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佛说四十二章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这是本经的第一章,说明沙门证阿罗汉果的程序,从这一章开始,以及后面所讲的到第四十二章,都是属于正宗分,即是本经所讲的主题。
“佛言”是文言文,由于本经是在汉代翻译的,跟现代的白话不太一样,以现代翻译的话,应该是“佛说”“言”就是说的意思,佛说或者佛云,等于儒家论语一开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子曰”孔子说;所以“佛言”就是佛说。
“辞亲”辞,就是辞别。亲,就是父母亲或亲戚朋友,为什么要辞亲,目的是要“出家”辞亲而出家,可以分为两方面来说明:
一、辞别亲人,奉父母命出家:
征求父母允许:佛在世的时候,一个人想要出家,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才可以出家;要是父母反对的话,释迦牟尼佛也不会接受他出家的。
父母授命出家:儿女在父母的安排之下而出家的。好象我,就是奉父母之命,出自母亲的意思才出家的。这句话,你们听了或许会觉得好笑,却是事实。因为我九岁就出家了,试想,一个九岁的小孩,如果说:“我出家要了生脱死,要成佛作祖。”简直是讲大话,谁也不会相信的,对不对?
我的故乡是江苏泰州,那时家家奉佛,一眼看下去,就会看到好多的寺庙,正象在菲律滨,到处都是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在我家乡,信佛的人太多了,一个家庭,假如有三个孩子,一定会有一个出家的,所以,出家在我们家乡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我八岁那一年,生了一场大病,可能是得了伤寒症,发高烧,烧了几天几夜,在那个医药不发达的时代,我差不多就要一命呜呼了。当时,我母亲和姨母,就在观音菩萨面前发愿,说假使能够救回这个孩子一命的话,一定送他出家。所以我说我的出家是奉父母之命,这是我的出家因缘;不过,我能够出家,今天能够站在讲台上跟大家研究佛法,总算不辜负母亲和姨母的慈命,也认为走上出家这条路是非常正确的。
二、辞离亲族,以便断除缠累:家庭是一种拖累,往往障碍了我们道业的上进。我们要奉佛,想修学佛道,必须要远离家庭的恩爱,才能够一心一意地修学佛法、宏法利生。因此,出家一定要舍离所有的亲属。
关于“出家”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就是出离家庭,好象大家所看见的,离开了家庭,到寺庙过生活,负责佛事,修学佛法,就是出家。
广义:有出必有入,可以分为两种意思来说明:
出世俗家,入真谛家:就是出离了世俗之家,也是出“三界火宅之家”佛经中常常把三界看成为火宅,煎迫着我们,使我们痛苦万分。透过修行,我们的烦恼能够断除了,再也没有痛苦,不再受生死轮回,而进入殊胜的境界,那就是入了真空之家。
出五蕴家,入法身家: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它束缚着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流浪在生死苦海当中,经过了修持,我们不断地培植福德与智慧,滋润我们的法身,到了最后,断尽了一切烦恼,不再在苦海中生死浮沉了,这样,就是脱离了五蕴生死之家,而趋入法身之家。
狭义的出家,属于事相上的出家,我们修学佛法,最高的目标,是追求广义的出家,从理性的修持上以期达到出离生死之家,获得大自在、大解脱。总而言之,只有事理圆融的出家,才是真正出了家。
出家,中国古时候有位径山禅师曾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你们不要以为出家是简单的事,真正做宰相,做大将军的,你叫他们把头发剃光了当和尚,他不一定办得到,这两句话,正说明了出家不是容易的事,宋朝仁宗皇帝,也认为出家是很难得的,他曾经感叹地说:“朕若得如此,千足与万足。”意思是:我现在虽然当皇帝了,享尽了荣华富贵,但是,每天要为国家操心,没有办法过清闲的日子,我要是能够出家的话,那真是千足万足了,可惜,我办不到,我真是不如出家人。
