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www.qingdouxsw.com,摄政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赵俊臣好似被逼不过,又犹豫了片刻,吊足了德庆皇帝的好奇,终于说道:“只不过,太子对唐朝如此推崇,未免有些厚古薄今了,依臣看来,古往今来,最强盛的朝代,莫过于咱们大明朝了,而事易时移,环境不同,我大明也未必处处都要向李唐学习。至于那唐太宗,固然算得上是明君,但若说是圣君,却还差得远。要臣来说,古往今来,能称为‘圣君’的帝王,亦不过三位,而且还皆在我大明朝。”
听赵俊臣这么说,皇子书堂上,无论德庆皇帝还是诸皇子,皆是一楞。
要知道,唐朝与唐太宗,经过儒家近千年的诸般渲染,早已成为了历朝历代以及历任帝王的一个标杆,能与之相并肩已是莫大的荣誉,妄言超过,不说叛经离道,但也足以让一些儒生骂人了。
更何况,明朝这些年来究竟是什么情况,怕是德庆皇帝,也是心中清楚。
所以,德庆皇帝听赵俊臣此言,以为赵俊臣又在拍马屁,摇头失笑道:“哦?说说你的道理,若是说不出道理来,朕虽说不怪罪,但这般言论传了出去,你怕也要被人笑话。”
赵俊臣却一脸的坦然,说道:“陛下,臣自然不会妄言,依臣看来,我大明之强盛富裕,却是强于大唐。即无汉唐之和亲,又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能做到这一点的,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除了我大明朝,又有哪个朝代能做到?仅此一点,足以说明我大明之强盛,远强于其他朝代。”
见赵俊臣竟然真能说出道理,德庆皇帝一愣后,愈加的感兴趣了,点头示意赵俊臣继续说下去。
赵俊臣有意无意的看了朱和堉一眼后,继续说道:“至于太子殿下把唐太宗视为圣君,更是不可,圣君圣君,既然带个‘圣’字,就必须要完美无瑕才可,唐太宗固然有治国能耐,但要说人品嘛,唐太宗有玄武门之变,杀兄屠弟,抢兄嫂占弟媳,更是逼父退位,五德不全,又如何称的上是一个‘圣’字?要臣来说,太子殿下对其过于推崇,却不是好事,其治国手段学学即可,对其性子作为,却要有所选择。李家后人就是因为过于推崇唐太宗,结果其后百余年之间,妻夺夫位,子夺父位,弟夺兄位,宫廷政变,遍目皆是,政局不稳,亦是李唐衰落的根本原因之一。”
听赵俊臣这么说,朱和堉只觉得要气炸了胸膛,他之前之所以提及唐太宗,就说的是唐太宗的理政治国的手段,但到了赵俊臣嘴里,竟是牵扯到了玄武门之变,好似在这一点上他也要学习唐太宗一般。
另一边,德庆皇帝却点了点头,看了朱和堉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赵爱卿说的确实有理,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乱了五伦,李唐的皇位更迭,阴谋不断,混乱不堪,未尝没有唐太宗的原因。由此可见,皇家之人,当谨守五德,为世人与后人榜样,只有如此,才可江山稳固,累世长存。”
听德庆皇帝这么说,诸皇子自然连忙起身称是,朱和堉虽然有心反驳赵俊臣之言,但因为德庆皇帝这一番话,却也错过了时机。
而德庆皇帝让众人落座之后,又向赵俊臣问道:“既然在你眼中,连唐太宗都算不上圣君,又有何人是圣君?”
赵俊臣笑着答道:“陛下,正如臣之前所说,古往今来,所谓圣君,不过三位,亦皆在我大明朝,第一位圣君,自然是我朝太祖,其驱走蛮夷,建汉家江山,有‘洪武之治’,文治武功,自可称得上是圣君;第二位圣君,则是先皇,其勤政,前古未有,其爱民,少有人及,拨乱反正,维护大明江山,百姓受惠,亦可称得上是圣君。”
听赵俊臣这么说,任谁也知道最后一位圣君是谁了。但德庆皇帝还是一副不知道的样子,问道:“哦,太祖和先帝自然称得上是圣君,那第三位圣君又是何人?”
