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完蛋!陛下这是要白嫖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运用。”
“精神攻击?”李德贤闻言,瞪大了双眼,满面愕然之色,仿佛听到了前所未闻之事,他那目光中充满了惊讶与疑惑,紧紧锁定在林小风身上。
林小风此刻嘴角悄然勾勒出一抹深邃莫测的笑容,那笑容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无尽的智谋与狡黠。他低沉且有力地阐述起来,每一个字句都似蕴藏着深厚的内力:“确乎如此,此乃精神层面的攻击之术。鄙人所创之首功,名为‘女拳’,一旦施展开来,即使是群雄之中最为骁勇者,亦将束手就擒。初涉此道时,其威力已不容小觑,恰如鹦鹉学舌般,便能与各方英豪一较高低;随着修炼日深,便能自如挥洒,足以在一方之地称霸,无人敢轻易挑战其权威。至若巅峰之境,草木竹石皆可化为无形之拳,达到无拳胜有拳的至高境界,仅凭言语之间的较量,就能让对手羞愧得无地自容。然而须知,此等拳法只对男性具有效果,并易激起对方强烈的愤恨反击,故需巧妙配合谢洪信的独门绝技共同应对敌手。”
李德贤听罢林小风的话,眼珠子几乎要从眼眶里跳出来,瞪得如同两颗浑圆的夜明珠,脸上写满了震惊与好奇,仿佛遇见了前所未见的新奇事物。他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那你如今在这些‘绝技’上的造诣已达到何种程度了?”
林小风收敛起先前那抹神秘莫测的笑容,面庞上浮现出一抹淡泊而谦逊的神色,他语气平静地回应:“实不相瞒,所谓的‘绝技’不过是初窥门径,犹如鹦鹉学舌般摸索阶段而已。”言语间,流露出一种深藏功与名的从容。
李德贤急切地追问着,目光如炬,紧紧锁定在林小风身上,期待着他接下来的话语。只见林小风挺直腰板,肩头微微松弛了一下,整个人散发出一股内敛且从容不迫的气息,仿佛一位智者即将揭示天机。他徐徐展开话题:“至于第二种功夫,更为玄妙精深,它名为‘道德绑架’,此乃鄙人最为擅长运用的手段之一。无论男女老少,无论何种场合,只要巧妙运用,往往能够四两拨千斤,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今日我们所筹划的募粮之举,正是需要借助这种‘道德绑架’之力来达成目标。”
李德贤此刻的神情,仿佛回到了儿时求学之日,全神贯注地聆听林小风关于道德绑架的讲述,那双明亮的眼睛中充满了对新知的渴望与好奇。对于道德绑架之事,他表现得饶有兴致,而相比之下,提及那个听来荒诞不经的精神攻击——女拳,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所谓“精神伤害”,更是令人匪夷所思,犹如置身于另一个奇特的世界。
谈及报纸一事,林小风眼神中流露出一抹深邃与无奈,显然此事并非他急于揭示的秘密。阳曲县造纸成本低廉的内幕,是外界少有人知的秘闻。靖江帝对此一无所知,常常误解林小风生活奢侈浪费。原本,林小风计划待到时机成熟再将此秘密公之于众,然而现下局势紧迫,朝夕之间便树敌无数,他担心在未来的某一天,祸事突然降临,家底有限如同盾牌,每用一次便会遭受重击,损失不可逆反,因此对待此事不得不慎而又慎,唯有依靠殿下亲自出面主持,方能确保万无一失,稳住这局面不至于倾覆。
靖江国的疆域之内,活字印刷术如同春雨后的嫩芽般悄然勃发,使得报纸的印制工作变得轻而易举,即使需要大量制作,也并非难事。京城之中虽文人墨客数量有限,交际圈子狭小闭塞,但数千份报章的印发已足够满足民众间的口耳相传。然而,林小风心中始终有一层忧虑笼罩,他深知一旦这报纸正式面世,其影响力将如洪水破堤般无法阻挡,若处理不慎,极有可能被朝廷收归官有,甚至遭遇封禁停刊的命运,那时若半途而废,则之前所有的心血都将付诸流水。因此,借助太子李德贤这座坚实后盾来创办这份报纸,无疑是更加稳健和明智的选择。
