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佛说四十二章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今天讲第十九章“假真并观”“假”是假劣的假“真”是真实那个真“并”就是一同的意思“观”就是观察的意思。
第十九章,佛让我们进行“假真并观”第一个“观天地,念非常”这个“念非常”是因为我们“观天地”才“念非常”的,不是我这面一会看看天,那面又念着别的非常,不是那个。观天地,念非常,要通过我们念非常,把天地要看破。我们通过观天地,要知道世事万物是非常的,心里知道是什么非常,这是念非常。
释第十九章,佛教人观“一切唯心造”的道理,要把虚妄的去了,保存实在的。天在上边覆着我们,地在下边载着我们,在凡夫来讲,这都是常住不坏的。可是这并不是常住不坏的,一切事物在变化移改,不是常的。
在我们来讲,看到天、地都比我们寿命长,而且坚固,我们就认为它就是常。我们的衡量标准,主要是以我们的感受和我们的经验去衡量,所以我们不能了知事物的本来真相。因为这个世界还有成住坏空。多少劫以后,整个世界都要坏掉;坏掉以后还要空掉,空掉了这一段,又开始另一个世界的形成。形成的过程,那些就不讲了。而且有很多的现象,原先没有人,最后有人,成为住。成住坏空不断地迁移,所以它是不常的。
因为我们没有慧眼,所以不知道事物的变化,实际上事物每天、每分钟、每秒钟、每个念头都在变化。就像看电影似的,我们看电影都是连续的,它像一体似的,但如果把片子摘下来一看,那动作都是一个一个点的完成,因为它放得太快了,我们的视觉是有障碍的,所以就看到动作。
因为我们的心也是在盲动,所以事物就变得不动了。我们看到事物,认为它是常的,实际上是在变化的,不断地变化,特别是山河大地的变化,我们很难认可它。你不知道,这个山河大地本来就是虚妄的。为什么是常呢?是我们心里的感受,我们的想象,我们认为的常。这个常是我们心里有了邪知邪见所产生的常,不是外面有个常,是我们心里有了邪见,所以它就常。
所以“佛言:观天地,念非常”有了想法了,通过观察天地,知道了世上是无常的。虽然我们有很多东西没看到,但是我们也知道地球在不断地变迁,事物在不断地变化。知道一切事物,用现在的话讲,叫在运动之中,都不是常的。不光运动,而且还逐渐地趋向于毁灭。
释“佛言:观天地,念非常”佛说,你观察天有寒来暑往,春夏秋冬,地就有山、河、大地,都在迁变不停,不是固定的。这都是生灭法,不是不生灭法。所以说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世,是以迁流为义;界,是以方位为义。这也都是生灭法,不是常住不坏的。
因为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是根据我们里面的定力,所谓的知见,是根据我们里面的智慧和定力来决定这些问题。当你有了定力的时候,发现的问题就不一样了。你定力大,发现的真理就更多了;你定力小,就被事物所迷惑。所以我们往往都执著在有上,也不肯修道,也不肯出家,出家的也不为“了生死”去着想,尽打闲岔,做没有用的事情,大事情忘了,尽想些没有用的事情,那有啥用啊?是不是?
