任中书省右丞相,独掌国政达八年之久。父亲马札儿台,也是元朝大臣,伯颜罢相后即任右丞相。他曾经殚精竭虑加固摇摇欲坠的元朝大厦,扶助儿子进入朝廷。但是托克托的革职却成为大元帝国走向崩溃灭亡的转折点。
托克托自幼养于伯父伯颜家中。少年习武,膂力过人,能拉硬弓,成为将才。
14岁时(1328年),便为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皇太子阿剌吉八的怯怜口①、怯薛军②。元天历二年(1329),任内宰司③司丞,不久调任府正司④司丞。稍长,就学于名儒吴直方。
吴直方,字行可,婺州路浦江县(今浙江金华市浦江)人,深谙儒学。出游京师后,任教于周王(兽钮金印藩王)和世?(后为元明宗)府邸,后任上都路学正(从九品)。马札儿台对他的才学、智慧特别欣赏,比之为诸葛孔明,于是请入府中教授其子托克托帖木儿。吴直方后来成为托克托的心腹幕僚。
青年托克托受教吴直方后,决心用儒家标准做人,立下了“日记古人嘉言善行,服之终身”的志向。
元致和元年(1328)泰定帝病卒后,伯颜支持燕铁木儿发动政变,是拥戴元文宗图帖睦尔夺位的第二号大功臣。
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托克托被授虎将,担任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⑤都指挥使(正三品)。
元顺帝即位后,燕铁木儿已死,伯颜独揽大权。其子唐其势不满,发动兵变,结果被伯颜捉拿、杀死。此后,伯颜“独秉国钧,专权自恣,变乱祖宗成宪,虐害天下,渐有奸谋”。
因伯父伯颜独揽朝政大权,托克托随之飞黄腾达。
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托克托任同知宣政院事(正二品),后迁任同知枢密院事(正二品)。
至元元年(1335年),托克托在挫败唐其势余党塔里、塔剌海等的战斗中,立下战功,拜御史中丞(正二品)、持虎符亲军都指挥使,后晋升御史大夫(从一品)。
托克托虽是伯颜养大,但目睹伯颜倒行逆施,势焰熏主,深感事态严重,忧虑一旦伯父倒台,自己也会受到牵连。于是,和父亲联手酝酿铲除伯颜。
由于托克托与元顺帝之间有共同的思想基础。经过反复试探托克托后,元顺帝消除疑心,支持托克托采取行动。
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伯颜约元顺帝去柳林打猎,托克托密告皇帝说:“伯父久有异志,兹行率诸卫军马以行,往必不利于社稷。”?于是,元顺帝托病不去。伯颜遂邀太子燕贴古思同往。托克托遂与世杰班、阿鲁合谋以所掌部队及宿卫亲军控制京师。先收拿京城各门钥匙,接着部署亲信把守各个城门。
当夜,元顺帝在玉德殿召近臣汪家奴、沙剌班及省院大臣先后进见。中夜二更(9—11点),命太子的怯薛官月可察儿率30?骑抵柳林太子营,连夜将燕贴古思接回京师。接着起草诏书,派遣中书省平章政事只儿瓦歹前往柳林宣诏:“伯颜不能安分,专权自恣,欺朕年幼。变乱祖宗成宪,虐害天下。今命伯颜出为河南行省右丞相。”
天明后,元大都城门依然紧闭。托克托坐于城门上等候。
伯颜遣人进城询问缘由,托克托在城上传旨说:“诸道随从伯颜者并无罪,可即时解散,各还本卫,所罪者惟伯颜一人而已。”
伯颜要求入京向皇帝辞行,不许。所领诸军见伯颜失势,纷纷散去。伯颜无可奈何,南下赴任。
三月,元顺帝下旨将伯颜革职,命其迁至江西行省直隶南恩州阳春县(今属广东)居住。其在途中病死于龙兴路(今江西南昌市)驿舍。
至元六年(1340年)十月,托克托升任中书省右丞相(正一品),统六部、率百司,他改革旧政,恢复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至正三年(1343年),不再担任丞相的托克托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
至正九年(1349年)闰七月,复出任中书省左丞相。
至正十年(1350年)四月,托克托再次担任中书省右丞相。随后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效卓著,赢得水患灾区的民心,被誉为“贤相”。
至正十一年(1351年),开始镇压反元红军(红巾军)。
1354年十二月,被革职,安置于淮安。
1355年三月,托克托被流放到云南行省镇西路。
十二月,平章政事哈玛尔矫诏(诈称帝王的诏书)遣使,次年一月到达云南镇西路阿轻乞,赐以“御酒”。
1356年一月,托克托饮“御酒”而亡。
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托克托得到平反昭雪,恢复官爵。
再说1355年农历六月,丁巳日(初三)上午,除了俞通海的水师驻守官渡外,朱元璋携冯国用、冯国胜、李善长、廖永安、俞通海、郭兴、吴良带领二路军一万将士浩浩荡荡进入太平路城(今当涂古城)。
当涂县耆儒李习和儒士陶安带领一些百姓出城迎接、拜见。
陶安见到朱元璋的相貌、神态后,当着他的面对李习说:“朱公龙姿凤质,非常人也。我辈今有明主矣!”