李德贤对此新事物尚抱有疑虑,他紧锁眉头,目光中闪烁着困惑:“你说的报纸究竟是何物?”林小风不急不躁,耐心地向这位年轻的太子解释道:“报纸啊,就如同民间版的邸报,它承载的是每日里发生的大大小小事件。为了使其发挥最大功效,我们打算以日报的形式发行,确保内容每日更新,新鲜出炉。”
李德贤听罢仍感疑惑未解,再次追问道:“如此做背后的深意究竟何在?京中文人数目本就稀少,天下之事很快便会传遍街头巷尾,更何况每日都要撰写新的稿件,哪里能有那么多可供书写的题材呢?”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质疑与探寻,仿佛在寻找那隐藏在纸张背后的意义所在。
林小风嘴角浮起一抹深意的微笑,眼中闪烁着智者的光芒,他悠然回应道:“此中蕴藏的智慧与策略,实乃丰富多样。试想一下,殿下,世人对于日常政务往往兴趣索然,反倒是那些奇闻逸事,诸如陛下内帑之金银究竟堆积几何这样的谜团,几乎无人能不动心。以此类推,朝廷百官背后的家底状况,同样也是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焦点所在。再如坊间流传的六翅怪鸡、产人妖猪等离奇故事,更是让人欲探究竟,难以割舍。因此,报纸的魅力,在于它既能传递信息,又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从而深入人心。
初期阶段,我们可招募一些熟读诗书、擅长采写的士子们走街串巷,捕捉社会万象,每日更新新闻报道;同时广邀文人墨客投来诗词佳作,以提升报纸的文化品位。长远规划,则可以借助报纸这一媒介,收取商家广告费用,甚至售卖采访机会给才子俊杰,助其扬名立万。如此一来,报社运营的经济效益将不可估量。”
阳光斑驳洒落在庭院之中,林小风来回踱步,思绪翻涌,仿佛在用脚步丈量着报纸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李德贤紧随其后,目光炯炯地追问:“你所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但如何通过报纸这一手段,巧妙地对群臣进行道德绑架,让他们主动捐粮呢?”
林小风并未因李德贤的疑问而显现出丝毫慌乱,他以从容不迫的姿态,仿佛一位智者在向弟子传授治国之道般娓娓道来:“殿下不必急于一时,且听我细细剖析。报纸的生命力与价值,就在于其承载的信息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从而能够在民间树立起强大的舆论影响力。京城之中,若有一丝一毫的虚假消息流布,极易被民众识破,届时报纸的公信力将会遭受重创。因此,我们必须组建一支专门负责新闻调查的团队,对每一条将要发表的消息进行严谨核实,确保无误之后方可刊载。至于诗词佳作,也必须经过专业评审团的严格筛选和打分,唯有那些品质上乘的作品方能登上报纸版面。
当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积累起了足够的口碑和信任后,便可以适时公布朝廷官员各家的存粮数额,并进行公正的排名。接下来,借助报纸这一强有力的舆论工具,我们能够施加道德压力,鼓励他们积极捐粮。无论是捐赠的数量多少,我们都会在报纸上大肆宣传表彰,以此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倘若遇到吝啬之辈不愿慷慨解囊,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文章含蓄地对他们进行赞扬与讽刺并举的‘文攻’,甚至可以在热闹的街头巷尾安排读报人,反复朗读相关的报道,让这些人的行为在众目睽睽之下无所遁形,试问彼等还能坐视不理,不顾社会舆论的压力吗?”
李德贤闻听此言,顿时愕然失色,眼中闪烁着疑惑不解的光芒,他提出一个关键性的质疑:“可是,我们如何得知那些官员们的存粮数量呢?他们怎会主动将自家秘密告诉我们?”