一个事、一句话、一口饭等等,为这上去多想一个念,都是一种没有意义的事情,动个念、动了脑子都没有意义。因为啥呢?世上是无常的“今天在,不知道明天在不在。”佛说:你还不懂。说:“吃了这顿饭了,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吃下顿饭。”佛说:这也不行,你不知道生死无常,生命就在呼吸之间,这口气出来,那口气不见得能回来,都在这里。所以我们要知道世事无常。
世事无常,我们静的时候通过不断地观察,不断地想,慢慢就看出它的变化了。你看看现在这楼房,原先挺好的房子,现在全都给扒了,不断地变化。你看那人还是那个人,但是人心却变化了,被物质改变了。心一变,外面也变,反正乱七八糟的,它老是那么整。
依我看,人最后变得越来越愚痴,而且越来越贪著。在这种不断地改变的形势中,他想来保持自己的那种妄想,让自己长久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死,他想达到这个目的。那是不可能的,你怎么装饰、怎么努力,早晚都有这一天,因为世间的事物就是一个生灭法,它根本就不可能长久存在的。
释“观灵觉,即菩提”:你观自己这灵明觉性,这就是一个菩提性。
“观灵觉”什么是你自己的灵觉呢?就是因为你发现了事物本来就是空的,不是常住不坏的。当你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谁来发现的?发现和灵觉是同时产生的,有了发现,你的灵觉就现前了,有了灵觉你就会发现。所以说觉即是菩提,如果你不觉,它永远没有这个觉性,你觉的时候,这个觉性就现前了。我们不断地发现空,发现空的时候,你那个觉性已经起来了,不是空了以后再另外找个觉性,这是找不到的。
所以我们念念都不要住在那,你不住,你那个佛性就在逐渐地显露。你有所住,那佛性也就不见了。不是我住了以后,佛性它不来了。也不是说我观空了,时间久了,那个佛性就来了。佛性本来就没有生,没有灭过,是你觉和不觉,觉了就现,不觉就不现了。是你自己在迷中,并不是觉有个来往,是你自己在迷。
这个灵明的觉性,什么是灵明呢?是相对而说。因为我们处在迷的关上,所以脑袋不好使,缺乏了灵性,不知道是迷。当我们知道迷的时候,灵就起来了;灵一起来,明就现前了,明和灵它俩又是一个。有时候说:“师父,你老讲这个一个,那个也一个,到底是哪个呀?”哪个?哪个都不是,就那一个。
释“如是知识,得道疾矣”:你能这样子去研究认识,明白这个理,就会很快地得道。你若不明理,就不得道。
“如是知识”如果你得到这样的佛的知见和正确的知见。“得道疾矣”什么叫疾?很快,非常快。得道疾,得道非常快。你能这样去研究和认识,明白这个理,就会很快得道的。关键是我们要细下心来,静静地去观察,静静地去体会。怎么去体会?不是你去想象的体会,你要观世界,怎么去观世界?谁能讲一讲怎么去观世界?
弟子:反闻闻自性。
好,讲得很对。观世界,怎么观?反观。不是让你用眼睛去观,放你的六根去观,是让你去反观。反观为观,直观那是属于世间法,反观是修道的法。什么叫反观?
弟子:放下念。
对,反观就是放下,就是不要打妄想,那就是反观。你以为是拿这眼睛满哪去瞅?“反观,我这样反观,我瞅瞅里面是什么,这个那个的。”你就不在外面观,在里面观,所以你还是随着念头去观。反观就是不随着念头去走,不打妄想,这就是反观。
那不打妄想,它不是没有吗?只有没有妄想的时候,你才能真正地观察世界、天地。有了你的想法,永远也看不到天和地。你以为你那个是观哪?就坐在那“哎呀,我观这观那,我想啊。”你想什么?只能是一种妄想,有想就不能观。反观就是放下你世间的观,把你的六根收回来,不打妄想。你不打妄想,真观就会现前。这是不可思议的,佛法不可思议。所以我们用功在哪用?就在这上用功夫。
今天很好,现在大家的知见开始走向正轨了,这很好。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个,心经你根本就不懂,你修行也没法修。平时你尽看别人的毛病去了,完了!你这叫真观哪?不管他对和错,你都是一种错误,而你还以为是在观天地。
