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恶来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姜琮并不甘心失利,十年间大力整治军备,天禧十四年,刚刚出师青阳真人的杨征投身边军,从一名普通士卒开始,凭卓决武艺,经三年军功积累,升至营指挥史,驻守太行山下的檀州。天禧十六年,风云突变,一代枭雄赫连大地突然病逝,北周三王四子夺位,王庭血案连连,朝内动荡不安。姜琮见时机难得,再次御驾亲征,驱十万精骑,四十万步卒,不宣而战。第二次齐周大战爆发。
开战伊始,突然发难的齐军如泰山压顶,势如破竹,一月之内接连收复幽北五州,夺得十七处关隘,仅余位于燕山中部的镇远关久攻不下。镇守此关的正是退防至此的周朝天南大都督老将萧挞。镇远关经萧挞十余年经营,建有内城、外城、瓮城,依山而建的骑墙、边墙箭楼密布,城内粮草水源充足,可谓固若金汤。加上萧挞也不是一味死守,一有机会就出动骑兵奇袭,七日之内齐军抛下万具尸体,仍是不能动摇镇远关分毫。
此后只能困而不打,在齐军足足围困五个月后,拥有重兵的辽王赫连春山承袭哥哥赫连大地大宝,周廷初定。赫连春山力排众议,举全国之力,发马步兵各二十万,自镇远关攻入,齐军不敌,退守燕京、范阳、涿郡等十余座大城,不过这一次周军作了持久战的准备,一城一池均不放过,死守者,破城后屠尽男丁。被北周接连攻破两城后,震动了立足未稳的齐军,有一半的城池都降了北周,而杨战的大哥涿郡守将杨伐因死守不降,就是在城破当日战死的。原北燕境内仅剩城防坚固的燕京城被三十万周军围困四个月后仍在坚守,齐帝姜琮也一直被困城中,河南补给已被周骑完全切断,城中断粮六日,齐帝无奈选择弃城突围。
当日午夜,五百御林军骑兵加上一百多名皇家侍卫与普通士兵互换军服,拥齐帝自西北门出,另有六千骑从另外八个城门各自突围。齐都本位于燕京南方,从西北突围只是无奈之举,周军在城南兵力雄厚,已围歼了几次齐国的援军,姜琮只能选择出奇不意地从西北门出,经太行山,绕道回洛阳。九路突围队伍最终都有人突围成功,可惜的是,萧挞马上判断出齐帝的方向,因为西北突围的队伍虽然人最少,但突围之人身手最佳,且最终有二百余人冲出重重包围,其他几路最多的也只有几十人突出。
萧挞亲率九路轻骑,围追堵截。就在突围当日,燕京城五万守卒、十万百姓降周。且说这姜家尚武,皇家子弟人人习武,姜琮本人亦是高手,再加上有先祖遗风,英气勃发,深得官兵敬仰,二百余人的突围队伍,多为大内高手,人人誓死效忠,一路且战且退,三日不眠不休之后,余十六人逃到位于檀州的太行山脚下,就在进山之前,不幸被二百骑龙卷风包围,更可怕的是这二百骑中居然还藏着三位八脉高手,更有一位密宗护法随行。
正在姜琮慨叹天亡我也之时,有一队百余人的骑兵自山中冲出,与周骑展开搏杀,战力更胜周骑,那二百骑追兵最终仅余十余骑见势不妙,逃回去报信,四位高手悉数死于救兵带队之人手上。不过苦战之后,救援的一百余人也仅剩下三十余骑,护着姜琮退入太行山。
那带队之人正是杨战,自周军进入关内后,在燕京被围期间,原北燕境内的齐军基本被肃清,檀州守军主将未经一战就降周,杨征率营中四百官兵冒死突围,最终逃入太行山中,伺机收拢残兵,攻打小股周军和投降的齐军,杨征的士兵大多跟着他习武,不仅学得一身武艺,更是感染了一身正气,故杨征的队伍战力极强,对上龙卷风亦可占尽上风。在杨征的一路护送下,姜琮辗转千余里,最终回到洛阳。