林小风面容冷峻如铁,言语间涌动着一股决绝而凛冽的气势,仿佛冬日寒冰下的暗流汹涌:“待到报纸之力如同潮水般席卷大地,其言论之影响力足以颠覆乾坤,恰似黄泥裹身,真伪难辨。那些日常里口口声声称自己为国为民者,在粮价调控失当酿成灾祸之际,吾誓要揭开他们虚伪的面具,让天下人看清他们的本来面目!若此事不成,我林某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此生必将愧对林家之名1此刻,林小风内心深处正陷入深深的纠结之中,他深知此举或将与朝堂百官结下不解之仇,未来的仕途之路恐怕更加荆棘满布。然而,他并未因此退缩半步,而是选择了直面现实,坦诚地向李德贤剖析道:“此举无疑是挑战天下的禁忌,是否付诸实践,全在于殿下您的决定。”
李德贤听闻此言,眼中陡然闪烁出熠熠生辉的兴奋光芒,他坚定且自信地回应:“做!本宫身为太子,有何可惧?任何事情都可放手一搏,何须顾虑重重!至于这报纸的名字,你可有什么独特的构思?”林小风沉吟片刻,提议道:“初步设想,本报拟名为‘路透社日报’。”但李德贤闻言之后却微微皱起了眉头,显然这个名字在他看来既不够易记,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就在这一刹那,李德贤的眉宇间似乎有一道灵光闪过,他的表情由最初的疑惑转为豁然开朗,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挺直身躯,提议道:“本宫忽然想到一个名字,何不直接将这份报纸命名为‘太子日报’?这个名字既简洁直观,又能一目了然地彰显其与朝廷的关系,省去了诸多繁复的解释和沟通成本。老林,你觉得如何?”
面对李德贤的主动请缨和深思熟虑,林小风心中不禁泛起一股暖流,那是一种对共事者的深深敬佩与欣慰交织的情感。他微微点头,脸上浮现出会心的笑容,回应道:“既然殿下愿意亲自挂帅,担当此重任,我坚信再无更合适的人选了。从今以后,您便是这报社的社长,而我则甘愿充当总编辑的角色,辅佐左右。时不待人,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广纳贤才,尽早筹备一切,共同擘画并实现这一宏伟蓝图。”随着话语落地,两人眼神交汇之处仿佛燃烧起一团热烈的火焰,那是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的火花,在静谧的空气中悄然蔓延开来,预示着一场即将在京城乃至整个靖江国掀起波澜壮阔的报业改革风暴。
·············································
林小风行事果断,雷厉风行,犹如疾风扫落叶般,在短短三日之内便将阳曲县堆积如山的未裁剪厕纸悉数调遣至京城之内。与此同时,他精心策划并快速完成了记者与报童队伍的组建工作,这临时搭建起的报社,选址在了北廊坊司衙旁的一隅之地,虽尚未正式挂上牌匾,但内部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启了各项工作流程。之所以选择此地,实乃深思熟虑之举,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便于及时进行沟通应对,迅速调整策略。
被征召而来的记者们,大都来自平日里聚在北廊广场评书论戏、以文会友的读书人群体中,其中不乏才情出众的杨白溪这样的青年俊杰。然而,对于投身报业这一决定,部分读书人难免心存疑虑,私下议论纷纷。对此,林小风并未急于辩解,而是面带从容微笑,言辞犀利却又不失幽默地反驳道:“每日沉迷于听戏讲书中,怎可换得功名利禄?如今既有打工包分配的机会摆在这里,既能了解世事又能赚取生活所需,何乐而不为呢?再者说,我并未向你们收取任何费用,已然是仁至义尽,诸位当知足矣。”
在这简陋却充满活力的报社内,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忙碌的气息,众人仿佛感受到了一股全新的力量正在悄然觉醒。林小风亲自坐镇其间,一边审视着手中的报纸样本,一边指挥调度着各项工作,那眼神中的坚定与智慧,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这群新晋记者和报童们的前行之路。他们开始深入民间,挖掘新闻,尽管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每个人都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投入到了这场前所未有的文化变革之中。
