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三国全史:全两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可以任意诛杀大臣而不用必事先请示。
蜀汉的文武百官一直把诸葛亮送到成都郊外,大家回去了,还有一个人没走,他一直跟着诸葛亮前行。此人显然有话要说,但他特别能沉住气,走了数十里一直没吭声。
最后是诸葛亮倒忍不住了,对此人说:“咱们在一块共事多年,希望你能多提些良谋妙策。”见丞相催问,此人才慢慢说道:“南中依仗险远,长期以来不服我朝,即使现在把它攻破,后面还会继续反叛。将来明公如果倾国家之力去对付强贼曹魏,他们知道我们后方空虚,叛乱会来得更快。如果把他们全部杀了以绝后患,那又不符合仁义,而且这也不是仓促间可以做到的事。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希望明公能让他们心服!”
天下之事莫神于兵,莫巧于战,所以《孙子兵法》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胜于力战,但也难于力战,力战胜于一时,心战胜于长久。南中地处边陲,地域广大,长期以来都是南中各族的天下,在战场上打败他们或许容易,但要把这里牢牢守住就十分困难。此次南征如果一味用武,难免会杀戮过重,与南中各族的积怨不仅解不了,而且会越积越深,到那时即使军事上取得了成功,也难以保证南中的长治久安。所以,对此人提出的“心战”构想,诸葛亮十分赞成。
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是丞相府参军马谡,作为马良的弟弟,马谡一直深得诸葛亮的器重,诸葛亮认为他很有才干,对问题有独到见解,所以丞相府组建后就把他调到了身边,平时遇到问题就征询他的意见。诸葛亮与马谡经常在一起交谈,有时从白天一直谈到深夜。
马谡此次没有随征,但他一直在思考南中之战,他看到了此战的关键点,所以想向丞相禀明,或许因为还没有考虑成熟,因而没有马上说出来。他的建议启发了诸葛亮,诸葛亮在行军路上起草颁布了一份军令,作为此次南征的指导文件,这份《南中教》的命令只保留下来一句话:“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前半句出自《孙子兵法》,后半句是马谡建议的原话。“心战”的提出进一步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攻心”思想,也正好契合了眼前的这一仗。
后主建兴三年(225)夏天,诸葛亮率军来到泸水。
泸水即今天的金沙江,在它与岷江汇合处有一个地方叫僰道,即今四川省宜宾市,蜀汉大军进驻僰道附近,再往前就是叛军控制的南中了。提到诸葛亮征南中一般会想到孟获,以为孟获就是诸葛亮此次南征的唯一对手,其实当时的叛军有很多,孟获甚至算不上最重要的一支。
南中是个非常大的地理概念,包括今云南、贵州两省的全部以及四川省的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小部,秦时蜀地只设了益州郡,汉初增设了犍为郡,汉武帝又分设了牂牁郡、越巂郡、益州郡、朱提郡,汉明帝时增设了永昌郡。
当时这几个郡都有叛军,较为集中的地区有三路:
