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蚍蜉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作为沉浮多年的老寇,惠登相有着比寻常人更加出色的忍耐力。他在流寇中成名已久,却能一而再再而三甘受名不见经传的侯大贵驱使甚至侮辱,原因无他,为的只是日后能获机会重开一片天。
惠登相起于边军,自崇祯二年举堡兵起事为寇后,逐年壮大,无论资历与兵马,都是堪与张献忠、李自成等巨寇同席谈笑的元老。只因一朝不慎,输光了家底,才沦落到如今有名无实的下场。但实力不再,心气却还在,两年前在汉中,他不得已杀了搭伙的满天星周清投顺赵营,期许中赵当世对自己敬重有加、任为肱骨的场面并未出现,反而表现出了明显的防范。曾经沧海难为水,过惯了众星捧月、指挥方遒岁月的惠登相难以忍受赵营的冷遇,从汉中到湖广的这段日子,拿度日如年形容他的心境并不过分,唯一支持着他坚持下去的,只是“东山再起”这四个字。
良禽择木而栖,惠登相从来没有为他人奉献自己的打算,更何况是后起小辈赵当世。他渴望自力更生,却也认得清现实,知道一切需步步为营,万万急不得。侯大贵性格乖戾敏感,权欲熏心,相比于油盐不进的徐珲、刚烈正派的郭如克,这些缺点在惠登相看来都是极好的利用条件。所以他苦心孤诣定下了先攀附侯大贵获取营中实权,跳出初步的桎梏,再利用这一基础慢慢发展壮大自己的计划。只可惜,这个计划随着他逐渐认清侯大贵在赵营中的实际处境而搁浅。
他发现,赵营中,侯大贵的地位实则颇为尴尬。不知出于什么顾虑,赵当世对于侯大贵的委任一向十分谨慎,侯大贵几乎找不到机会来丰满自己的羽翼、建立自己的威望,辅车相依的惠登相通过侯大贵,自然也得不到足够的上升通道。
惠登相不得不再次考虑起了未来。与在汉中、川中时不同,来到湖广后,群寇云集、势力遍地,是赵营的机会也是他惠登相的机会。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目前湖广、豫南有头有脸的掌盘子中十有八九都是惠登相的旧识。失望透顶了的惠登相自然动起了改换门庭的主意。
本来,因事关重大、楚北局势又扑朔迷离,惠登相计划继续观察一阵子再慢慢行事,只不过千算万算,他却没算到张献忠居然会在自己最彷徨之际主动找上门来。
两日前夜间临时军议,惠登相之所以姗姗来迟,正因接待了西营的使者。
那使者惠登相认识,人称“马总管”的西营大将马元利。马元利传达张献忠的意思,希望惠登相能“舍赵营投西营”。作为西营中的一线将领,马元利不畏斧钺代张献忠前来,言辞恳切,惠登相首先便感觉到了极大的尊重及张献忠的诚意。而后,马元利又谈到了崇祯五年张献忠与惠登相并肩作战于山西的日子,并力陈张献忠对惠登相能力的肯定及思念之情,惠登相几乎当场答应了马元利投靠西营的提议。事实上,即便张献忠没有派人游说,西营也是惠登相考虑中下家的第一选择。
原因也很简单。其一,张献忠与他有旧。张献忠的老家柳树涧堡为延绥镇西路所辖十四营堡之一,惠登相在盐场堡当兵时,几乎每月都要自花马池巡逻至柳树涧,
很早就和张献忠相识。更别提后来在山西双方联手作战的“峥嵘岁月”了。其二,张献忠的实力在楚北首屈一指。西营的实力从来都是流寇中的翘楚,不要说现在的回营、曹营,就连当初老闯王健在时候,天下都以闯王、八大王二人并称。论声威,李自成未继承“闯王”头衔前尚不如张献忠。择强而事乃是常识,况且张献忠已经接受了招安,有了根据地又有一份官身护体,进退更加游刃有余。其三,张献忠与赵当世不合。赵营虽明面上是西营介绍投降朝廷的伙伴,但惠登相很早就看出赵当世与张献忠其实已经拆伙,一山难容二虎,二营关系因为楚北的势力角逐而破裂是必然的事。既然要放弃赵营,那么最安全之举,莫过于加入与赵营明和暗斗的西营。
综上考虑,马元利此来,着实正中惠登相下怀。然激动之余,惠登相依然不禁有些忧虑,自己背弃赵营投了西营,身无尺寸之功,未免心里没底、立足不稳。所以细加考虑,便决心带一份大功过去,以示真心。
这份大功无他,便是侯大贵。
通过对侯大贵长久以来的细致观察,惠登相很确定自己这个顶头上司属于赵营的不坚定分子。侯大贵在营中甚少心腹知己,惠登相曲意逢迎,很快便赢得了侯大贵的信任,从而获取了许多对方不为人知的秘密。怀才不遇、有心无力,侯大贵的遭遇与自己类似,且同样不是甘于久居人下之辈,惠登相很有把握把他也撬到西营。
作为赵营第一大将,侯大贵的可利用价值巨大,仅仅背弃赵营这一项,想必就能对赵营的军心以及当前的军事布置造成极大的冲击。这样一份重礼献给西营,无疑比真金白... -->>