虽然神色自然,但赵俊臣依然能从德庆皇帝脸上看出一丝期待之色。
赵俊臣身为百官与百姓眼中的“弄臣”,在这个时候自然不会让德庆皇帝失望。
“至于第三位圣君,自然是陛下您了。”赵俊臣说话时一脸的正色,毫不迟疑:“陛下您在位三十余年,中枢政局稳定,君臣和谐,由此而江山稳固,前所未有。正所谓‘宁当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话虽然简陋,但也足以说明百姓的心声,陛下您稳定江山三十余年,毫无混乱,对百姓而言,却是比任何惠民之策都受惠的多,既然如此,陛下您不是圣君,又有何人是圣君?”
随着赵俊臣的话声落下,德庆皇帝哈哈一笑,连连摆手道:“俊臣你又挑拣好听话说了,朕何德何能,又如何可以与太祖先皇并称圣君?这样的话,下次切不可再说。”
虽然德庆皇帝拒绝了赵俊臣的圣君赞誉,但任谁都能看出他的心情舒畅。
“这只是臣的真心之言,怎是挑拣好听的说,陛下您又冤枉臣了。”
赵俊臣说话之间,趁机向着诸皇子看去,不出意料,朱和堉目光冰冷,正恨恨的瞪着他,除此之外,其余皇子,皆是垂首不语,根本不敢参合赵俊臣与朱和堉的明争暗斗。
而就在赵俊臣准备收回目光的时候,坐在德庆皇帝身后的一位皇子,突然抬头看了赵俊臣一眼,见赵俊臣亦正向他看来,竟是友善一笑,并微微点头示意,然后又垂下了头,不再有任何表示,好似与其他皇子一般不敢招惹是非。
见到这位皇子竟是向自己表露善意,赵俊臣不由一愣,向着他细细打量,却见这位皇子面容与朱和堉有着七八分相似,只是相比较朱和堉的刚正,此人的气质要阴柔一些,而且身体单薄,面色苍白,病怏怏的。
“这个人,应该是朱和堉的同母亲弟,七皇子朱和坚了,听说他体弱多病,虽说早就到了封王离京的日子,但因为身体的原因一直拖着……”
这般想着,赵俊臣眼里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
却说那朱和堉,对德庆皇帝今日的考校早有准备,以唐太宗举例,只是为了劝谏德庆皇帝亲贤臣远小人,本是好意,却没想到赵俊臣突然参与了进来,不仅抢走了风头,不顾廉耻的大拍德庆皇帝马屁,更是利用朱和堉的好意反咬了朱和堉一口。
想到德庆皇帝之前那意味深长的告诫,显然受了赵俊臣的挑拨,朱和堉就按耐不住心中恨意。
所以,待赵俊臣的话声落下后,朱和堉已是开始了自己的反击,突然开口道:“父皇,赵尚书不愧是状元之才,这番评断,确实引人深思。儿臣看父皇今日兴致颇高,不若趁着兴头,再评点一下历朝历代的贤臣与奸臣如何?”