朱元璋抱拳说道:“先生过誉了。”
在渡江攻打采石矶前,朱元璋就令李善长写了一篇军纪戒令,叫《戒戢军士榜》,等到进城,即刻张贴。此榜告诫红军战士:禁止抢劫钱财、物品;禁止抢夺他人妻女、奸淫妇女;禁止强占民房。违令者,斩!
很快,大街小巷都贴上了《戒戢军士榜》。士兵们看见后张口结舌,有那个心没那个胆。
当天下午,朱元璋把耆儒李习和陶安请进帅府(原太平万户府),讨论时事。
陶安献言说:“方今四海鼎沸,豪杰并争,攻城屠邑,互相雄长。然其志皆在子女玉帛,取快一时,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之心。明公率众渡江,只行怡伐(和顺之战),戒军安民,人心悦服。以此顺天应人而行,吊伐(吊民伐罪)天下,不愁平也!”
朱元璋问道:“足下之言甚善!我欲取金陵(今南京),足下以为如何?”
陶安答道:“金陵,自古就是帝王之都,龙盘虎踞,门槛有长江天堑。若取而有之,据其形胜,出兵以临四方,则何处不克?
陶安的话与冯国用在定远说的话如出一辙,很合朱元璋的心意。随即请他留在幕府,然后赐给他稻谷十石(约今日1140斤)、绢布十匹。后来,一些机密之事,总爱和他商议。
在宋朝,皇帝赏赐物品,分为五等。第一等是绢十匹、钱十贯(等于十两银子)。当时一贯大约可买2石大米。
元代货币贬值很厉害,朱元璋以粮食赏赐深得人心。十石稻谷至少值十两银子。
陶安(1315—1368年),字主敬,太平路当涂县人。少年时就机智聪明,后博涉经史,尤专长于《易经》。元顺帝至正初年,乡试中举,授予明道书院山长(讲学老师)。元末世乱,于是隐居家中。时逢朱元璋,40岁。朱元璋称吴王后第三年(1367年),在金陵初置翰林院,首召陶安为学士。征诸儒议礼,命陶安为总裁官。
朱元璋开国后,洪武元年(1368年),任命陶安为知制诰⑥兼修国史。他跟随朱元璋十余年,恪尽职守,朱元璋十分信任厚待他,御赐门联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1368年四月,陶安任江西省参知政事,治理有方,军民诚服。不久染病,仍拟草本时务十二事上表朝廷,九月死于任上。明帝朱元璋亲致祭文,遣使吊唁,赐谥号“姑孰郡公”。“姑孰”即当涂,本是当涂县治所姑孰镇。
李习(约1292—约1372年),字伯羽,号云观,太平路当涂县(今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人。治学《尚书》,旁通各门人经。元代时因江南人很受歧视,直到元仁宗延佑年间,才中举人,授予明道书院山长(讲学老师)。他是陶安的老师,著有《橄榄集》,后因病去世,享年八十。时逢朱元璋,已经60多岁,故曰“耆儒”。
六月初四上午,有一个士兵不知是没有看见《戒戢军士榜》还是未听说此榜,抢劫了百姓的物品,结果被执法队抓住,中午就押到四门大街十字交叉的城中心,斩首示众。
此事家喻户晓后,全城一片肃然,纷纷称赞朱氏红军纪律严明,爱民、护民。富商陈迪深受感动,携带金锭和丝绸布匹来到帅府,献给朱元璋。接着,朱元璋叫来总管汤和、邓愈和徐达几位攻城镇抚将领以及水师总管廖永安,赏赐给他们。
随后,朱元璋宣布嘉奖令,提升一批小头领。其中,晋升张德胜为镇抚。
过了两天,一个名叫宋思颜的儒士拜见朱元璋,交谈后,朱元璋也把他留在幕府。
不久,朱元璋听说当涂城有一个元末进士,叫汪广洋,性格庄重稳健,为人宽和自持,就叫亲兵九夫长谢成把他请到帅府。
朱元璋问道:“听闻先生学识渊博,请问先生,我刚在江南立足,今后如何是好?”