此刻,林小风独自身处在靖江新报社那幢沉静而略带肃穆的大楼之内,尤其是在二楼的这处空间,原先的空旷与冷寂已被彻底改头换面。这一层楼如今被分割成了一排排紧密相连的格子间,犹如一盘精心布局的棋局,每一个格子都是一个新闻战场上的小小据点。主墙之上,一幅巨大的横幅赫然醒目,其上以苍劲有力的笔触书写着北宋大儒张载著名的横渠四句教言,每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千年的哲理与气韵,一笔一划犹如刀刻般直击人心,使得整个房间都弥漫着一股厚重的文化底蕴。
墙面四周则巧妙地镶嵌着一些现代感十足的标语,这些标语既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又是对新时代工作理念的注解。诸如“狼性团队,上下一心”,彰显出一种团结拼搏、无畏前行的精神风貌;又如“工作若乐趣,则生活成享受;工作若义务,则生活似苦役”,这句话在明暗对比中揭示了人们对待工作的不同态度所带来的人生体验差异;再有那“生命因工作而显赫,工作因勤勉而欢愉”,宛如一首赞歌,颂扬了劳动的价值和辛勤付出所带来的荣耀与喜悦;最后,“生活中知足,学习中知不足,工作中不知足”这句警句,既体现了对生活的淡然豁达,又传递了在事业追求上永不满足的进取心。这些标语犹如座右铭般环绕在每一位在此办公的人身边,无声地激励着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砥砺前行,共同构筑起这座新闻殿堂的灵魂与力量。
林小风四下环顾,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新装修的报社内景,他那深邃的眼神中透出一丝自嘲与释然,嘴角上扬,轻描淡写地低语:“今日看来,我终究也沦为了自己曾经最不齿的那种人,然而这种投入、这种付出所带来的畅快与淋漓,却是过往人生中前所未有的体验。”周围的一众读书人,个个目不暇接,他们好奇地打量着墙上那些现代感十足、激昂澎湃的标语口号,初见这些新鲜事物,心中犹如波涛翻涌,跃跃欲试,全然不知前方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一段怎样跌宕起伏的命运长卷。在这座交织着理想与现实、烽火连天的新闻战场上,他们将如何握紧手中如刀剑般的笔墨,描绘出属于各自的人生画卷。
待得众人情绪稍有平息,杨白溪面带激动,眼中闪烁着急切与好奇的光芒,他挺直腰杆,面向林小风和李德贤发问:“德先生、李公子,今日特意召集我们前来,究竟有何要事相商?”(本章完)
运用。”
“精神攻击?”李德贤闻言,瞪大了双眼,满面愕然之色,仿佛听到了前所未闻之事,他那目光中充满了惊讶与疑惑,紧紧锁定在林小风身上。
林小风此刻嘴角悄然勾勒出一抹深邃莫测的笑容,那笑容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无尽的智谋与狡黠。他低沉且有力地阐述起来,每一个字句都似蕴藏着深厚的内力:“确乎如此,此乃精神层面的攻击之术。鄙人所创之首功,名为‘女拳’,一旦施展开来,即使是群雄之中最为骁勇者,亦将束手就擒。初涉此道时,其威力已不容小觑,恰如鹦鹉学舌般,便能与各方英豪一较高低;随着修炼日深,便能自如挥洒,足以在一方之地称霸,无人敢轻易挑战其权威。至若巅峰之境,草木竹石皆可化为无形之拳,达到无拳胜有拳的至高境界,仅凭言语之间的较量,就能让对手羞愧得无地自容。然而须知,此等拳法只对男性具有效果,并易激起对方强烈的愤恨反击,故需巧妙配合谢洪信的独门绝技共同应对敌手。”
李德贤听罢林小风的话,眼珠子几乎要从眼眶里跳出来,瞪得如同两颗浑圆的夜明珠,脸上写满了震惊与好奇,仿佛遇见了前所未见的新奇事物。他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那你如今在这些‘绝技’上的造诣已达到何种程度了?”