再说,清朝的顺治皇帝,曾经作了一首赞叹出家人的诗: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孟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这就是说天下所有的大丛林,大寺庙里面的饭,太多太多了,象南海普陀山的千人锅,一个大锅饭,是煮给成千位出家人在那里吃的,意思就是你只要出了家,走遍天下,吃饭都不成问题的。你只要有一个钵和一个放水的瓶子,穿上了袈裟,走尽天下,每个寺庙你都可以挂单和吃饭的,看看,多方便啊!你们出门,到那儿都要住旅馆,可是在大陆上,出家人无论跑到那个庙,那个庙都有饭给他吃的。啊!我认为做皇帝,虽然富有四海,拥有黄金美玉那些贵重的东西,但这些在我(顺治皇帝)的眼里,都不是贵重的,最贵重的是这件披在身上的袈裟,那是最困难,不容易披上的。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里面,以“四料简”的体裁,对出家说了四句话:
在家在家,出家在家;
在家出家,出家出家。
这是什么意思呢?莲池大师把出家分成为四种:
一、在家在家:就是你们在座的诸位,身体在家庭,心心念念的,也是家,时时离不了家。现在你们坐在这儿听经,可是还是想到家里儿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跑到那儿去了?但是,有一首流行歌曲叫“今天不回家”有些人的的确确“今天不回家”实在是要不得。做父亲,做母亲的,应该每天晚上都回家才好,要知道,既然是“在家在家”做一个在家人,一定要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二、出家在家:这是正式出了家,人虽然住在寺庙里面,穿着圆领方袍的僧服,过着出家人的生活,可是心却是放在俗家里面,常常想到家庭;或者专门经营世俗事业,甚至于做买卖,与世人争利;或者行动举止,与俗人无异,这样的出家,只是外表出家,内心并没有出家,实在没有多大意义。
三、在家出家:虽然外表没有剃光头,身上也未曾穿僧服,但是心心念念地想出家。佛教里面最有名的维摩居士,就是一位典型人物,他虽然是位居士,实在是位大菩萨,他是在家庭里面过出家生活的,所以在座诸位,假使能够在家庭里面,诚心奉佛,严持戒律,过出家人的生活,在家里面也就等于出家,这真是太伟大了。
四、出家出家:外表形式上剃光了头,穿着圆领方袍,是真的出家了;内心也非常清净,脱离家庭,一心一意地精进学佛,用功办道,这就是真正一个出家人,称为出家出家,出家,本来就应该做到这一点。
以上是莲池大师对出家的分类。
“识心达本”识,就是认识,是个动词,假使名词的话,叫做心意识,好象眼识、耳识、鼻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都是名词,这里是认识的识,对我们的心、本性,应该有所认识。
要知道,世间的一切法(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佛教称为法),从何而来?佛经说:“一切唯心造。”“万法唯识。”可见心是个王,我们必须了解这个王。“达本”达,就是了达,或者通达,就是有所了解。本,指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要出家?主要的是对自己本心的源头,对自己本来的面目,要有所认识。总而言之,就是对我们的本性、真如佛性要有所了解。
“解无为法”无为法是对有为法而说的,有为法,有所作为,所以是无常的,无为法,无所作为,如如不动的,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样,永远永远不会改变的,叫无为法,说得明白一点,就是真如、佛性,所以经文说:“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我们辞别了亲人,出了家。出了家并不是吃饱睡觉,无所事事的,而是要修行用功,寻找自己本心的源头,我们本来的面目要把它认识清楚,把无为法,我们的真如佛性找出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一个沙门,一个真正的出家人。
讲到沙门,沙门是什么意思呢?在印度,不单是佛教的出家人叫沙门,在当时的婆罗门教,以及其他九十六种外道,只要是宗教师,都称为沙门。不过,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是“释种沙门”也就是所有的比丘,叫沙门,翻成中国的意思是“勤息”
勤息两个字,把它分开说明白一点,勤,是勤修戒定慧;息,是息灭贪 痴。在积极方面,我们要用功,每天很精进地去修持戒定慧三学;在消极方面,我们要消灭内心贪 痴种种的烦恼。能够修持戒定慧,息灭贪 痴,就是真正的沙门了。