汪广洋答道:“朱公先要站稳脚跟,办法只有六个字。”
“哪六个字?”
“高筑墙,广积粮。”
这番话说到朱元璋的内心深处。立足未稳,没有大量的粮草,如何攻占虎踞龙盘的金陵?随之做出一个重大决策——建立朱氏政权,高筑墙,广积粮。随后,朱元璋请他留下担任机要秘书,并令他书写几份任命书。
第二天,朱元璋通知镇抚以上将领及李善长、李习、陶安、汪广洋到帅府开会,亲自宣布说:从今天开始,太平路改为太平府,在太平设置兴国翼元帅府。
>
第十三章??托克托被流放饮酒而亡??保太平张德胜活捉敌帅(8页)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戊辰日,元顺帝任命太傅、御史大夫旺嘉努为中书省右丞相,平章政事定珠为左丞相。
三月份,元顺帝下诏,令托克托迁移到甘肃行省亦集乃路(今内蒙额济纳旗)居住。那里毗邻塞外,距南面行省治所甘州(今张掖市)340公里。等于变相流放。
御史台大臣袁赛音布哈等人认为贬谪较轻,再次向元帝列举其兄弟额森特穆尔的罪过。
三月辛丑日,懦弱、轻信的元帝再次下诏,正式把托克托流放到云南行省镇西路(今云南省盈江县,与缅甸边界最近的距离约20公里),流放额森特穆尔到四川碉门(今四川雅安市天全县),把托克托长子哈喇章安置到肃州,次子三宝努安置到兰州。并抄没家产,登记造册,收入官库。
八月份,托克托行至大理路腾冲府,知府高惠召见托克托,打算把其民妾的女儿嫁给他。并承诺:允许他在距离腾冲城一段路程外建房隐居。如有人加害,可以无虞。腾冲西南的镇西路城(今盈江)与其直线距离66公里。
托克托虽然被流放,也带着妻子。于是说:“吾,罪人也,安敢念及此?”拒绝了高知府的好意。不想,得罪了他。
此人也是与众不同,心胸特别狭窄。不久,高惠秘密向丞相哈玛尔打了个报告,述说托克托的坏话。
是月,巧言令色的哈玛尔借机奏请元帝批准,把托克托迁到云南更加艰苦的乡村阿轻乞(一说:今腾冲市滇滩镇腊幸村)。高知府还不甘心,以托克托不接受其女为由,下令一队铁甲军封锁阿轻乞各路口,禁止他走出穷乡僻壤。
托克托不死,却是哈玛尔的一块心病,担心有朝一日翻盘。十二月,他矫诏(诈称帝王的诏书)遣使千里迢迢到达云南阿轻乞,赐以“御酒”。
1366年一月,托克托忠义不改,深信不疑,喝下鸠毒“御酒”而亡,年仅41岁。
托克托帖木儿(1314-1356年),亦作脱脱,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氏人,出生于贵族家庭。
伯父伯颜为元朝大臣,在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即位后任中书省右丞相,独掌国政达八年之久。父亲马札儿台,也是元朝大臣,伯颜罢相后即任右丞相。他曾经殚精竭虑加固摇摇欲坠的元朝大厦,扶助儿子进入朝廷。但是托克托的革职却成为大元帝国走向崩溃灭亡的转折点。
托克托自幼养于伯父伯颜家中。少年习武,膂力过人,能拉硬弓,成为将才。
14岁时(1328年),便为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皇太子阿剌吉八的怯怜口①、怯薛军②。元天历二年(1329),任内宰司③司丞,不久调任府正司④司丞。稍长,就学于名儒吴直方。
吴直方,字行可,婺州路浦江县(今浙江金华市浦江)人,深谙儒学。出游京师后,任教于周王(兽钮金印藩王)和世?(后为元明宗)府邸,后任上都路学正(从九品)。马札儿台对他的才学、智慧特别欣赏,比之为诸葛孔明,于是请入府中教授其子托克托帖木儿。吴直方后来成为托克托的心腹幕僚。
青年托克托受教吴直方后,决心用儒家标准做人,立下了“日记古人嘉言善行,服之终身”的志向。
元致和元年(1328)泰定帝病卒后,伯颜支持燕铁木儿发动政变,是拥戴元文宗图帖睦尔夺位的第二号大功臣。
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托克托被授虎将,担任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⑤都指挥使(正三品)。