第一路是所谓的“夷王”高定元,他据守在越巂郡,郡治邛都,即今四川省西昌市,他的这个“夷王”是自封的,但他的实力也最大,越巂郡在南中的西北部,北与蜀郡相接,对成都的威胁最大。
第二路是汉昌郡太守雍闿,他的这个太守是孙权任命的,但汉昌郡有吕凯等人死守,他未能进入汉昌郡,而是占据着益州郡,该郡位于南中的中部,郡治在滇池,即今云南省晋宁县,与雍闿合盟的还有益州郡的夷人首领孟获。
第三路是原牂牁郡太守朱褒,他是刘备任命的郡太守,但也参与了叛乱,牂牁郡在南中的东部,今贵州省省会贵阳即在该郡,当时的郡治是且兰,在贵州省黄平县一带,这里是朱褒的大本营。
总的来说,叛军从西到东可以分为越巂郡、益州郡、牂牁郡这三路,主要有高定元、雍闿、孟获、朱褒四支人马,总兵力实在难以统计,他们占据要塞,依托原始山林,易守难攻。
在南中未叛乱前刘备设有庲降都督一职对其进行管理,蜀汉的都督一职权力很大,是刘备称帝后设立的新职务。益州刺史部作为东汉13个州之一,最早时下面设12个郡国。蜀汉立国前后随着机构的不断调整,郡国的数目大为增加,最多时达到了27个。在这种情况下,除益州刺史部外蜀汉还先后设置了庲降都督、江州都督、汉中都督等镇守边境的行政机构,从级别上说与益州相同,下面分别管辖着数目不等的郡国。汉中都督管辖汉中郡以及后来设置的武都郡,江州都督是李严镇守永安后设置的,下面管辖着巴郡以及后来设置的黔安郡、涪陵郡等;庲降都督下面所管理的郡较多,南中地区各郡都在它管辖范围内。
第一任庲降都督邓方已经去世了,李恢是第二任庲降都督,由刘备亲自任命,刘备还命他兼任交州刺史,当然只是遥领,此时交州已成为孙吴的地盘,李恢平时驻扎在平夷县,即今贵州省毕节市,他也被叛军围困,这段时间一直艰难地在南中一带坚持着,直到诸葛亮率大军到来。
诸葛亮对此次南征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根据史书记载,整个南征大军有10万人左右,除去其他地方的守备军,这已经是蜀汉能临时征调的全部机动部队了。
针对叛军的分布情况,诸葛亮在僰道附近也把大军分为三路:第一路由丞相府门下督马忠率领向西进军,直取牂牁郡的且兰,讨伐朱褒,是为东路军;第二路由庲降都督李恢率领由朱提郡向南直取益州郡,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任命原犍为郡太守王士为益州郡太守,协助李恢行动,是为中路军;第三路由安上沿泸水南下讨伐越巂郡的高定元,这一路叛军实力最强,所以诸葛亮亲自率领,同时任命一个叫龚禄的人为越巂郡太守一同行动,是为西路军。
,可以任意诛杀大臣而不用必事先请示。
蜀汉的文武百官一直把诸葛亮送到成都郊外,大家回去了,还有一个人没走,他一直跟着诸葛亮前行。此人显然有话要说,但他特别能沉住气,走了数十里一直没吭声。
最后是诸葛亮倒忍不住了,对此人说:“咱们在一块共事多年,希望你能多提些良谋妙策。”见丞相催问,此人才慢慢说道:“南中依仗险远,长期以来不服我朝,即使现在把它攻破,后面还会继续反叛。将来明公如果倾国家之力去对付强贼曹魏,他们知道我们后方空虚,叛乱会来得更快。如果把他们全部杀了以绝后患,那又不符合仁义,而且这也不是仓促间可以做到的事。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希望明公能让他们心服!”
