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江湖十九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丁素月姐姐的故事曲折离奇,但听完之后,我对某些疑问豁然开朗。仔细回想起来,难怪她在棋子山掐我的脖子,对凌子丰说我知道那物事的下落,原来是老樵夫的孙子曾在秋泥岭见到过,凌子丰大概也听说了,于是就拿我临时顶缸。
罢了,我打算不再予以计较,毕竟被美女姐姐掐脖子也并非什么丑事,换了一般的人,恐怕还享受不到此等特殊的待遇,何况她也不是故意的。
我小人有大量,胸怀远志,虚怀若谷。一想到自己是如此的宽宏大量,于是我禁不住自我陶醉了,最终又一次达到了心情爽朗的境界。
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事情,是一串疑窦从生的悬案。这是我和丁素月将所有的经历见闻向济尘大师毫无保留的进行汇报之后,再由他逐条详加分析,最终总结整理出来。
大抵我当时绝对没有那么高水准,我只会埋怨自己生得不是时候,如果适逢大唐盛世,有那个狄仁杰狄神探在此,也不必在这里煞费脑筋,百思不得其解了。
先不赘述我的这些荒唐无用的念头,还是看看济尘大师的分析结果。
悬疑之一,真正的“笔落惊风”韩孟远是否还活在世上?根据济尘大师的推断,即使韩孟远活着,恐怕也不会轻易现身。为甚么这样说?接着,济尘为我和丁素月讲述了一则颇为离奇的江湖往事:
铁笔门原本只是江湖上的普通帮派,地处甘肃边地。二十年前,掌门人范少胡热衷功名,终于投靠朝廷,很快立了功,升至参将,后来随军去了山西大同,专门抵御蒙古蛮子。
韩孟远则是范少胡的师弟,但若论武功还更胜一筹,算的得上江湖二流好手。范少胡金盆洗手之后,本想让师弟韩孟远接替掌门,然而韩孟远不愿意,他对这位师兄追逐功名的举动大为恼火,一气之下,不由心灰意冷,也撒手不管了,便远走他乡。
铁笔门的人才本就凋零,其门人又大多随着范少胡而去。如此以来,铁笔门算是名存实亡,渐渐淡出江湖。
(在这里发表一下个人感受。我当时听到此处,倒是觉得认为韩孟远先生很不理智,他只知道闲云野鹤、自我清高,其实当官不是挺好的么?参将啊,在我大明王朝的武官里头,地位仅次于总兵、副总兵,这名头听说还是很风光的,也还算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后来,韩孟远漫游到了南京,从一位垂死的老者那里无意中得到了建文帝的藏宝图。建文帝即是朱允炆,永乐帝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攻下南京城后,他便下落不明。但建文帝为人精明,不甘心江山旁落,意欲东山再起,故将宫中的金银财宝都事先搬走,藏于一处极为隐密的地方,以备日后起兵招募之用。
韩孟远能得到宝图实属偶然,只因当时这件事情无人知晓,所以他仍旧如往常一般在江湖上行走。但是不久之后,风声还是泄漏了。
问题是老者已经死了,消息怎的还会泄露?是的,死人不会说话的,谁也没有想到,泄露天机的竟是那老者生前养的一只八哥。
发现这个秘密的是海沙帮前任帮主陈大通,他那时恰巧去南京办事,随身带着几个属下。在回来的路上,就在钟山脚下的一个草亭里歇脚。当时周遭四望无人,却听见有人在树枝上大声说话,象在吟咏诗句,抬头看见一只八哥在那里说:“笔落惊风藏宝图”。
陈大通以为上天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要借留鸟雀之舌送一套富贵,便去捉那鸟儿。那只八哥却飞得不快,拼命往林子里逃去,陈大通带着一群人就在后面锲而不舍地追赶。忽然,那只八哥轻轻的在一座坟头落了下来,陈大通的属下都大吃一惊,恐怕遇上野鬼索命,转身就想要逃走,陈大通毕竟胆大心细,随即喝住众人。
只见那是一座新起的坟墓,立着青石墓碑,上面写着:“金陵严公之墓”。于是,陈大通猜想这只八哥是墓中所葬死者的生前遗留之物。毕竟事情关系到甚么藏宝图,他见此处人烟罕至,贪念陡生,顾不得甚么人伦道义,便指挥下属们去掘开那座坟墓。
众人发现墓中死者是一个枯瘦的老者,形貌极老,约莫八、九十岁年纪,搜索之下发现竟然是个太监,却没有发现什么藏宝图,只有一枚“文华殿值”铁牌藏纳于鞋底。
文华殿乃大明南京皇城众殿之一,焚毁于靖难之变。据史书记述,建文帝在宫中****,永乐帝命人清理残址,并未发现建文帝的遗骸,民间遂流有建文帝逃逸的传说。
其时距离靖难之变,已经过了将近八十年,倘若这位太监是十几岁之时遭遇靖难之变,从皇宫逃逸出来,然后一直活到那时才寿终正寝,那么与墓中所见的情况正好契合。
