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央企大业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领导点了点头,婉转地提醒秘书送客。
可是张洪阳的屁股却没有抬起来。
妻子秋红提醒他:赶紧走吧。领导正忙哪!
张洪阳却毫无撤退的意思。
领导着急地问:张师傅,还有事?
张洪阳咳了咳嗓子,神色庄重地问了一句:听说“东北公司”领导要卖掉我们重化机械厂。你知道这事儿吗?
这位领导心里暗暗叫苦:这“东北公司”是中央驻锁阳市的特大型企业,重化机械厂是他们的下属单位,人家要卖,我管得着吗?
可是,这话又不能直接向张洪阳解释。在工人的眼里,政府应当是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
张洪阳耍起了拗性子:这件事儿,我们工人坚决反对。他们真要卖,我们就组织万名工人去中央上访。
领导一下子难住了。看来,与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劳模对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张洪阳怀着十分满意的心情,坐着小轿车离开了政府办公大楼。
工人弟兄们交给他的任务完成了。他把大家的呼声传达到了政府领导的耳朵里。
张洪阳有理由、有资格与锁阳的任何一位领导对话。因为,三年前,他曾以全国劳模的身份坐在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里,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酒桌上交谈过。
国家领导问:你们工人的收入怎么样?你们对企业的改革满意吗?
当时的张洪阳突然想起了企业里下岗的职工。他未加考虑,就说了一句:我们工人没有更高的要求。只要有活儿干、有饭吃,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回到锁阳,他在全市的欢迎大会上向台下的工人代表们重复了这句话。台下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然而,两个月之后,公司副总裁薛金锁来重化机械厂搞用工制度改革试点,首先拿他们车间开刀。第一个没有活干、没有饭吃的竟是他这个全国劳模张洪阳。
提起这件事,他就怒火三千丈。
在他的眼里,薛金锁砸人饭碗,是作了大孽的人。怪不得当了八年副总裁还不能扶正,这是老天有眼哪!
就在薛金锁坐了梁总裁的“林肯”轿车离开西北飞机场时,大款薛利厚与三个私营企业家朋友登上了那架返回东北的“麦道”飞机。
薛利厚来东北的决心是在麻将桌上下的。
三个朋友到东北来,是为了在锁阳市投资的事情。他们与锁阳方面已经确定了投资意向,这次要在锁阳文化节上举行一个签字仪式。
薛利厚则是被他们采取恶作剧的方式硬拽来的。
中午,他们在酒店里喝完了酒,开始打麻将。三个朋友中的“老大”张董事长说:薛利厚,今天你若是输了,就跟我们到东北去。
薛利厚没拿当回事,他与他们打麻将从未输过。
可是,今天一开局他就输了0万元。
没办法,跟着走吧!
实际上,薛利厚早就想到锁阳走一趟。
当年,这个在他心中魂牵梦萦几十年的老城,曾经给予了他青春初恋的甜蜜,也给了他事业与前程颠覆性失败的重创。幸福与痛苦,留恋与憎恨,使他对锁阳产生了一种想靠近却惧怕的复杂的感情。
多少次下决心要来,临上路时却又改变了主意。
今天,却是因为一种荒唐的原因使他毅然地开始了这次原本十分庄重和严肃的行程。
人生苦短,岁月如梭。薛利厚曲指一算,离别锁阳已经5年了。
5年后的今天,锁阳是个什么样子呢?
夜色里,飞机飞起来出奇得快。薛利厚觉得一杯茶水还没有喝完,这架“麦道”飞机便徐徐降落在灯火通明的东北飞机场里。
机场出口,拥挤着接机的人群。
一块醒目的木牌在趱动的人头中举起来。上面书写着“锁阳文化节”五个大字。
木牌下,一位个头不高、干部模样的接机人员不时地跳起来,吃力地朝出口处望着。
薛利厚和三位朋友谈笑风生,手提精致的皮包走出机场出口。
刚才那位在木牌下跳动的接机人员惊喜地冲出人群,朝他们几位迎过来。
他抢先握住了“老大”的手:张董事长!