听朱和堉这么说,赵俊臣心中一凛,知道朱和堉这是在针对自己了,倒也不畏惧,只是集中精神准备应付。
然而,德庆皇帝刚准备说些什么,之前曾向赵俊臣表露善意的朱和坚,突然大声咳嗽起来,身体剧烈颤抖着,脸上涌起一层病态的红润。
见朱和坚这般模样,众人大惊,朱和堉对他这位亲弟弟更是重视异常,再也顾不得其他,连忙来到朱和坚身后,抚拍着朱和坚的背部,同时焦急的大声说道:“御医,快叫御医来。”
一时间,再也没人顾得上考校学问了,皇子学堂内,乱成了一团。
混乱之中,赵俊臣紧紧跟在德庆皇帝身边,来到朱和坚的身旁,同样是一脸的担忧之色,只是打量着朱和坚的时候,眼中的神色,满是若有所思。
联系到之前朱和坚刚刚才向赵俊臣表露善意,他这发病的时间,打断了朱和堉的反击,也太过巧合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sp;赵俊臣好似被逼不过,又犹豫了片刻,吊足了德庆皇帝的好奇,终于说道:“只不过,太子对唐朝如此推崇,未免有些厚古薄今了,依臣看来,古往今来,最强盛的朝代,莫过于咱们大明朝了,而事易时移,环境不同,我大明也未必处处都要向李唐学习。至于那唐太宗,固然算得上是明君,但若说是圣君,却还差得远。要臣来说,古往今来,能称为‘圣君’的帝王,亦不过三位,而且还皆在我大明朝。”
听赵俊臣这么说,皇子书堂上,无论德庆皇帝还是诸皇子,皆是一楞。
要知道,唐朝与唐太宗,经过儒家近千年的诸般渲染,早已成为了历朝历代以及历任帝王的一个标杆,能与之相并肩已是莫大的荣誉,妄言超过,不说叛经离道,但也足以让一些儒生骂人了。
更何况,明朝这些年来究竟是什么情况,怕是德庆皇帝,也是心中清楚。
所以,德庆皇帝听赵俊臣此言,以为赵俊臣又在拍马屁,摇头失笑道:“哦?说说你的道理,若是说不出道理来,朕虽说不怪罪,但这般言论传了出去,你怕也要被人笑话。”
赵俊臣却一脸的坦然,说道:“陛下,臣自然不会妄言,依臣看来,我大明之强盛富裕,却是强于大唐。即无汉唐之和亲,又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能做到这一点的,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除了我大明朝,又有哪个朝代能做到?仅此一点,足以说明我大明之强盛,远强于其他朝代。”
见赵俊臣竟然真能说出道理,德庆皇帝一愣后,愈加的感兴趣了,点头示意赵俊臣继续说下去。
赵俊臣有意无意的看了朱和堉一眼后,继续说道:“至于太子殿下把唐太宗视为圣君,更是不可,圣君圣君,既然带个‘圣’字,就必须要完美无瑕才可,唐太宗固然有治国能耐,但要说人品嘛,唐太宗有玄武门之变,杀兄屠弟,抢兄嫂占弟媳,更是逼父退位,五德不全,又如何称的上是一个‘圣’字?要臣来说,太子殿下对其过于推崇,却不是好事,其治国手段学学即可,对其性子作为,却要有所选择。李家后人就是因为过于推崇唐太宗,结果其后百余年之间,妻夺夫位,子夺父位,弟夺兄位,宫廷政变,遍目皆是,政局不稳,亦是李唐衰落的根本原因之一。”
听赵俊臣这么说,朱和堉只觉得要气炸了胸膛,他之前之所以提及唐太宗,就说的是唐太宗的理政治国的手段,但到了赵俊臣嘴里,竟是牵扯到了玄武门之变,好似在这一点上他也要学习唐太宗一般。
另一边,德庆皇帝却点了点头,看了朱和堉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赵爱卿说的确实有理,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乱了五伦,李唐的皇位更迭,阴谋不断,混乱不堪,未尝没有唐太宗的原因。由此可见,皇家之人,当谨守五德,为世人与后人榜样,只有如此,才可江山稳固,累世长存。”
听德庆皇帝这么说,诸皇子自然连忙起身称是,朱和堉虽然有心反驳赵俊臣之言,但因为德庆皇帝这一番话,却也错过了时机。
而德庆皇帝让众人落座之后,又向赵俊臣问道:“既然在你眼中,连唐太宗都算不上圣君,又有何人是圣君?”
赵俊臣笑着答道:“陛下,正如臣之前所说,古往今来,所谓圣君,不过三位,亦皆在我大明朝,第一位圣君,自然是我朝太祖,其驱走蛮夷,建汉家江山,有‘洪武之治’,文治武功,自可称得上是圣君;第二位圣君,则是先皇,其勤政,前古未有,其爱民,少有人及,拨乱反正,维护大明江山,百姓受惠,亦可称得上是圣君。”
听赵俊臣这么说,任谁也知道最后一位圣君是谁了。但德庆皇帝还是一副不知道的样子,问道:“哦,太祖和先帝自然称得上是圣君,那第三位圣君又是何人?”
