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网 qingdouxsw.com,汉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兵法有云:外无必救之兵,则内无必守之城。
这是刘鼎要亲自到舒州的主要原因。
霍山县的东边,已经被淮西军完全封锁,根本不可能输入物资,还要时时刻刻防止淮西军的西侵。而北面,是光州清淮军的地盘,刘鼎杀了孙雁昊以后,鹰扬军和光州清淮军是完全断绝了来往,而且就算双方修复了关系,物资运输要经过金寨地区,金寨附近皆是崇山峻岭,道路曲折崎岖,难度很大。西方,是大别山的主要山岭所在,山峦叠嶂,云岭起伏,想要从中开辟一条货物运输通道,难比登天。
因此,霍山县唯一能够输入物资的方向,就是南方。南边的舒州地区,濒临长江,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人口众多,舒州下辖的五个县:桐城、怀宁、太湖、宿松、望江,全部都是望县,难得的是,这些地区因为位置上的原因,很少受到战火的洗礼,生产生活秩序都比较正常。尽管现在的中原地区已经是一片的糜烂,这片鱼米之乡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物资。
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鹰扬军的后勤大总管鱼多均都是利用以前尤家和缪家留下的关系,不断从舒州地区买入粮食和其他物资。舒州地区盛产粮食、棉花、鱼类,后两者并不是鹰扬军需要的,前者却是鹰扬军的必须,尽管价格有些高,但是货源还是很有保证的,官府管制的也不是十分严格。舒州有部分粮食商人的服务态度还很好,愿意承担送货上门的费用。
然而,这项工作在九月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势对鹰扬军十分不利。九月底,淮西军的前锋大将马殷攻陷了庐江,随后不久,淮西军另外一名大将孙儒攻占了桐城,兵锋直指舒州的心脏地区,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桐城,原来叫做同安,距离舒州治所所在地怀宁不到两百里,安史之乱以后,因为“安”字犯了忌讳,因此改名叫作桐城,是舒州的东北方门户。
桐城的失陷,让整个舒州地区一片的风声鹤唳,当地人民大量的出逃,纷纷涌入怀宁、太湖、宿松、望江等县,加剧了当地的负担,使得当地的粮食消耗大大增加,同时官府也积极备战,加强了对粮食的控制,严禁私自买卖粮食。舒州刺史王博已经贴出告示,凡是私自贩卖粮食的,无论士农工商,一律严惩。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们出逃不打紧,却直接影响了霍山县的货物输入。没有了舒州输送过来的粮食,霍山县根本不可能维持,就算鹰扬军手中握有相当数量的现钱,也无法从其他渠道购买到物资。十税一的政策,根本不能自给自足,但是废除十税一的政策,影响甚大,连当初反对激烈的卢观影都觉得比较冒险。
“当务之急,就是要舒州当地稳定下来,保持和我们的良好关系。”这是在出发之前,刘鼎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反复强调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刘鼎决定尽快赶赴舒州,见机行事。经过仔细的商议,大家都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和舒州的上层人物打好关系,甚至是安插自己的人,才能始终维持这条贸易通道的畅通。
鬼雨都战士当然是形影不离的,他们就是刘鼎的牙兵,是刘鼎的私人护卫。为了保证此行的安全,鬼雨都战士几乎是武装到了牙齿,就差没有携带盔甲了。自从鬼雨都正式成立以后,刘鼎就没日没夜地训练他们,即使在这样行军的过程中也不放过,他们所经过的地方,都是森林地带,刚好可以训练他们的丛林战经验,一群丛林雏鹰慢慢的成长起来。
黎霏嫣当然也不会离开刘鼎的身边,只要离开刘鼎的身边,安全感就要大大的降低,天知道修罗殿会采取什么方式来报复她。刘鼎其实也需要她,只有她才对舒州地区的大体情况比较了解。鹰扬军的情报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大部分的情报都是之前的,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刘鼎暂时还没有解决的办法。
现在的霍山县,在军事角度上来讲,暂时是安全的,淮西军暂时没有攻击霍山县的意图,因为他们的重点还是集中在庐州地区。原本淮西军以为很快就会横扫保信军,但是保信军在淮南军的直接增援下,死死守住了庐州,让淮西军的速战速决方针彻底的失败,淮西军不得不调整了进攻方案,投入更多的人员,更多的物资,并且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鹰扬军将军营安扎在走马岗地区,可以直接拦截淮西军进入霍山县。利用地形上的优势,鹰扬军完全可以将淮西军的进攻速度大大的拖延下来,等待刘鼎从舒州回援。鹰扬军驻扎在走马岗的兵力,达到了空前的三百人,配备了大量的箭镞,为了增加箭镞的杀伤力,不但全部更换了精钢做的箭头,而且还在部分箭头上涂抹了见血封喉的毒药。