张董事长立刻认出了这位接机人员:哟,李处长,你亲自来了!
薛利厚他们不约而同地随着张董事长停住了脚步。
李处长兴奋地同客人们一一握手,嘴里熟练地招呼每一位客人。
当他的手握到薛利厚时,才发现这是一张陌生的脸。
客人气宇轩昂,面对过分客套的李处长显得有些矜持。
李处长一脸疑问:这位先生?
张董事长走过来介绍:呃,我介绍一下,他是西北运输公司总经理,我的朋友薛利厚。
薛利厚落落大方,握紧了李处长的手:不请自到,请多包涵。
李处长立刻露出职业性的笑脸:哪里哪里?欢迎薛总到锁阳来。
广袤的田野里,一条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伸向远方。
公路上,几辆黑色轿车急急地奔驰着。
前面的车子里,李处长高兴地与坐在车后座上的张董事长和薛利厚聊天。
张董事长:李处长啊,我们的事情上个月不是确定了么!
李处长:是啊是啊。
张董事长,干嘛还要我再来一次啊?
李处长:文化节搞一个正式签字仪式,体现成果嘛!
张董事长:哈哈哈,锁阳人啊,爱搞形式……
薛利厚对他们的谈话似乎不感兴趣,一双眼睛总是望着车窗外的风景。
初秋的暮霭里,稻浪滚滚,一幅美丽的丰收图画。
那一年,也是这个季节──唉唉……
李处长看了看目光远眺的薛金锁,提醒似地重重咳了几下,然后试探地开了口:嗯,薛总,这次到锁阳,是……是想……投、投资?
薛利厚收回目光:呵,李处长,别称呼我“薛总”。我身上没有钱。
听到这句话,李处长露出不解的目光。
薛利厚强调地说:我是来观光的。>
领导点了点头,婉转地提醒秘书送客。
可是张洪阳的屁股却没有抬起来。
妻子秋红提醒他:赶紧走吧。领导正忙哪!
张洪阳却毫无撤退的意思。
领导着急地问:张师傅,还有事?
张洪阳咳了咳嗓子,神色庄重地问了一句:听说“东北公司”领导要卖掉我们重化机械厂。你知道这事儿吗?
这位领导心里暗暗叫苦:这“东北公司”是中央驻锁阳市的特大型企业,重化机械厂是他们的下属单位,人家要卖,我管得着吗?
可是,这话又不能直接向张洪阳解释。在工人的眼里,政府应当是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
张洪阳耍起了拗性子:这件事儿,我们工人坚决反对。他们真要卖,我们就组织万名工人去中央上访。
领导一下子难住了。看来,与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劳模对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张洪阳怀着十分满意的心情,坐着小轿车离开了政府办公大楼。
工人弟兄们交给他的任务完成了。他把大家的呼声传达到了政府领导的耳朵里。
张洪阳有理由、有资格与锁阳的任何一位领导对话。因为,三年前,他曾以全国劳模的身份坐在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里,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酒桌上交谈过。
国家领导问:你们工人的收入怎么样?你们对企业的改革满意吗?
当时的张洪阳突然想起了企业里下岗的职工。他未加考虑,就说了一句:我们工人没有更高的要求。只要有活儿干、有饭吃,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回到锁阳,他在全市的欢迎大会上向台下的工人代表们重复了这句话。台下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然而,两个月之后,公司副总裁薛金锁来重化机械厂搞用工制度改革试点,首先拿他们车间开刀。第一个没有活干、没有饭吃的竟是他这个全国劳模张洪阳。
提起这件事,他就怒火三千丈。
在他的眼里,薛金锁砸人饭碗,是作了大孽的人。怪不得当了八年副总裁还不能扶正,这是老天有眼哪!