虽然神色自然,但赵俊臣依然能从德庆皇帝脸上看出一丝期待之色。
赵俊臣身为百官与百姓眼中的“弄臣”,在这个时候自然不会让德庆皇帝失望。
“至于第三位圣君,自然是陛下您了。”赵俊臣说话时一脸的正色,毫不迟疑:“陛下您在位三十余年,中枢政局稳定,君臣和谐,由此而江山稳固,前所未有。正所谓‘宁当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话虽然简陋,但也足以说明百姓的心声,陛下您稳定江山三十余年,毫无混乱,对百姓而言,却是比任何惠民之策都受惠的多,既然如此,陛下您不是圣君,又有何人是圣君?”
随着赵俊臣的话声落下,德庆皇帝哈哈一笑,连连摆手道:“俊臣你又挑拣好听话说了,朕何德何能,又如何可以与太祖先皇并称圣君?这样的话,下次切不可再说。”
虽然德庆皇帝拒绝了赵俊臣的圣君赞誉,但任谁都能看出他的心情舒畅。
“这只是臣的真心之言,怎是挑拣好听的说,陛下您又冤枉臣了。”
赵俊臣说话之间,趁机向着诸皇子看去,不出意料,朱和堉目光冰冷,正恨恨的瞪着他,除此之外,其余皇子,皆是垂首不语,根本不敢参合赵俊臣与朱和堉的明争暗斗。
而就在赵俊臣准备收回目光的时候,坐在德庆皇帝身后的一位皇子,突然抬头看了赵俊臣一眼,见赵俊臣亦正向他看来,竟是友善一笑,并微微点头示意,然后又垂下了头,不再有任何表示,好似与其他皇子一般不敢招惹是非。
见到这位皇子竟是向自己表露善意,赵俊臣不由一愣,向着他细细打量,却见这位皇子面容与朱和堉有着七八分相似,只是相比较朱和堉的刚正,此人的气质要阴柔一些,而且身体单薄,面色苍白,病怏怏的。
“这个人,应该是朱和堉的同母亲弟,七皇子朱和坚了,听说他体弱多病,虽说早就到了封王离京的日子,但因为身体的原因一直拖着……”
这般想着,赵俊臣眼里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
却说那朱和堉,对德庆皇帝今日的考校早有准备,以唐太宗举例,只是为了劝谏德庆皇帝亲贤臣远小人,本是好意,却没想到赵俊臣突然参与了进来,不仅抢走了风头,不顾廉耻的大拍德庆皇帝马屁,更是利用朱和堉的好意反咬了朱和堉一口。
想到德庆皇帝之前那意味深长的告诫,显然受了赵俊臣的挑拨,朱和堉就按耐不住心中恨意。
所以,待赵俊臣的话声落下后,朱和堉已是开始了自己的反击,突然开口道:“父皇,赵尚书不愧是状元之才,这番评断,确实引人深思。儿臣看父皇今日兴致颇高,不若趁着兴头,再评点一下历朝历代的贤臣与奸臣如何?”
听朱和堉这么说,赵俊臣心中一凛,知道朱和堉这是在针对自己了,倒也不畏惧,只是集中精神准备应付。
然而,德庆皇帝刚准备说些什么,之前曾向赵俊臣表露善意的朱和坚,突然大声咳嗽起来,身体剧烈颤抖着,脸上涌起一层病态的红润。
见朱和坚这般模样,众人大惊,朱和堉对他这位亲弟弟更是重视异常,再也顾不得其他,连忙来到朱和坚身后,抚拍着朱和坚的背部,同时焦急的大声说道:“御医,快叫御医来。”
一时间,再也没人顾得上考校学问了,皇子学堂内,乱成了一团。
混乱之中,赵俊臣紧紧跟在德庆皇帝身边,来到朱和坚的身旁,同样是一脸的担忧之色,只是打量着朱和坚的时候,眼中的神色,满是若有所思。
联系到之前朱和坚刚刚才向赵俊臣表露善意,他这发病的时间,打断了朱和堉的反击,也太过巧合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