沙门,在佛经里面有好多好多的种类,据瑜伽师地论说,有四种沙门:
一、圣道沙门:这种出家人,解行都很殊胜,每天精进地钻研佛法,修行佛道,跟圣人一样地在用功,称为圣道沙门。
二、说道沙门:对于经教下过一番功夫,能够通达,而且经常讲经说法,度化众生,叫说道沙门。
三、活道沙门。活,就是生活,出了家做了出家人,以佛道维持自己的生活,好象一般替人家念经拜忏,接受供养的,就是属于活道沙门。
四、污道沙门:虽然出了家,名称叫沙门,但是破戒犯斋,出家人应该做的工作没有去做,反而污辱了沙门的名称,污染了佛门,这就是污道沙门。
在律藏中,也有四种沙门:
威仪沙门:这一种出家人的举止行动都能够如法如律,仪态庄严,具有摄服力,令人见了肃然起敬,称为威仪沙门。
形服沙门:外表形态、服装看起来都是出家人的样子,却没有出家人所应具有的素质,内涵,叫形服沙门。
名闻沙门:以名声远播,说起他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就是名闻沙门。
实行沙门:奉行佛法,严持戒律,尽出家人的本份,老实修行,处处显现出家人的气质,便是实行沙门。
那么,做了沙门应该怎么样呢?“常行二百五十戒”常常地修行二百五十条戒律。讲到戒,一般分为在家戒和出家戒,在家戒,好象在座诸位,要受戒的话,就是受五戒、八关斋戒;出家戒,象比丘就要受二百五十戒,比丘尼要受三百四十八戒,还有沙弥十戒,这是一般所说的戒条。
你要知道,本经的听众,它的当机众,都是出家人,假使释迦牟尼佛当时,是对在座诸位讲,就不会说是二百五十戒了,我们今天也有当机众,所以,我特别提出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做一个佛教徒,最起码应该守五戒。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比丘也好,比丘尼也好,沙弥(尼)也好,纵然受几百条戒,最根本的,还是这五条戒。五戒是:
不杀生:爱惜生命,是每一个人的天性,每个人都贪生怕死的,就是小小的蚊虫蚂蚁,你想要把它打死,它就会赶快逃,赶快飞。生命是最可贵的,所以佛教第一条戒不可以随便杀生,不但不可以杀人,连小动物都不可以杀死的。
不偷盗:讲到偷盗,佛学称为“不与取”人家送东西给我们,另当别论。要是人家的东西,不经过他的同意便随意拿过来,就犯了盗戒。人家的东西,偷偷地取得,叫做偷;用武力去抢,就是盗了。不管是暗中拿人家的东西,或者明目张胆地去抢劫人家的东西,在佛教里面,都是犯了第二条根本大戒──偷盗。
不邪淫:淫是男女的性行为,在家居士,正式的夫妇,为了传宗接代,行周公之礼,是正当的,佛并不反对,但既然有了家庭,有了夫妇关系,就不可以到外面“拈花惹草”或者“红杏出墙”不三不四地乱搞,就叫做邪淫,佛教是禁止的。
不妄语:妄语,就是随便说话骗人家,甚至于恶口骂人,都是不应该的。做一个正人君子,必须言而有信,讲出来的话,要很文雅的,那些粗话,不可以随便从我们的口中跳出来。
不饮酒:酒本身是没有罪过的,问题是酒喝多了就会乱性,一个人失去了理智,往往为非作歹,什么坏事情都做得出来,所以酒是要禁止喝的。
关于五戒,依戒律说,前面四种是性戒,它的本质就是有罪的,第五种酒,是遮戒,遮,就是停止、不可以。佛教讲五戒,完全是做人的道理。不但佛教讲五戒,儒家也是讲五戒的,只是名词换了一下,说为五常──仁、义、礼、智、信,不杀生就是有仁慈心,不偷盗是很有义气的,既是要帮助人家,怎么可以随便拿取人家的东西呢?不邪淫就是遵守礼节,不妄语是言而有信,不饮酒,保持清醒的理智,不随便吃麻醉神经的东西,所以儒家的五常,跟佛教的五戒是二而一,意思完全一样的。
因为经文讲到“常行二百五十戒”在座的都是在家菩萨,所以我把你们该遵守的介绍给大家。你们也许要说:“佛教一开口就要我们守戒,这些我们都不容易做到,还是不要持戒吧!”希望大家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佛告诉我们:五戒能够遵守一条,就有一条的功德,要是五条戒不能全部守,守四戒也好,守三条、两条或者一条都好。现在,我再为大家简单地讲一个守戒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打家劫舍的集团(好象此地常常抢银行、百万富翁的),为了抢劫,往往杀生害命,把人都杀死了。在这个强盗集团中,有一份子,因为能够守戒而保存了生命。做强盗还持戒,真是笑话,但事实的确如此。
这一个强盗,他家住在寺庙旁边,寺里有一位老和尚,常常为信徒授戒。有一天,这个强盗感到很有趣,也去看看老和尚。
“老和尚,我能不能受戒?”
