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34章 东北往事
宋棠棠最终报了西北大学的财会函授大专班。
时间到了七月份,西京已经进入盛夏,姑娘们早就穿上漂亮裙子,五颜六色,红色似乎有点多?
前不久,滕文骥筹拍的《街上流行红裙子》已经开机,外景拍摄地点就在方明华姐姐上班的国棉六厂。
纷纷扰扰的1983年上半年过去,方明华终于可以沉下心来准备的另一部大长篇——《闯关东》。
不过还有件事,就是想出版一本书,收集这两年自己写的中短篇小说。
方明华把这个想法告诉黄社长后,黄社长表示很支持:“小方,这件事你不用你操心,我去找秦省人民出版社的刘社长,我很熟的,让他们出版1
方明华当然没有不同意见。
既然这件事黄社长亲自去办,方明华就不再操心,注意力集中在写作上。
首先就是收集各种资料,方明华到省图书馆凭着作家证翻阅了大量关于清末民国期间东北地区记载,了解当时的社会人文背景,特别是一些地方县志,记载的非常详细,管它将来用的上用不上,先拿本本记下来再说。
当然,方明华不会忘记身边还有一个“活典型”,老爸可是正儿八经的东北人,爷爷那一辈就是跟着家人闯关东过去的!
找老爸问问发生老一辈身上一些逸闻趣事也好嘛。
今天早上,方长河和往天一样早早起床,收拾好渔具塑料桶,推着自己那辆旧飞鸽加重自行车就准备出去钓鱼。
车刚推到院子里就看到儿子方明华戴着一顶草帽,骑着自行车从大门口进来,车上还放着鱼竿渔具和小马扎。
“爸,今天我和你一起去钓鱼1方明华兴冲冲说道。
“伱不上班?”
“今天是星期天埃”
哦.
自从退下来之后,方长河早就忘记星期几。
“小华,从来没听你说过钓鱼,今天咋邪性啦?”方长河又问道。
“学嘛.你看看,我东西都准备好了1
崭新的鱼竿,鱼线,连塑料桶都是新的。
方长河看了一眼也没理会,骑着自行车出了家属院,方明华骑车紧跟在后面。
沿着长乐路向东,方明华使劲瞪了几下赶上老爸的车,说道:“爸,能说说我爷爷那辈闯关东的事吗?”
方长河听了很奇怪,儿子是很少问老家东北那旮旯的事,今天是怎么了?
“你问这事干嘛?”
“我想写一本关于老一辈《闯关东》的小说。”方明华实话实说。
“哪有啥好写的?”
“在咱们国家的历史记录中,有三次大规模的移民事件,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其中,“闯关东”是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历史功绩无法衡量,为繁荣东北地区做出无法估量的贡献,当然值得写1方明华争辩道。
方长河听了淡淡回了句:
“历史功绩?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有田有地能活下去,谁愿意拖家带口、背井离乡?1
这?
方明华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爷俩骑车沉默了一段时间,最后方长河还是开口:
“宣统元年,也就是1909年,鲁省大旱,秋天颗粒无收,百姓们实在活不去,你大太爷爷是还有二太爷爷,两家老老少少一共十几口人,从老家济南出发,准备闯关东,那还是你爷爷才4岁。”
方长河缓缓讲起那段历史。
“当时有个顺口溜“要想活往东北走... -->>
第134章 东北往事
宋棠棠最终报了西北大学的财会函授大专班。
时间到了七月份,西京已经进入盛夏,姑娘们早就穿上漂亮裙子,五颜六色,红色似乎有点多?
前不久,滕文骥筹拍的《街上流行红裙子》已经开机,外景拍摄地点就在方明华姐姐上班的国棉六厂。
纷纷扰扰的1983年上半年过去,方明华终于可以沉下心来准备的另一部大长篇——《闯关东》。
不过还有件事,就是想出版一本书,收集这两年自己写的中短篇小说。
方明华把这个想法告诉黄社长后,黄社长表示很支持:“小方,这件事你不用你操心,我去找秦省人民出版社的刘社长,我很熟的,让他们出版1
方明华当然没有不同意见。
既然这件事黄社长亲自去办,方明华就不再操心,注意力集中在写作上。
首先就是收集各种资料,方明华到省图书馆凭着作家证翻阅了大量关于清末民国期间东北地区记载,了解当时的社会人文背景,特别是一些地方县志,记载的非常详细,管它将来用的上用不上,先拿本本记下来再说。
当然,方明华不会忘记身边还有一个“活典型”,老爸可是正儿八经的东北人,爷爷那一辈就是跟着家人闯关东过去的!
找老爸问问发生老一辈身上一些逸闻趣事也好嘛。
今天早上,方长河和往天一样早早起床,收拾好渔具塑料桶,推着自己那辆旧飞鸽加重自行车就准备出去钓鱼。
车刚推到院子里就看到儿子方明华戴着一顶草帽,骑着自行车从大门口进来,车上还放着鱼竿渔具和小马扎。
“爸,今天我和你一起去钓鱼1方明华兴冲冲说道。
“伱不上班?”
“今天是星期天埃”
哦.
自从退下来之后,方长河早就忘记星期几。
“小华,从来没听你说过钓鱼,今天咋邪性啦?”方长河又问道。
“学嘛.你看看,我东西都准备好了1
崭新的鱼竿,鱼线,连塑料桶都是新的。
方长河看了一眼也没理会,骑着自行车出了家属院,方明华骑车紧跟在后面。
沿着长乐路向东,方明华使劲瞪了几下赶上老爸的车,说道:“爸,能说说我爷爷那辈闯关东的事吗?”
方长河听了很奇怪,儿子是很少问老家东北那旮旯的事,今天是怎么了?
“你问这事干嘛?”
“我想写一本关于老一辈《闯关东》的小说。”方明华实话实说。
“哪有啥好写的?”
“在咱们国家的历史记录中,有三次大规模的移民事件,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其中,“闯关东”是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历史功绩无法衡量,为繁荣东北地区做出无法估量的贡献,当然值得写1方明华争辩道。
方长河听了淡淡回了句:
“历史功绩?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有田有地能活下去,谁愿意拖家带口、背井离乡?1
这?
方明华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爷俩骑车沉默了一段时间,最后方长河还是开口:
“宣统元年,也就是1909年,鲁省大旱,秋天颗粒无收,百姓们实在活不去,你大太爷爷是还有二太爷爷,两家老老少少一共十几口人,从老家济南出发,准备闯关东,那还是你爷爷才4岁。”
方长河缓缓讲起那段历史。
“当时有个顺口溜“要想活往东北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