元顺帝即位后,燕铁木儿已死,伯颜独揽大权。其子唐其势不满,发动兵变,结果被伯颜捉拿、杀死。此后,伯颜“独秉国钧,专权自恣,变乱祖宗成宪,虐害天下,渐有奸谋”。
因伯父伯颜独揽朝政大权,托克托随之飞黄腾达。
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托克托任同知宣政院事(正二品),后迁任同知枢密院事(正二品)。
至元元年(1335年),托克托在挫败唐其势余党塔里、塔剌海等的战斗中,立下战功,拜御史中丞(正二品)、持虎符亲军都指挥使,后晋升御史大夫(从一品)。
托克托虽是伯颜养大,但目睹伯颜倒行逆施,势焰熏主,深感事态严重,忧虑一旦伯父倒台,自己也会受到牵连。于是,和父亲联手酝酿铲除伯颜。
由于托克托与元顺帝之间有共同的思想基础。经过反复试探托克托后,元顺帝消除疑心,支持托克托采取行动。
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伯颜约元顺帝去柳林打猎,托克托密告皇帝说:“伯父久有异志,兹行率诸卫军马以行,往必不利于社稷。”?于是,元顺帝托病不去。伯颜遂邀太子燕贴古思同往。托克托遂与世杰班、阿鲁合谋以所掌部队及宿卫亲军控制京师。先收拿京城各门钥匙,接着部署亲信把守各个城门。
当夜,元顺帝在玉德殿召近臣汪家奴、沙剌班及省院大臣先后进见。中夜二更(9—11点),命太子的怯薛官月可察儿率30?骑抵柳林太子营,连夜将燕贴古思接回京师。接着起草诏书,派遣中书省平章政事只儿瓦歹前往柳林宣诏:“伯颜不能安分,专权自恣,欺朕年幼。变乱祖宗成宪,虐害天下。今命伯颜出为河南行省右丞相。”
天明后,元大都城门依然紧闭。托克托坐于城门上等候。
伯颜遣人进城询问缘由,托克托在城上传旨说:“诸道随从伯颜者并无罪,可即时解散,各还本卫,所罪者惟伯颜一人而已。”
伯颜要求入京向皇帝辞行,不许。所领诸军见伯颜失势,纷纷散去。伯颜无可奈何,南下赴任。
三月,元顺帝下旨将伯颜革职,命其迁至江西行省直隶南恩州阳春县(今属广东)居住。其在途中病死于龙兴路(今江西南昌市)驿舍。
至元六年(1340年)十月,托克托升任中书省右丞相(正一品),统六部、率百司,他改革旧政,恢复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至正三年(1343年),不再担任丞相的托克托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
至正九年(1349年)闰七月,复出任中书省左丞相。
至正十年(1350年)四月,托克托再次担任中书省右丞相。随后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效卓著,赢得水患灾区的民心,被誉为“贤相”。
至正十一年(1351年),开始镇压反元红军(红巾军)。
1354年十二月,被革职,安置于淮安。
1355年三月,托克托被流放到云南行省镇西路。
十二月,平章政事哈玛尔矫诏(诈称帝王的诏书)遣使,次年一月到达云南镇西路阿轻乞,赐以“御酒”。
1356年一月,托克托饮“御酒”而亡。
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托克托得到平反昭雪,恢复官爵。
再说1355年农历六月,丁巳日(初三)上午,除了俞通海的水师驻守官渡外,朱元璋携冯国用、冯国胜、李善长、廖永安、俞通海、郭兴、吴良带领二路军一万将士浩浩荡荡进入太平路城(今当涂古城)。
当涂县耆儒李习和儒士陶安带领一些百姓出城迎接、拜见。
陶安见到朱元璋的相貌、神态后,当着他的面对李习说:“朱公龙姿凤质,非常人也。我辈今有明主矣!”
朱元璋抱拳说道:“先生过誉了。”
在渡江攻打采石矶前,朱元璋就令李善长写了一篇军纪戒令,叫《戒戢军士榜》,等到进城,即刻张贴。此榜告诫红军战士:禁止抢劫钱财、物品;禁止抢夺他人妻女、奸淫妇女;禁止强占民房。违令者,斩!