随行的,还有那天鼓动刘鼎和裴凝紫跳舞的胖嘟嘟的商贾,这个胖子叫做顾琦方,是江东顾家的人。江东顾家也是江南的豪门大户,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现在逐渐的中落了,他们人口比较散,相互间的联系不强,家族子弟做什么行当的都有,好像顾琦方这样,读书没有出路,于是出来经商的,乃是家族中最不出色的一类人。
顾琦方不是跟随他们同时出发的,而且提前两天就出发了,这家伙实在太胖了,一路上都是气喘吁吁的,山路也不是很好走,他身边的随从常常要抬着他前进,自然累得不轻。虽然提前出发了两天,最后还是被刘鼎他们追上了,于是大家就集合到一起,原来他也是要到舒州去的,不过他只是路过舒州,跟着就要渡江到洪州去。顾琦方虽然胖乎乎的,不过走南闯北,见识的确不少,说起天下的人文故事,路上倒不寂寞。
行了两天,到了天柱山。
顾琦方提议,到三祖寺去瞻仰瞻仰,同时品尝天柱山的名茶“天柱剑毫”。
刘鼎想了想,欣然同意了。
天柱山是霍山县附近最有名的山峰,一千年前,汉武帝刘彻曾经登临天柱山,并且封号“南岳”,这个称号直到唐代开国时候才被衡山抢走,但是天柱山已经因此而名声在外,唐代很多名人都曾经登临天柱山,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不过刘鼎对此毫无了解。此外,天柱山还有“万岁山”的称号,据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天柱山设台祭岳,敕封天柱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又将此山称为万岁山。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依然保持着超然的地位。
根据顾琦方的介绍,天柱山虽然失却了“南岳”的头衔,但是在有唐一代,还是很有地位的,道家将其列为第十四洞天、五十七福地。天柱山上的三祖寺,乃是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之一,传说中佛家三祖僧璨大师曾在此弘扬佛法,寺院有一座觉寂塔,非常有名,凡是名人到此,必然要上觉寂塔瞻仰一番。
民间传说,昔日左慈就是在此成仙,因此又吸引了不少有志于修道炼丹的人,他们在树林间出没,采摘春花秋露,炼制仙丹,在玄宗时期盛极一时,甚至溪水都为之断绝。后来时势动荡,仙丹不再吃香,这类人才渐渐的少了踪影,不过仍未绝迹,淮南军节度使高骈府上的道士吕用之,当初就是在天柱山修道炼丹的,现在这里还保存着他当年餐风饮露时的茅棚,每逢道家节日,吕用之还煞有其事的派人回来举行仪式。
顾琦方出身江南顾家,虽然屡试不第,但是文学才华还是很有底子的,也不管刘鼎听得懂还是听不懂,一股脑儿的将相关的文人佳句描述出来。对于天柱山,大诗人李白有诗曰:“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白居易也有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形象的描述出天柱山的险要。
民间统计,天柱山有四十二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天柱山志》称其“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然景色之奇崛,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一行人上得山来,但见树木清幽,山路曲折,别有洞天,不知不觉间,却已经到了三祖寺。
普通游人上山,一般都是从南大门经过野人寨上去,但是刘鼎他们是从北面而来,山路虽然难走了不少,道路却是近了。今天三祖寺并没有什么游人,门口也只有两个小沙弥在打扫庭院,三祖寺的庙墙已经相当残旧,地上的青砖多处开裂却没有弥补,远观觉寂塔也是神采暗淡,显然和盛世时期相差甚远。三祖寺僧侣不足二十人,刘鼎带了足足四十人上山,反而压倒了主人家了。那两个小沙弥本来是要上来迎接的,可是看到刘鼎身边的人面色不善,而且都携带兵器,抽搐着不敢上来,有一个急急忙忙到里面报告知客僧去了。
顾琦方显然来过三祖寺很多次,熟门熟路,自顾自的进了庙门,和知客僧说清楚情况,那知客僧才稍稍放下心来,派出四个小沙弥来安顿招呼他们,就在最前面的空地上坐下来,那空地摆了很多石桌石椅,尽管有些破旧,却也恰到好处。
刘鼎从来不到佛门寺庙里面去参拜,因此这次也没有进去,就在外面坐了下来,放眼看看四周,但见四周树林郁郁葱葱,虽然时节已经是深秋,却一片的青翠欲滴,显得十分的寂静,一种从心底下涌起的宁静,慢慢的渗透他的全身。
顾琦方的脚步声传来,很不满的说道:“真是怪事,千藏老和尚居然说,今年的天柱剑毫居然全部卖光了,我用三十两银子买一两,居然也买不到,这个老秃驴,一定要将天柱剑毫藏起来了。这个老秃驴最大的本事就是囤积居奇,真是气死我了。”
刘鼎笑着说道:“你嗜茶吗?”