林小风收敛起先前那抹神秘莫测的笑容,面庞上浮现出一抹淡泊而谦逊的神色,他语气平静地回应:“实不相瞒,所谓的‘绝技’不过是初窥门径,犹如鹦鹉学舌般摸索阶段而已。”言语间,流露出一种深藏功与名的从容。
李德贤急切地追问着,目光如炬,紧紧锁定在林小风身上,期待着他接下来的话语。只见林小风挺直腰板,肩头微微松弛了一下,整个人散发出一股内敛且从容不迫的气息,仿佛一位智者即将揭示天机。他徐徐展开话题:“至于第二种功夫,更为玄妙精深,它名为‘道德绑架’,此乃鄙人最为擅长运用的手段之一。无论男女老少,无论何种场合,只要巧妙运用,往往能够四两拨千斤,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今日我们所筹划的募粮之举,正是需要借助这种‘道德绑架’之力来达成目标。”
李德贤此刻的神情,仿佛回到了儿时求学之日,全神贯注地聆听林小风关于道德绑架的讲述,那双明亮的眼睛中充满了对新知的渴望与好奇。对于道德绑架之事,他表现得饶有兴致,而相比之下,提及那个听来荒诞不经的精神攻击——女拳,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所谓“精神伤害”,更是令人匪夷所思,犹如置身于另一个奇特的世界。
谈及报纸一事,林小风眼神中流露出一抹深邃与无奈,显然此事并非他急于揭示的秘密。阳曲县造纸成本低廉的内幕,是外界少有人知的秘闻。靖江帝对此一无所知,常常误解林小风生活奢侈浪费。原本,林小风计划待到时机成熟再将此秘密公之于众,然而现下局势紧迫,朝夕之间便树敌无数,他担心在未来的某一天,祸事突然降临,家底有限如同盾牌,每用一次便会遭受重击,损失不可逆反,因此对待此事不得不慎而又慎,唯有依靠殿下亲自出面主持,方能确保万无一失,稳住这局面不至于倾覆。
靖江国的疆域之内,活字印刷术如同春雨后的嫩芽般悄然勃发,使得报纸的印制工作变得轻而易举,即使需要大量制作,也并非难事。京城之中虽文人墨客数量有限,交际圈子狭小闭塞,但数千份报章的印发已足够满足民众间的口耳相传。然而,林小风心中始终有一层忧虑笼罩,他深知一旦这报纸正式面世,其影响力将如洪水破堤般无法阻挡,若处理不慎,极有可能被朝廷收归官有,甚至遭遇封禁停刊的命运,那时若半途而废,则之前所有的心血都将付诸流水。因此,借助太子李德贤这座坚实后盾来创办这份报纸,无疑是更加稳健和明智的选择。
李德贤对此新事物尚抱有疑虑,他紧锁眉头,目光中闪烁着困惑:“你说的报纸究竟是何物?”林小风不急不躁,耐心地向这位年轻的太子解释道:“报纸啊,就如同民间版的邸报,它承载的是每日里发生的大大小小事件。为了使其发挥最大功效,我们打算以日报的形式发行,确保内容每日更新,新鲜出炉。”
李德贤听罢仍感疑惑未解,再次追问道:“如此做背后的深意究竟何在?京中文人数目本就稀少,天下之事很快便会传遍街头巷尾,更何况每日都要撰写新的稿件,哪里能有那么多可供书写的题材呢?”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质疑与探寻,仿佛在寻找那隐藏在纸张背后的意义所在。
林小风嘴角浮起一抹深意的微笑,眼中闪烁着智者的光芒,他悠然回应道:“此中蕴藏的智慧与策略,实乃丰富多样。试想一下,殿下,世人对于日常政务往往兴趣索然,反倒是那些奇闻逸事,诸如陛下内帑之金银究竟堆积几何这样的谜团,几乎无人能不动心。以此类推,朝廷百官背后的家底状况,同样也是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焦点所在。再如坊间流传的六翅怪鸡、产人妖猪等离奇故事,更是让人欲探究竟,难以割舍。因此,报纸的魅力,在于它既能传递信息,又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从而深入人心。
初期阶段,我们可招募一些熟读诗书、擅长采写的士子们走街串巷,捕捉社会万象,每日更新新闻报道;同时广邀文人墨客投来诗词佳作,以提升报纸的文化品位。长远规划,则可以借助报纸这一媒介,收取商家广告费用,甚至售卖采访机会给才子俊杰,助其扬名立万。如此一来,报社运营的经济效益将不可估量。”
阳光斑驳洒落在庭院之中,林小风来回踱步,思绪翻涌,仿佛在用脚步丈量着报纸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李德贤紧随其后,目光炯炯地追问:“你所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但如何通过报纸这一手段,巧妙地对群臣进行道德绑架,让他们主动捐粮呢?”