“可以。”
老和尚问他:“不杀生,你能够守吗?”
他一想,答:“办不到,我去抢劫的时候,人家不给,我就向他这么一刀呀!一定要杀生的。”
“第二条,不偷盗”
“还得了,这是我的本行,我是专门抢劫人家的,这个更办不到了。”
“第三不邪淫,你能守吗?”
要知道,好多强盗是财色两得的,既抢人家的东西,连人家的命都玩了,因此这强盗一听老和尚这么问,连忙摇头说:
“我也不能办到!”
“第四,不妄语,就是不能说谎话。”
他想想,说:“这个我要是能够忍一忍,可能办得到。”
“第五,不饮酒,能守吗?”
“这个不行,我们在抢劫之前之后,吃酒,是要壮胆和庆祝的,不能没有酒。”
所以,五戒的杀盗淫酒四条,他都做不到,他对老和尚说:
“我假如要持戒的话,勉勉强强地守第四条不妄语还可以。”
“好吧!你就守不妄语这一条戒,一定有功德,将来说不定能够使你转危为安,让你平安的。”老和尚慈祥地说。
有一天晚上,头头通知这个集团的成员,明天要到某村庄,向一家百万富翁下手,到时候,大家一定要准时来报到集合。
受戒的强盗,接到了这个命令,一定要去赴约。他想反正明天又可以分到一笔钱了,就赶快到市场去买鱼买肉和酒,准备先吃饱喝饱了,再去下手。
当他提着酒肉从菜市场回来,快到家的时候,碰到了他的叔叔。
“某人啊!你今天有什么喜事呀!要请客吗?”
“没事情,还有两三天就要过年了,我一时高兴,去买点食品自己作乐。”
>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这是本经的第一章,说明沙门证阿罗汉果的程序,从这一章开始,以及后面所讲的到第四十二章,都是属于正宗分,即是本经所讲的主题。
“佛言”是文言文,由于本经是在汉代翻译的,跟现代的白话不太一样,以现代翻译的话,应该是“佛说”“言”就是说的意思,佛说或者佛云,等于儒家论语一开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子曰”孔子说;所以“佛言”就是佛说。
“辞亲”辞,就是辞别。亲,就是父母亲或亲戚朋友,为什么要辞亲,目的是要“出家”辞亲而出家,可以分为两方面来说明:
一、辞别亲人,奉父母命出家:
征求父母允许:佛在世的时候,一个人想要出家,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才可以出家;要是父母反对的话,释迦牟尼佛也不会接受他出家的。
父母授命出家:儿女在父母的安排之下而出家的。好象我,就是奉父母之命,出自母亲的意思才出家的。这句话,你们听了或许会觉得好笑,却是事实。因为我九岁就出家了,试想,一个九岁的小孩,如果说:“我出家要了生脱死,要成佛作祖。”简直是讲大话,谁也不会相信的,对不对?