很快,大街小巷都贴上了《戒戢军士榜》。士兵们看见后张口结舌,有那个心没那个胆。
当天下午,朱元璋把耆儒李习和陶安请进帅府(原太平万户府),讨论时事。
陶安献言说:“方今四海鼎沸,豪杰并争,攻城屠邑,互相雄长。然其志皆在子女玉帛,取快一时,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之心。明公率众渡江,只行怡伐(和顺之战),戒军安民,人心悦服。以此顺天应人而行,吊伐(吊民伐罪)天下,不愁平也!”
朱元璋问道:“足下之言甚善!我欲取金陵(今南京),足下以为如何?”
陶安答道:“金陵,自古就是帝王之都,龙盘虎踞,门槛有长江天堑。若取而有之,据其形胜,出兵以临四方,则何处不克?
陶安的话与冯国用在定远说的话如出一辙,很合朱元璋的心意。随即请他留在幕府,然后赐给他稻谷十石(约今日1140斤)、绢布十匹。后来,一些机密之事,总爱和他商议。
在宋朝,皇帝赏赐物品,分为五等。第一等是绢十匹、钱十贯(等于十两银子)。当时一贯大约可买2石大米。
元代货币贬值很厉害,朱元璋以粮食赏赐深得人心。十石稻谷至少值十两银子。
陶安(1315—1368年),字主敬,太平路当涂县人。少年时就机智聪明,后博涉经史,尤专长于《易经》。元顺帝至正初年,乡试中举,授予明道书院山长(讲学老师)。元末世乱,于是隐居家中。时逢朱元璋,40岁。朱元璋称吴王后第三年(1367年),在金陵初置翰林院,首召陶安为学士。征诸儒议礼,命陶安为总裁官。
朱元璋开国后,洪武元年(1368年),任命陶安为知制诰⑥兼修国史。他跟随朱元璋十余年,恪尽职守,朱元璋十分信任厚待他,御赐门联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1368年四月,陶安任江西省参知政事,治理有方,军民诚服。不久染病,仍拟草本时务十二事上表朝廷,九月死于任上。明帝朱元璋亲致祭文,遣使吊唁,赐谥号“姑孰郡公”。“姑孰”即当涂,本是当涂县治所姑孰镇。
李习(约1292—约1372年),字伯羽,号云观,太平路当涂县(今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人。治学《尚书》,旁通各门人经。元代时因江南人很受歧视,直到元仁宗延佑年间,才中举人,授予明道书院山长(讲学老师)。他是陶安的老师,著有《橄榄集》,后因病去世,享年八十。时逢朱元璋,已经60多岁,故曰“耆儒”。
六月初四上午,有一个士兵不知是没有看见《戒戢军士榜》还是未听说此榜,抢劫了百姓的物品,结果被执法队抓住,中午就押到四门大街十字交叉的城中心,斩首示众。
此事家喻户晓后,全城一片肃然,纷纷称赞朱氏红军纪律严明,爱民、护民。富商陈迪深受感动,携带金锭和丝绸布匹来到帅府,献给朱元璋。接着,朱元璋叫来总管汤和、邓愈和徐达几位攻城镇抚将领以及水师总管廖永安,赏赐给他们。
随后,朱元璋宣布嘉奖令,提升一批小头领。其中,晋升张德胜为镇抚。
过了两天,一个名叫宋思颜的儒士拜见朱元璋,交谈后,朱元璋也把他留在幕府。
不久,朱元璋听说当涂城有一个元末进士,叫汪广洋,性格庄重稳健,为人宽和自持,就叫亲兵九夫长谢成把他请到帅府。
朱元璋问道:“听闻先生学识渊博,请问先生,我刚在江南立足,今后如何是好?”
汪广洋答道:“朱公先要站稳脚跟,办法只有六个字。”
“哪六个字?”
“高筑墙,广积粮。”
这番话说到朱元璋的内心深处。立足未稳,没有大量的粮草,如何攻占虎踞龙盘的金陵?随之做出一个重大决策——建立朱氏政权,高筑墙,广积粮。随后,朱元璋请他留下担任机要秘书,并令他书写几份任命书。
第二天,朱元璋通知镇抚以上将领及李善长、李习、陶安、汪广洋到帅府开会,亲自宣布说:从今天开始,太平路改为太平府,在太平设置兴国翼元帅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