这赫连春山之能绝不在其兄赫连大地之下,一举攻得北燕全境后,周军继续南下,三百里内无人撄其锋芒,一举将齐军全部赶回黄河南岸,周军主力更是隔黄河与齐都洛阳相望。所幸齐军将国都附近五百里黄河上的船只尽数凿沉,且洛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易守难攻,周军一时也无法渡河。只是当时齐都朝野震动,由于姜琮生死未卜,群臣迁都、议和、立新帝之争不绝,更有大批权贵南迁,洛阳一时竟有不攻自破之象。所幸姜琮在杨战护送下及时赶回洛阳,姜琮力主坚守,愿以天子守国门,一日之内连斩十三名绝意迁都和准备南逃的大臣,总算稳定下局势。
赫连春山因暂时无法南下,且新攫取的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需要消化、治理,故提出和议。齐国这一战,包括御林军在内的十万骑兵尽没,四十万步卒仅十余万退回河南,再无一战之力,对于周国的议和条件,姜琮无奈几乎全盘接受。
战后在齐境东北,双方以太行山、黄河为国界,齐国岁供白银五十万两,绢丝二十万匹,设榷场,齐帝称弟于周帝。此战过后,姜琮痛定思痛,一边征民夫加固黄河防线,一边广开言路求对敌之策。同时发罪己诏、屠叛将家属、赏有功之臣。杨征因救驾有功,从七品校尉提至五品游骑将军,其兄杨伐因力战而亡,被追授三品忠武将军,封乡侯。
杨伐之所以被破格追封,主要是还皇帝惊叹于杨征的武功,想一力重用杨征。经数日廷议,内阁整理出此战失利原因,共计周之十胜并齐之十败,分别为:周人擅骑射,齐人慢于行;周人强体魄,齐人弱体格;周人尚武艺,齐人重科举;周人善国战,齐人喜私斗;周人多军马,齐人无牧场;周人强者在国家,齐人武者在江... -->>
姜琮并不甘心失利,十年间大力整治军备,天禧十四年,刚刚出师青阳真人的杨征投身边军,从一名普通士卒开始,凭卓决武艺,经三年军功积累,升至营指挥史,驻守太行山下的檀州。天禧十六年,风云突变,一代枭雄赫连大地突然病逝,北周三王四子夺位,王庭血案连连,朝内动荡不安。姜琮见时机难得,再次御驾亲征,驱十万精骑,四十万步卒,不宣而战。第二次齐周大战爆发。
开战伊始,突然发难的齐军如泰山压顶,势如破竹,一月之内接连收复幽北五州,夺得十七处关隘,仅余位于燕山中部的镇远关久攻不下。镇守此关的正是退防至此的周朝天南大都督老将萧挞。镇远关经萧挞十余年经营,建有内城、外城、瓮城,依山而建的骑墙、边墙箭楼密布,城内粮草水源充足,可谓固若金汤。加上萧挞也不是一味死守,一有机会就出动骑兵奇袭,七日之内齐军抛下万具尸体,仍是不能动摇镇远关分毫。
此后只能困而不打,在齐军足足围困五个月后,拥有重兵的辽王赫连春山承袭哥哥赫连大地大宝,周廷初定。赫连春山力排众议,举全国之力,发马步兵各二十万,自镇远关攻入,齐军不敌,退守燕京、范阳、涿郡等十余座大城,不过这一次周军作了持久战的准备,一城一池均不放过,死守者,破城后屠尽男丁。被北周接连攻破两城后,震动了立足未稳的齐军,有一半的城池都降了北周,而杨战的大哥涿郡守将杨伐因死守不降,就是在城破当日战死的。原北燕境内仅剩城防坚固的燕京城被三十万周军围困四个月后仍在坚守,齐帝姜琮也一直被困城中,河南补给已被周骑完全切断,城中断粮六日,齐帝无奈选择弃城突围。