>
丁素月姐姐的故事曲折离奇,但听完之后,我对某些疑问豁然开朗。仔细回想起来,难怪她在棋子山掐我的脖子,对凌子丰说我知道那物事的下落,原来是老樵夫的孙子曾在秋泥岭见到过,凌子丰大概也听说了,于是就拿我临时顶缸。
罢了,我打算不再予以计较,毕竟被美女姐姐掐脖子也并非什么丑事,换了一般的人,恐怕还享受不到此等特殊的待遇,何况她也不是故意的。
我小人有大量,胸怀远志,虚怀若谷。一想到自己是如此的宽宏大量,于是我禁不住自我陶醉了,最终又一次达到了心情爽朗的境界。
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事情,是一串疑窦从生的悬案。这是我和丁素月将所有的经历见闻向济尘大师毫无保留的进行汇报之后,再由他逐条详加分析,最终总结整理出来。
大抵我当时绝对没有那么高水准,我只会埋怨自己生得不是时候,如果适逢大唐盛世,有那个狄仁杰狄神探在此,也不必在这里煞费脑筋,百思不得其解了。
先不赘述我的这些荒唐无用的念头,还是看看济尘大师的分析结果。
悬疑之一,真正的“笔落惊风”韩孟远是否还活在世上?根据济尘大师的推断,即使韩孟远活着,恐怕也不会轻易现身。为甚么这样说?接着,济尘为我和丁素月讲述了一则颇为离奇的江湖往事:
铁笔门原本只是江湖上的普通帮派,地处甘肃边地。二十年前,掌门人范少胡热衷功名,终于投靠朝廷,很快立了功,升至参将,后来随军去了山西大同,专门抵御蒙古蛮子。
韩孟远则是范少胡的师弟,但若论武功还更胜一筹,算的得上江湖二流好手。范少胡金盆洗手之后,本想让师弟韩孟远接替掌门,然而韩孟远不愿意,他对这位师兄追逐功名的举动大为恼火,一气之下,不由心灰意冷,也撒手不管了,便远走他乡。
铁笔门的人才本就凋零,其门人又大多随着范少胡而去。如此以来,铁笔门算是名存实亡,渐渐淡出江湖。
(在这里发表一下个人感受。我当时听到此处,倒是觉得认为韩孟远先生很不理智,他只知道闲云野鹤、自我清高,其实当官不是挺好的么?参将啊,在我大明王朝的武官里头,地位仅次于总兵、副总兵,这名头听说还是很风光的,也还算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后来,韩孟远漫游到了南京,从一位垂死的老者那里无意中得到了建文帝的藏宝图。建文帝即是朱允炆,永乐帝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攻下南京城后,他便下落不明。但建文帝为人精明,不甘心江山旁落,意欲东山再起,故将宫中的金银财宝都事先搬走,藏于一处极为隐密的地方,以备日后起兵招募之用。
韩孟远能得到宝图实属偶然,只因当时这件事情无人知晓,所以他仍旧如往常一般在江湖上行走。但是不久之后,风声还是泄漏了。
问题是老者已经死了,消息怎的还会泄露?是的,死人不会说话的,谁也没有想到,泄露天机的竟是那老者生前养的一只八哥。
发现这个秘密的是海沙帮前任帮主陈大通,他那时恰巧去南京办事,随身带着几个属下。在回来的路上,就在钟山脚下的一个草亭里歇脚。当时周遭四望无人,却听见有人在树枝上大声说话,象在吟咏诗句,抬头看见一只八哥在那里说:“笔落惊风藏宝图”。
陈大通以为上天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要借留鸟雀之舌送一套富贵,便去捉那鸟儿。那只八哥却飞得不快,拼命往林子里逃去,陈大通带着一群人就在后面锲而不舍地追赶。忽然,那只八哥轻轻的在一座坟头落了下来,陈大通的属下都大吃一惊,恐怕遇上野鬼索命,转身就想要逃走,陈大通毕竟胆大心细,随即喝住众人。
只见那是一座新起的坟墓,立着青石墓碑,上面写着:“金陵严公之墓”。于是,陈大通猜想这只八哥是墓中所葬死者的生前遗留之物。毕竟事情关系到甚么藏宝图,他见此处人烟罕至,贪念陡生,顾不得甚么人伦道义,便指挥下属们去掘开那座坟墓。
众人发现墓中死者是一个枯瘦的老者,形貌极老,约莫八、九十岁年纪,搜索之下发现竟然是个太监,却没有发现什么藏宝图,只有一枚“文华殿值”铁牌藏纳于鞋底。
文华殿乃大明南京皇城众殿之一,焚毁于靖难之变。据史书记述,建文帝在宫中****,永乐帝命人清理残址,并未发现建文帝的遗骸,民间遂流有建文帝逃逸的传说。
其时距离靖难之变,已经过了将近八十年,倘若这位太监是十几岁之时遭遇靖难之变,从皇宫逃逸出来,然后一直活到那时才寿终正寝,那么与墓中所见的情况正好契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