顾琦方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说道:“都是孝敬别人的,我哪有那个兴趣喝茶!每次我路过这里,都要想办法弄上一点儿。这次没有弄到,可能对我的生意有些影响。不行,不行,我必须弄到至少半斤的天柱剑毫!你在这里等着,我再去跟老和尚磨泡磨泡,说什么也要挤出几两来。”
刘鼎微微一笑,做了个随便的手势。
顾琦方又急急忙忙的进去纠缠老和尚去了。
刘鼎很早之前就听鱼多均提起过,天柱山出名茶,有剑毫、弦月、毛峰等名种,其中又以天柱剑毫出名。根据陆羽的《茶经》记载,天柱剑毫“因天柱山高,土质良,终年云遮雾绕,春厦之交,满坡兰蕙竞放,雾绕芬芳,溶于一体,丛丛茶树,枝枝嫩叶,吸取香雾,翠绿欲滴,采摘烘干后,经泉水冲泡,茶叶绽开,味浓香甜,沁人心脾”,昔日宰相李德裕指定此茶为贡品,此茶声名鹄起。不过刘鼎从来不喝茶,因此自然也就不太留意了。
这三祖寺的主持方丈,法号叫做千藏大师,满面笑容,心志却极为坚定,无论顾琦方如何的软磨硬泡,就是不肯松口,说天柱剑毫早在春天采摘下来的时候,已经分派完毕,现在寺庙中剩下的,都是些弦月、毛峰的残品,口味尚可。既然没有天柱剑毫,顾琦方也只能退而求之,要了些弦月和毛峰的残品。出了大门,不免在内心里大骂特骂千藏大师“老和尚”、“秃驴”等,当然不会骂出口来。
... -->>
兵法有云:外无必救之兵,则内无必守之城。
这是刘鼎要亲自到舒州的主要原因。
霍山县的东边,已经被淮西军完全封锁,根本不可能输入物资,还要时时刻刻防止淮西军的西侵。而北面,是光州清淮军的地盘,刘鼎杀了孙雁昊以后,鹰扬军和光州清淮军是完全断绝了来往,而且就算双方修复了关系,物资运输要经过金寨地区,金寨附近皆是崇山峻岭,道路曲折崎岖,难度很大。西方,是大别山的主要山岭所在,山峦叠嶂,云岭起伏,想要从中开辟一条货物运输通道,难比登天。
因此,霍山县唯一能够输入物资的方向,就是南方。南边的舒州地区,濒临长江,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人口众多,舒州下辖的五个县:桐城、怀宁、太湖、宿松、望江,全部都是望县,难得的是,这些地区因为位置上的原因,很少受到战火的洗礼,生产生活秩序都比较正常。尽管现在的中原地区已经是一片的糜烂,这片鱼米之乡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物资。
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鹰扬军的后勤大总管鱼多均都是利用以前尤家和缪家留下的关系,不断从舒州地区买入粮食和其他物资。舒州地区盛产粮食、棉花、鱼类,后两者并不是鹰扬军需要的,前者却是鹰扬军的必须,尽管价格有些高,但是货源还是很有保证的,官府管制的也不是十分严格。舒州有部分粮食商人的服务态度还很好,愿意承担送货上门的费用。
然而,这项工作在九月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势对鹰扬军十分不利。九月底,淮西军的前锋大将马殷攻陷了庐江,随后不久,淮西军另外一名大将孙儒攻占了桐城,兵锋直指舒州的心脏地区,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桐城,原来叫做同安,距离舒州治所所在地怀宁不到两百里,安史之乱以后,因为“安”字犯了忌讳,因此改名叫作桐城,是舒州的东北方门户。
桐城的失陷,让整个舒州地区一片的风声鹤唳,当地人民大量的出逃,纷纷涌入怀宁、太湖、宿松、望江等县,加剧了当地的负担,使得当地的粮食消耗大大增加,同时官府也积极备战,加强了对粮食的控制,严禁私自买卖粮食。舒州刺史王博已经贴出告示,凡是私自贩卖粮食的,无论士农工商,一律严惩。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们出逃不打紧,却直接影响了霍山县的货物输入。没有了舒州输送过来的粮食,霍山县根本不可能维持,就算鹰扬军手中握有相当数量的现钱,也无法从其他渠道购买到物资。十税一的政策,根本不能自给自足,但是废除十税一的政策,影响甚大,连当初反对激烈的卢观影都觉得比较冒险。