天地万物你都应该反观,吃饭要反观,对物质要反观,对一切人也要反观,都要反观。观谁呢?观自己,只有通过观自己,达到观无念。你无念的时候才会真观,你那个灵觉的觉性才会起来。你以为你想象就能有觉性?你越放肆,觉性越没有。只有你反观的时候,觉性就起来,从哪起?就从你念念起,当你要发现别人有问题的时候,马上回过来,放下“阿弥陀佛!这是我的过错,是我的念头,这是我的妄想,我眼睛又去看别人了。”马上回来,把心放下,你这才叫真正的开始观,就从你自己的念头开始。
刚开始可能别劲点,这眼睛不停地老往外跑,看到馒头,马上就去瞅,看到人,马上就看。特别是世间人观察女人,他眼睛能把女人给送挺老远,想拉都拉不回来,就像有根线拽着呢,这个难受。我们也是这样,我们虽然不像世间人这么做,但是我们应该随时随地都要把眼睛收回来。
过去的祖师大德都是怎么观的。像来果老和尚,进禅堂好几个月了,有一天走到方丈室那块,侍者在那门口站着,他顺便瞅了眼。那侍者就呵斥他:“你瞅什么瞅?不好好修道,你满哪瞅啥?”就瞅一眼,来果老和尚就挨说了,那都不行的。后来打七的时候,人家问他说:“你看那释迦佛有没有胡子?”“啊?不知道啊。”在禅堂中间供着释迦佛,他都不知道佛长什么样?天天出入那屋,好几个月,都不知道佛... -->>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今天讲第十九章“假真并观”“假”是假劣的假“真”是真实那个真“并”就是一同的意思“观”就是观察的意思。
第十九章,佛让我们进行“假真并观”第一个“观天地,念非常”这个“念非常”是因为我们“观天地”才“念非常”的,不是我这面一会看看天,那面又念着别的非常,不是那个。观天地,念非常,要通过我们念非常,把天地要看破。我们通过观天地,要知道世事万物是非常的,心里知道是什么非常,这是念非常。
释第十九章,佛教人观“一切唯心造”的道理,要把虚妄的去了,保存实在的。天在上边覆着我们,地在下边载着我们,在凡夫来讲,这都是常住不坏的。可是这并不是常住不坏的,一切事物在变化移改,不是常的。
在我们来讲,看到天、地都比我们寿命长,而且坚固,我们就认为它就是常。我们的衡量标准,主要是以我们的感受和我们的经验去衡量,所以我们不能了知事物的本来真相。因为这个世界还有成住坏空。多少劫以后,整个世界都要坏掉;坏掉以后还要空掉,空掉了这一段,又开始另一个世界的形成。形成的过程,那些就不讲了。而且有很多的现象,原先没有人,最后有人,成为住。成住坏空不断地迁移,所以它是不常的。
因为我们没有慧眼,所以不知道事物的变化,实际上事物每天、每分钟、每秒钟、每个念头都在变化。就像看电影似的,我们看电影都是连续的,它像一体似的,但如果把片子摘下来一看,那动作都是一个一个点的完成,因为它放得太快了,我们的视觉是有障碍的,所以就看到动作。
因为我们的心也是在盲动,所以事物就变得不动了。我们看到事物,认为它是常的,实际上是在变化的,不断地变化,特别是山河大地的变化,我们很难认可它。你不知道,这个山河大地本来就是虚妄的。为什么是常呢?是我们心里的感受,我们的想象,我们认为的常。这个常是我们心里有了邪知邪见所产生的常,不是外面有个常,是我们心里有了邪见,所以它就常。
所以“佛言:观天地,念非常”有了想法了,通过观察天地,知道了世上是无常的。虽然我们有很多东西没看到,但是我们也知道地球在不断地变迁,事物在不断地变化。知道一切事物,用现在的话讲,叫在运动之中,都不是常的。不光运动,而且还逐渐地趋向于毁灭。
释“佛言:观天地,念非常”佛说,你观察天有寒来暑往,春夏秋冬,地就有山、河、大地,都在迁变不停,不是固定的。这都是生灭法,不是不生灭法。所以说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世,是以迁流为义;界,是以方位为义。这也都是生灭法,不是常住不坏的。
因为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是根据我们里面的定力,所谓的知见,是根据我们里面的智慧和定力来决定这些问题。当你有了定力的时候,发现的问题就不一样了。你定力大,发现的真理就更多了;你定力小,就被事物所迷惑。所以我们往往都执著在有上,也不肯修道,也不肯出家,出家的也不为“了生死”去着想,尽打闲岔,做没有用的事情,大事情忘了,尽想些没有用的事情,那有啥用啊?是不是?
