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是领导人和随行人员身上的钱凑在一起都买不下来的。
甲骨社的成员能够发现拓印的缺点也证明通过一系列实践这些文人终于有了一些基础的文物保护概念。
别以为这种思想天然就应该产生,其实文物保护思想在这年代绝对属于少见思维。 就比如唐代记载石鼓文的著名文物石鼓被发现时,虽然许多书法家对石鼓上面的石鼓文赞叹不已,但却没有把石鼓多好的保护起来,一度被留下拓片之后就无人理会,静静的躺在荒郊野外,直到韩愈上疏建议保护,石鼓才被搬到凤翔孔庙之中,那时距石鼓出土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
即使到此时的明朝石鼓已经被安放到北京孔庙的大成门内,所谓保护也无非是让石鼓不淋雨了而已,还是半露天的存放环境,干湿暑热交替对于石质文物的影响几乎没人在意。
原历史中要一直到乾隆年间乾隆想把这十面石鼓收到故宫里头自己珍藏,这才让人仿刻了十个新的石鼓放到孔庙去替换,石鼓文才终于得以进入室内。
相比之下,因为甲骨的质量更加脆弱,再加上王文龙在书信之中不断跟董其昌提出保存甲骨的建议,此时甲骨社对于甲骨的保存相比起其他文物已经算十分讲究了。
方大美和范允临两人讨论着甲骨研究之时,王同轨则在研究室中四处转悠。
王同轨字行甫,黄冈人,贡生功名,著名小说家、诗人,《苏州旬报》的兼职记者,他这次是专门跑到安阳来采访的。
王同轨拿着小本子描写了一通研究室中的环境:未粉的土墙,地上也只垫了黄土,只用了打木蜡而不上清漆的木架子,架子上放着的是一排一排分门别类的甲骨,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几个文人正在埋首工作。
其实土墙不粉和地上垫厚黄土是为了吸潮,这房屋的地基打得很厚,造价比起普通房舍要高得多,而所用的木架子不上漆之打蜡也是出于烤蜡可以防虫且不易脱落,而清漆长期接触可能毁所文物的考虑。
但是这些细节写到报道里一定能够让读者心生同情。
对环境描写一通之后,他又抓着一个正在清理甲骨的社员询问:“甲骨社中有很多用钱的地方么?为什么这座大屋如此寒酸?”
“有这样的大屋保护甲骨就不错了,”那甲骨社的社员笑道:“挖掘甲骨需要雇力工,保护甲骨坑又需要雇佣护卫,更何况挖掘还需要买地。”
王同轨一下抓住重点,问道:“挖掘甲骨的地是你们甲骨社买的?”
那文人点点头:“是呀,安阳周围地势平坦,甲骨埋藏之处大多都是农田,想要挖掘,只能够把田土买来,不然谁会允许在人家田地上工作,光是买田的价钱就已经耗费了甲骨社大量钱财。”
王同轨记下一笔,问道:“既然挖掘如此困难,为何还要继续挖?”
那社员正义凛然的说道:“这些都是先商的文字,我等后裔若不发掘研究,岂不是泯灭了祖先文化教诲?”
接着王同轨又去采访了当地参与挖掘甲骨的村民,保护甲骨的护卫,仔细询问甲骨社的文人们保护甲骨的细节。
甲骨社中有不少会丹青的文人,王同轨最后还找人做了两幅画,直观地展现村民盗挖甲骨而文人保护甲骨坑、双方发生打斗的场景。
(本章完)
是领导人和随行人员身上的钱凑在一起都买不下来的。
甲骨社的成员能够发现拓印的缺点也证明通过一系列实践这些文人终于有了一些基础的文物保护概念。
别以为这种思想天然就应该产生,其实文物保护思想在这年代绝对属于少见思维。 就比如唐代记载石鼓文的著名文物石鼓被发现时,虽然许多书法家对石鼓上面的石鼓文赞叹不已,但却没有把石鼓多好的保护起来,一度被留下拓片之后就无人理会,静静的躺在荒郊野外,直到韩愈上疏建议保护,石鼓才被搬到凤翔孔庙之中,那时距石鼓出土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
即使到此时的明朝石鼓已经被安放到北京孔庙的大成门内,所谓保护也无非是让石鼓不淋雨了而已,还是半露天的存放环境,干湿暑热交替对于石质文物的影响几乎没人在意。
原历史中要一直到乾隆年间乾隆想把这十面石鼓收到故宫里头自己珍藏,这才让人仿刻了十个新的石鼓放到孔庙去替换,石鼓文才终于得以进入室内。
相比之下,因为甲骨的质量更加脆弱,再加上王文龙在书信之中不断跟董其昌提出保存甲骨的建议,此时甲骨社对于甲骨的保存相比起其他文物已经算十分讲究了。
方大美和范允临两人讨论着甲骨研究之时,王同轨则在研究室中四处转悠。
王同轨字行甫,黄冈人,贡生功名,著名小说家、诗人,《苏州旬报》的兼职记者,他这次是专门跑到安阳来采访的。
王同轨拿着小本子描写了一通研究室中的环境:未粉的土墙,地上也只垫了黄土,只用了打木蜡而不上清漆的木架子,架子上放着的是一排一排分门别类的甲骨,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几个文人正在埋首工作。
其实土墙不粉和地上垫厚黄土是为了吸潮,这房屋的地基打得很厚,造价比起普通房舍要高得多,而所用的木架子不上漆之打蜡也是出于烤蜡可以防虫且不易脱落,而清漆长期接触可能毁所文物的考虑。
但是这些细节写到报道里一定能够让读者心生同情。
对环境描写一通之后,他又抓着一个正在清理甲骨的社员询问:“甲骨社中有很多用钱的地方么?为什么这座大屋如此寒酸?”
“有这样的大屋保护甲骨就不错了,”那甲骨社的社员笑道:“挖掘甲骨需要雇力工,保护甲骨坑又需要雇佣护卫,更何况挖掘还需要买地。”
王同轨一下抓住重点,问道:“挖掘甲骨的地是你们甲骨社买的?”
那文人点点头:“是呀,安阳周围地势平坦,甲骨埋藏之处大多都是农田,想要挖掘,只能够把田土买来,不然谁会允许在人家田地上工作,光是买田的价钱就已经耗费了甲骨社大量钱财。”
王同轨记下一笔,问道:“既然挖掘如此困难,为何还要继续挖?”
那社员正义凛然的说道:“这些都是先商的文字,我等后裔若不发掘研究,岂不是泯灭了祖先文化教诲?”
接着王同轨又去采访了当地参与挖掘甲骨的村民,保护甲骨的护卫,仔细询问甲骨社的文人们保护甲骨的细节。
甲骨社中有不少会丹青的文人,王同轨最后还找人做了两幅画,直观地展现村民盗挖甲骨而文人保护甲骨坑、双方发生打斗的场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