“当务之急,就是要舒州当地稳定下来,保持和我们的良好关系。”这是在出发之前,刘鼎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反复强调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刘鼎决定尽快赶赴舒州,见机行事。经过仔细的商议,大家都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和舒州的上层人物打好关系,甚至是安插自己的人,才能始终维持这条贸易通道的畅通。
鬼雨都战士当然是形影不离的,他们就是刘鼎的牙兵,是刘鼎的私人护卫。为了保证此行的安全,鬼雨都战士几乎是武装到了牙齿,就差没有携带盔甲了。自从鬼雨都正式成立以后,刘鼎就没日没夜地训练他们,即使在这样行军的过程中也不放过,他们所经过的地方,都是森林地带,刚好可以训练他们的丛林战经验,一群丛林雏鹰慢慢的成长起来。
黎霏嫣当然也不会离开刘鼎的身边,只要离开刘鼎的身边,安全感就要大大的降低,天知道修罗殿会采取什么方式来报复她。刘鼎其实也需要她,只有她才对舒州地区的大体情况比较了解。鹰扬军的情报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大部分的情报都是之前的,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刘鼎暂时还没有解决的办法。
现在的霍山县,在军事角度上来讲,暂时是安全的,淮西军暂时没有攻击霍山县的意图,因为他们的重点还是集中在庐州地区。原本淮西军以为很快就会横扫保信军,但是保信军在淮南军的直接增援下,死死守住了庐州,让淮西军的速战速决方针彻底的失败,淮西军不得不调整了进攻方案,投入更多的人员,更多的物资,并且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鹰扬军将军营安扎在走马岗地区,可以直接拦截淮西军进入霍山县。利用地形上的优势,鹰扬军完全可以将淮西军的进攻速度大大的拖延下来,等待刘鼎从舒州回援。鹰扬军驻扎在走马岗的兵力,达到了空前的三百人,配备了大量的箭镞,为了增加箭镞的杀伤力,不但全部更换了精钢做的箭头,而且还在部分箭头上涂抹了见血封喉的毒药。
随行的,还有那天鼓动刘鼎和裴凝紫跳舞的胖嘟嘟的商贾,这个胖子叫做顾琦方,是江东顾家的人。江东顾家也是江南的豪门大户,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现在逐渐的中落了,他们人口比较散,相互间的联系不强,家族子弟做什么行当的都有,好像顾琦方这样,读书没有出路,于是出来经商的,乃是家族中最不出色的一类人。
顾琦方不是跟随他们同时出发的,而且提前两天就出发了,这家伙实在太胖了,一路上都是气喘吁吁的,山路也不是很好走,他身边的随从常常要抬着他前进,自然累得不轻。虽然提前出发了两天,最后还是被刘鼎他们追上了,于是大家就集合到一起,原来他也是要到舒州去的,不过他只是路过舒州,跟着就要渡江到洪州去。顾琦方虽然胖乎乎的,不过走南闯北,见识的确不少,说起天下的人文故事,路上倒不寂寞。
行了两天,到了天柱山。
顾琦方提议,到三祖寺去瞻仰瞻仰,同时品尝天柱山的名茶“天柱剑毫”。
刘鼎想了想,欣然同意了。
天柱山是霍山县附近最有名的山峰,一千年前,汉武帝刘彻曾经登临天柱山,并且封号“南岳”,这个称号直到唐代开国时候才被衡山抢走,但是天柱山已经因此而名声在外,唐代很多名人都曾经登临天柱山,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不过刘鼎对此毫无了解。此外,天柱山还有“万岁山”的称号,据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天柱山设台祭岳,敕封天柱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又将此山称为万岁山。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依然保持着超然的地位。
根据顾琦方的介绍,天柱山虽然失却了“南岳”的头衔,但是在有唐一代,还是很有地位的,道家将其列为第十四洞天、五十七福地。天柱山上的三祖寺,乃是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之一,传说中佛家三祖僧璨大师曾在此弘扬佛法,寺院有一座觉寂塔,非常有名,凡是名人到此,必然要上觉寂塔瞻仰一番。