我的故乡是江苏泰州,那时家家奉佛,一眼看下去,就会看到好多的寺庙,正象在菲律滨,到处都是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在我家乡,信佛的人太多了,一个家庭,假如有三个孩子,一定会有一个出家的,所以,出家在我们家乡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我八岁那一年,生了一场大病,可能是得了伤寒症,发高烧,烧了几天几夜,在那个医药不发达的时代,我差不多就要一命呜呼了。当时,我母亲和姨母,就在观音菩萨面前发愿,说假使能够救回这个孩子一命的话,一定送他出家。所以我说我的出家是奉父母之命,这是我的出家因缘;不过,我能够出家,今天能够站在讲台上跟大家研究佛法,总算不辜负母亲和姨母的慈命,也认为走上出家这条路是非常正确的。
二、辞离亲族,以便断除缠累:家庭是一种拖累,往往障碍了我们道业的上进。我们要奉佛,想修学佛道,必须要远离家庭的恩爱,才能够一心一意地修学佛法、宏法利生。因此,出家一定要舍离所有的亲属。
关于“出家”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就是出离家庭,好象大家所看见的,离开了家庭,到寺庙过生活,负责佛事,修学佛法,就是出家。
广义:有出必有入,可以分为两种意思来说明:
出世俗家,入真谛家:就是出离了世俗之家,也是出“三界火宅之家”佛经中常常把三界看成为火宅,煎迫着我们,使我们痛苦万分。透过修行,我们的烦恼能够断除了,再也没有痛苦,不再受生死轮回,而进入殊胜的境界,那就是入了真空之家。
出五蕴家,入法身家: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它束缚着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流浪在生死苦海当中,经过了修持,我们不断地培植福德与智慧,滋润我们的法身,到了最后,断尽了一切烦恼,不再在苦海中生死浮沉了,这样,就是脱离了五蕴生死之家,而趋入法身之家。
狭义的出家,属于事相上的出家,我们修学佛法,最高的目标,是追求广义的出家,从理性的修持上以期达到出离生死之家,获得大自在、大解脱。总而言之,只有事理圆融的出家,才是真正出了家。
出家,中国古时候有位径山禅师曾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你们不要以为出家是简单的事,真正做宰相,做大将军的,你叫他们把头发剃光了当和尚,他不一定办得到,这两句话,正说明了出家不是容易的事,宋朝仁宗皇帝,也认为出家是很难得的,他曾经感叹地说:“朕若得如此,千足与万足。”意思是:我现在虽然当皇帝了,享尽了荣华富贵,但是,每天要为国家操心,没有办法过清闲的日子,我要是能够出家的话,那真是千足万足了,可惜,我办不到,我真是不如出家人。
再说,清朝的顺治皇帝,曾经作了一首赞叹出家人的诗: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孟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这就是说天下所有的大丛林,大寺庙里面的饭,太多太多了,象南海普陀山的千人锅,一个大锅饭,是煮给成千位出家人在那里吃的,意思就是你只要出了家,走遍天下,吃饭都不成问题的。你只要有一个钵和一个放水的瓶子,穿上了袈裟,走尽天下,每个寺庙你都可以挂单和吃饭的,看看,多方便啊!你们出门,到那儿都要住旅馆,可是在大陆上,出家人无论跑到那个庙,那个庙都有饭给他吃的。啊!我认为做皇帝,虽然富有四海,拥有黄金美玉那些贵重的东西,但这些在我(顺治皇帝)的眼里,都不是贵重的,最贵重的是这件披在身上的袈裟,那是最困难,不容易披上的。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里面,以“四料简”的体裁,对出家说了四句话:
在家在家,出家在家;
在家出家,出家出家。
这是什么意思呢?莲池大师把出家分成为四种:
一、在家在家:就是你们在座的诸位,身体在家庭,心心念念的,也是家,时时离不了家。现在你们坐在这儿听经,可是还是想到家里儿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跑到那儿去了?但是,有一首流行歌曲叫“今天不回家”有些人的的确确“今天不回家”实在是要不得。做父亲,做母亲的,应该每天晚上都回家才好,要知道,既然是“在家在家”做一个在家人,一定要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二、出家在家:这是正式出了家,人虽然住在寺庙里面,穿着圆领方袍的僧服,过着出家人的生活,可是心却是放在俗家里面,常常想到家庭;或者专门经营世俗事业,甚至于做买卖,与世人争利;或者行动举止,与俗人无异,这样的出家,只是外表出家,内心并没有出家,实在没有多大意义。