林小风并未因李德贤的疑问而显现出丝毫慌乱,他以从容不迫的姿态,仿佛一位智者在向弟子传授治国之道般娓娓道来:“殿下不必急于一时,且听我细细剖析。报纸的生命力与价值,就在于其承载的信息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从而能够在民间树立起强大的舆论影响力。京城之中,若有一丝一毫的虚假消息流布,极易被民众识破,届时报纸的公信力将会遭受重创。因此,我们必须组建一支专门负责新闻调查的团队,对每一条将要发表的消息进行严谨核实,确保无误之后方可刊载。至于诗词佳作,也必须经过专业评审团的严格筛选和打分,唯有那些品质上乘的作品方能登上报纸版面。
当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积累起了足够的口碑和信任后,便可以适时公布朝廷官员各家的存粮数额,并进行公正的排名。接下来,借助报纸这一强有力的舆论工具,我们能够施加道德压力,鼓励他们积极捐粮。无论是捐赠的数量多少,我们都会在报纸上大肆宣传表彰,以此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倘若遇到吝啬之辈不愿慷慨解囊,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文章含蓄地对他们进行赞扬与讽刺并举的‘文攻’,甚至可以在热闹的街头巷尾安排读报人,反复朗读相关的报道,让这些人的行为在众目睽睽之下无所遁形,试问彼等还能坐视不理,不顾社会舆论的压力吗?”
李德贤闻听此言,顿时愕然失色,眼中闪烁着疑惑不解的光芒,他提出一个关键性的质疑:“可是,我们如何得知那些官员们的存粮数量呢?他们怎会主动将自家秘密告诉我们?”
林小风面容冷峻如铁,言语间涌动着一股决绝而凛冽的气势,仿佛冬日寒冰下的暗流汹涌:“待到报纸之力如同潮水般席卷大地,其言论之影响力足以颠覆乾坤,恰似黄泥裹身,真伪难辨。那些日常里口口声声称自己为国为民者,在粮价调控失当酿成灾祸之际,吾誓要揭开他们虚伪的面具,让天下人看清他们的本来面目!若此事不成,我林某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此生必将愧对林家之名1此刻,林小风内心深处正陷入深深的纠结之中,他深知此举或将与朝堂百官结下不解之仇,未来的仕途之路恐怕更加荆棘满布。然而,他并未因此退缩半步,而是选择了直面现实,坦诚地向李德贤剖析道:“此举无疑是挑战天下的禁忌,是否付诸实践,全在于殿下您的决定。”
李德贤听闻此言,眼中陡然闪烁出熠熠生辉的兴奋光芒,他坚定且自信地回应:“做!本宫身为太子,有何可惧?任何事情都可放手一搏,何须顾虑重重!至于这报纸的名字,你可有什么独特的构思?”林小风沉吟片刻,提议道:“初步设想,本报拟名为‘路透社日报’。”但李德贤闻言之后却微微皱起了眉头,显然这个名字在他看来既不够易记,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就在这一刹那,李德贤的眉宇间似乎有一道灵光闪过,他的表情由最初的疑惑转为豁然开朗,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挺直身躯,提议道:“本宫忽然想到一个名字,何不直接将这份报纸命名为‘太子日报’?这个名字既简洁直观,又能一目了然地彰显其与朝廷的关系,省去了诸多繁复的解释和沟通成本。老林,你觉得如何?”