民间传说,昔日左慈就是在此成仙,因此又吸引了不少有志于修道炼丹的人,他们在树林间出没,采摘春花秋露,炼制仙丹,在玄宗时期盛极一时,甚至溪水都为之断绝。后来时势动荡,仙丹不再吃香,这类人才渐渐的少了踪影,不过仍未绝迹,淮南军节度使高骈府上的道士吕用之,当初就是在天柱山修道炼丹的,现在这里还保存着他当年餐风饮露时的茅棚,每逢道家节日,吕用之还煞有其事的派人回来举行仪式。
顾琦方出身江南顾家,虽然屡试不第,但是文学才华还是很有底子的,也不管刘鼎听得懂还是听不懂,一股脑儿的将相关的文人佳句描述出来。对于天柱山,大诗人李白有诗曰:“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白居易也有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形象的描述出天柱山的险要。
民间统计,天柱山有四十二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天柱山志》称其“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然景色之奇崛,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一行人上得山来,但见树木清幽,山路曲折,别有洞天,不知不觉间,却已经到了三祖寺。
普通游人上山,一般都是从南大门经过野人寨上去,但是刘鼎他们是从北面而来,山路虽然难走了不少,道路却是近了。今天三祖寺并没有什么游人,门口也只有两个小沙弥在打扫庭院,三祖寺的庙墙已经相当残旧,地上的青砖多处开裂却没有弥补,远观觉寂塔也是神采暗淡,显然和盛世时期相差甚远。三祖寺僧侣不足二十人,刘鼎带了足足四十人上山,反而压倒了主人家了。那两个小沙弥本来是要上来迎接的,可是看到刘鼎身边的人面色不善,而且都携带兵器,抽搐着不敢上来,有一个急急忙忙到里面报告知客僧去了。
顾琦方显然来过三祖寺很多次,熟门熟路,自顾自的进了庙门,和知客僧说清楚情况,那知客僧才稍稍放下心来,派出四个小沙弥来安顿招呼他们,就在最前面的空地上坐下来,那空地摆了很多石桌石椅,尽管有些破旧,却也恰到好处。
刘鼎从来不到佛门寺庙里面去参拜,因此这次也没有进去,就在外面坐了下来,放眼看看四周,但见四周树林郁郁葱葱,虽然时节已经是深秋,却一片的青翠欲滴,显得十分的寂静,一种从心底下涌起的宁静,慢慢的渗透他的全身。
顾琦方的脚步声传来,很不满的说道:“真是怪事,千藏老和尚居然说,今年的天柱剑毫居然全部卖光了,我用三十两银子买一两,居然也买不到,这个老秃驴,一定要将天柱剑毫藏起来了。这个老秃驴最大的本事就是囤积居奇,真是气死我了。”
刘鼎笑着说道:“你嗜茶吗?”
顾琦方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说道:“都是孝敬别人的,我哪有那个兴趣喝茶!每次我路过这里,都要想办法弄上一点儿。这次没有弄到,可能对我的生意有些影响。不行,不行,我必须弄到至少半斤的天柱剑毫!你在这里等着,我再去跟老和尚磨泡磨泡,说什么也要挤出几两来。”
刘鼎微微一笑,做了个随便的手势。
顾琦方又急急忙忙的进去纠缠老和尚去了。
刘鼎很早之前就听鱼多均提起过,天柱山出名茶,有剑毫、弦月、毛峰等名种,其中又以天柱剑毫出名。根据陆羽的《茶经》记载,天柱剑毫“因天柱山高,土质良,终年云遮雾绕,春厦之交,满坡兰蕙竞放,雾绕芬芳,溶于一体,丛丛茶树,枝枝嫩叶,吸取香雾,翠绿欲滴,采摘烘干后,经泉水冲泡,茶叶绽开,味浓香甜,沁人心脾”,昔日宰相李德裕指定此茶为贡品,此茶声名鹄起。不过刘鼎从来不喝茶,因此自然也就不太留意了。
这三祖寺的主持方丈,法号叫做千藏大师,满面笑容,心志却极为坚定,无论顾琦方如何的软磨硬泡,就是不肯松口,说天柱剑毫早在春天采摘下来的时候,已经分派完毕,现在寺庙中剩下的,都是些弦月、毛峰的残品,口味尚可。既然没有天柱剑毫,顾琦方也只能退而求之,要了些弦月和毛峰的残品。出了大门,不免在内心里大骂特骂千藏大师“老和尚”、“秃驴”等,当然不会骂出口来。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