三、在家出家:虽然外表没有剃光头,身上也未曾穿僧服,但是心心念念地想出家。佛教里面最有名的维摩居士,就是一位典型人物,他虽然是位居士,实在是位大菩萨,他是在家庭里面过出家生活的,所以在座诸位,假使能够在家庭里面,诚心奉佛,严持戒律,过出家人的生活,在家里面也就等于出家,这真是太伟大了。
四、出家出家:外表形式上剃光了头,穿着圆领方袍,是真的出家了;内心也非常清净,脱离家庭,一心一意地精进学佛,用功办道,这就是真正一个出家人,称为出家出家,出家,本来就应该做到这一点。
以上是莲池大师对出家的分类。
“识心达本”识,就是认识,是个动词,假使名词的话,叫做心意识,好象眼识、耳识、鼻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都是名词,这里是认识的识,对我们的心、本性,应该有所认识。
要知道,世间的一切法(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佛教称为法),从何而来?佛经说:“一切唯心造。”“万法唯识。”可见心是个王,我们必须了解这个王。“达本”达,就是了达,或者通达,就是有所了解。本,指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要出家?主要的是对自己本心的源头,对自己本来的面目,要有所认识。总而言之,就是对我们的本性、真如佛性要有所了解。
“解无为法”无为法是对有为法而说的,有为法,有所作为,所以是无常的,无为法,无所作为,如如不动的,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样,永远永远不会改变的,叫无为法,说得明白一点,就是真如、佛性,所以经文说:“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我们辞别了亲人,出了家。出了家并不是吃饱睡觉,无所事事的,而是要修行用功,寻找自己本心的源头,我们本来的面目要把它认识清楚,把无为法,我们的真如佛性找出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一个沙门,一个真正的出家人。
讲到沙门,沙门是什么意思呢?在印度,不单是佛教的出家人叫沙门,在当时的婆罗门教,以及其他九十六种外道,只要是宗教师,都称为沙门。不过,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是“释种沙门”也就是所有的比丘,叫沙门,翻成中国的意思是“勤息”
勤息两个字,把它分开说明白一点,勤,是勤修戒定慧;息,是息灭贪 痴。在积极方面,我们要用功,每天很精进地去修持戒定慧三学;在消极方面,我们要消灭内心贪 痴种种的烦恼。能够修持戒定慧,息灭贪 痴,就是真正的沙门了。
沙门,在佛经里面有好多好多的种类,据瑜伽师地论说,有四种沙门:
一、圣道沙门:这种出家人,解行都很殊胜,每天精进地钻研佛法,修行佛道,跟圣人一样地在用功,称为圣道沙门。
二、说道沙门:对于经教下过一番功夫,能够通达,而且经常讲经说法,度化众生,叫说道沙门。
三、活道沙门。活,就是生活,出了家做了出家人,以佛道维持自己的生活,好象一般替人家念经拜忏,接受供养的,就是属于活道沙门。
四、污道沙门:虽然出了家,名称叫沙门,但是破戒犯斋,出家人应该做的工作没有去做,反而污辱了沙门的名称,污染了佛门,这就是污道沙门。
在律藏中,也有四种沙门:
威仪沙门:这一种出家人的举止行动都能够如法如律,仪态庄严,具有摄服力,令人见了肃然起敬,称为威仪沙门。
形服沙门:外表形态、服装看起来都是出家人的样子,却没有出家人所应具有的素质,内涵,叫形服沙门。
名闻沙门:以名声远播,说起他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就是名闻沙门。
实行沙门:奉行佛法,严持戒律,尽出家人的本份,老实修行,处处显现出家人的气质,便是实行沙门。
那么,做了沙门应该怎么样呢?“常行二百五十戒”常常地修行二百五十条戒律。讲到戒,一般分为在家戒和出家戒,在家戒,好象在座诸位,要受戒的话,就是受五戒、八关斋戒;出家戒,象比丘就要受二百五十戒,比丘尼要受三百四十八戒,还有沙弥十戒,这是一般所说的戒条。