当日午夜,五百御林军骑兵加上一百多名皇家侍卫与普通士兵互换军服,拥齐帝自西北门出,另有六千骑从另外八个城门各自突围。齐都本位于燕京南方,从西北突围只是无奈之举,周军在城南兵力雄厚,已围歼了几次齐国的援军,姜琮只能选择出奇不意地从西北门出,经太行山,绕道回洛阳。九路突围队伍最终都有人突围成功,可惜的是,萧挞马上判断出齐帝的方向,因为西北突围的队伍虽然人最少,但突围之人身手最佳,且最终有二百余人冲出重重包围,其他几路最多的也只有几十人突出。
萧挞亲率九路轻骑,围追堵截。就在突围当日,燕京城五万守卒、十万百姓降周。且说这姜家尚武,皇家子弟人人习武,姜琮本人亦是高手,再加上有先祖遗风,英气勃发,深得官兵敬仰,二百余人的突围队伍,多为大内高手,人人誓死效忠,一路且战且退,三日不眠不休之后,余十六人逃到位于檀州的太行山脚下,就在进山之前,不幸被二百骑龙卷风包围,更可怕的是这二百骑中居然还藏着三位八脉高手,更有一位密宗护法随行。
正在姜琮慨叹天亡我也之时,有一队百余人的骑兵自山中冲出,与周骑展开搏杀,战力更胜周骑,那二百骑追兵最终仅余十余骑见势不妙,逃回去报信,四位高手悉数死于救兵带队之人手上。不过苦战之后,救援的一百余人也仅剩下三十余骑,护着姜琮退入太行山。
那带队之人正是杨战,自周军进入关内后,在燕京被围期间,原北燕境内的齐军基本被肃清,檀州守军主将未经一战就降周,杨征率营中四百官兵冒死突围,最终逃入太行山中,伺机收拢残兵,攻打小股周军和投降的齐军,杨征的士兵大多跟着他习武,不仅学得一身武艺,更是感染了一身正气,故杨征的队伍战力极强,对上龙卷风亦可占尽上风。在杨征的一路护送下,姜琮辗转千余里,最终回到洛阳。
这赫连春山之能绝不在其兄赫连大地之下,一举攻得北燕全境后,周军继续南下,三百里内无人撄其锋芒,一举将齐军全部赶回黄河南岸,周军主力更是隔黄河与齐都洛阳相望。所幸齐军将国都附近五百里黄河上的船只尽数凿沉,且洛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易守难攻,周军一时也无法渡河。只是当时齐都朝野震动,由于姜琮生死未卜,群臣迁都、议和、立新帝之争不绝,更有大批权贵南迁,洛阳一时竟有不攻自破之象。所幸姜琮在杨战护送下及时赶回洛阳,姜琮力主坚守,愿以天子守国门,一日之内连斩十三名绝意迁都和准备南逃的大臣,总算稳定下局势。
赫连春山因暂时无法南下,且新攫取的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需要消化、治理,故提出和议。齐国这一战,包括御林军在内的十万骑兵尽没,四十万步卒仅十余万退回河南,再无一战之力,对于周国的议和条件,姜琮无奈几乎全盘接受。
战后在齐境东北,双方以太行山、黄河为国界,齐国岁供白银五十万两,绢丝二十万匹,设榷场,齐帝称弟于周帝。此战过后,姜琮痛定思痛,一边征民夫加固黄河防线,一边广开言路求对敌之策。同时发罪己诏、屠叛将家属、赏有功之臣。杨征因救驾有功,从七品校尉提至五品游骑将军,其兄杨伐因力战而亡,被追授三品忠武将军,封乡侯。
杨伐之所以被破格追封,主要是还皇帝惊叹于杨征的武功,想一力重用杨征。经数日廷议,内阁整理出此战失利原因,共计周之十胜并齐之十败,分别为:周人擅骑射,齐人慢于行;周人强体魄,齐人弱体格;周人尚武艺,齐人重科举;周人善国战,齐人喜私斗;周人多军马,齐人无牧场;周人强者在国家,齐人武者在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