作为沉浮多年的老寇,惠登相有着比寻常人更加出色的忍耐力。他在流寇中成名已久,却能一而再再而三甘受名不见经传的侯大贵驱使甚至侮辱,原因无他,为的只是日后能获机会重开一片天。
惠登相起于边军,自崇祯二年举堡兵起事为寇后,逐年壮大,无论资历与兵马,都是堪与张献忠、李自成等巨寇同席谈笑的元老。只因一朝不慎,输光了家底,才沦落到如今有名无实的下场。但实力不再,心气却还在,两年前在汉中,他不得已杀了搭伙的满天星周清投顺赵营,期许中赵当世对自己敬重有加、任为肱骨的场面并未出现,反而表现出了明显的防范。曾经沧海难为水,过惯了众星捧月、指挥方遒岁月的惠登相难以忍受赵营的冷遇,从汉中到湖广的这段日子,拿度日如年形容他的心境并不过分,唯一支持着他坚持下去的,只是“东山再起”这四个字。
良禽择木而栖,惠登相从来没有为他人奉献自己的打算,更何况是后起小辈赵当世。他渴望自力更生,却也认得清现实,知道一切需步步为营,万万急不得。侯大贵性格乖戾敏感,权欲熏心,相比于油盐不进的徐珲、刚烈正派的郭如克,这些缺点在惠登相看来都是极好的利用条件。所以他苦心孤诣定下了先攀附侯大贵获取营中实权,跳出初步的桎梏,再利用这一基础慢慢发展壮大自己的计划。只可惜,这个计划随着他逐渐认清侯大贵在赵营中的实际处境而搁浅。
他发现,赵营中,侯大贵的地位实则颇为尴尬。不知出于什么顾虑,赵当世对于侯大贵的委任一向十分谨慎,侯大贵几乎找不到机会来丰满自己的羽翼、建立自己的威望,辅车相依的惠登相通过侯大贵,自然也得不到足够的上升通道。
惠登相不得不再次考虑起了未来。与在汉中、川中时不同,来到湖广后,群寇云集、势力遍地,是赵营的机会也是他惠登相的机会。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目前湖广、豫南有头有脸的掌盘子中十有八九都是惠登相的旧识。失望透顶了的惠登相自然动起了改换门庭的主意。
本来,因事关重大、楚北局势又扑朔迷离,惠登相计划继续观察一阵子再慢慢行事,只不过千算万算,他却没算到张献忠居然会在自己最彷徨之际主动找上门来。
两日前夜间临时军议,惠登相之所以姗姗来迟,正因接待了西营的使者。
那使者惠登相认识,人称“马总管”的西营大将马元利。马元利传达张献忠的意思,希望惠登相能“舍赵营投西营”。作为西营中的一线将领,马元利不畏斧钺代张献忠前来,言辞恳切,惠登相首先便感觉到了极大的尊重及张献忠的诚意。而后,马元利又谈到了崇祯五年张献忠与惠登相并肩作战于山西的日子,并力陈张献忠对惠登相能力的肯定及思念之情,惠登相几乎当场答应了马元利投靠西营的提议。事实上,即便张献忠没有派人游说,西营也是惠登相考虑中下家的第一选择。
原因也很简单。其一,张献忠与他有旧。张献忠的老家柳树涧堡为延绥镇西路所辖十四营堡之一,惠登相在盐场堡当兵时,几乎每月都要自花马池巡逻至柳树涧,
很早就和张献忠相识。更别提后来在山西双方联手作战的“峥嵘岁月”了。其二,张献忠的实力在楚北首屈一指。西营的实力从来都是流寇中的翘楚,不要说现在的回营、曹营,就连当初老闯王健在时候,天下都以闯王、八大王二人并称。论声威,李自成未继承“闯王”头衔前尚不如张献忠。择强而事乃是常识,况且张献忠已经接受了招安,有了根据地又有一份官身护体,进退更加游刃有余。其三,张献忠与赵当世不合。赵营虽明面上是西营介绍投降朝廷的伙伴,但惠登相很早就看出赵当世与张献忠其实已经拆伙,一山难容二虎,二营关系因为楚北的势力角逐而破裂是必然的事。既然要放弃赵营,那么最安全之举,莫过于加入与赵营明和暗斗的西营。
综上考虑,马元利此来,着实正中惠登相下怀。然激动之余,惠登相依然不禁有些忧虑,自己背弃赵营投了西营,身无尺寸之功,未免心里没底、立足不稳。所以细加考虑,便决心带一份大功过去,以示真心。
这份大功无他,便是侯大贵。
通过对侯大贵长久以来的细致观察,惠登相很确定自己这个顶头上司属于赵营的不坚定分子。侯大贵在营中甚少心腹知己,惠登相曲意逢迎,很快便赢得了侯大贵的信任,从而获取了许多对方不为人知的秘密。怀才不遇、有心无力,侯大贵的遭遇与自己类似,且同样不是甘于久居人下之辈,惠登相很有把握把他也撬到西营。
作为赵营第一大将,侯大贵的可利用价值巨大,仅仅背弃赵营这一项,想必就能对赵营的军心以及当前的军事布置造成极大的冲击。这样一份重礼献给西营,无疑比真金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