你要知道,本经的听众,它的当机众,都是出家人,假使释迦牟尼佛当时,是对在座诸位讲,就不会说是二百五十戒了,我们今天也有当机众,所以,我特别提出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做一个佛教徒,最起码应该守五戒。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比丘也好,比丘尼也好,沙弥(尼)也好,纵然受几百条戒,最根本的,还是这五条戒。五戒是:
不杀生:爱惜生命,是每一个人的天性,每个人都贪生怕死的,就是小小的蚊虫蚂蚁,你想要把它打死,它就会赶快逃,赶快飞。生命是最可贵的,所以佛教第一条戒不可以随便杀生,不但不可以杀人,连小动物都不可以杀死的。
不偷盗:讲到偷盗,佛学称为“不与取”人家送东西给我们,另当别论。要是人家的东西,不经过他的同意便随意拿过来,就犯了盗戒。人家的东西,偷偷地取得,叫做偷;用武力去抢,就是盗了。不管是暗中拿人家的东西,或者明目张胆地去抢劫人家的东西,在佛教里面,都是犯了第二条根本大戒──偷盗。
不邪淫:淫是男女的性行为,在家居士,正式的夫妇,为了传宗接代,行周公之礼,是正当的,佛并不反对,但既然有了家庭,有了夫妇关系,就不可以到外面“拈花惹草”或者“红杏出墙”不三不四地乱搞,就叫做邪淫,佛教是禁止的。
不妄语:妄语,就是随便说话骗人家,甚至于恶口骂人,都是不应该的。做一个正人君子,必须言而有信,讲出来的话,要很文雅的,那些粗话,不可以随便从我们的口中跳出来。
不饮酒:酒本身是没有罪过的,问题是酒喝多了就会乱性,一个人失去了理智,往往为非作歹,什么坏事情都做得出来,所以酒是要禁止喝的。
关于五戒,依戒律说,前面四种是性戒,它的本质就是有罪的,第五种酒,是遮戒,遮,就是停止、不可以。佛教讲五戒,完全是做人的道理。不但佛教讲五戒,儒家也是讲五戒的,只是名词换了一下,说为五常──仁、义、礼、智、信,不杀生就是有仁慈心,不偷盗是很有义气的,既是要帮助人家,怎么可以随便拿取人家的东西呢?不邪淫就是遵守礼节,不妄语是言而有信,不饮酒,保持清醒的理智,不随便吃麻醉神经的东西,所以儒家的五常,跟佛教的五戒是二而一,意思完全一样的。
因为经文讲到“常行二百五十戒”在座的都是在家菩萨,所以我把你们该遵守的介绍给大家。你们也许要说:“佛教一开口就要我们守戒,这些我们都不容易做到,还是不要持戒吧!”希望大家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佛告诉我们:五戒能够遵守一条,就有一条的功德,要是五条戒不能全部守,守四戒也好,守三条、两条或者一条都好。现在,我再为大家简单地讲一个守戒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打家劫舍的集团(好象此地常常抢银行、百万富翁的),为了抢劫,往往杀生害命,把人都杀死了。在这个强盗集团中,有一份子,因为能够守戒而保存了生命。做强盗还持戒,真是笑话,但事实的确如此。
这一个强盗,他家住在寺庙旁边,寺里有一位老和尚,常常为信徒授戒。有一天,这个强盗感到很有趣,也去看看老和尚。
“老和尚,我能不能受戒?”
“可以。”
老和尚问他:“不杀生,你能够守吗?”
他一想,答:“办不到,我去抢劫的时候,人家不给,我就向他这么一刀呀!一定要杀生的。”
“第二条,不偷盗”
“还得了,这是我的本行,我是专门抢劫人家的,这个更办不到了。”
“第三不邪淫,你能守吗?”
要知道,好多强盗是财色两得的,既抢人家的东西,连人家的命都玩了,因此这强盗一听老和尚这么问,连忙摇头说:
“我也不能办到!”
“第四,不妄语,就是不能说谎话。”
他想想,说:“这个我要是能够忍一忍,可能办得到。”
“第五,不饮酒,能守吗?”
“这个不行,我们在抢劫之前之后,吃酒,是要壮胆和庆祝的,不能没有酒。”
所以,五戒的杀盗淫酒四条,他都做不到,他对老和尚说:
“我假如要持戒的话,勉勉强强地守第四条不妄语还可以。”
“好吧!你就守不妄语这一条戒,一定有功德,将来说不定能够使你转危为安,让你平安的。”老和尚慈祥地说。
有一天晚上,头头通知这个集团的成员,明天要到某村庄,向一家百万富翁下手,到时候,大家一定要准时来报到集合。
受戒的强盗,接到了这个命令,一定要去赴约。他想反正明天又可以分到一笔钱了,就赶快到市场去买鱼买肉和酒,准备先吃饱喝饱了,再去下手。
当他提着酒肉从菜市场回来,快到家的时候,碰到了他的叔叔。
“某人啊!你今天有什么喜事呀!要请客吗?”
“没事情,还有两三天就要过年了,我一时高兴,去买点食品自己作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