一个事、一句话、一口饭等等,为这上去多想一个念,都是一种没有意义的事情,动个念、动了脑子都没有意义。因为啥呢?世上是无常的“今天在,不知道明天在不在。”佛说:你还不懂。说:“吃了这顿饭了,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吃下顿饭。”佛说:这也不行,你不知道生死无常,生命就在呼吸之间,这口气出来,那口气不见得能回来,都在这里。所以我们要知道世事无常。
世事无常,我们静的时候通过不断地观察,不断地想,慢慢就看出它的变化了。你看看现在这楼房,原先挺好的房子,现在全都给扒了,不断地变化。你看那人还是那个人,但是人心却变化了,被物质改变了。心一变,外面也变,反正乱七八糟的,它老是那么整。
依我看,人最后变得越来越愚痴,而且越来越贪著。在这种不断地改变的形势中,他想来保持自己的那种妄想,让自己长久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死,他想达到这个目的。那是不可能的,你怎么装饰、怎么努力,早晚都有这一天,因为世间的事物就是一个生灭法,它根本就不可能长久存在的。
释“观灵觉,即菩提”:你观自己这灵明觉性,这就是一个菩提性。
“观灵觉”什么是你自己的灵觉呢?就是因为你发现了事物本来就是空的,不是常住不坏的。当你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谁来发现的?发现和灵觉是同时产生的,有了发现,你的灵觉就现前了,有了灵觉你就会发现。所以说觉即是菩提,如果你不觉,它永远没有这个觉性,你觉的时候,这个觉性就现前了。我们不断地发现空,发现空的时候,你那个觉性已经起来了,不是空了以后再另外找个觉性,这是找不到的。
所以我们念念都不要住在那,你不住,你那个佛性就在逐渐地显露。你有所住,那佛性也就不见了。不是我住了以后,佛性它不来了。也不是说我观空了,时间久了,那个佛性就来了。佛性本来就没有生,没有灭过,是你觉和不觉,觉了就现,不觉就不现了。是你自己在迷中,并不是觉有个来往,是你自己在迷。
这个灵明的觉性,什么是灵明呢?是相对而说。因为我们处在迷的关上,所以脑袋不好使,缺乏了灵性,不知道是迷。当我们知道迷的时候,灵就起来了;灵一起来,明就现前了,明和灵它俩又是一个。有时候说:“师父,你老讲这个一个,那个也一个,到底是哪个呀?”哪个?哪个都不是,就那一个。
释“如是知识,得道疾矣”:你能这样子去研究认识,明白这个理,就会很快地得道。你若不明理,就不得道。
“如是知识”如果你得到这样的佛的知见和正确的知见。“得道疾矣”什么叫疾?很快,非常快。得道疾,得道非常快。你能这样去研究和认识,明白这个理,就会很快得道的。关键是我们要细下心来,静静地去观察,静静地去体会。怎么去体会?不是你去想象的体会,你要观世界,怎么去观世界?谁能讲一讲怎么去观世界?
弟子:反闻闻自性。
好,讲得很对。观世界,怎么观?反观。不是让你用眼睛去观,放你的六根去观,是让你去反观。反观为观,直观那是属于世间法,反观是修道的法。什么叫反观?
弟子:放下念。
对,反观就是放下,就是不要打妄想,那就是反观。你以为是拿这眼睛满哪去瞅?“反观,我这样反观,我瞅瞅里面是什么,这个那个的。”你就不在外面观,在里面观,所以你还是随着念头去观。反观就是不随着念头去走,不打妄想,这就是反观。
那不打妄想,它不是没有吗?只有没有妄想的时候,你才能真正地观察世界、天地。有了你的想法,永远也看不到天和地。你以为你那个是观哪?就坐在那“哎呀,我观这观那,我想啊。”你想什么?只能是一种妄想,有想就不能观。反观就是放下你世间的观,把你的六根收回来,不打妄想。你不打妄想,真观就会现前。这是不可思议的,佛法不可思议。所以我们用功在哪用?就在这上用功夫。
今天很好,现在大家的知见开始走向正轨了,这很好。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个,心经你根本就不懂,你修行也没法修。平时你尽看别人的毛病去了,完了!你这叫真观哪?不管他对和错,你都是一种错误,而你还以为是在观天地。
天地万物你都应该反观,吃饭要反观,对物质要反观,对一切人也要反观,都要反观。观谁呢?观自己,只有通过观自己,达到观无念。你无念的时候才会真观,你那个灵觉的觉性才会起来。你以为你想象就能有觉性?你越放肆,觉性越没有。只有你反观的时候,觉性就起来,从哪起?就从你念念起,当你要发现别人有问题的时候,马上回过来,放下“阿弥陀佛!这是我的过错,是我的念头,这是我的妄想,我眼睛又去看别人了。”马上回来,把心放下,你这才叫真正的开始观,就从你自己的念头开始。
刚开始可能别劲点,这眼睛不停地老往外跑,看到馒头,马上就去瞅,看到人,马上就看。特别是世间人观察女人,他眼睛能把女人给送挺老远,想拉都拉不回来,就像有根线拽着呢,这个难受。我们也是这样,我们虽然不像世间人这么做,但是我们应该随时随地都要把眼睛收回来。
过去的祖师大德都是怎么观的。像来果老和尚,进禅堂好几个月了,有一天走到方丈室那块,侍者在那门口站着,他顺便瞅了眼。那侍者就呵斥他:“你瞅什么瞅?不好好修道,你满哪瞅啥?”就瞅一眼,来果老和尚就挨说了,那都不行的。后来打七的时候,人家问他说:“你看那释迦佛有没有胡子?”“啊?不知道啊。”在禅堂中间供着释迦佛,他都不知道佛长什么样?天天出入那屋,好几个月,都不知道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