天下之事莫神于兵,莫巧于战,所以《孙子兵法》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胜于力战,但也难于力战,力战胜于一时,心战胜于长久。南中地处边陲,地域广大,长期以来都是南中各族的天下,在战场上打败他们或许容易,但要把这里牢牢守住就十分困难。此次南征如果一味用武,难免会杀戮过重,与南中各族的积怨不仅解不了,而且会越积越深,到那时即使军事上取得了成功,也难以保证南中的长治久安。所以,对此人提出的“心战”构想,诸葛亮十分赞成。
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是丞相府参军马谡,作为马良的弟弟,马谡一直深得诸葛亮的器重,诸葛亮认为他很有才干,对问题有独到见解,所以丞相府组建后就把他调到了身边,平时遇到问题就征询他的意见。诸葛亮与马谡经常在一起交谈,有时从白天一直谈到深夜。
马谡此次没有随征,但他一直在思考南中之战,他看到了此战的关键点,所以想向丞相禀明,或许因为还没有考虑成熟,因而没有马上说出来。他的建议启发了诸葛亮,诸葛亮在行军路上起草颁布了一份军令,作为此次南征的指导文件,这份《南中教》的命令只保留下来一句话:“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前半句出自《孙子兵法》,后半句是马谡建议的原话。“心战”的提出进一步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攻心”思想,也正好契合了眼前的这一仗。
后主建兴三年(225)夏天,诸葛亮率军来到泸水。
泸水即今天的金沙江,在它与岷江汇合处有一个地方叫僰道,即今四川省宜宾市,蜀汉大军进驻僰道附近,再往前就是叛军控制的南中了。提到诸葛亮征南中一般会想到孟获,以为孟获就是诸葛亮此次南征的唯一对手,其实当时的叛军有很多,孟获甚至算不上最重要的一支。
南中是个非常大的地理概念,包括今云南、贵州两省的全部以及四川省的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小部,秦时蜀地只设了益州郡,汉初增设了犍为郡,汉武帝又分设了牂牁郡、越巂郡、益州郡、朱提郡,汉明帝时增设了永昌郡。
当时这几个郡都有叛军,较为集中的地区有三路:
第一路是所谓的“夷王”高定元,他据守在越巂郡,郡治邛都,即今四川省西昌市,他的这个“夷王”是自封的,但他的实力也最大,越巂郡在南中的西北部,北与蜀郡相接,对成都的威胁最大。
第二路是汉昌郡太守雍闿,他的这个太守是孙权任命的,但汉昌郡有吕凯等人死守,他未能进入汉昌郡,而是占据着益州郡,该郡位于南中的中部,郡治在滇池,即今云南省晋宁县,与雍闿合盟的还有益州郡的夷人首领孟获。
第三路是原牂牁郡太守朱褒,他是刘备任命的郡太守,但也参与了叛乱,牂牁郡在南中的东部,今贵州省省会贵阳即在该郡,当时的郡治是且兰,在贵州省黄平县一带,这里是朱褒的大本营。
总的来说,叛军从西到东可以分为越巂郡、益州郡、牂牁郡这三路,主要有高定元、雍闿、孟获、朱褒四支人马,总兵力实在难以统计,他们占据要塞,依托原始山林,易守难攻。
在南中未叛乱前刘备设有庲降都督一职对其进行管理,蜀汉的都督一职权力很大,是刘备称帝后设立的新职务。益州刺史部作为东汉13个州之一,最早时下面设12个郡国。蜀汉立国前后随着机构的不断调整,郡国的数目大为增加,最多时达到了27个。在这种情况下,除益州刺史部外蜀汉还先后设置了庲降都督、江州都督、汉中都督等镇守边境的行政机构,从级别上说与益州相同,下面分别管辖着数目不等的郡国。汉中都督管辖汉中郡以及后来设置的武都郡,江州都督是李严镇守永安后设置的,下面管辖着巴郡以及后来设置的黔安郡、涪陵郡等;庲降都督下面所管理的郡较多,南中地区各郡都在它管辖范围内。
第一任庲降都督邓方已经去世了,李恢是第二任庲降都督,由刘备亲自任命,刘备还命他兼任交州刺史,当然只是遥领,此时交州已成为孙吴的地盘,李恢平时驻扎在平夷县,即今贵州省毕节市,他也被叛军围困,这段时间一直艰难地在南中一带坚持着,直到诸葛亮率大军到来。
诸葛亮对此次南征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根据史书记载,整个南征大军有10万人左右,除去其他地方的守备军,这已经是蜀汉能临时征调的全部机动部队了。
针对叛军的分布情况,诸葛亮在僰道附近也把大军分为三路:第一路由丞相府门下督马忠率领向西进军,直取牂牁郡的且兰,讨伐朱褒,是为东路军;第二路由庲降都督李恢率领由朱提郡向南直取益州郡,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任命原犍为郡太守王士为益州郡太守,协助李恢行动,是为中路军;第三路由安上沿泸水南下讨伐越巂郡的高定元,这一路叛军实力最强,所以诸葛亮亲自率领,同时任命一个叫龚禄的人为越巂郡太守一同行动,是为西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