就在薛金锁坐了梁总裁的“林肯”轿车离开西北飞机场时,大款薛利厚与三个私营企业家朋友登上了那架返回东北的“麦道”飞机。
薛利厚来东北的决心是在麻将桌上下的。
三个朋友到东北来,是为了在锁阳市投资的事情。他们与锁阳方面已经确定了投资意向,这次要在锁阳文化节上举行一个签字仪式。
薛利厚则是被他们采取恶作剧的方式硬拽来的。
中午,他们在酒店里喝完了酒,开始打麻将。三个朋友中的“老大”张董事长说:薛利厚,今天你若是输了,就跟我们到东北去。
薛利厚没拿当回事,他与他们打麻将从未输过。
可是,今天一开局他就输了0万元。
没办法,跟着走吧!
实际上,薛利厚早就想到锁阳走一趟。
当年,这个在他心中魂牵梦萦几十年的老城,曾经给予了他青春初恋的甜蜜,也给了他事业与前程颠覆性失败的重创。幸福与痛苦,留恋与憎恨,使他对锁阳产生了一种想靠近却惧怕的复杂的感情。
多少次下决心要来,临上路时却又改变了主意。
今天,却是因为一种荒唐的原因使他毅然地开始了这次原本十分庄重和严肃的行程。
人生苦短,岁月如梭。薛利厚曲指一算,离别锁阳已经5年了。
5年后的今天,锁阳是个什么样子呢?
夜色里,飞机飞起来出奇得快。薛利厚觉得一杯茶水还没有喝完,这架“麦道”飞机便徐徐降落在灯火通明的东北飞机场里。
机场出口,拥挤着接机的人群。
一块醒目的木牌在趱动的人头中举起来。上面书写着“锁阳文化节”五个大字。
木牌下,一位个头不高、干部模样的接机人员不时地跳起来,吃力地朝出口处望着。
薛利厚和三位朋友谈笑风生,手提精致的皮包走出机场出口。
刚才那位在木牌下跳动的接机人员惊喜地冲出人群,朝他们几位迎过来。
他抢先握住了“老大”的手:张董事长!
张董事长立刻认出了这位接机人员:哟,李处长,你亲自来了!
薛利厚他们不约而同地随着张董事长停住了脚步。
李处长兴奋地同客人们一一握手,嘴里熟练地招呼每一位客人。
当他的手握到薛利厚时,才发现这是一张陌生的脸。
客人气宇轩昂,面对过分客套的李处长显得有些矜持。
李处长一脸疑问:这位先生?
张董事长走过来介绍:呃,我介绍一下,他是西北运输公司总经理,我的朋友薛利厚。
薛利厚落落大方,握紧了李处长的手:不请自到,请多包涵。
李处长立刻露出职业性的笑脸:哪里哪里?欢迎薛总到锁阳来。
广袤的田野里,一条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伸向远方。
公路上,几辆黑色轿车急急地奔驰着。
前面的车子里,李处长高兴地与坐在车后座上的张董事长和薛利厚聊天。
张董事长:李处长啊,我们的事情上个月不是确定了么!
李处长:是啊是啊。
张董事长,干嘛还要我再来一次啊?
李处长:文化节搞一个正式签字仪式,体现成果嘛!
张董事长:哈哈哈,锁阳人啊,爱搞形式……
薛利厚对他们的谈话似乎不感兴趣,一双眼睛总是望着车窗外的风景。
初秋的暮霭里,稻浪滚滚,一幅美丽的丰收图画。
那一年,也是这个季节──唉唉……
李处长看了看目光远眺的薛金锁,提醒似地重重咳了几下,然后试探地开了口:嗯,薛总,这次到锁阳,是……是想……投、投资?
薛利厚收回目光:呵,李处长,别称呼我“薛总”。我身上没有钱。
听到这句话,李处长露出不解的目光。
薛利厚强调地说:我是来观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