面对李德贤的主动请缨和深思熟虑,林小风心中不禁泛起一股暖流,那是一种对共事者的深深敬佩与欣慰交织的情感。他微微点头,脸上浮现出会心的笑容,回应道:“既然殿下愿意亲自挂帅,担当此重任,我坚信再无更合适的人选了。从今以后,您便是这报社的社长,而我则甘愿充当总编辑的角色,辅佐左右。时不待人,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广纳贤才,尽早筹备一切,共同擘画并实现这一宏伟蓝图。”随着话语落地,两人眼神交汇之处仿佛燃烧起一团热烈的火焰,那是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的火花,在静谧的空气中悄然蔓延开来,预示着一场即将在京城乃至整个靖江国掀起波澜壮阔的报业改革风暴。
·············································
林小风行事果断,雷厉风行,犹如疾风扫落叶般,在短短三日之内便将阳曲县堆积如山的未裁剪厕纸悉数调遣至京城之内。与此同时,他精心策划并快速完成了记者与报童队伍的组建工作,这临时搭建起的报社,选址在了北廊坊司衙旁的一隅之地,虽尚未正式挂上牌匾,但内部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启了各项工作流程。之所以选择此地,实乃深思熟虑之举,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便于及时进行沟通应对,迅速调整策略。
被征召而来的记者们,大都来自平日里聚在北廊广场评书论戏、以文会友的读书人群体中,其中不乏才情出众的杨白溪这样的青年俊杰。然而,对于投身报业这一决定,部分读书人难免心存疑虑,私下议论纷纷。对此,林小风并未急于辩解,而是面带从容微笑,言辞犀利却又不失幽默地反驳道:“每日沉迷于听戏讲书中,怎可换得功名利禄?如今既有打工包分配的机会摆在这里,既能了解世事又能赚取生活所需,何乐而不为呢?再者说,我并未向你们收取任何费用,已然是仁至义尽,诸位当知足矣。”
在这简陋却充满活力的报社内,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忙碌的气息,众人仿佛感受到了一股全新的力量正在悄然觉醒。林小风亲自坐镇其间,一边审视着手中的报纸样本,一边指挥调度着各项工作,那眼神中的坚定与智慧,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这群新晋记者和报童们的前行之路。他们开始深入民间,挖掘新闻,尽管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每个人都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投入到了这场前所未有的文化变革之中。
此刻,林小风独自身处在靖江新报社那幢沉静而略带肃穆的大楼之内,尤其是在二楼的这处空间,原先的空旷与冷寂已被彻底改头换面。这一层楼如今被分割成了一排排紧密相连的格子间,犹如一盘精心布局的棋局,每一个格子都是一个新闻战场上的小小据点。主墙之上,一幅巨大的横幅赫然醒目,其上以苍劲有力的笔触书写着北宋大儒张载著名的横渠四句教言,每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千年的哲理与气韵,一笔一划犹如刀刻般直击人心,使得整个房间都弥漫着一股厚重的文化底蕴。
墙面四周则巧妙地镶嵌着一些现代感十足的标语,这些标语既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又是对新时代工作理念的注解。诸如“狼性团队,上下一心”,彰显出一种团结拼搏、无畏前行的精神风貌;又如“工作若乐趣,则生活成享受;工作若义务,则生活似苦役”,这句话在明暗对比中揭示了人们对待工作的不同态度所带来的人生体验差异;再有那“生命因工作而显赫,工作因勤勉而欢愉”,宛如一首赞歌,颂扬了劳动的价值和辛勤付出所带来的荣耀与喜悦;最后,“生活中知足,学习中知不足,工作中不知足”这句警句,既体现了对生活的淡然豁达,又传递了在事业追求上永不满足的进取心。这些标语犹如座右铭般环绕在每一位在此办公的人身边,无声地激励着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砥砺前行,共同构筑起这座新闻殿堂的灵魂与力量。
林小风四下环顾,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新装修的报社内景,他那深邃的眼神中透出一丝自嘲与释然,嘴角上扬,轻描淡写地低语:“今日看来,我终究也沦为了自己曾经最不齿的那种人,然而这种投入、这种付出所带来的畅快与淋漓,却是过往人生中前所未有的体验。”周围的一众读书人,个个目不暇接,他们好奇地打量着墙上那些现代感十足、激昂澎湃的标语口号,初见这些新鲜事物,心中犹如波涛翻涌,跃跃欲试,全然不知前方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一段怎样跌宕起伏的命运长卷。在这座交织着理想与现实、烽火连天的新闻战场上,他们将如何握紧手中如刀剑般的笔墨,描绘出属于各自的人生画卷。
待得众人情绪稍有平息,杨白溪面带激动,眼中闪烁着急切与好奇的光芒,他挺直腰杆,面向林小风和李德贤发问:“德先生、李公子,今日特意召集我们前来,究竟有何要事相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